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儒圣 » 第四十三章 月下追亡

第四十三章 月下追亡

    经过老妇这么一提醒,林登迅速注意到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白莲。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曾掀起过无数风浪的魔教,大名鼎鼎的白莲教,正是在南宋初年,才逐渐兴盛起来的。

    其创教始祖,茅子元也是在宋孝宗时候活跃的人物,此时去世还不足五十年。

    茅子元本是昆山县人,号万事休,法名慈照。

    他在19岁那一年,才落发为僧。

    又因仰慕东晋名僧慧远莲社遗风,便劝人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编成《白莲晨朝忏仪》。

    自古以来,社会动荡不安之时,便有“精神毒品”出来麻醉众人。

    南宋初年金兵南下之时,这种痛苦到达了顶峰。

    上层有上层的救国之法,下层有下层的避世之诀,当所有人都在寻找出路之时,便有各种纷纷复杂的思潮,层出不穷。

    春秋战国之时的百家争鸣,魏晋之时的玄老论辩,以及南宋初年的心学理学等争端,便都是这种因素下的产物。

    因而白莲教便应运而生。

    这位白莲祖师于南宋绍兴三年在淀山湖创立白莲忏堂。

    他自视为白莲社传人,故而尊慧远为初祖。

    白莲忏堂便成为了净土宗的一派,史称白莲宗,又称白莲教。

    南宋朝廷的皇帝们,对这些宗教的态度是矛盾不一的,一方面想要打压毁灭,另一方面,又想借助其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白莲导师茅子元便曾经遭到流放,也曾受过恩遇。

    就如乾道二年,宋孝宗便在德寿殿召见白莲导师茅子元,加赐其“劝修净业莲宗导师慈照宗主”称号。

    想及此处,林登暗暗点头,这白莲教比起当世的其他宗教而言,确实更接近于底层民众的生活,难免会迅速在底层传播开来,得到众多下层民众们的广泛信仰。

    白莲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正在于你不需要多做些什么。

    与儒家相比,你不需要去耗费钱财买来六畜五牲,虔诚供奉,作为祭品。

    与佛教相比,你也不需要剃度为僧,谨遵清规禁律。

    你可以如往常一样生活,吃菜蔬,娶妻生子,过常人一般的生活。

    甚至白莲教还不禁男女,众生皆可以得到拯救,在一众歧视女性的思潮中,将男女平等贯彻到了极致,真是一股奇葩。

    当佛教还在倡导清规戒律的时候,儒家还在讲求三纲五常,要求大小姐老太太们都呆在家中之时。

    白莲导师却领着信徒们男女同修善业,拯救灵魂。

    在乡间无聊的日子里,男女信众一起聚会,忏悔修行。

    自此漫漫长夜也不再变得难熬,乏味的生活也变得高尚了起来。

    真不愧是传播迅速,经久不衰的白莲教,真是精准的把握到了中国古代乡村的痛点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感觉并不相通,当这些人沉迷于白莲教时,其余人则看着他们怪异的行径,为其打上了标签。

    因为其提倡食菜,这些信奉了白莲教的民众们,便被其余人,称之为白莲菜人。

    如今林登面前来告密的这位老妇,便是一位白莲菜人。

    但她加入白莲教,也只是为了慰藉自己,在她想法深处,造反是永堕地狱的恶行,是十恶不赦的罪孽。

    在心灵的纠结之下,她最终选择了官府。

    把白莲教的密谋和盘托出。

    林登此时弄清了很多不解,只是仍未全信了她的话,只继续询问道。

    “他们是怎么和你们约定的。”

    “官人,他们只是让我们随时听号令,预计到凌晨时听号令。”

    “那他们让你们聚在何处?”

    “官人,他们让我等先各自回了家,等黎明之前,再到那铁匠之处集合,要带上家中的柴刀去,说是有大用!”

    林登虽知道村中有个卖酒的铁匠,但还是加以询问,问清了是否是那位铁匠,老妇人诺诺点头,言明了正是那个铁匠,那铁匠在教中也颇有些地位,以往也是个领头的。

    “那你们大概有多少人呢?”

