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沙河烟云 » 八十五 全战线反击

八十五 全战线反击

    八十五全战线反击

    逃跑的坦克远去了,隆隆的声响渐渐消失了,地面上又恢复了宁静。

    地面上久无声息,忽地从远处飘来了女人的歌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人们一怔,侧耳细听,歌中唱道:

    大沙河的水呀,

    滔滔不绝哟。

    大沙河的岸边呀,

    烽火连天哪。

    望着那房倒屋塌的家园呀,

    俺的心里就想起了你哟。

    俺的心上人哪,

    你在哪里呀?

    你参加游击队去杀鬼子呀,

    临行的誓言不要忘记哟。

    要奋勇杀敌呀!

    不杀尽豺狼决不回来哟。

    要奋勇杀敌呀!

    不杀尽豺狼决不回来哟!

    激昂的歌声在田野上回荡,如汹涌急剧的波浪,拍打着人们的胸怀;如奔腾跳跃的战马,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

    张健侧耳听完,感慨万千,问甄玉衡,“这是谁在唱?听声音像是枣花。”

    “对,是医护队的岳枣花。”

    “唱得忒好了!”

    “她嗓子好,唱得歌好听,我还是第一次听她唱这么动听的歌。”甄玉衡也感慨得不住点头。

    坦克被毁,川琦气得肝痛肺痒、脖子上的青筋叠暴,他没了主意,问田中,“大佐,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田中咬牙道:“我们按兵不动,只是白天打几炮,晚上守备在战壕里,我们要加强戒备,严防游击队来袭击。”

    “大佐说的对!要把他们困死在地道里!”川琦挥动着双拳。

    李梦助凑到田中跟前,低声提醒道:“时间不能太长,据我们现在得到的可靠消息,国民党晋绥军49师王永寿部趁我们后防兵弱,率部逼近唐河,准备攻打我们的唐县,太君,可要留意呀!”

    田中撇了撇嘴,“这个的,不必担忧,49师的,不敢贸然进攻。”

    地道里面,伤病员渐渐增多,牺牲的战士和死了的群众来不及掩埋,码放在地道的角落里,尸体已开始变质发臭。几天过去了,张健和甄玉衡商议,“咱们不能这样总憋在地道里,得想办法冲出去。”

    甄玉衡道:“现在还不是冲出去的时候,白天和晚上敌人都密切地监视着我们,我们冲出地面,一时组织不起来有效的进攻,岂不是当了敌人的活靶子,伤亡一定很大。”

    张健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们咋办哪?唉!”他叹息一声,“支队部咋一直没来命令呢?”

    “我已请示过了。”

    “再请示一次,请支队部拿主意。”

    二人正在商议时,王洪玉跑来报告,“报告,支队部来了通知。”甄玉衡忙接过通知,在油灯下展开,小声念道:“通知大家不要着急反击,要耐心等待命令,胜利就在再坚持忍耐一下之中!”

    张健苦笑道:“这叫什么通知?这不是等于白说吗?”

    甄玉衡道:“我看支队部也很着急,他们很有可能已制定了反击方案,只是还不到命令大家的时候。”

    “你咋看出来了?”

    “你注意通知的最后一句话,‘胜利就在再坚持忍耐一下之中!’你仔细琢磨琢磨它的意思。”

    张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在沉闷潮湿的地道里,战士和群众已近十天没有洗过澡、没有脱去外衣睡过觉,身上已经长了虱子。战士们实在憋不住了,纷纷请缨,“咱们不能这样下去啊,冲出去!和小鬼子拼了!”“这样下去,早晚得憋死!”“别这样憋死不活的,冲出去,痛痛快快地干它一场!”一时间,地道里的请战声一浪高过一浪。

    “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得听从上级的命令啊,我想命令很快就要到了,仗有的是让大家打的。”张健耐心地说服大家,其实他的心里比谁都急。

    甄玉衡劝大家,“支队部说了,很快就下命令反击,大家再忍耐一下,胜利就在再坚持忍耐一下之中。”

    这天中午,天色突变,乌云翻滚,几声闷雷响过,接着下起了雨。

    这时盼来了支队部下达的命令,甄玉衡迅速接过,小声念道:“只等地面上枪声大作,立刻冲出地面,全线反击!”

    张健接过命令书,沉思片刻:等谁的枪响大作?咋命令不说明呢?不管咋说,大家总算有了盼头。

    他命令大家:“大家注意听着!地面上只要枪声大起,就冲出地面,开始反击!”

    甄玉衡道:“大家要准备好,在各自的洞口下,各就各位,只等一声令下,就冲出去反击!”

    战士们终于盼来了即将反击的命令,各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紧握手中枪,倾耳静听地面上的动静。地面上淅淅沥沥的雨声不停,雨下得大一阵、小一阵,咋就听不见枪声大起呢?

    下午,雨渐渐下小了,成了牛毛细雨,地面上仍无动静。

    小五子等得不耐烦了,跑到大队部,怨言道:“快等一下午了,咋还不见一点动静呢?这支队部的命令有准不?”

    “咋得没准儿?让你等你就等,别乱发……”张健的的斥责声还没落地,猛听得地面上枪声骤起,杀声震耳。

    “啊!来了!”张健转身伏在射击孔旁向外张望,见一支部队从东面向敌人发起了进攻。烟雨中,队伍上飘扬着一面红旗,隐隐约约看到旗边上的几个字:“冀中第八支队……”

    啊!张健心里明白,冀中第八支队是正定游击队,“是正定游击队来救援!”张健心里一阵兴奋,“同志们!冲啊!”

