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荒蛮大陆之佣兵小队 » 序章 《荒蛮世界》:毋庸置疑的最强游戏,BWGN测评:10/10

序章 《荒蛮世界》:毋庸置疑的最强游戏,BWGN测评:10/10

    本文章作者菠萝·旺来·凤梨现为BrainwaveGamesNetwork(BWGN)总站主编,发布于2123年1月26日。

    如果只能让一款游戏陪我共度余生,那么必须是《荒蛮世界》,甚至我已经在计划这么做了。

    很荣幸在开发商的邀请下,与其他媒体同行在过去七天里完成了本次媒体测试,下面为大家带来先行版本的内容测评。

    在试玩过程中,我和同事们都基本处在废寝忘食的状态里,幸好随游戏发售所附赠的游戏仓有着市面上最优秀的生命维持系统,在储备了充足营养液的情况下,我们幸运得拥了不被打断的沉浸式体验,也在游玩过后并未感觉到身体或心理有任何的疲惫症状,甚至都仍然对《荒蛮世界》所带来的世界感到意犹未尽。

    这款划时代的游戏让我不由得思考,作为业界公认最有权威和专业性的评测者之一,我是否有资格去写下这篇评测文章。因为它所展示的前景早已不仅是一款网络游戏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认为《荒蛮世界》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这个时代,乃至未来该有的娱乐模式。

    与我们评测过的大部分游戏一样,这是一款典型的意识传输型网络游戏,玩家会在近似沉睡的状态下和其他世界各地的游玩者共同体验这个由超级人工智能所打造的虚拟环境。

    但不同于大部分的同类游戏,玩家在《荒蛮世界》里不会遇到任何的人型智慧npc,也不会存在诸如官方商店或玩家指引一类的功能,所有的一切都将由玩家们自行打造和探索,这给我们的初期游戏过程带来了不少困惑和麻烦,如何在其中生存下去也是我这几天的游玩之中始终在担忧的事情。

    +新意十足的拓荒体验

    先前公布的预告片呈现过游戏的大致剧情,这个世界曾经是远古先民们的伊甸园,他们有着完全不输于现代地球的科技水平,但一次可能是瘟疫、火山喷发、陨石撞击或外星生物入侵所造成的神秘大灾变让一切都毁于一旦。而玩家们作为那次大灾变中的远古先民们的后裔,经历无数个世代后逐渐从避难所重返这个陌生的荒蛮世界。

    而据早先放出的消息,为了容纳数以十亿计的玩家,《荒蛮世界》的地理环境是超级人工智能计算机所搭建的“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杰作”,无论地图尺寸、地貌多样性抑或生物种类都几乎可以和现实中的地球比肩。但他们并未透露游戏世界的更多实际信息,玩家们最后可能会发现所有人都处在一整块盘古大陆或破碎的多样群岛,这一切都将由各位在正式游玩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发现。

    我在游戏进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写实的气候系统带来的环境变化,例如清晨时分的雾气会阻挡玩家的视野,突发暴雨时的闪电会点燃草原上的树木引发大火,而雨后泥泞的土壤也会明显减缓行走速度。

    而正如游戏名称所说的那样,游戏世界都里全都是未经踏足的荒芜地带,无论是勘探矿石与农牧渔猎,又或者建造村落要塞、大型城镇乃至繁荣的王国,玩家的一切足迹和对地图造成的影响都将被完全保留。因为没有NPC们的干预,游玩过程中能时刻体验到现实世界乃至其他游戏中都不曾想象过的自由,让每个玩家都有机会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合作与冲突的无限可能

    由于没有了npc们的尴尬演出和令人担忧的恐怖谷效应,在最新一代“烈焰”引擎的支持下,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自然,但也让缺少npc协助的玩家更深刻得体验着游戏世界所展现的残酷恶意。

    但我认为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与其他玩家势力之间上演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玩家们或友善或敌意的互动才是游戏体验里最核心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在我的试玩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也是让我为何给出满分评价的重要原因。

    也许会有一些热衷于对抗怪物的合作型玩家会担心丧失掉传统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各种体验,但我认为这种担心非常多余,因为在我的试玩后期,接触过不止一种充满恶意的类人型生物,并与他们爆发过规模不小的冲突。

    这类生物绝不仅是会直立行走并使用武器的野兽那么简单,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他们甚至有着自己的语言、宗教乃至简单的社会体系。

    据我个人的主观猜测,那些生物可能是在世界经历上一次大灾变后变异而来的全新物种,也可能是因为某些机缘巧合而逐渐占领地表的远古生物。

    +自由打造的装备系统

    开发商在媒体评测阶段提供了相对温和的平原地区进行先行体验,而我选中了看上去最符合传统射击游戏体验的突击手职业进行游戏。

    由于作为新手刚进入游戏时缺少材料、能源与技术,只能将就着使用非常容易故障的初始武器,这让我最开始的游戏体验谈不上多爽快。它连续开火后总是容易枪管过热,并且难以避免的故障卡壳和过于拟真的巨大后坐力总是频频让我体验着挫败感。

