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庶子无双 » 第247章 拉拢

第247章 拉拢

    贾琮来的时候,元春正在探春的屋子里,见贾琮有事要找探春,元春也并没有说要避让一番。

    将元春从宫里接出来后,贾琮感觉到了元春对他的敌意,姐弟之间一向少见面,今日相见,贾琮也只是礼节性地喊了一声“大姐姐”,便再不多一言,而是坐下来对探春道,“你不是一直想像个男子一样,建功立业吗?眼下有个机会……”

    不待贾琮把话说完,探春就惊喜地扑了上来,两手压在贾琮的膝盖上,“二哥哥,这是真的吗?是什么机会?”

    贾琮有些不自在地挪了挪膝盖,他与探春又不是从小儿一块儿长大的兄妹,还不太习惯这等肢体接触,但探春却毫无意识,只一张明媚的脸对着他,格外英气的一双眼里满是期待。

    “你知道我要前往辽东,你若是不怕,可以跟着我去,女扮男装跟在我身边,去历练几年,让你见识一番,省得成天在闺阁中不安分,惦记外头的世界。”

    探春惊得跳了起来,“二哥哥,说好了的,不许反悔。”

    说完,便在屋里转悠起来,喊侍书进来给她收拾行装,想到要女扮男装,又着急嗔怪贾琮,“二哥哥,你怎地不早说,我都没有男装呢。”

    “让针线上的抓紧给你做几件出来,再你去找一下你二嫂子,我从前穿的衣裳你现在应当能够穿,多备些冬装,辽东的冬天天寒地冻,将来你长了冻疮,可不许哭!”

    贾琮点了点探春的额头,探春却欢喜得一把抓住了贾琮的手,“二哥哥,我去了,可以帮你什么忙?我暂时还不会上战场杀敌啊!”

    贾琮逗她道,“我就是去杀敌的,你若是不会杀敌,你跟着去做什么?”

    元春便很自觉,甚少出门,主动在长辈们面前消失,这也让长辈们越发怜惜她。

    这般诡异的气氛,元春也能感受得到,她上前行过礼后,笑了笑,“听说二妹妹的好事订了,我便过去恭喜了一声,又听说三妹妹要跟着琮兄弟去辽东。”

    她并非是盼着姐妹们不好,而是,她不知道自己的将来在哪里?

    归处何在?

    三妹妹一向羡慕男子,能够走四方,建功立业,自今日始,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若将来,你特立独行,没有男子肯接受,我宁国侯府养你一辈子。”

    此时听说元春来了,上至贾母,下至李纨熙凤,都很惊诧,看着她进来,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我怎地不知道,昨夜里是谁说受不了的?”贾琮低声笑道。

    贾政正等着,贾琮过来,便急急忙忙地领着贾琮往荣庆堂去,贾琮跟在后面,看着贾政佝偻的背,不由得感叹这个人,一辈子生活在老娘和妻子的双重压迫之下,真不知道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老爷,且慢些,侄儿都跟不上了。”贾琮快走两步,出声相拦道。

    说着,贾琮将要带宪宁和探春去的事与黛玉说了,原以为黛玉会不高兴,谁知黛玉道,“有公主跟着你去,我才放心呢,公主出身皇族,有她在琮哥哥跟前儿,比派那些监军、御史们去,不是更好?”

    “赵兄,眼下哪里挣不来一个爵位?东边挣不来,还是西边挣不来?想当年,我袭东府这爵位的时候,不过是四品将军,而今呢?

    说句不中听的话,府上也是侯爵,多年过去,也还是侯爵,若我这次去辽东,再立功,赵兄以为,若没有了西府的爵位,我这爵位是不是还可以升上一升?

    圣上圣明,赏罚分明,本侯何须担心?“

    迎春的婚事传出去后,神京城中听说宁国侯府出三万两银子的嫁妆,好多勋贵们便找上门来了,打听探春的婚事,连惜春也没放过。

    元春年岁大了,不是没有上门提亲的,但多是续弦,要么家世不好,要么年岁偏大,没有一个合适的,越是如此,元春和王夫人便越是怨恨贾琮。

    “琮哥哥又笑话我!”黛玉听着心头也是一喜,她有时候就跟小孩儿一般,喜欢听琮哥哥夸她。

    “太上皇看中的难道是三皇子?”黛玉轻扯唇角,很是不以为然,她时常关心朝政,知道三皇子名声不是很好,此人桀骜不驯,好色成性,行事颇为不端。

    泰启帝的皇长子与皇次子早夭,皇三子穆永祯居长,为淑容妃所出,娶原蓟辽总督陈野望的女儿为妃,陈野望于两年前病逝之后,据说这陈妃也失了宠,传出身体不好的流言来,不知道还能活几天?

    “老爷,老太太生气了,有太太和凤嫂子她们在一旁安抚,老爷前去,只会火上浇油,还不如走慢些,想想,如何哄老太太开心。”

    “且看吧,有我在,断然不许他们嚣张!那一块黑土地很能养人,待我去了,就在那里做出一番事业来,将来,有机会,把你也接过去看看。那边冷,不知道你身子骨儿能不能受得了?”

