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魔法者杀 » 第十一章 历史的尘埃

第十一章 历史的尘埃

    玛格丽特身上的杀气越来越浓郁了,她成为猎魔人是有原因的,因为她的亲生母亲就死于黑魔法师之手。

    而且,那个杀死她母亲的黑法师至今也没能抓到,即便她的父亲是牛逼轰轰的圣魔导师。

    毕竟,抓捕黑法师本就是极难的事情,黑法师只要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施展黑魔法,那就没办法用任何魔导器检测出来。

    换句话说,只要不抓住现行,也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用来指正一个法师或平民是邪恶的黑法师。

    这也是困扰着所有猎魔人数百年的最大的无解难题,自猎魔人这个职业诞生以来就一直没能解决。

    说起黑法师这个称谓的由来,其实是近代的事情,在那之前……准确的说是335年前,那时并没有黑白法师之类的说法,硬要说有,那当时所有的魔法师全部都是黑法师。

    从打两千四百多年前,来自希腊的天才苏格拉底和来自东方智者乔达摩·悉达多共同创造出第一个魔法以来,神奇的魔法便开始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或惊吓。

    不论是苏格拉底还是乔达摩·悉达多,都称得上是历史上稍有的伟人,但他俩之间具体由谁创造了第一个魔法,这已无法考证,但最终将魔法发扬光大的是苏格拉底的徒子徒孙,所以人们提起最初的魔法师,往往都指的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图成为第一个传奇法师,他的徒孙亚里士多德更是将魔法的力量发扬光大。

    此后,法师们的统治持续了整整两千余年。

    当时所有的法师在今天看来,其实都是黑法师。

    直至335年前(1687),魔网之父、万法之王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魔法原理》,活跃在当下的强大睿智的新的魔法师们才刚刚诞生。

    《自然哲学的魔法原理》这本巨著不仅改变了魔法师的定义,也对全世界每个人影响至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改变了全人类的命运。

    当然,与牛顿同期的很多智者都在做着类似的研究,但至少在当时,无人能与牛顿比肩。

    这个强大孤僻睚眦必报的天才就像是耀眼的骄阳,让同时代的所有人都黯淡无光。

    至今,仍有许多传奇法师试图复盘那本《自然哲学的魔法原理》,结论是:没有一句废话,甚至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注1)

    艾萨克·牛顿以此书为基础,创造了号称可以解释一切的,“不杀人”的魔网。

    现代超凡体系正是基于魔网的力量才应运而生。

    至此新法师们走上历史的舞台,并以惊人的速度将统治世界两千年之久的古法师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同时将“黑法师”这个蔑称牢牢的扣在古法师余孽们的头上。

    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之前的古代法师们并未坐以待毙,让他们无奈的是新魔法对比古魔法有着极大的优势。

    而且作为时代的主角,牛顿、胡克以及莱布尼兹等数不胜数新魔法的先驱们,一个个儿都强得可怕。

    有趣的是,新魔法其实也建立在古魔法的基础之上,也是靠着古代魔法演变而来,所以——魔网也杀人。

    尤其是当年牛顿的魔网,弊端相当不少,只不过新法师们终归远没之前那般血腥残忍。

    新法师之所以能轻易的战胜统治世界如此长久的古法师,除了借助魔网施展出来的法术确实比“软弱无力”的古代魔法更强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势所趋。

    历史上记载着数不胜数的疯狂而又残忍的魔法师,他们几乎是暴政和战争的源泉,黑魔法的源泉就是正念冥想,这本身是件正确而且有益的事情,遗憾的是,一旦在冥想的过程中抛弃了道德的约束,这种冥想反而会让黑法师利用冥想对自己犯下的恶行进行心理慰藉。(注2)

    良心不能桎梏他们,伦理道德也不能桎梏他们,这让一部分黑法师统治者彻底的放开了自我,以至于全世界的几乎所有的人类都苦法师们久矣。

    古代魔法的本质是就是心灵的力量,这让他们酷爱哲学,遗憾的是比起冥想,提升心灵力量更加便捷的途径是掠夺他人的灵魂。

    在苏格拉底活着的时候,他利用冥想纯粹自己的精神,之后从死刑犯身上获得种子,为了提高获得力量的速度,他选择了从动物们的身上汲取力量。

    这是有代价的,动物们的混乱精神和灵魂让苏格拉底的神智略显癫狂,以至这位于最初的法师被以“不敬神灵和毒害青年罪”提出公诉。

    这位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堪称圣人的天才魔法师被501个不会法术的凡人的选票决定了命运。

    381票赞成,220票反对,他被认定有罪,并处以死刑。

    没人知道世界上第一个魔法师是否用他强大的魔法做了足够有力的反抗。

    历史记载中,他优雅的饮下毒酒,并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我将要死去,而你们仍会活着,至于我们中谁更幸运,那可不一定。(注3)

    魔法之父苏格拉底微笑着迎来了自己的终末,只留下深爱着他的不幸的门徒——柏拉图。(注4)

    柏拉图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老师死后,他终于将邪恶的黑手伸向同类,法师们终于开始以同类为食的罪恶之路。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终于开始大规模的以同类的精神为食,人吃人的恐怖时代就此来临。