    不仅如此,遭遇到的怪物和野生却根本不留情面,这让我甚至连续死亡了好几次,幸好目前的媒体测评版本不会像正式版中那样每次死亡都有着十二小时的惩罚时间,不然游戏体验被打断的我只会更加恼火。但这这种真实而残忍的体验也无可厚非,毕竟游戏背景就处在一个人类处在灭绝边缘的后启示录时代。

    经过第一天的材料收集和摸索,机械专家职业的同事帮我简单改进了枪械的开火结构,并把枪管结构打磨得更加合理,不断调试武器的过程中我逐渐震惊于厂商在这方面的细致。不像很多射击游戏只是通过简单得修改参数来定义各种武器的差异,《荒蛮世界》里的每一把远程或者近战武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手感和特色,它们可以被机械专家任意改装,也会随着玩家的使用而逐渐磨损。

    除了制作外,我们也在探索遗迹后的战利品中发现了不少实用的战利品,让我从第五天开始能抛弃了频频故障的初始手枪,改用上由机械专家改造后的绿色品质的灰怪冲锋枪,二十连发的全自动火力让我对它简直爱不释手,尽管这也让管理后勤的队友抱怨连连。

    +紧张刺激的团队战斗

    虽然头两天里,我们主要面对的敌人只是野生驼牛和小型狼群,但过于真实的战斗体验依然令我们手忙脚乱,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渐适应。

    第三天,我们就遇到了不怀好意的玩家的打劫(此处容我省略掉他们所任职的媒体名称),被迫体验了作为游戏核心内容之一的团队pvp。在我们五人的拼死抵抗下,他们六人也折损了几乎一半的成员。虽然那场战斗让我们的装备全部被夺走,但后续的第四天里,我和同事们也按照计划,通过逐个击破等方式打成互有胜负。

    不得不承认这种交战体验非常刺激,幸好这是一次删档测试,避免我们把这种交战时的仇恨带到现实世界。

    后续几天的游戏中,我和我的团队一同开采矿石、猎杀野兽、去遗迹探险并短暂建立起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温馨据点。尽管知道在试玩流程之后的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但我们还是收获了非常快乐的时光,并且这段时间所学习到的经验也可以被我们用到正式版的游戏之中。

    +丰富合理的职业设计

    在这几天的游玩过程中,游戏带给我们的团队合作方面的体验也十分令我满意,我和另外四名同事分别选择了风格迥异却又能互相配合的突击手、合金战士、念力掌控者、药剂专家和机械专家进行游玩。

    不同职业的分工定位非常明确,但单独行动的体验也不会太差,玩家们既可以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当一名孤胆游侠,也可以找到团队中发挥其他职业所没有的作用。

    比如我作为突击手就为这支队伍带来了紧缺的远程火力,帮助其他成员清理近战难以处理的敌人,并追捕那些速度很快的野兽。而团队里的合金战士替我们挡下不少伤害,念力掌控者有着不错的控制和侦查能力。

    战斗风格的巨大差异远不止是这套神奇的职业系统的全貌,游戏中的很多职业都有自己战斗之外的特色玩法,例如念力掌控者之间用于通讯和交流的“灵网”系统,机械专家的修建、制作和生产系统,药剂专家那甚至能影响到野营时的烹饪能力的配方系统等等。

    但最大的遗憾还是这几天并不足以让机械专家完整破译遗迹中搜索出的科技蓝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给药剂专家调配出足够强效的药剂,但他们也分别表示能想象到到这两个系统无与伦比的丰富趣味性。

    虽然因为删档的缘故未能体验到更深入的内容,但根据他们实际游玩后的反馈,我相信机械与药剂专家在正式版游戏的实际体验绝不会让玩家们失望。

    还有一个更加令人惊喜的消息,虽然我在这七天里仅仅只达到了九级,但据其他媒体同行的描述,在第十级时,玩家将可以选择第二个职业。这套自由组合的系统意味着将有足足六十六种风格各异的职业选择。

    我迫不及待得想在正式版游戏中用驯兽专家去做我的第二职业,那样就可以去做一名狩猎巨兽的枪械专家,或驾驭坐骑驰骋荒漠的西部牛仔。

    +让人上瘾的成长过程

    《荒蛮世界》的升级系统依然没有摒弃经典的属性值设计,在游戏中玩家依然可以数字化得看到自己的六维属性,分别是影响生命值和抗击打能力的体质、影响近战威力和重武器操控能力的“力量”、影响反应速度和操作精细度的“灵巧”、影响长期活动的耐力消耗与恢复能力的“毅力”、影响感官敏锐度和异能操纵强度的“感知”、以及涉及念力抗性和抵抗药物效果的“精神”。

