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沙河烟云 » 八十七 鬼子要反扑

八十七 鬼子要反扑

    八十七鬼子要反扑

    张健浑身机灵一下,“什么?马莹侠?她是一人来的、还是带领人马来的?”

    “报告张队长,她已参加了八路军,她是带领一个中队的人马来的,是来救援咱们的。”

    “咋?她参加了八路军?她现在哪儿?”张健惊喜地问。

    “就在高蓬,她要求见你。”

    “好!我这就去。”张健的一颗心几乎要蹦出来,听说马莹侠参加了八路军,他高兴得什么似的。

    甄玉衡拍了拍张健的肩膀,笑道:“哎,我也想见见她,可这里战后还有很多事要安排,我留下,你带几个警卫去吧,别忘了替我问声好。”

    张健笑了,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小磨子。”张健命令道:“传大队部的命令,命令各中队返回位村,抢修营房,今晚在位村休整,要加强警戒,严防敌人来反扑。”他顿了一下,“还有,解散预备队,各回原队,还有,命令小五子带领几名警卫到我这儿来。”

    张健带着小五子和几名警卫从小张村径直向高蓬奔去,村口遇见了崔大星,张健夸奖道:“大星同志,今天你的表现不错,很勇敢。”

    “这是应该的……”崔大星不好意思,“你们这是干啥去?有任务吗?交给俺去完成。”他上前主动要求。

    “好。”张健一挥手,“和我们一起去,去见咱们的援军。”

    一路上,张健的倦意早已全无。小五子笑着问张健,“哎,张队长,马小姐这时候来干什么?”

    “什么小姐?人家已经参加了八路军,是同志了,以后不兴再这么叫她。”

    “她参加了谁的部队?咋没给咱们送个信儿呢?”

    “那谁晓得。”

    已是黄昏时,硝烟还未散尽,村里满目疮痍,到处是断墙残垣,让人目不忍睹。进村没走几步,见一支队伍迎了过来,都穿着八路军的新军装,小五子眼尖,大老远就看见中间的是马莹侠,惊喜地喊道:“马小……,马同志!”

    马莹侠穿着新军装,大辫子已经剪去,留了短发,更显得飒爽英姿,灰色的军帽下,一张脸显得更加俊秀。张健三步并成两步,几乎跑步奔了过去,和马莹侠见面了!他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半晌说不出话。

    小五子高兴地直蹦,“你们好?你们好啊?”他和马燕、马增辉一一握手。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张健问出了第一句话。

    “我们刚到不久,刚和高支队长见过面。”

    “咋才……”张健想问咋才来,话到嘴边,觉得不合适,又咽了回去。

    马莹侠知道张健要问什么,笑道:“我们接到上级的命令,让我们前来救援,我们冒着雨急行军,还是来晚了一步。”

    “你们的马匹呢?”张健向周围望望,惊奇地发现没有一匹马。

    “唉!”马莹侠叹息道:“前些日子冀州闹马瘟,没几天,马就全没了。”

    “冀州?你们在那里……噢!”张健恍然明白,冀州一带是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活动的地区,“你带领人马去冀州,原来是投奔马本斋!”

    “对,你们不是很早就对我说过,马本斋在冀州一带抗日嘛。”

    张健想起了那日马莹侠去承安路过位村的情形,在送别的路上,甄玉衡确实说过此话,没想到言者无意、闻者有心。

    “马本斋现在可好?”张健问候道。

    马莹侠的脸上立刻蒙上一层阴云,又叹息道:“可惜呀!我去时,没有见到他,他,他牺牲了。”

    “唉!为了赶走鬼子,我们不知牺牲了多少好的同志。”

    “不要再提这些让人难过的事了,我们应该为今天的胜利而高兴。”

    说话间,天又下起了毛毛细雨,张健抬头望望阴云不散的天空,“走,到我家里坐坐。”他随口让道,话一出口,他心里又埋怨自己不该这么相让,家,还不知什么样子呢?说不定已让敌人炸得房倒屋塌,成了一片平地。

    “好,到你家看看,我想见见嫂子。”马莹侠欣然点头。

    马莹侠提出要见翠铃,张健心里咯噔一下,两个女人见面后会说什么呢?万一翠铃甩了脸子,该咋办?哎呀!但愿翠铃不在家。

    张健只得领着众人往家走,路上,张健和马莹侠边走边说,张健说道:“你要见见嫂子,恐怕她不在家。”

    “见不到也没什么。”马莹侠爽朗地笑道:“或许她在家呢,不就见到了嘛。”

    “你要见她,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见见面,叙叙话呗。”

    小五子跟在后面,他看出了张健的表情有些尴尬,他心里也担心,两个女人见了面要是碰撞出火花来,到时候让大队长可咋办哪?

