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追欢寻影 » 第六十九章 诗和远方

第六十九章 诗和远方

    戚彻骑着莫林菀送他的摩托车,戴着头盔,行驶在国道上。后座上坐着叶筱,双手紧紧的抱着戚彻的腰。

    摩托车的保险杠上绑着莎撤的低音炮,播放着许巍的《蓝莲花》。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叶筱问戚彻:“你为什么要离开桥林镇?”

    戚彻说:“我要去找样东西。”

    叶筱问:“什么东西?”

    戚彻说:“一个答案,一个对自己交代的答案。你为什么要跟着我?旅途很苦的。”

    叶筱说:“我也要去找样东西。”

    戚彻说:“明白了。”

    叶筱问:“你明白了什么?”

    戚彻说:“叶广源对吗?”

    叶筱将头靠在戚彻背上说:“是。”

    说是找东西,倒不如说是自驾游旅行更准确些。

    从桥林镇出发,戚彻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到了乌鲁木齐,可想而知他骑的有多疯子。

    戚彻和叶筱两人在乌鲁木齐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在乌鲁木齐玩了一天。先去了红山公园,逛了迷宫,感受了一下恐怖屋的刺激。叶筱觉得恐怖屋一点也不恐怖,钱花的有点亏。

    离开红色公园,他们又去了小西门,买了一些便宜的服装和鞋子之类的东西。之后又去了博物博,看了楼兰女子古尸。晚上又去了国际大巴扎,逛了夜市,吃了好吃的。直到很晚才回到宾馆睡觉。

    第三天一大早,戚彻就把摩托车油箱加满油,继续赶路。叶筱临走前买了一些烤包子,两人在路上,边走边吃。戚彻骑着摩托车手不方便,叶筱就喂他吃。

    保险杠上的低音炮,依旧放着歌。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叶筱问戚彻:“咱们快到达坂城了吧?”

    戚彻大声说:“你说什么?大点声,风太大,我听不见。”

    叶筱扯着嗓子喊道:“我说,咱们快到达坂城了吧?”

    戚彻喊道:“再有两个小时,差不多就到了。”

    叶筱说:“这首歌为什么有句莫名其妙的歌词‘领着你的妹妹’?新娘嫁人为什么要带上自己的妹妹呢?”

    戚彻说:“是这样的,因为这首《达坂城的姑娘》是维吾尔族民歌,后来被西部歌王王洛冰整理出来的。王洛冰在整理的时候,找的是维吾尔族商贩翻译的歌词,结果商贩翻译错了,把伴娘翻译成了妹妹。可是等人们知道错了的时候,这首歌已经被流传开来唱红了,大家也就将错就错了。”

    叶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呢。可是这首歌很平凡啊,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戚彻说:“这首歌火的原因不在于歌曲本身,而是因为它背后的故事。”

    叶筱问:“什么故事?”

    戚彻说:“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叶筱一听是爱情故事,就让戚彻讲给她听。

    戚彻便讲给叶筱听:“相传在1865年,残暴成性的中亚浩罕国侵略者阿古柏,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反动政权,率军侵入新疆,大肆的攻城略地,先后占领了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到1870年11月,又相继攻下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等城都部署了重兵,与清军抗衡。驻扎在达坂城的阿古柏部队中,有一名从吐鲁番被抓来当兵的维吾尔青年与当地一名叫阿拉木罕的少女相爱了。但是,因为阿古柏部队被清军打败了,不得不率领残余部队退军。维吾尔族青年在撤回的路上,由于太思念心爱的姑娘,于是就唱歌表达着自己的哀怨,唱的正是这首《达坂城的姑娘》。”

    叶筱头靠着戚彻的后背,安静的听着戚彻给她讲故事,听着完之后,不禁流下了泪花,将戚彻抱的更紧了。

    出了达坂城,不多时,便到了吐鲁番。进入吐鲁番,自然是要去逛逛葡萄园的。吐鲁番的葡萄,那是在全世界都排的上号的。

    戚彻和叶筱两人在葡萄园吃葡萄,吃的嘴都木了,感觉自己的牙齿,咬豆腐都能酸倒。最后干脆在葡萄园的葡萄树下,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第二天吃过早茶才接着继续赶路。

    途经鄯善,又到了哈密。戚彻专门带叶筱去了趟哈密王陵。游完王陵,又去了哈密博物馆。总之,凡是和历史有关的东西,戚彻都感兴趣。在戚彻看来,书上看来的,终究没有亲自看到的有意义。

    叶筱虽说学习成绩好,但这些和历史有关,又没在课本上出现的知识,她还真不知道。但这方面的书,戚彻看的不少。叶筱便要求戚彻一一讲给她听。

    逛完博物馆,戚彻和叶筱便继续赶路,途经星星峡便到了敦煌。戚彻带着叶筱去了心中那个神秘而又美好的玉门关。喜欢历史的人,对玉门关总有种特殊的感情,戚彻正是如此。

    叶筱知道戚彻平日里不爱学习,去玉门关的路上故意刁难他:“戚彻,听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戚彻下意识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叶筱心想,不行,这个太简单。于是又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戚彻笑笑接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叶筱笑道:“可以吗,听着下一句啊,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戚彻接道:“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叶筱又道:“哎呀,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戚彻接道:“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叶筱说:“可以啊社会我彻哥,以前都没发现你这么厉害呢。”

    戚彻说:“那是,你没发现的还多着呢。”

    叶筱说:“切……”

    然而,玉门关并没有戚彻想象的那么神奇和美好。光秃秃的一片,除了荒凉,还是荒凉。到处都是戈壁,漫天飞的都是黄沙。

    沧桑,这是玉门关给戚彻的第一感觉。就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回望着世间的一切,回忆着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人间百态,岁月如歌。

    叶筱却对玉门关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喜欢。叶筱说,她和玉门关有缘,她站在玉门关,看见了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