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儒圣 » 第一章 他人之税征我头上?

第一章 他人之税征我头上?

    淳熙十五年,冬腊月,漳州比往年更冷一些,一夜狂风过后,竟飘起了细碎的小雪。

    一个少年却顾不得进屋取暖,在寒风中与人争执,身躯颤颤发抖,是气的,不是冻得。

    他咬紧了牙关,愤愤问道。

    “这地已不归我家种了,税却征到我头上,是何道理!”

    “林小哥你莫急,这征税依来都是这衙门里的文书,从来都是有所凭证的,这该你的就是你的,你怎么也躲不掉。”

    “可这地不是我家的啊?”

    “你是个识字人,你看看,这咋不是你家的?”

    一本册子被衙役不慌不忙取了出来,内页纸张都泛了黄,却仍是面貌完整,字迹清晰,隽永的笔锋跃然纸上,竟还是瘦金体。

    顺着衙役手指的一页望去,林登也念出来了上面的内容。

    “第二十三段地主林青云,子林青山,子林登。西东至北南,坡地十亩三分······”

    一双清澈的眼睛陷入迷茫,蓦然间又突然瞪大。

    “不对,不对!这块地我爷爷那辈都卖了出去,怎么会是我家的!若是我家的,我爹又为何租人田地过活?”

    想起自己那租人田地的老爹,少年的心里越发不平静。

    若不是每年要多交一大笔租钱,家父何至于日夜忧愁,为抢灾摔下山去,一命呜呼啊!

    见少年几欲发狂,衙役只收起了册子,依旧是好言宽慰。

    “林小哥,这许是你祖上和人签契书时,忘了写明白,这才落得今日如此,这都是陈年往事了,现在也过了追究的期限。今日你为难我,也没办法啊,这钱该交还是得交。”

    “那另一块呢?另一块不是前几年才办的地契吗?我爹和那沈家人签卖地契时,我还在场呢!这怎么回事?”

    衙役点点头,沉吟道。

    “这倒是还有办法,只要你和那沈家人一起,再到亚衙门里做一次公正,更换了旧账,这笔钱以后就征不到你头上了。”

    “好了,林小哥,你我言尽于此吧。我知道你家屡遭劫难,近来这日子多有不顺心处,今暂且为你行个方便,把你列入逃绝之中,税租暂且倚阁。”

    “按规矩,三年一贡举,下次便是在两年后了,望林小哥能用功读书,高中魁首,咱也跟着沾点光。届时,你又岂会有今日之忧啊?”

    新仇旧恨堆到一起,少年已被冲昏了头脑,来不及思索利弊得失,只记得那沈家素有大善人的美名,听村中长辈说起,每逢灾年,沈家也屡有施舍米粥的举措。

    如此人家,又岂会短了我这些许银两,他当即翻找出昔日的契书,贴身包裹在怀里。

    见天色沉沉,云低雪落,出门便是狂风扑面,林登又找出一件传世的旧蓑衣,裹住了单薄之躯,朝沈家奔去。

    沈家是当地的高门大户,田宅众多,单是村东头的宅子,就有三代经营,古旧的砖瓦,尽是岁月的痕迹,翻新的彩绘,又是显赫的证明。

    林登跨过石桥,到了沈家的墙下,贴墙走了百米,到了沈家梅园外,正见数枝腊梅出墙,傲雪盛开。

    有凝香传来,心境也好了许多,他在心中推敲了一番不卑不亢的说辞,这才敲响了沈家的大门。

    临近年节,沈家人都回老宅了,梅园独一个管事,几个仆役在此。

    在问清了眼前少年的来意后,连门都未曾让进,一个满脸胡须的恶仆当即抄起棒子,威吓驱离。

    “你这小儿,好不识得道理!我家老爷当年已付了钱两,白纸黑字更写的明白,当时不去衙门里更正,可见你父辈已认了此事,今日你又来此胡闹,莫不是欺我沈家良善不成?”

    少年亦是不肯让步,昂着脖子,直视奴仆的眼睛,驳斥道。

    “这地都卖给你家了,不去衙门做更正,难不成我明年还能种那块地不成?”

    “你敢种一下试试,不怕爷爷把你腿打折,白纸黑契已经立了,这是你和沈家的私契,而衙门里那份,是你与衙门的公契,自是分明,沈老爷当年善心,特意买了你家的地,救你父辈一命,若非如此,你哪能站在这儿和你爷爷我说话?你这孙辈,就不识得道理!”

    “好好好,你真是有理,有种的和我到衙门里去对正,看看人家认不认你这狗屁私契。”

    “小子,你敢骂人,爷爷我让你尝尝厉害。”

    胡须壮汉已经抬起了棒子,正欲上前动手,却见少年瞪着眼睛,面露冷笑,逼了近来,也本能的后退了两步,拉开一段距离,防备着对方藏着什么利器。

    “呵呵,现在家中已独我一人,再无所念,你敢动一下手,今日我就与你不死不休,不是我咬断你脖子,就是你斩下我头颅,再交官府处置,那沈家给了你几钱银两,至于你这么为其卖命!有种就来!谁怕你个狗奴才!”

    日里惯了仗着沈家作威作福,壮汉哪遇到过这种硬茬狠人,气势上立刻软下了三分,退回到沈家门后,漠然不语的看着身前人,生怕身前这个疯子冲上来,他还有好日子要过,犯不着和这轻贱之人拼命。

    知这人生了退意,林登也无意纠缠,冤有头债有主,这人不愿做替死鬼的话,自己也没必要拖着他进地府。

    他压了下斗笠,盖住自己稚嫩的脸庞,转身离去,走之前不忘了放一句狠话。

    “给你家老爷带话,要么让他找人做了我,要么就做好与我结仇的准备,书生虽弱,可杀不可辱!”

    从沈家离去后,林登只在家里过了一夜,便踩着泥泞的道路,入了漳洲城去。

    狠话既已放出,就没必要待在村中,迎接沈家的暴怒,待他们冷静下来后,自然能想明白利弊,若沈家都是一群庸才,与人斤斤计较,那自己绝不能只斩一人那么简单。

    匹夫一怒,正当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又岂能只是血溅五步?

    山路崎岖,潮声入耳,林登抬眼望去,只见波涛汹涌,暗潮涌动,顿时心中,浮现一首诗来。

    “江潮藏势虎藏锋,书生怀剑意不平。若遇大日偕丧日,剑与海潮洗京城。”

    思量片刻,林登并未如黄巢等人般题诗于壁,而是把这首诗忘之于脑后,匆匆忙忙,朝漳洲城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