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凶星道劫 » 第17章 海灵观法会

第17章 海灵观法会

    清晨,天空意外地晴朗,淡淡地浮云,悠闲地凝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徐真真刚加入刑警队,就参与了这么重要的案子,现在离市长要求的期限,只剩下十几天的时间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破案吗?每当焦虑时,看到白长海坚定的眼神和孟轻云的自信与轻松时,徐真真就知道这是两个不一般的男人,是值得信任的男人。尤其是白大队长,从警校毕业时,就听说过这个同校师兄的鼎鼎大名。据说,白大队长的破案率是百分之一百,刚刚三十岁,就成了市局的刑警大队长。所以,一毕业,就通过父亲的关系,把自己安排进刑警队,这也是徐真真从小到大第一次借助父亲的权利。单位里,除了局长,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徐正道,公安部副部长。

    徐正道对徐真真的要求和管教是相当的严格,一切凭自己努力!因此,徐真真从小就被锻炼成一个非常独立的女孩子,完全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徐真真似乎天生就是当警察的料,聪明,冷静,苗条的身材有着良好的柔韧性与爆发力,高高的鼻梁,透着坚定的唇线,显得徐真真英气勃发,而一双明亮的眼睛,又增添了女性的柔美。警花,一朵美丽迷人的牡丹花。

    徐真真走在大街上,十分引人注目,回头率大增,只知道破案抓罪犯的白长海何曾反倒有些局促,孟轻云却始终淡淡地笑着。

    三个人按照商量好的,兵分两路。白长海和徐真真去Z市市局了解当地宗教的情况,而孟轻云在宾馆前台打听下得知,Z市近郊有个香火极旺的海灵观,每年开春,都会举办一个大型的祈福法会,省内的善男信女,人数最多的时候有数万人,今天恰好就是今年法会举办的日子。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道法高强的海灵子,游方四海。一日,海灵走到当地,看到当地山清水秀,是块风水宝地,可是方圆百里之内,人丁稀稀落落,个个面黄肌瘦,愁眉苦脸。打听之下,才知道三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地不成活,水不养生,老百姓开始生出各种怪病。三年来,百姓死的走的七七八八,只剩下眼下不到一百人。海灵子便顺着山水走势巡查起来。果然,在一个虎踞龙盘,辅弼拱抱的山头发现一个风水极佳的龙脉,可是龙眼之处偏偏盖了一座庙。

    有庙必有神,神打青龙,果然是这座庙破了此地风水,青龙被打,怨气极重,所以,附近没有生气,百姓遭殃。

    山无门,庙无堂,庙中只有一间草屋,院子正中却摆放了一口漆黑的鼎,一切显得那么的不寻常。庙里只有一个灰袍老僧,长须飘飘,倒有几分得道高僧的模样。海灵子与之攀谈,老僧字字珠玑,句句玄奥,倒也投机。天色渐暗,海灵子告辞而出,却躲在对面林间隐藏了气息,跃上树顶,暗中观察。

    天色黑沉,并无异样。直到子时,忽见庙中腾起一道白色光晕,光晕犹如圆环缓缓转动。太极晕!海灵子大惊。龙脉可寻,太极不遇,而此地却龙脉太极齐聚,而太极晕有恰恰在龙眼之处,更是灵动天地,绝无仅有。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宝地,却被自己遇上,怕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福缘。

    海灵子按下激动的心情,远远看去,却发现,白色光晕的上面,笼罩着一团黑气。海灵子打开天眼,骇然发现,黑气中隐着一条身长十丈,粗如水桶的巨蟒。巨蟒口中吐出一颗人头大小的血红色珠子,在太极晕的晕环正中滴溜溜地旋转。

    原来是一条蟒精,以太极晕的无上灵气修炼,破了此地风水,扰害一方百姓。海灵子化作一道青光投入庙中。一道一妖,不由分说祭出法宝,动起手来。不知打了多久,蟒精最终落个灰飞烟灭,海灵子也身受重伤。出乎意料,蟒精一口污血喷在了太极晕中,太极晕一阵晃动,光华散去。太极被破,青龙又瞎了一只眼,风水大不如前,虽然当地恢复了生气,却再无灵性。

    海灵子重伤之下,心中痛惜,不久,便郁郁而终。百姓为感谢这位海灵子,重修了庙宇,改为道观,并命名为海灵观,这就是海灵观的来历和传说。后来,有了游方道士在此落脚,光大了海灵观的声望。而每年开春的祈福法会,也是对海灵子的纪念。

    一个小时后,孟轻云来到海灵观所在的山脚下,抬眼望去,人头密集,黑压压的。海灵观中鼓磬声乐,环绕山中,一道青光直入云端。

    因海灵观得名,海灵山海拔四百七十九多米,山势平缓,海灵观建在半山腰,观后是起伏有致的山脉,仿佛一条静伏的巨龙。观前有一片极大的缓坡,坡两侧有着两条九曲环绕的溪流,溪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左侧的溪流终年浮动着一层水蒸气,远远望去,宛若青龙盘踞。右侧的溪流水势湍急,只是流到山脚下聚为一个水潭,谭边有一白色巨石,形似卧虎。迎面望向海灵观,整个道观恰好坐在巨龙额头,一道若隐若现的青光扶摇而上,散于天际。太极晕被破之时,整个巨龙的气脉止于此处,灵气无法顺势而下,复归天际。

    法会上午十点整开始,现在刚九点,无数信众静静地等待着,偌大的场面,鸦雀无声。

    站在山脚,孟轻云观察了片刻,随即向山坡左侧走去。溪水缓缓流动,从山顶蜿蜒而下,孟轻云溯流而上,不到四十分钟,溪流隐入一道约一米宽的石缝中,而石缝旁边正是海灵观的围墙,墙上有个虚掩的小门。进了小门,顺着台阶向上,七扭八拐大概不到百米,台阶尽头出现一扇木门,木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牢牢地反锁着。

    孟轻云脑海中瞬间浮现“破山咒”和剑诀,伸手触碰到铁锁,原本锈死的锁,竟然“咔吧”一声开启。

    木门内是一个偏院,穿过一道拱门,赫然便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广场南面是数不清的信众,北面则是一个庄严的道场。最前端竖起三幅巨画,画中正是三清道尊,画像前是一张大大的枣红色木案,案上燃起十七座香炉,案两侧则是两排斗灯及玉皇宫和紫微殿的各路星君神将牌位,而案前则是一张科仪桌,上有七彩斗幔,左右各有一个纸扎的童子站立。科仪桌前铺着六面崭新的草席。道场两侧站着几十位身穿法衣的道士。而道场与信众之间堆放了一堆一人高的木炭。炭堆的四个方向站着四个白袍金冠的道士,仔细一看,白袍前襟上的图案却不一样。

    站在东方的道士,白袍上一条青龙腾云驾雾,口衔云珠。

    站在南方的道士,白袍上一只大鸟口吐火焰,振翅欲飞。

    站在西方的道士,绣着一条白虎张牙舞爪,姿态威猛。

    站在北方的道士,是一龟一蛇,云气蒸腾,昂首瞪目。

    正是四方圣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