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候清风 »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

    姑姑摆了摆手,便是让我们离开。

    “慢着,谁知道你们拿了我们赵府的东西没有。”徐姨娘傲慢的说,她让下人搜我们身。

    搜了一遍,身上连个铜板也没有,赵盈香说着“瞧这一脸的穷酸相,离开了赵府真怕你们饭都吃不上,别到时候又来我们赵府门口哭着求给你一碗饭吃。”

    “赵小姐放心,我花满衣就算饿到要饭,也绝不会跑到你赵府门前要饭。这点就请赵小姐放心好了。”我对着赵盈香笑嘻嘻地说着。

    “你……你……”赵盈香这张嘴,嘴又没有我能说,还想占我便宜可能吗?我带着石榴、银杏扭头就走了。

    天已经快黑了,银杏满脸止不住地开心,“姑娘,你真是太厉害了,怎么就算准了这赵家姨娘会将我们赶出去。”

    “因为姑姑说赵老爷今日要去宦游,我让石榴去外边对下人说城儿要来了,姑姑有意收养城儿为嫡子,等老爷回来就办酒席告天下。这赵府徐姨娘最得宠,无疑是因为她生了两女两子,别的姨娘也只有一个女儿啊。城儿为嫡子,谁最着急呀?”

    银杏听我说着,拍了下脑袋“还是姑娘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我笑了笑,没说话。

    到了家里,天已黑透了,也不知时辰。拍了门,陈嬷嬷看到我们,惊呆了“姑娘,你们怎么回家了?”

    “被赶出来了,终于被赶出来了。”银杏高兴的哈哈大笑,到了家里她才放心的笑着,可想而知这段时间在赵府她也跟着受了不少白眼。

    “姐姐,姐姐回家了,城儿好想你。”我看着这个小不点,满心欢喜地说“以后姐姐都不离开你了。”

    “好饿,好饿,我去看看有饭没有。”银杏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有,有,我去端去。”嬷嬷去端了饭菜出来。

    吃完饭,打扫好了卫生。今日也累了一天,便准备歇下,

    “明日,把镯子和珠钗当了吧,我也不喜欢这些。”我和石榴说着。

    “姑娘,你一个姑娘家家的,不戴这些,也得有几件傍身啊。”石榴说道。

    石榴和银杏是家生子,无父无母地自小便在花家与花满衣一起长大,感情自是深厚。陈嬷嬷原是花府厨房管事的,男人死了没有孩子,对花家也是一心一意地,据说她男人生病时,是花老爷给的钱医治的,虽然没有医治好,可这份情陈嬷嬷便记在心里了。

    她们三个自然是我最信得过的人。“不着急,石榴,你忘记了,来上京时我还带了一些地契藏在身上的。”我笑着说,便把地契和银两都拿了出来。“这些也够我们吃一阵子的。”

    石榴看了看地契,说“姑娘,这些是老爷夫人给你的嫁妆钱,是你11岁过生日时,老爷将上京两处铺面,一处是郊外的农庄给了你为生日礼物的。”

    父母爱子,为子考虑的深远。我鼻头一酸,说道“既是父母给的就好好保存着,以后城儿大了,都给城儿吧。明天咱们去收一下房租。”

    我和石榴正说着话,陈嬷嬷敲门进来了。“姑娘~”陈嬷嬷笑眯眯地望着我说。

    “嬷嬷,怎么了?”我拉着嬷嬷坐下。“姑娘,这是我下午出去时买完米面油,还有厨房用具后剩下了这几两银子。”嬷嬷将几两碎银放到桌上。

    “嬷嬷,你先拿着。你这掌管着咱们一家人的伙食,手里不能少了银两,明日我还说再给你一些呢。”我将银子放到陈嬷嬷手里。“我们几口人的吃穿住行都是需要钱的,姑娘你先拿着用。”嬷嬷又递给我。

