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楚皇亲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祭天(下)

第一百八十一章 祭天(下)

    陈谓然面无表情的站着,俯瞰着底下如同人间炼狱一样的场景。

    “再放!”梅清泉大吼道。

    片刻后,又是数百箭矢从天而降,落到山脚骑兵的头上。

    往日骑兵对上步卒,几乎都是一面倒的屠杀,可今日就算是底下的骑兵主将喊哑了嗓子,把自己的老命都拼出去,也碰不到山上的陷阵营一根汗毛。

    而他们光是射出数轮乱箭,就让这伙轻装出城的骑兵伤亡惨重,那名骑兵主将在带着自己的手下左冲右突找不到上山的路口时,便只能含恨撤退,留下满地的伤残和尸体。

    陈谓然看着这一地狼藉,心里并不高兴。

    他本来的计划是在这里把幼帝和安家一网打尽,但现在幼帝没死,安平生也逃了出去,两人手下的喽啰死了不少。

    “王爷,还有不少活着的!”

    另一边,梅清泉已经带着一百多人先行下山探路,将一众士卒的尸体收拢起来,碰到伤残的人,也是在拿下他们的武器后,尽量施救。

    这是出于陈谓然的吩咐,也是梅清泉等人的心理。

    先帝的陵寝就在此地,他们不希望这里再被玷污了。

    前来接应安平生的那伙骑兵,粗略估计,人数应该有足足五六百人,但先前和北府军在狭窄的谷底厮杀后,虽然击溃了北府军,但自身伤亡极高,同时还没来得及从上一场血战中喘过气来,就又头铁般地迎上了陷阵营的箭雨。

    至少有三百名骑兵,永远的葬身此地。

    而作为他们对手的北府军,死伤更是惨烈无比。

    最后还活着的,仅仅就有重伤两人,轻伤一人。

    一名陷阵营士卒抱着远处的一具尸体缓缓走来,不光是陈谓然,就连安平生等人也是诧异地看了过去。

    “唐都侯?”“就地安葬吧。”陈谓然很快别过头去,对着连绵的群山发起呆。

    除了唐源以外,剩下的尸体仅仅被粗暴地堆到一起,就不再去管了。

    至于那些还活着的受伤士卒,陈谓然也把他们聚拢到一起,将这里还活着的几十匹战马牵到他们身边,再次深深看了一眼这里的惨烈景象,准备带人离开。

    梅清泉等人已经草草祭拜过皇陵,此刻时不我待,若非时间紧急,他们真想在这里一醉方休,在梦中再次作为先帝麾下的将领而战。

    “先与城中探子取得联系。”

    陈谓然骑上战马,边走边说道:“皇帝今天已经算是撕破脸了,安平生回去以后也不会坐以待毙,老梅,你用安平生和皇帝的角度来想想,你若是他们,这时候会做什么?”

    “安家在这两个月中,必然是倾尽全力渗透京城的方方面面,将京城变成他们安家最可靠的大本营。”梅清泉缓缓说道,他看着远处还是一个小黑点的京城,闷闷道:

    “从刚才那伙骑兵就可以看出,皇陵距离京城不过数十里,而安平生一道命令,竟然让数百骑兵从京城一路冲到皇陵支援,可见京城的大部分兵马,已经全都在他的掌握之下。”

    “因此,他回去以后肯定要用这些兵马去攻打皇帝,或者要借用什么名义,或者不用,因为他们安家的力量这时候强行控制整个京城,却也是绰绰有余。”

    “是的。”

    陈谓然沉重的说道:“但我们目前手上可用的兵马,仍旧只有这么些人。”

    “但,好消息便是,皇帝也没死。”

    梅清泉立刻说道:“皇帝手中明面力量大抵与我们相当,最多不过掌握了宫中侍卫和北府军,但朝野上下并不知道他是安家的子嗣,所以仍然把他认作是皇帝。”

    说到这里,他嘿嘿笑了起来:“先帝有功于民,民间对先帝在军中龙驭宾天一向有很多说法,此刻若是皇帝振臂一呼,高呼诛杀国贼,而后对百姓许诺以后多少好处,您说,就这京城里数十万人,岂不都是他皇帝的兵马!”

