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儒圣 » 第二十四章 颜家

第二十四章 颜家

    林登心道,卖给了颜家?谁卖的呢?

    这恐怕又是一笔查不清楚的糊涂账了。

    若是没人来查,他颜家就托名为寺产,只享收成,不纳分毫赋税。

    真是好一番算计。

    与老村长在这里转了一圈,林登心下已有了打算,决定傍晚就组织人少,对这一片土地进行丈量。

    七月的漳州,烈日如火,灼烧不息,几人只好趁着早晚的凉意,对土地进行丈量。

    村中的百姓听说此事后,也都纷纷出来围观。

    他们站在田边地头上,指指点点,看个稀奇。

    “这都是些有本事人啊。”

    “怎么掐指一算,就知道多少亩地了?”

    “这是咋算出来的?”

    “你问我,我哪知道!”

    “我要是能学会,也跟着他们去了。”

    “赵家小子不是能学会吗?那孩子从小就聪明啊。”

    “真有出息。”

    由于人手不足,林登早些时候,也想着多教一些村民来打下手。

    可这些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村民,比他想象中的,要难教许多,那是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只有这一两个机灵能干的小伙子,堪在一边打个下手。

    这样一来,众人的进度都慢了许多。

    林登等人在此处丈量土地,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漳洲城。

    在颜家老宅里,颜师鲁的族弟主持大局。

    一株杏树下,颜师召正在逗弄白鹤。

    这只丹顶鹤,是朝中为了巴结颜家的官员赠送的,特意从湖南捉来,被颜师鲁养在家中。

    还特意修了一座小园,作为白鹤的居所,有一池活水,引自九龙江,中有三座小岛,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供丹顶鹤的日常栖息。

    整座园林,被颜师鲁取名为鹤园,意为自己闲云野鹤之时的居所,园中也种植了许多荷花,取名莲正池,象征自己高洁的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当下颜师鲁不在家中,这里由他倚重的族弟,颜师召来管理。

    一个仆役,身穿青衣,走到颜师召身侧行礼说道。

    “官人,他们真的开始丈量土地了。”

    颜师召却是轻蔑一笑。

    “怕什么,蔡元定都出事了,谁还能给他们计算呢?”

    “那块寺产面积如此之大,连我颜家都摸不清底,只是糊涂着来种,更别说他们了,若是算学大师蔡元定在,我还会怕几分。”

    仆役明显是颜家的忠仆,深受信任,又肯为颜家着想,当即说道。

    “可听说那林登,也是个会算术的,恐他真成了事。”

    颜师召态度和善,又喂了一把白鹤,看着那洁白的身姿,有些陶醉,停了一会儿才对仆役说道。

    “哈哈,你说那林扶摇吗?那家伙不是个戏子吗?之前还来我家唱过大戏,这人怎么会算术呢?怕不是胡说。”

    “你以后还是多去打听些靠谱的消息,外面什么传说都有,你还能都信以为真了不成?有些暴发户们,最容易被这些骗子欺骗,随意送出钱财来,不是有家就是吃了仙丹妙药,直接入土为安了吗?”

    “哈哈,我颜家累世高门,深知如何传世,家风是第一位的。清正廉洁,德名远播,才是立家之本,金钱,不重要,土地,甚至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家风,是一代代都能出像我族兄这样的国家栋梁。”

    颜师召态度很和蔼的对仆役说了一通,见仆役点头称是,又对他说道。

    “记得去嘱托鸿儿读书,切不可误了功课。”

    “是。”

    待仆役走远,颜师召又逗弄起了白鹤,他蹲下来,仰视着梳理羽毛的丹顶鹤,忍不住啧啧称奇。

    “真是有仙气啊!可竟也会被锁链束缚住了。”

    任凭林登丈量了一周,颜家也没有丝毫的动向传来。

    他们在颜师召的吩咐下,无视了林登等人的测量,以不变应万变,静待其败。

    中国古代丈量土地,所用的工具,一般都是丈量弓步,其阔五尺,形制如弓,所以被人称之为弓步。

    但这种工具用起来十分麻烦,精确度也不高,只实际操作了几天来,林登已经感到厌烦了,他无比想念后世的卷尺等测量工具。

    想要在南宋复刻出卷尺来,难度无疑太高了。

    现代卷尺所用到的材料,都是南宋所没有的,但此念头一经萌芽,林登就止不住的往下畅想下去。

    就算在南宋无法完全复刻一个现代卷尺,也可以做一个简易版的啊?

    他首先想到的是布帛,用布帛来代替卷尺的钢片,但这样一来,就需要用到不少的布帛来,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张铭时,张铭也是大吃一惊,连忙摆手道。

    “不可不可,扶摇你这想法却是太过于浪费了。”

    “可此计要比我们现在这样,要节省时间的多啊,我们现在这样,真的是太慢了。”

    张铭这几人也随他们一同丈量土地,其艰辛程度,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弓步确实使用起来,多有不方便之处。

    他又想了想林登所设想的卷尺,击节赞叹道。

    “扶摇,你这想法真是极好的,但用布帛太过浪费了,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

    “哦?张大哥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你可知道这竹篾?”

    “竹篾?你的意思是用竹篾?”

    林登之前在家中也不常做工,所以一时半会儿竟没想到竹篾来,经过张铭这么一提醒,他确实感觉竹篾是个不错的材料。

    一来这竹篾确实易于寻找,只需要把竹子剖削成条片就行了。

    二来这竹篾韧性十足,也耐磨损,比他所想到的布帛,要耐用许多来。

    乡间也常用竹篾来编造各种凉席竹篮,皆是好用。

    心下有了打算,林登又把老村长等村民叫来,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下去。

    老村长等人不太能听懂林登要做什么,所以林登也没多做解释,只是吩咐道。

    “你们只需要多找些做竹篾的竹子来,等我做成了,你们自会知晓。”

    “只需要找些竹篾来吗?是什么样的竹子都行吗?有要求吗?林官人。”

    林登想了想说道。

    “最好是那些韧性十足的竹子,做出竹篾来,能捆成捆的。”

    老村长不懂什么叫做韧性,但能捆成捆的,他却是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