    荣国府的门槛都快被媒人们踏塌了,反而,元春却无人问津。

    琮哥哥自从回来后,也甚少与宪宁公主见面,不过,就算见面也没什么,她年纪尚小,且不能服侍,宪宁公主年长些,让她在前头,也无关紧要。

    贾琮笑着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赵兄,与我何干呢?”

    而宫里淑容妃也以赏花为名,邀请了好几波贵女们进宫,当时迎春也在被邀请的行列,被贾琮拦住,并没让其入宫。

    “简直是胡闹!”贾母气得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对王夫人道,“你去跟你老爷说,让他和琮哥儿来见我,他这是要害了三丫头的一生吗?”看書菈

    “我身子骨儿已经很好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贾琮还没开口,探春就生怕大姐姐扰了自己的好事,忙道,“这有什么,大姐姐没听说吗,宪宁公主也跟着去,我为何不能?”

    “为的是什么事?”贾琮问贾平,贾平道,“适才听说,大小姐从这边过去,说了爷要带三姑娘去辽东的事,老太太就命唤爷和老爷过去问话。”

    黛玉的一张脸便成了酡红色,她抿着唇,忍住笑,推了贾琮一把,贾琮跟个不倒翁一样,在椅子上一摇晃,又把她吓得不行,贾琮哈哈大笑,黛玉憋不住也跟着笑起来了。

    要知道,百年过去,大顺朝的勋贵们多不如荣国府的,都是表面光鲜,有一些内里都上来了,穷得极为不堪。

    可是,看到三妹妹高兴成这个样儿,元春怎地感受不出三妹妹打心眼儿里流露出来的欢喜,只是,元春还是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了,“琮兄弟,三妹妹是女孩儿,若是女扮男装混迹在军营中,将来会不会有碍?”

    三万两银子的嫁妆里头,还不算京郊的一处温泉庄子,那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哎呀,听说老太太生了好大的气,琮哥儿,还是走快些,不能让老太太久等啊!”

    李纨低眉顺眼不说话,心里也满是嘲讽,这阖府的男子,没有一个想要去边境建军功,挣爵位的,最后肯去的,竟然是三妹妹这个女儿身,岂不是惹人笑话。

    说起往事,赵世华似乎有那么一点遗憾,贾琮也不以为忤,笑道,“赵兄能觅佳偶,可喜可贺!愚弟不入赵兄法眼,惭愧!”

    赵世华眯着眼睛看贾琮,问道,“荣国府的爵位,你舍得松手?”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见这情形,贾母压根儿都不知道有这件事,王夫人也一样,元春暗地里透了一口气来,阖府的姐妹们,她乃是长嫡,原本她的命当是最好的,谁知,到了最后,她却是连个庶出的都不如。

    他宁国侯的妹妹,岂会没人看得上,自二姐姐定亲的事传出来,多少人盯着宁国侯府的姑娘,想要结亲的趋之若鹜。

    “那不行,我就要跟着去,你在前线杀敌,我在后方可以帮你筹备粮草。”

    这就不一样了啊!

    探春很是焦虑,却看到贾琮慢条斯理地道,“三妹妹既想去,就跟着我去,将来的事,还有我呢!人生苦短,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活着,我虽不能保你们大富大贵,但这一点,我会尽力而为。

    黛玉等着贾琮去用膳,派人来催,贾琮去了宁熙堂,听黛玉忍不住抱怨他忙得连饭都吃不上,贾琮笑着将此事说给她听,解闷。

    自古夺嫡,都是九死一生,富贵险中求,简直是堪比造反的凶险。

    元春见此,也不好继续待下去了,她还要过去与老太太和太太说这件事,不知道她们是如何想的,想到二妹妹的婚事,老太太纵然不答应,可最终也还是无能为力。

    黛玉道,“至少有公主在,他们不敢随便诬陷琮哥哥,我可是知道的,那些人啊,他们又不懂带兵打仗,总是想当然,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要不怎么说口诛笔伐呢?这些刀笔,比起战场上的敌人难对付多了。”

    贾琮轻轻地捏了一把黛玉的脸蛋儿,笑道,“玉儿冰雪聪明,一眼就看出是太上皇的手笔。人年纪大了,一些想法心思就跟孩子一样,越发难琢磨。太上皇听说身体也欠佳,皇上也不大好,顾铭臣当上首辅之后,急需做一两件事来稳固位置,立储是首选。”

    一顿饭还没吃完,贾政命人来唤,贾琮匆匆扒了两口,嘱咐黛玉慢慢吃,他起身去了前面。

    “宪宁公主跟着你去了,忠顺王府那边也会多盯着辽东,粮饷也有了保障,也不会让朝中随便说琮哥哥的坏话,要是能早点将建州打败就好了。”

    贾琮笑道,“就算她跟着去,皇上该派监军御史也还是会派的,这是少不了的流程。”

    不知道是太上皇,还是皇太后站在了三皇子这边,实际上,赵世华这般拉拢自己,若没有太上皇的许可,赵家不会做出这般举动来。

    贾琮大笑,“我怎地会如此幸运呢!玉儿若为男儿身,状元就没别人的份了。”

    贾政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匆匆让人喊来贾琮,恰好贾琮这里有客人,正是赵世华,昔年在东山苑的时候,他与贾琮曾经有过瓜葛,后来,贾琮偷梁换柱,成就了赵世华与赵迟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