    “所以......我们动作要快。”陈谓然点点头,高声喊道:“所有人,加快步伐!”

    “王爷说的不错!”

    梅清泉在旁边补充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坐观成败,若是皇帝还没有意识到他的优势,我们就派人去提醒他,若是他已经发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旁观,看着他和安家对拼,消耗他们双方的实力,而不是火中取栗,冒险进军!”

    “可你有没有想到,会死很多人!”陈谓然目光炯炯的看向他,语气平和:“双方在京城大战,遭殃的必然是城中百姓,我们此刻旁观,却是坐视他们被屠杀。”

    “王爷,万事成王败寇,此刻不可有妇人之仁!”

    身后又有两个将军叫道,皆是保持和梅清泉一样的观点。

    陈谓然沉默不语,心里却不以为然。

    你们都是真心实意的在为我考虑,希望我在这次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成为楚国的皇帝。

    我考虑的又仅仅是百姓?

    我要去保护百姓,乃是因为我心中仅存的那一点良心罢了。

    “所有人加快脚步,不准停下!”

    陈谓然大吼道:“你们现在都骑着战马,要是战马累不死,就跟着本王一路杀到京城去,不准停下!”

    “遵命!”

    身后众人心里憋屈,心想着现成的便宜不占,您偏偏要去顾忌什么百姓,真的是......

    不过,跟着这样有情有义的主公,似乎也不用担心未来兔死狗烹的结局...

    当然,一切都还要看今日的结果如何。

    “大将军安平生造反,身后安家谋逆,于皇陵前率军围攻圣上,城中百姓悉知,今日杀一贼人,赏银十两,杀一安家人,待验明身份,赐京中六品官,银子五百两......”

    “诛杀首恶安平生者,赏黄金千两,封侯!”

    街上不断有使者纵马狂奔,一路抽打马匹,一路大喊着幼帝决定的赏格。

    可见他想对付安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就在皇陵前开始厮杀的时候,京城各处都爆发出安家谋反的消息,各处牢狱的大门都已经提前打开,里面有许多就是这阵子才被抓进去的犯人,尽皆都是与安家有仇,此刻狱卒不光解除了他们的镣铐,更是发给了盔甲武器,这些人拿到武器的时候,眼里都闪烁着残酷的快意。

    安家!

    街头上,无数自发组织起来的百姓拿着简陋的刀枪,与安家临时抽调起来的城防兵马对峙着。

    执掌城防军的安家子弟一看到这一幕,心里便暗暗叫苦不迭。

    城防军中有不少就是从京城百姓里挑选的良家子,都是身份清白,在京城中有户籍的人。

    而与他们对峙的百姓,却有不少是这些士卒的街坊邻居,甚至是亲朋好友,这怎么可能下得了手?

    而正在紧急治疗伤口的安平生,心里更是极度恼火和憋屈。

    这两个月,由于陈谓然不停在暗中捣乱,他想要在民间扩大自己和安家声望的事情迟迟不得成功,更因为那些官员能力不高,上任后惹出一堆麻烦,反而又让百姓对其怨声载道。

    安平生在这时候才实实在在的意识到,自己打仗还有些本事,而治国,却是一窍不通!

    可惜,他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时间已经太晚,太晚。

    “不,还来得及。”

    “只要这时候杀了小皇帝,然后让他的弟弟去坐龙椅,我们还是能牢牢把控着楚国!”

    安平生看了一眼已经被包裹好的伤口,立刻站起来,张开双臂,冷冷道:

    “替老夫披甲,”

    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走出门的百姓越来越多。

    楚帝还在的时候,一向推行的是惠民政策,最大限度的改善国内百姓的生活,最后是在伐魏的时候,也动用了历年来的积蓄,更是让楚国许多百姓都再次陷入了饥寒交迫中。

    但没有人怪罪楚帝,毕竟前线伐魏的捷报在接连不断地传回来,楚帝前期的宣传工作做得极好,百姓们都明白,皇帝伐魏是为了以后大家长治久安的太平日子,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而后来,楚帝病死军中的消息传来后,楚国更是全国尽白,家家缟素。

