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挽明稳健帝 » 第6章 都有第一次

第6章 都有第一次

    看到朱媺婥得意忘形,朱慈烺的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媺娖,娘护着你,不是你的本事。”

    “你敢和我单挑吗?”

    “谁怕谁,来就来!”朱媺婥放下小奶狗,小奶狗似乎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轻轻的汪汪了几声,连忙跑远了。

    周后脸色越来越阴沉,当下就要暴怒。

    朱由检制止了周后,让其先静观其变。

    朱慈烺和朱媺娖这两个小不点,将华贵的衣服直接脱在草地上,光着脚丫子,支着架子互相顶牛,看起来势均力敌。

    突然,朱媺娖鬼使神差的一个不太标准的扫堂腿,直接把兄长朱慈烺扫倒在地。

    朱慈烺自然是不服输,腾的站了起来,像一匹小野狼一样冲向媺娖,用上自己的惯性,一个转身摔把朱媺娖摔倒在地。

    朱媺娖也立刻站了起来,这两兄妹又支上了架子。

    “媺娖不愧是独臂神尼的原型,彪悍到没朋友啊。”朱由检想道,“就这身手,就是给她来个五六岁的小孩,也完全不惧的说…..”

    “慈烺也不差,真不愧是个小狼崽子……“

    “好了,你们闹够了没有!成何体统!”周后终于忍不住发了火。

    两个孩子见母后发火了,委屈巴巴的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站在一边。

    朱由检一手抱过一个孩子,丝毫不嫌弃他们身上的泥土,把他们放在怀里,为他们弹去灰尘。

    “由检,这俩小熊孩子,您就是太宠溺他们了。。。。。。”

    朱由检哈哈笑道,“婉言啊,这才是朕的小狼崽子。”

    “打架,就要有股子狠劲。”

    “不过,这并不代表,父皇不惩罚你们。”

    “你们自己去方正化公公那里领板子吧,顺便让方公好好教导教导你们。”

    “唔。”二人嘟着嘴,十分顺从的光速消失了。

    “由检,”周后轻轻地为朱由检捏肩,“累了吧,以臣妾看,小孩就是欠揍。”

    “多揍两次,他们就长记性了。”

    “说起这两个皮孩子,朕倒是想起来一些事。”朱由检道,“朕之前太勤于政事,而给你们的关爱太少了。”

    “秀英是个心思纯洁的武人,没那么多小心眼子。”

    “婉言身为皇后,勤勤恳恳的站在朕的背后辅佐朕。”

    “两个小孩子家家打架,不是什么要紧事。”

    “不论以前如何,朕都不想去再翻旧账了。”

    “朕只希望,为了咱这风雨飘摇的大明,汝二人,莫要存互相争斗的心思,可好?”

    二女连忙行礼,道,“臣妾谨记陛下教诲!”

    “善。”朱由检道,“举樽对明月,影中有三人。”

    “这皎洁的月色中,咱何不化作那比翼鸟,比翼三飞,方不负这如水月色?”

    没等二女反应过来,朱由检直接一把搂住了周后,轻轻地吻在周后薄若丝绸的嘴唇上,脑袋则偎依在田妃怀里。

    “嘤嘤嘤....由检你坏,就知道欺负人家....”

    此时,云朵十分知趣挡在月前,似乎再说....

    到了第二天,朱由检赖在草地上不愿意起身。

    “由检,”田妃道,“天都大亮了,还不起来?”

    朱由检长长的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道,周后一把拉起朱由检道,“行不行啊,早朝都过了。”

    “早朝啊,”朱由检打着哈欠道,“错过就错过了,反正那群腐儒正反都有理,朕就是不去了,又能怎样?”

    “它们可有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哪天真把朕惹毛了,朕随便砍两个东林党祭刀。”

    “看把你能的,”周后道,“好了,不去就不去,臣妾做挂面荷包蛋给你吃。”

    “善,”朱由检道,“把方公叫来一道用膳吧。”

    坤宁宫内。

    “陛下,今日又未上朝?”方正化道。

    “然,”朱由检道,“昨夜尽兴,难舍周公。”

    “陛下,”方正化道,“那些腐儒虽然不是东西,但陛下还是要上朝的好。”

    “方公朕知道了,”朱由检道,“昨晚只是睡晚了,起不来而已。”

    “方公,朕今日要说的是忠义剑的事情。”

    “于尽忠既然是少保的后人,想必也是忠义之士,只是说有些心寒罢了。”

    “不知方公可有办法让朕见一见这个于尽忠?”

    “那还不好办,陛下只需一纸诏书即可。”邢秀道。

    “于少保的后人,怎可等闲视之?”朱由检道,“更何况,这个于尽忠,是个身怀绝艺之人。”

    “就这样决定了,方公你告诉于尽忠,就说明日,朕会亲自上门拜访。“

    “由检,不过一个百户而已,未免有些太……”田妃道。

    田妃话音未落,就被朱由检打断了:“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访得大贤。”

    “怎么,朕朱由检,倒是越活越回去了吗?”

    “臣,臣妾不是这个意思。”田妃连忙辩解,生怕朱由检怪罪自己……

    “秀英,”周后道,“这确实是你的不是。”

    “莫说是一个百户,就是一介草民,只要于社稷有益,当三顾而擢拔之。”

    “好了,”朱由检出来打圆场道,“朕忽然想起了一道奏疏,有个名唤孙元化的官员,被众多高官权贵弹劾,欲置其于死地,诸位怎么看?”

    “陛下,”方正化正色道,“孙元化大人乃徐光启公的高徒,我朝少有的火器专家,由善火枪与火炮制作,此等大才,决不能命丧于党争之中啊!”

    “朕知道了,”朱由检道,“想来再儒门在逼朕除掉孙元化之前,孙元化暂时不会死。”

    “孙元化的安危,就拜托与方公了。”

    “陛下放心,”方正化道,“有老奴在,定保孙大人无恙。”

    “如此大善,”朱由检道,“明天一早,方公,婉言,秀英,随朕一道去拜访忠良之后吧。”

    “陛下,”方正化道,“孙大人之事事不宜迟,陛下可先带王承恩先行,老奴安排妥当后前去与陛下汇合。”

    “如此也好,就如此行事吧。”朱由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