    毕竟人类的精神力量远比动物强得多,“改换食谱”让他们极大的提升了成长速度和力量上限,同时大幅降低了施法的代价,也更不容易失去理智。

    当柏拉图登临绝顶,成为第一个传奇法师的时候,魔法师们的崛起便不可阻挡,他甚至还写了本反人性的书叫《理想国》。

    之后,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和亚里士多德的徒弟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里便用强大可怕的魔法征服了目之所及的一切土地。

    在他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包括之后),一代代的魔法师们或为了提升力量或为了巩固统治,甚至单纯的为了色欲或贪婪,这些曾以智慧和博学著称的受人尊敬的“学者”们亲手创造了无数惨无人道的血案。

    单是有历史记载的,死亡超过百万人的大规模屠杀就不少于十次,其中魔法师造成的最惨烈的一次大屠杀造成了多达两亿人的死亡。(注5)

    两亿人!不是牛羊猪猡,而是法师们曾经的同类。

    古代魔法师们长达两千余年的统治就像是一部写满了死亡和奴役的血泪史。

    若非人类繁衍的能力实在太强,魔法师们很可能自己就能把自己玩儿得亡族灭种。(现在也有很多人担心新法师们会做出同样的事情以至于编造出很多有关世界末日的作品)

    所以,当魔网之父艾萨克·牛顿创造出了无需杀人就能成长的新法师的时候,当新法师们展现出能跟古法师媲美,甚至更强大得多的施法能力的时候,古法师们就迅速的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而残余的,不肯放弃古代魔法的余孽们也得到了他们的新名字——黑法师。

    他们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当然,以偏概全是不对的,为数众多的黑法师里面必然也不无好人,甚至严格说来,必然是好人多过坏人,事实上他们绝大多数都称得上是好人。

    历史上至今仍留有大量记载着正直善良的古代法师们的光辉事迹。

    千年以降,正是那些“邪恶的”黑法师们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几乎所有称得上巨著、经典的文字都由黑法师们赚写,几乎所有另人类文明得以发展进步的的经济、政治、哲学甚至是科学和神学也全部都由黑法师创造。

    犯错的,从来不是什么黑魔法,而是人。

    也只能是人。

    遗憾的是历史只由胜者书写,所以后世之人提及黑法师们往往会下意识的忽略他们曾经的贡献,只余下对他们中部分残暴者的深恶痛绝。

    当然,黑法师们所犯下的罄竹难书滔滔血案足以让这个群体永久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即便是今天,藏在暗处的黑法师们也不能说每一个都罪该万死。

    不能说没有好人,但时至今日,黑法师中的好人也已是不多,

    黑魔法终归是一重“吃人”的魔法,黑法师们终归是靠“捕食”同类晋升的职业,最重要的是黑法师汲取同类的精神和灵魂不仅可以提升实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提升寿命,但从寿命论,黑法师远强过魔网法师。

    世界那么大,黑魔法又那么隐秘,所以黑法师的传承从未真正消亡,以至于黑法师们造成的血案也时有发生,甚至包括大规模的惨无人道的血案,以至于黑法师几乎是恐怖的代名词。

    所以如果抓住十个黑法师全部都打死,那么肯定有冤枉的,但如果只打死一半……那肯定有漏网的。

    新法师们对黑法师余孽的追杀从未停止,这正是猎魔人这个权利极大的职业的由来。

    猎魔人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抓捕那些隐藏在人群之中的残害同类的黑法师,后来也负责调查法师们的死亡以及抓捕犯罪的法师们。

    最初的猎魔人只由最精锐的法师中遴选而出,本质上与其他的法师们并没有任何区别。

    沧海桑田,世界总是在飞快的变化着,日新月异,魔法的发展仿佛越来越快,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时至今日,即便是最博学睿智的圣魔导师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魔法理论,魔法师们早已从柏拉图时代的广而全演变成了今天的专而精。

    猎魔人也逐渐成为一种颇为特殊的法师职业。

    事实上在牛顿光芒万丈的时代,他曾在一次酒会上自豪的宣称他的理论已可以解释这世界上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甚至是尚未发生的一切!

    遗憾的是他后来又补充了一句,除了引力这个小瑕疵。(注6)

    更遗憾的是,他错了。

    注1:源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真的有很多科学家复盘这本书,并得出了以上结论,该结论引自《机械宇宙》。

    注1:参见“上东区禅宗捕猎者”。

    注3:此处做了修改,并非原句,主要是删去了“上帝”,全知全能的神不适合笔者干瘪无趣的故事。该段文字以苏格拉底的真实故事改编,苏格拉底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克里托,我们像克来皮乌斯借过一只公鸡,切记要付钱给他,不要忘了!”(有待考证)

    这句带着黑色幽默的遗言着实有趣,原本想放在正文里,但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与本文无关。

    注4:参见“柏拉图式的爱情”。

    注5:参见真实历史上的十次大屠杀,其中蒙古帝国大屠杀,死亡的平民超过两个亿,这一次大屠杀空前绝后,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资料引自网络)

    注6:这句话其实不是牛顿说的,而是英国皇家科学学会会长在一次酒会时说的,原话及出处……实在记不清了。

    PS:牛顿的经典物理无法解释引力和微观的问题,之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引力,而普朗克、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发现的量子力学则解释了微观方面的问题。

    遗憾的是,不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粒子,人类仍知之甚少。

    PS2:古法师的落幕和法师的兴起,不正像是哲学的落幕和科学的兴起?

    PS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故事也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