    命令声未落,战士们猛地推开洞口的盖板,一跃而起,跳上了地面,

    “冲啊!”“杀啊!”憋足了劲的战士们如猛虎出洞、如蛟龙出水,狂风般扑向敌人。

    川琦正在组织力量对付东面的攻击,猛见南面的游击队遍地开花,来势更猛,他吓了一哆嗦,扯破了嗓子急令:“加强火力,把南边的敌人压下去!”

    游击队的战士们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越冒越多,敌人的火力再猛,怎么能拦得住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顷刻间,战士们冲上了敌阵,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

    细雨蒙蒙,硝烟滚滚,刀光闪闪,血花纷纷!喊杀声震天动地!惨烈的肉搏战杀得天昏地暗,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子砸,枪托子砸烂了就用匕首扎,匕首打掉了就撕扯在一起,抱着、滚着,用手掐、用牙咬。战士们挺着手中枪,一浪一浪向前冲,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紧跟上……

    在同一时刻,一大队的战士们也开始了反击,与安国、无极来的敌人也展开了肉搏战。张大凯挥舞着大砍刀,一马当先带领着队伍杀入了敌阵……

    也在同一时刻,三大队的战士也开始了反击,双方短兵相接,三大队与新乐、正定来的敌人展开了拼杀。赵树光令旗一挥,在村外摆开了“六方阵”。

    什么是六方阵?六方阵是与敌人进行拼刺时布置的一种阵法,从高处俯视,此阵外形呈大六方形,是由1800人组合而成,在阵脚的指挥下,有节奏地快速向前推进。近看其中,大六方形由150个小六边形组合而成,每一个小六边形由12个战士组合而成,拼杀时小六边形的六个角上各站两名战士,两名战士背靠背,也就是有6个战士面向外,6个战士面向里。拼杀中,随着阵脚变化而变化,小六边形忽儿收缩,忽儿膨胀,膨胀后变换队形,每个角的两名战士与其他各个小六边形的战士再组合成新的小六边形,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也就是将冲进阵内的敌人进行分割包围的过程;拼杀中,战士们挥舞着手中的钢枪,每一个动作都协调一致,手腕击打枪托,枪托拍打髂骨,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嗒”的声响;拼杀中,刺刀寒光闪闪,精其运化,上下翻飞,冲刺、斜劈、下扎、上挑,招法变化无穷,让人眼花缭乱,它吸取了中国武术中的花枪招数,将花枪中崩挑劈刺和闪展腾挪的招法编排在其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拼刺招法;拼杀中,随着战士们喊出的有节奏的“杀!杀!杀!”的震耳欲聋声。那阵势,那气魄,惊天地!动鬼神!

    一股敌人冲进了六方阵,随着阵脚的变化,阵内快速有序地进行变化,鬼子那里见过这般阵势,尽管训练有素,顽强拼杀,也挡不住来自六个方向的刺杀,凡进入小六边形内的鬼子必死无疑!伪军们更不用说,被这惊心动魄的气势吓破了胆,有的晕头转向,好像没脑袋的苍蝇乱撞,身子撞向刺刀,“啊!”一声丧了命;有的吓瘫在地上,抱着脑袋不敢动弹,任凭战士们脚踏鞋踩。不多时,几百名鬼子和伪军淹没在六方阵中。

    未冲进阵内的敌人见此阵势,吓得望风而逃。赵树光令旗向前一指,“追击!”三大队的战士们呼喊着,“杀呀!”“冲啊!”向敌人掩杀过去。

    战士们冲出地道与敌人拼杀,地道里只剩下妇救会、儿童团和各村的百姓。张振吉钻出地道,手搭凉棚向远处的战场上眺望,激烈的拼杀场面让他激动不已,他见鬼子负隅顽抗,没有退却的迹象,不行!得号召大家去支援。他返回地道,来到大厅,号召大家:“乡亲们!咱们的队伍正和鬼子拼杀呢,咱们得去支援哪,若让鬼子得了逞,咱们就完了!”

    “大哥,你说,咋去支援?”“俺们大家听你的。”“你就下令吧!”大家起身响应。

    “俺说,咱们大家赶紧抄家伙,和鬼子拼了!”张振吉振臂高呼。

    “拼了!”“拼了!”大厅里回声激荡,地道里所有的男人都站了起来。

    张健带领着预备队也冲上了敌阵,小五子手持两把大肚匣子,蹦过来、跳过去,不离张健左右,他眼快、手快、出枪快,弹不虚发,不等张健举枪,随着他的一声声枪响,一个个的敌人倒在了他的枪口下。

    孟达洲高呼:“伪军弟兄们!俺们杀的是鬼子,你们要是中国人,就闪开!”他这几声呼喊还真管了用,伪军们纷纷向后退。鬼子们却顽强抵抗,为了显示他们的武士道精神,拼刺刀前,他们先退出枪膛里的子弹,挺起刺刀往前冲。

    几名鬼子根据画像认出了张健,叽哩呱啦地呼喊,“老婆张!”“老婆张!”“他是老婆张,杀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