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四章:两路奇兵

第四章:两路奇兵

    杨志将杨老爷接入堡,请他参观指导。

    杨老爷一看,总觉的这地方眼熟,这通渭堡依山而筑,内呈三角形,寨墙宽达数丈,建有一座峰火台,刚修好的堡门,严严实实,一关堡门,连个耗子也出不去。寨墙外面修有马面角墎,堡外三道壕沟,真的像桶围成的。

    他努力地回忆着,一点一点,终于想起来了。

    十八年前因为和马贼交战,他受了伤,便是逃难到这儿,是本地一家庄户救了他,而且那家的女儿还以身相许,那姑娘叫什么来着?他一时想不起来了。

    原来这杨老爷便是金刀杨令公的孙子杨文广,曾经的德顺军知军,现在是秦凤路副都总管。

    杨文广已经快七十了,一生征战,经历了太多的事,而且妻妾成群,他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

    杨文广回过神来,便问:“这堡中还有何人?”

    “除了我,堡中的人全被马贼杀了”,杨志淡淡地回答,他没想更多。

    杨老爷杨文广点点头,叹口气,说道:“此堡地势险要,形如铁桶,便叫它桶围堡如何?”。

    杨志无所谓,爱叫啥叫啥,反正你叫它花果山,咱也成不了孙悟空。

    忽然有探马来报,约摸有两三千西夏马贼向这里包抄过来了。

    杨文广吃了一惊,因为此处离边境尚有三百余里,平时只有小股的马贼骚扰劫掠。

    “怎么办?”杨文广想看看杨志的胆量。

    杨志脱口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小说里都是这么说的。

    嘴里这么说,可心里圪登一下,虽说没见过真实的战场,可小说里并不缺这样的描写,那画面在脑海中像演电影一样,甚至更加血腥,一时也吓得够呛。

    杨文广高登堡门,往远处一看,只见黑压压的全是马贼,不由一愣。

    这伙马贼可非等散军游勇,乃西夏有名的擒生军,是专门从事掠夺人口和财物的机动部队,皆戴白毡帽,身穿皮甲,左弓右箭,宝马弯刀,看着就瘆人。

    党项族人喜欢穿白色衣服,而且都是剃着光头,一眼就能认出来。

    杨文广往身后看看,这堡中总共也没一千人,若正面冲锋,决对寡不敌众,不是对手,好在这桶围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于是便吩咐众人关好堡门,弓箭手都上堡门侍命。

    原来杨老爷离开秦州城,只说打猎,被细作发现了,紧紧跟着,却不见打猎,而是急行军,便觉得有诈,于是飞鸽传书,又报告给了右厢卓啰都统制仁多嵬丁,那番帅便觉得不寻常,便叫部下教练使独眼龙带领二千擒生军,还有大几百流窜马贼,顺着细作提供的路线跟来了。

    这个独眼龙就是杀了杨志他妈白牡丹的那个凶手,这小子会说中原官话,早年间便在这一带装作难民,刺探军情,后来亲自带着小股马贼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仁多嵬丁视之为亲信,因此派了来。

    桶围堡虽然堡墙宽厚,形如铁桶,可堡门早已破损,如同形设,而且堡里只有十来户人家,还都被杀了。

    轻骑熟路,本以为可以轻而易举抓住宋军主帅,便一挥手中马刀,叫道:“弟兄们,给我冲”。

    那些马贼来了精神,摇刀呐喊,催马直前。

    可一前冲,马上傻眼了。

    堡门外已修起三道濠沟,深达丈余,马匹正好过不去,而且进堡的路只有一条,只能两匹马并排过。

    那么多人马挤在一条路上推推搡搡,即便是冲到堡门前的,也被乱箭射的非死即伤。

    真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独眼龙真没想到,几天前轻而易举攻占,并劫掠一空的破城堡,竟被打造的铁壁一般。

    眼见天色已晚,强攻不行,那就往死里困,堡里没有吃的,自然会出来投降。

    打定主意,独眼龙便叫众人安营扎寨,死死守在堡门四围,并派人四周巡逻,想要瓫中抓鳖,以逸待劳。

    杨老爷见敌军退后,方舒了口气,见敌军扎下营寨,这是要往死里困呀,不由心又提到了咽子眼。

    一问手下,来的匆忙,果然没有储备粮食,而堡内已被马贼劫掠一空,找不到一把米。

    气得杨老爷大骂手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还用人教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杨老爷犯了愁,守城没问题,可没有吃的可不行,打了几十年的仗,没想到竟被困在这么个山旮旯里。

    怎么办?还得找杨志。

    “当初只说此处易守难攻,一时仓促,没有准备粮草,你说这么办?”