    游玩过程中,我主动完成的各种行为,以及一系列被动遭遇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这六项属性的经验值,每当经验值到达一定数值会提示我已经升级,在提升那项属性的同时再获得一个可以自由选择加到哪里的属性点。

    这个系统既可通过一系列有意或无意的锻炼来获得属性增长,也可以通过自由加点来更好地塑造我想要的效果。例如我最开始的两次升级都是因为躲避怪物而加到了灵巧上,自由分配的点数刚好可以加到身为突击手的我最需要的感知属性上来提升准头。

    而且这套属性系统并不仅是对战斗的数值有所影响那么简单,它们也会增强玩家在游戏世界中的各项身体素质,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游玩过程中的沉浸感与代入感。

    例如体质属性可以让玩家们无视炎热与寒冷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可以更快得从食物中毒等状态中恢复;力量属性则可以用于搬运重物、更好地控制武器后坐力;灵巧的提升意味着可以做出许多更柔韧的动作;毅力对应着玩家是否可以长跑或长时间战斗而不感到疲惫;感官能让玩家更快得从更远处辨认事物的轮廓;精神属性则似乎对应着某些内在的韧性,减少玩家们在恶劣环境中的不适感。

    不得不说这套设计简直棒极了,每次升级带来的数值提升都能让我因身体的变强而兴奋许久。而且属性提升间的搭配也有着优秀的联携效果,例如我的感知属性只能更快辨认怪物

    的攻击意图,但只有灵巧的提升才能让我配合做出闪避或格挡动作。

    幸运的是,玩家们在死亡后也并不会有什么属性或经验上的惩罚,而是会掉落全身上下的所有装备,并从最近标记的重生点或的出生地重新复活。

    或许是为了让评测过程更为平滑顺利,媒体评测阶段的游戏并未实装罚时十二小时的设定,十二小时的虚弱时间也被削减到了一个小时。

    +有血有肉的怪物设计

    除了平原上最常见的野生驼牛,我们还遭遇过不少其他难对付的食肉猛兽,诸如变异鳄鱼和凶残的狼群都给我们团队造成过不少麻烦。那些动物并非静静地呆在自己领地里等待玩家们的上门造访,都有着类似于现实世界里的习性,甚至还会召集同伴主动出击。

    由于团队中缺少驯兽专家,我们未能知晓他们之中大部分的名字和具体习性,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的机械专家利用它们的皮骨打造装备,或让药剂专家通过他们的残骸来烹制肉食(我们一开始也没想到这个职业有着更好的烹饪能力)与调配药剂。

    除了地图中分布着各种可供狩猎的大型巨兽外,也有一些更加危险、神秘、充满压迫感的类人型生物在遗迹里潜伏着。

    +险象丛生的遗迹探险

    在试玩过程中的第五天,我和团队为了躲避来自其他玩家的猎杀,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一个曾经属于远古先民的避难所遗迹之中,它现在的主人是盘踞在此地的侏儒灰怪。这种生物长得非常诡异,充满皱纹的无毛皮肤和眼睛里猩红色的凶光曾一度成为我的梦魇。

    而且这帮拥有智慧的家伙对我们这群外来者很不每当它们发红的眼睛看到任何的玩家都会充满恶意得展开袭击。

    不得不承认,当它们挥舞着武器向我们发起冲锋时,曾一度会以为自己将要命丧于此,但幸好我们足够坚强和团结,几轮惊险的苦战下来,最终赢得了这次交锋的胜利。

    当我们成功击退这些面目可憎的生物后,也从遗迹之中收获了颇丰的战利品,其中除了改装后即可使用的武器与材料外,还有两张需要破译才能发挥作用的科技蓝图。

    队伍中的机械专家猜测其中描写的都是建立据点后才能发挥作用的大型设备,很可能是草药炼金工坊或铸造坩埚,所以并没有浪费时间去进行破译。尽管如此,我们也大胆推测出遗迹可能是玩家们获取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综合评分:10/10

    如果不是最高只能打出十分,我会愿意给这款游戏打出想象力范围内的最大数字。这并不只是出于一时的狂热或出于职业习惯的夸张描述。

    对游戏测评来说,一整周的时光已经属于十分少见的漫长了,但我仍然只能体会到《荒蛮世界》那多样世界里的冰山一角。

    尽管遇到了大量挫折,但就连我这样的专业测评人员,都很久未曾经历这种连续不断遭遇新挑战并努力战胜的畅快感,实际游玩下来

    相信在正式版中,随着游戏经验的积累、装备属性的提升,更加丰富有趣的内容会让我继续沉浸在这迷人的《荒蛮世界》里。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也期待与各位在正式版中相遇!

    菠萝·旺来·凤梨

    2123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