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魏:我有文武模拟器 » 第二十四章 两信初窥案件

第二十四章 两信初窥案件

    求知舍,蒋绍文没怎么吱声,闷闷坐在门槛上。

    张凌源在屋内闭眼沉思,实则在进行文武模拟,借此判断唯一线索点——匡忠的身份。

    “文武模拟开始。”

    【十八岁,你在太学府一改往日形象,挑灯夜读,博得司业们的赏识。】

    【十九岁,拜王司业为师,深受其喜爱。】

    ......

    【二十岁,太学府提前毕业,入朝为官,受恩师提点,入刑部。】

    ......

    ......

    没有找到匡忠,张凌源缓缓吐气,并不意外。

    “本次模拟结束,获得阅历修为十分之一,十枚古铜币,共计一十”

    第二次模拟开始。

    ......

    【二十岁,入工部,潜伏四年,没有找到匡忠。】

    ......

    第二次模拟结束...

    第三次模拟器开始,

    【二十岁,入兵部,潜伏八年。】

    【二十九岁,在书信中偶然看到匡忠名字,但貌似他并非兵部的人。】

    【事情暴露,匡忠杀死自己,留下惋惜的眼神。】

    “本次模拟结束,获得阅历修为的十分之一,古铜币四十,共计七十,开始虚拟代入。”

    张凌源麻木等待自己的死亡,出来之后心念一转,将古铜币全换了《坠日箭术》。后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无误,退出了模拟。

    “匡忠在兵部,但是他不是兵部的人。”

    蒋绍文一愣,“确定吗?”

    “君子不打诳语。”

    呃,那明明是出家人。蒋绍文假装忽略掉。

    “是内奸啊。”

    “农夫与蛇的故事,顾先生应该知道一点什么。”

    “那我们去问问?”他提议。

    其实这件事跟蒋绍文还是没多大关系,但他明显比上一次上心了。

    至于问顾老先生,张凌源不知道可不可取。

    “既然老先生提了,也仅仅提一下,我们就先不要去打扰他。”

    “那你准备怎么办。”

    “揪出杀人者,而不是查清案件。”张凌源重重吐气,将心中的压抑感吐出。

    之后将衣袖撸上,研好墨水,手持小狼毫。

    张凌源身材属于精悍型,手臂显得削瘦了一点。

    这时伏案写文,看起来有点穷酸书生气。

    蒋绍文如是想,跟过去看了两眼。

    是写给木子卿的。

    其实是写给木子安,但是两人身份有一定差距,只能通过木子卿来作为媒介,这点门道张凌源还是知道的。

    开篇先打官话问好,后面内容主要是问一下兵部最近的情况。以及匡忠这个人,碰一碰运气。

    还有典农将,这个人在本次事件中有点突兀,除非他跟某些人有联系,不然事情就扯淡了。

    人家两个大佬互相博弈,你一个典农将凭什么敢去插手。

    尾处提款的时候,张凌源有些犯难。

    执笔想了一会儿,写下朋友从之,字。

    吹了吹墨迹,张凌源将信装好,亲自送到大魏邮差手中。

    看了一眼收信人地址,大魏邮差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md,地址就在京都你也要用邮差。

    骂骂咧咧的收钱盖印。

    张凌源面不改色的递上铜币,临时又嘱咐了几句。

    后来蒋绍文问了原因。

    张凌源把刀客的事重新提了一遍。

    “有人在盯着我,而且我搞不清楚动机。”

    蒋绍文又问,“接下来干嘛。”

    “等,只能等了,等案件交到谁手中。”

    “你要从他们身上找到线索?”

    “不。”张凌源认真的说,“我有一种预感,这件事无论捕快,刑部还是大理寺都查不出结果,不能查出结果。”

    “你还是要杀人。”

    “是的,我要执刀。”

    ......

    中午无事,两人日常观想修习。

    太学府已经停课,各个司业都被问话了。

    特别是刘启,隐隐约约,太学府各大司业都形成一些小团体。

    还有一个消息,李太玄出现了。

    张凌源远远看了一眼,跟模拟器中一样,是一个飘然青年人,看上去只有三十几岁,长的十分英俊,一柄君子剑系在腰间,穿着蓝白大长袍,气质慵懒,身上有点浮华,嘴角总是若有若无挂了点笑意。

    两人对视,李太玄微微点了点头,后慢慢懒散着迈步离开,让张凌源感到颇为惊愕。

    下午无事,张凌源买菜做饭,酒饱饭足。

    求知舍里下棋。

    张凌源一直心神不定,老是棋差一招,之后便输的很惨。

    又过了一个时辰,大魏邮差的信终于到了。

    小心打开,里面还有点女人的香味,然后就是一些绢小的楷书,显然是木子卿亲笔。

    内容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

    刑部入盟,一切安好,但是最近确实有一些事情,偏偏孤立木子安,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而匡忠,正是杀死商哲的人,兵部死士。

    这里木子卿应该是受情绪影响,并没有多提。

    很快转到典农将,这个人的身份有点复杂,不过还是被木子安查出来了。

    很大概率是杨首辅的走狗,现在被当弃子了。

    最后木子卿简单问了几句,又劝慰了几句,提上署名。

    看完。

    张凌源把关键线索串联了一遍,大胆推理。

    匡忠是一个内奸,实际为杨首辅的人。

    刺杀府察大臣,实际是杨首辅指使,借刀杀人,兵部不知。

    但是为什么要杀府察大臣?户部尚书明明是杨首辅的手下下。

    总不会跟刑部尚书一样吧。

    张凌源打了一个问号,按了按眉心。

    “现在几时了。”

    蒋绍文:“戌时。”

    “大魏邮差送的真快。”

    “主要还是流程问题,你送信到刑部,本来就很麻烦。”

    “恩,恩,有理。”他说得心不在焉。

    流程,在大魏,很多事情都需要走流程的。

    张凌源心里来回念了一遍,眼睛亮了一下,立刻铺开信纸。

    府察的事,一直以来都是谁操办的,这次有没有例外?

    批文件的是谁,有没有什么内幕?

    写着写着,张凌源想到了群英会,眼神飘忽了几下,最终放弃。

    一直找人家帮忙,有一点欺负人家不善推辞的意思。

    最后还是写给了木子卿。

    当张凌源顶着昏暗再一次来到大魏邮差店时,还是那个邮差,刚送完信回来。

    看到张凌源,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