    杨志也傻眼了,摇摇头,叹口气,心说:“你是刘备,可我不是诸葛亮呀”。

    杨老爷又问了:“你是本地人,有办法出去吗?”

    杨志说:“有啊,爬上陡坡在往下滚呀,我和别人打赌,下去过一次,那下面住着野狼。”

    杨老爷说:“有你能出去就行了,我让我孙子带着三千铁甲军来接应,按说也该来了,你去找找,可能是迷路了”。

    杨志一听,只得应承。

    心里说:“终究不是亲儿子,知道后山危险,还让俺去。没办法,谁叫咱把人家请来,更何况现在被困住,没有吃的,这点人马迟早被一锅端”。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杨志便来到堡后,那儿悬崖陡壁,别说路,连蹬脚处都没有。

    好在杨志从小在这儿长大,熟悉地形,连滚带爬,用了一个时辰,总算下到那片丛林中。

    这片林子经常有野狼出没,白天不敢进去,这会儿估计都出去找食了。杨志小心翼翼往外走,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吓的他气都不敢出了。

    隐约看见杂草处钻出几个小不点,啥呀,狼崽,还没出窝。

    杨志可不敢招惹,别看小狼崽,谁要敢动了,老狼绝对不会放过,这家伙最记仇了。

    咦,杨志脑瓜一转,有了主意,他竟被自己的主意抖乐了。

    趁着老狼外出,杨志脱下衣衫,悄悄走过去。

    那狼崽子还小,也晓不得危险,噢噢叫着往前凑,被杨志用衣衫蒙住,一顿脚踩,两个狼崽死了一对,哼都没来的及。

    杨志用衣服包住狼崽,提心吊胆,左拐右绕出了小树林往堡前绕过去。

    堡前不是有马贼守着吗?就是要去那儿。

    杨志远远看见马贼营寨篝火冉冉,肉香扑鼻,便借着夜色悄悄贴近,把包着狼崽子的衣衫丢下,又赶紧离开,往秦州方向跑去。

    跑出去大概有四五里,便听见寂静的夜空中,“嗷”的一声狼嚎,凄唳而瘆人,紧接着是更多的狼嚎声,马叫声,响成一片。

    杨志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笑了。

    又往前走了有十来里,天己经亮了。

    忽然听见前面传来马蹄声,看时却是十来个军爷,一看打扮,便知道是大宋的军队。

    杨志便迎过去。

    为首的将官认得杨志,叫道:“这不就是跟着老爷到京兆府的那小子吗?”

    杨志一听,嘿,很好,这都不用自我介绍了。

    “啊,正是小爷,你们是干啥的?”

    那将官谀笑道:“小爷,小的是偏将刘二,这不跟着秦州统领杨士杰要去接应老爷,结果路上遇上西夏的铁鹞子骑兵,给冲散了”。

    杨志便说:“老爷在堡子里被西夏兵困住了,快随我去救”。

    刘二一咧嘴:“小爷,别开玩笑了,那马贼可是吃人不吐骨头,就咱这十来号人,还不够给人家垫牙缝呢”。

    杨志一指旁边的几株老柳树道:“弟兄们,扯些树枝绑在马后拖在地上跑就行,咱就虚张声势,也不往跟前凑,吓唬吓唬他”。

    “那可不成”,刘二急了,“躲还来不及了,谁敢招惹马贼,又没吃了熊心豹子胆”。

    杨志说:“想当年张飞张翼德在长坂坡,一声喝退曹操十万大兵了,就你这胆还敢吃皇粮”。

    刘二害怕杨志在杨老爷面前告他的状,和弟兄们一商量,便豁出去英雄一回。

    于是便用手中钢刀砍下些树枝柳条来,解下腰带绑成一捆,拖在马鞍后面。那地方虽是官道,可浮土有一拃厚,一踩便尘土飞扬。

    杨志便让刘二带着这十来个骑兵,在距离桶围堡十来里的地方分散开,催马转圈。

    好家伙,尘土扑腾的老高,远远看见,真有万马奔腾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