    “嬷嬷,让你拿着,你就先拿着,钱上的事你们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这两日我还要给城儿选个私塾去念书。石榴和银杏也有要做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都是要麻烦你老人家的。有你在,我也安心很多。”嬷嬷听完,抹了抹眼泪,拉着我说“好姑娘,你受苦太多了,之前在咱们花府你可是猫一样的姑娘啊,大声说句话都从没有过的,如今却要为了花家去筹谋。辛苦你了。”

    我握着嬷嬷的手说“有你们陪着我和城儿,不辛苦的,嬷嬷啊,你别想这么多,只管照顾好我们,钱上的事你不需担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行。”

    难得陈嬷嬷为我们姐弟担心,她应该跑了一下午,我看厨房锅碗瓢盆米面油菜都买齐了,还买了十几只鸡鸭鹅,两条狗,嬷嬷想的很周到,她和城儿住在前院,将一条狗和这十几只鸡鸭鹅放到前院养着,另一条狗放到了后院,我和石榴银杏住到后院。

    一个下午,她把这些事都办的非常好,原先院墙上还有两个洞,她也都给补上了。如果不是当做自己孩子,是不可能这么用心的。

    小院里要添置的东西还要不少,客厅里还没有桌椅,几张床也是要换的,衣柜也要做几个,这不是迁就一天两天的事,既然要办就办好。马上就深秋了,该做的棉被都不可少,布和棉花是不能缺的,多弄一些棉花,弄一些棉衣去卖倒不失为一个挣钱的门路。

    瞧,我这两天被钱折腾的,想着院里该添置的东西,却又联想起怎样赚钱。我翻了一个身,临时打地铺,睡在这地上,的确是不舒服。明日一定要尽快做这些事情。

    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又迷迷糊糊地醒了,天还没亮。我坐我那盘算着这些东西都需要多少钱,去哪里请木匠去。

    睡不着,这些事太繁琐,虽说我在股票,理财上赚了不少钱,可这个朝代到底有没有家具店啊,我不懂啊。想着我便去了厨房,想着弄一些饼子吃,可我不会生火。来到这个朝代,我真的像个废物。

    我只能坐在院子里发呆……直到天微亮,我听到前院朗朗的读书声,知道城儿已经起床念书了,我心里一阵欣慰,他知道努力读书就说明我们这个家是很有希望的,得尽快找个学堂。

    陈嬷嬷也起床了,开始准备早饭。银杏去打水,石榴在烧火,城儿在读书,只有我坐在院里的石凳子上发呆。

    “姑娘,你想什么呢?想这么入迷。”银杏跑到我面前问我。“银杏,你说这里有卖家具的没?咱们要尽快打几张床,几个柜子,客厅还需要添置一些家具,不能一直这样迁就。并且马上要深秋了,被子这些都要尽快备好。”银杏看着我说“姑娘,你一直在想这些事啊,好像得找木匠。”

    “木匠?那是得找一个木匠。银杏你今天跟我去要房租,嬷嬷在家照看城儿,石榴你去找个木匠来,顺便把那手镯和珠钗当了。”

    “姑娘现在说话办事都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才12岁的小女孩,现在越发稳妥了。”嬷嬷和石榴端着汤和小菜,馒头放到石桌上。“姑娘啊,别想了,赶快吃饭吧,等会我们都会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事。”石榴笑着说道。

    “姐姐~我能做什么?”城儿突然问我。“你呀,是我们花家的小小男子汉,要好好上学,光宗门楣这最伟大的事就交给你了。”我捏捏他的小脸笑眯眯地说道。

    “姐姐,城儿看你这么辛苦,城儿不想读书,想替姐姐分担。”城儿突然跪在地上哭道。“花满城,你只许说一次不读书,如果我再听到一次你说不读书,我会打断你的腿。我一点也不辛苦,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我才更辛苦。你想想花家几十条人命和一夜之间的一场大火,你觉得你不好好读书能够对得起谁?”我生气地说着。

    “姐,姐,我读书,你读书。”我拉他起来坐下,让他看着陈嬷嬷,看着银杏看着石榴说“你看我们大家都在等你成功的那一天,带我们好好的享享福,现在的辛苦也算是有回报了。城儿,好好读书。”