    楚帝当得起他们的敬意。

    而前任做的有多好,人就对现任有多挑剔。

    抛开安平生的目的不谈,他确实是想做一些好事,至少让百姓在受益的同时,开始将这份感激转到他和安家的身上。

    现在看来,那些政策推行了不少日子,可却并无收获。

    那就,只能镇压了。

    他瞥了一眼身边局促不安的安家子弟们,想想他们这两个月的神气活现,完全和现在的样子成了鲜明对比,安平生不由勃然大怒:

    “一个个哭丧着脸给谁看呢!安家没亡,我们在京城还有数万军队,在楚国各处还有二三十万大军,就算是楚国亡了,我们安家都能再建一国!”

    “老夫在魏地指挥攻城略地的时候,手下将士有时候收到命令,就要立刻去攻打城池,哪怕里面的守军是他们的三倍,而他们是作为先锋去攻城!”

    “没有人怕死,没有人退后!”

    安平生边走边骂道:“难道我楚国的好汉都战死在了魏地不成,难道我安家的男儿就是如此不堪么!”

    一众安家子弟尽皆无言,片刻后,一个人抬起头,坚定地说道:“今日一战,必为家族效死!”

    “我若不死,安家便还没亡!”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自己的战马身边,拔刀在手,纵马而去,大声召集自己的部曲准备迎战。

    “报答家族的恩情,便是今日了......诸位,晚辈先行一步!”

    一个年轻人骑上战马,战马长嘶一声,载着主人头也不回地离去。

    “他陈家做得这天下,偏偏我安家坐不得?我今日愿为大军先驱,拿那认贼作父的小皇帝的首级替大将军祝寿!”

    “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就在城防军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骑兵纵马来到双方面前,冷冷看了一眼那些百姓,将心头的不忍、犹豫等情绪尽数压下去,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

    你是安家的人!

    “大将军有令,”他大吼道:“所有人,放下武器,回家中等待!”

    “听见了没有,放下武器!”

    他看着那些依然不为所动的百姓,不由着急起来:“京城中有无数朝廷正规大军,你们不要徒劳丢掉自己的性命!”

    就在这时,沉默的人群中忽然有人大喊道:

    “大将军已经造反了!”

    更多的人也响应起来,不再沉默:“大将军谋反!”

    “诛杀国贼!”

    那名骑兵绝望的看了一眼声势汹涌的人群,拨转马头,来到城防军的面前。

    “大将军有令,就地解散全部城防军!”

    掌管城防军的那名安家子弟目眦欲裂,纵马越阵而出,大吼道:“大将军在哪,我要见他!城防军足足有四千人,难道全部解散吗!”

    “你听清楚了我的话没有?”

    那名骑兵冷冷看了他一眼,一字一句说道:“大将军有令,解散全部城防军。”

    “安雪山!”

    那名安家子弟终于对着这个传令的骑兵失态的大吼大叫道:“为什么,为什么要解散?!”

    解散城防军,就是直接下了他的兵权啊!

    “大将军令牌在此!”

    安雪山瘦削的脸上露出一丝冷酷,他见那个安家子弟迟迟没有动静,直接对着城防军喊道:“大将军怜惜你们是京城本地人氏,怕殃及到你们的家人,快些带着你们的亲人回家去,把门关好,等事情平息以后再出来,绝不会怪罪你们!”

    片刻后,成群的士卒放下兵器,毫不犹豫地溜走了。

    足足数千人的城防军,一刻钟后还留在原地的只有数百个犹豫不决的人,而安雪山这次就是直接让他们找地方好好呆着去,毫不客气的轰走了他们。

    “表哥,快些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去吧。”

    安雪山拍了拍那个还在发愣的安家子弟的肩膀,强忍着笑意,径直纵马离开。

    那枚大将军令牌,是他废了足足半个月的心思才仿制出来的,至于所谓的大将军命令解散城防军,更是无稽之谈。

    安平生除非是疯了,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可偏偏他又在军中极力推崇自己的权威,安家子弟都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只要接到他的命令,看到象征他身份的令牌,就只能去做了。

    就这样,安雪山兵不血刃,就直接让一支数千人的大军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