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二十五回: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十五回: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二有些内急,便和同伙打声招呼,哧溜钻到路边的草丛中。

    刚要蹲下,便觉得背后被人用刀扺住,“不许动”,那声音低沉而严厉。

    刘二吓了一大跳,差点没屙裤子里,偏头一看,是杨志,魂儿也吓没了。

    “小爷饶命”,这小子左顾右盼,想趁机溜掉。

    杨志一把扭住他的胳膊,“咱又撞上了,走吧,找个僻静处咱哥俩好好唠一唠”。

    刘二想喊救命,可刀就在背后,凉溲溲的抵着呢,只好乖乖地被杨志拽到附近的灌木丛中。

    “说吧,刘二,干什么来了?”杨志问道。

    刘二眨巴一下眼睛,满脸堆笑道:“兄弟闲的慌,想起家中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亲无人照看,便从那边逃回来了,绝没有为难小爷的意思”。

    “放废话,不说实话是吧?”杨志知道刘二在胡弄他,手上一用劲,差点把这小子胳博拧断。

    刘二疼的直叫,连声哀告:“小爷饶命,俺说还不成吗?”

    “说,不说打死你”,杨志瞪着眼,怪吓人的。

    刘二呢,吓的屎尿都憋回去了,忙道:“就在那天盖珠城咱哥俩分手后,便接到卓啰和南监军司的密令,要撞令郎各部悄悄过河,向秦州府一带集结,小的是奉命行事,就知道这么多”。

    “那你们乱蜂一窝,如何相互辩别呢?”杨志很疑惑。

    “这好办”,刘二从怀里摸出一个尖顶白帽,“只要戴上这个毡帽便是撞令郎的人”。

    “这不成了白无常了吗?”杨志觉得戴上这个很滑稽。

    刘二听他说白无常,常得很好笑,因为杨志黑得像黑无常,所以便跟着笑。

    “不准笑”。

    一声喝斥,刘二的笑马上僵住了,“小爷,您就把我当成屁放了吧”。

    “放了你继续害人?”杨志瞟了他一眼。

    刘二打个冷战,扑通跪下:“小的再也不敢了”。

    杨志便有些心软了。

    刘二见杨志一迟疑,撒腿便跑,口里喊着:“弟兄们,快来捉…”

    杨志腾的火就上来了,手中宝刀飞掷过去,正中刘二后心,那小子扑倒在地见了阎王。

    杨志知道事态紧急,看来夏人要行动了,顾不得许多,便匆匆赶往秦州,他要告诉杨文广老爷子早做防备。

    终于来到了秦州,杨志长口了气,急忙赶到都统制府,告诉门口司值要面见杨老爷。

    司值告诉杨志,杨文广老爷已被调任,现为泾鄜二州知州,已去多日。

    杨志傻眼了,便问如今何人主持秦州事务。

    司值道:“如今秦州事务暂由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王韶负责”。

    “那就有报转禀王韶王大人,甘谷寨马军都头杨志有要事禀报”,马军都头虽小,好歹是个官衔,要不只怕见不着王韶。

    那司值果然眉头一皱,大概也是觉得马军都头微不足道,不过见杨志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是入内禀报了。

    王韶正在审阅各地文报,听说有个黑大汉求见,便叫传入。

    杨志一见王韶一副文绉绉的样子,心自凉了半截,这文人怎么能带兵打仗呢?

    不过还是按规矩,行了礼。

    王韶打量着杨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有何事禀报?”

    “回大人,小的杨志,乃甘谷寨马军都头,和渭州防御使杨怀玉是结拜大哥。因为杨大哥与杨士杰被知寨蒋平杀害,我立誓报仇,追蒋平到卓啅城,终于替大哥报了仇”,杨志应道。

    王韶闻言,由不得唏嘘道:“可怜杨怀玉父子,忠心报国,不曾战死沙场,却遭小人杀害。杨文广大人老来失子,痛不欲生,如今被调往泾鄜二州任知州。小兄弟仗义追凶,为杨家报了仇,令人钦佩”。

    “小的自卓啰城返回,过了湟水,一路上见难民成群结队,行动诡异,因此多个心眼,抓了一个奸细,一问才知是什么撞令郎受卓啰都统制命令,向秦州府集结。小的知事关重大,因此日夜兼程,上报大人,望早做打算”,杨志把一路所见都说了。

    王韶一听,吃了一惊,“竟有此等事?那撞令郎本是我大宋子民,卖主求荣,连祖宗都不要了,反而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着实可恨”。

    “只怕是两军交战,已迫在眉睫”,杨志分析道:“如今杨怀玉父子新亡,杨老爷调离秦州,党项人必趁秦州人心不稳,战备空虚,想要一举南下,长驱直入”。

    王韶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只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见杨志疑惑,王韶便让侍从拿来舆图,展开于桌面。看来王韶对杨志很信任,要不也不会和他推心置腹谈论机密要事,主要还是王韶听杨文广说起过杨志的事。

    杨志看那地图上标着大宋与西夏两边的防御及州府位置,他不知道这王大人要说什么。

    “刚才本官收到武胜军推官种师道送来的密报,说有内探报说湟水对岸大量西夏兵已集结完毕。你看这武胜军,乃熙河之地,在秦州西面,相邻不远,兵力较弱,若控制了熙水之地,则如在大宋西北边陲打下一枚楔子,即可骚扰洮河陇蜀各郡,又能将秦州与兰州一隔两断,兰州孤立无援,失守只在早晚。撞令郎不过些散兵游勇聚积在一起,没什么战斗力,趁火打劫,杀人放火还行,真正交战,不堪一击,西夏人派来撞令郎,不过是忌惮秦州精锐,而使的诈计。”

    杨志糊涂了,“那大人的意思是?”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王韶道:“西夏人派出撞令郎骚扰泰州,佯攻劫掠,而主力则直取武胜军,这正是其狡猾之处”。

    王韶分析的头头是道,杨志不由佩服的五体投地,别看是个文人,真个有胆有识,看来书生拜将,未尝不可。

    “那王大人有何打算?”杨志便想听听这王韶有何高见。

    王韶道:“本官已上奏朝庭,献《平戎策》三策,建议收复河湟,抚招吐蕃羌族各部,孤立西夏。只要能收复河湟,则夏人腹背受敌,难持长久。朝廷已准本官建议,命本官主持熙河事务”。

    “那吐蕃人可不好控制吧?”杨志对那些游牧民族没有好感。

    王韶道:“吐蕃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最大的是赞普(国主)唃厮罗统治的青唐(今青海地区)部,如今的国主是其子董毡。吐蕃各部勾心斗角,深受党项人的打压,我朝正好拉拢利诱。本官日前已亲往俞龙珂蕃部,晓以利害,乃愿归伏宋朝。待本官修书一封,差人联络蕃部,出兵骚扰啅罗城,那西夏人必分心退兵,我军则严阵以待,可获全胜”。

    “小的可否帮忙?”杨志便想杀敌立功,为杨家挽回面子。

    王韶点头道:“本官常听杨文广相公提到你,少年英雄,多有谋略,你可助本司提辖郑高驻守秦州,清剿撞令郎。本官挑选本州精锐,出师熙河布局,此回定要将西夏人打得落荒流水,一败涂地”

    杨志满口应承,他要证明杨家将仍然是大宋的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