    老妇人想了想,回林登说道。

    “怕是能聚了十几家人啊。”

    即使按一家四人算,这也有半百之人的规模了,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林登眉眼微眯,连忙把张铭叫起来商议,听了林登的话后,张铭却是立刻兴奋起来,对着林登称赞道。

    “扶摇,这正是你立功的好机会啊!咱们可趁现在,点齐了人马,暗中埋伏起来,等他们聚齐之后,再一网打尽,到时候,这便是你的大功一件了!”

    对张铭的兴奋,林登反倒是更加冷静一些,说道。

    “可眼下只有这妇人的说辞,我未必知道情况如何,皆是恐怕反糟了暗算。”

    张铭摇摇头,拍拍林登的肩膀叮咛道。

    “魔贼乱伙,可是朝廷要打击的对象,我们若能全抓了,那必定是大功一件,若是不能毕全功,那咱们就是白白错失良机了。再说了,一群乡野匹夫,就算是十个人加起来,也不是你我一轮冲锋之敌,你我纵马冲个来回,先斩了贼首,谁敢不降伏?”

    林登觉得张铭所说的话,也有道理,可未来立功的机会不少,自己未必要冒这个险,再说了,敌人的实力未能探明,还是最好料敌从宽,不给自己留些余地,那就往往死于葬身之地。

    他正默然不语之时,张铭却有些急了,正想继续劝说。

    “张大哥你莫急,俗话说一根筷子好折断,一团筷子难折,就算是乡野村夫,若是被人凝成了团,也是蚂蚁多了咬死大象,我们最好不要等他们集结了。”

    张铭眼见还要再说些什么,林登却说道。

    “眼下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抓了贼首,而不是抓了寻常魔众,等到把这魔教一网打尽,到时候再搜捕余党,也不算迟,若是等他们做好了准备,与我们来个硬碰硬,到时候伤亡多少,可是不好说了。凡事最好未雨绸缪,岂能等人聚齐了,再动手。”

    一番劝说后,张铭也认同了林登的看法,两人既然定了主意,便都当即行动,带来的衙役和守卫们,都迅速整肃了完毕,突闻要与魔道贼子们战斗,众衙役还有些慌乱,直到言明了此次是以多打少,去斩杀贼首,众衙役才松了口气,擦擦额头上的汗水。

    毕竟都是挣一份养家的钱,谁愿意去卖命啊。

    见士气如此,张铭也不得不叹了口气,暗道险些误了事,若让这群人和那魔贼们正面厮杀,胜负还真未曾可知。

    漳州守卫竟无能至此,可想这天下的局势,该当如何。

    北伐,不知今生还有希望没。

    等众人都收拾好了装备,整肃了队伍,便有张铭打头,林登殿后,一行人趁着夜色,朝着老妇人所指的地方潜去。

    夜色的掩护之下,众人的身影走的很快,反正这月光明亮,马蹄咚咚,在这种情况下,也藏不出什么秘密来。

    本来张铭提议说要自己以身犯险,带着部分精锐,身穿夜行衣,隐蔽向前。

    林登却是言说未能完全相信了那老妇人,不知道敌人在哪里的情况下,应该抱成一团,以多打少,正忌讳分兵太过,糟了敌人的暗算,被人挨个击破,所以只派了两人在前侦察,剩余人都聚在一起,以方便遇到了敌人后,可以互相增援。

    嗖嗖箭声传来,一声疾呼紧随而至,林登看到那侦察的守卫腿上中了一箭,已伏在了地上嚎叫。

    张铭骑马在前,却已是策马而去,大叫着。

    “贼人休走!饶你不死!”

    定眼望去,却见已是有四五个贼人乘着几匹杂色骡马,朝远处逃去。

    见张铭疾追而去,林登连忙率队在后面紧跟,以防他支援不及,他陷了敌人的暗算。

    等众人跑了一里路,将出村外之时,那五名贼人却是已经要脱身而逃了,队伍中的一些衙役,此时明显是不太用心,吊在了后面。

    林登见势,抽起鞭子便甩在最后一人背上,威吓道。

    “此行领知州命,前来捉拿贼人,谁敢有偷奸耍滑,以军令严惩!”

    见这人挨了一鞭毒打,哀嚎两声,又急忙爬起来往前跑去。

    众人这才急忙提了速度,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众人的速度快上了许多。

    正要追过村头的槐树林时,林登却纵马快了几步,连忙拦住了张铭。

    “张兄弟,却是再追不得了!”

    张铭此时正焦急之间,却被林登拦了去路,也有些生气,怒问道。

    “为何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