    吃过饭,嬷嬷去喂了鸡鸭鹅,城儿在读书,我带着银杏按着地址去找店铺,石榴去找木匠,分工明确。

    这两间铺子离住的地方不远。第一间铺子是一个做药房的。药店的伙计看是两个小孩子,问是不是给大人抓药。我说“叫你们东家来。我有事和他说。”我坐在桌上喝了一杯茶水,房东架子得端起来。

    “你是谁啊,我们东家正忙着看病呢?”药店伙计很嚣张地看着我,那架势就是你算老几啊。他以为我们是来捣乱的。

    “和你说不清,让你们东家过来。我们姑娘有话和他说。”银杏看我拿起了架势,瞬时也摆起大丫鬟的架势。

    “你就和你们东家说花家姑娘要同他说话。”我喝了一口茶,猛的放在桌子上。药店伙计一听花家,顿时懂了。他去找东家了。

    没过一会,东家过来了,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老先生,脸上应该是常年在外采药的原因,虽尽显沧桑却一脸

    “你是……”老先生缕了一下胡子问道。

    “老先生,我是花家的大姑娘花满衣。”我站起来行了一礼。老先生一惊“我听说花家被满门毒害,晚上又被一把火烧干净,敢问姑娘……”

    “老先生听说的没错,当日我和弟弟偷偷溜出去玩,再回家时,家里已经被下毒了,我爹还有一口气在,让我去书房拿东西,这些东西有房契,有地契,有卖身契,爹爹递给我几张纸,是我11岁生日时,爹爹和娘给我的11岁生辰礼物上京的两间铺子和京郊的一片地契。我刚收好,去了书房找到了一些卖身契,却听到失火,便带着弟弟出去逃命。还好家里有个狗洞,让我们能尽快逃离,于是我们便逃到上京来了。”我说完又喝了一杯水。

    我竟然都想起来了,也就是之前花满衣的经历和我相融合了。我拿出房契给老先生看,老先生当即让账房拿出二十五两银子,“姑娘,这是这三个月的房租,这个十两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和花兄一起在这上京中有过一面之缘,是个洒脱的人。今日见花兄的后人,有他当年的风范。”

    “老先生,这个10两不能收,老先生也是一个有义气的人,虽说老先生可怜我孤儿,老先生挣钱也是不容易,听过老先生的名声乐善好施,我们刚到这上京稳住,他日我们有难处,还望老先生能伸手援助一下。”

    “这是当然,乐文你来。”老先生喊着身后的一个小哥哥,看年岁约莫着14、5岁,长的眉清目秀。“这是我的儿子,李乐文,我平时经常外出采药,乐文经常在此,你有何事,找乐文就可。”

    “多谢老先生。”我行了个大礼。

    “万万不可,姑娘我们也没做任何事,姑娘,你们现在住在何处?”

    银杏便和老先生说了我们住的地址。“老先生,您叫我满衣就好,太感谢你了。本以为来了你会为难我,这段时间见识了太多人情冷暖。”想到这一段时间遭受的冷眼和嘲笑,我难过的说。

    “没事的,小姑娘,世上还是好人有,你有事就来找我。”

    谢过老先生,我和银杏便去另外一家店里去了。

    “李老先生一看就是一个好人。”“大夫救死扶伤,能有几个坏人。”我说着想起了自己,我不也是一个大夫吗?刚毕业的大夫,上了五年学了,准备考研呢,就这么神奇的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朝代。医者仁心。

    “姑娘,这个好像是一家饭店。”银杏指着前边那家店铺说道。“是这家。”我看了看说。

    “两位小姐吃点什么啊。”店小二满脸热情地问着。“小哥,唠叨你叫一下你们掌柜的来。”银杏说道。

    我径直走向柜台,小说里,古代电视剧里饭店的老板都是在柜台里掌管着钱财。“掌柜的……”我喊道。银杏和店小二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