    不多时,众人来到张健的家。还好,三间土房只炸塌了西套间,中间堂屋和东套间虽然没倒,可也不成样子,房门已歪斜,中间的檩条摇摇欲坠。院门倒塌,院墙残缺不全,院内杂乱不堪。

    “家里面有人吗?”一进院子,小五子就大声嚷道。

    “谁呀?”屋里问话是翠铃的声音,不想她还真在家。翠玲和两名妇救会的同志迎了出来,翠玲高兴地先看看自己的丈夫,当她看到丈夫身旁的马莹侠时,她怔住了,这位漂亮的闺女是谁?她一时认不出,上下打量,问道:“你是……”

    “嫂子,俺给你介绍介绍。”小五子不等张健开口,指着马莹侠,“这就是俺们经常提起的回民军的马小,马,马莹侠同志,现在是八路军冀州的队伍,她带领队伍来这儿救援咱们。”

    “哦,你好?你好?”翠铃热情地伸出了手。

    两个女人的手握在一起,“嫂子好?”马莹侠轻声问候。

    翠玲紧握着马莹侠的手,“俺见过你,你终于参加了八路军,好哇,好哇!”

    张健一怔,翠玲咋见过马莹侠?他猛地想起翠玲曾说过的一句话:“那天,在沙河打仗时,鬼子败了,你冲下大堤,去搂抱那个姓马的闺女,俺都看见了。”

    “你见过我?什么时候见过?”马莹侠疑问道。

    翠玲道:“你上次受了伤,俺听说他给你输了血。”翠玲手指张健,“俺就去医院看你,那天你在单间里睡觉,俺不好意思叫醒你,俺把十几个熟鸡蛋放在你的枕边,就走了。”不想,翠玲的回答让张健感到意外,

    “哎呀!太谢谢你了,我说的呢?那天,咋枕边出现了鸡蛋?”

    张健担心翠玲再说出一些感情纠葛的话,忙插话问道:“咱爹娘呢?他们在哪儿?”

    “他们还在地道里躲雨,俺先回家看看,不想你们来了。”

    马莹侠拉过马增辉和马燕,“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我的叔伯弟弟马增辉,这位是我的卫兵马燕同志。”

    翠铃一一见过,让道,“马同志,外面下雨,你们赶快进屋歇息。”翠玲亲热地拉着马莹侠的手,进了屋。看来张健和小五子的担心是多余的,二人对视了一下眼神,会意地笑了,跟在后面进了屋。

    马增辉和马燕也随后进了屋。

    田中和川琦带领着残兵败将向沙河大桥奔去,各个被雨水淋透,好像一群落水狗。行到东张村,川琦见跟随在身后的李见本,累得呼哧带喘。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将李见本叫到跟前,附在耳边低声道:“你的,不要跟随我,你的,从这里带领着便衣队过河,到周村,然后,你的组织人马,在今晚,先……,然后再……。”

    李见本沮丧的脸上露出一丝笑,他擦擦脸上的雨水,“太君,你的计策大大的好!可以出奇制胜,我的照计行事。”他挑出大拇指在川琦的面前上下晃动。

    黑夜降临,外面的雨仍在下。

    大家说说笑笑,屋里充满了欢乐。这时,一名回民战士跑进屋来请示,“马队长,我们今夜在什么地方宿营?是不是回去?”

    马莹侠想了想,“不,我们今夜暂时住在高蓬,明早再回去。”

    “外面下雨,百姓的房屋大部分倒塌,只好露宿了。”

    张健搭话:“如果你们不嫌弃,今夜就暂时在地道里凑合一宿。”

    “也好。”马莹侠点头。

    小五子道:“俺派警卫员去安排。”

    “马同志,今晚你要不嫌弃,就住在俺家,咱俩睡在一个炕上,好说话。”翠玲道,“哦,明天你们要回去,俺好给你送行……”“送行”二字一出口,翠铃觉得不妥,当地人忌讳这俩字,忙改口,“俺好给你送别,送别。”

    “不,不!我和战士们一起下地道,还是你们住在屋里。”马莹侠不在意,婉言推让。

    张健打了个哈欠,“天色不晚了,几天来,大家都累得够戗,小五子,咱们从屋里下地道,今晚就睡在地道里。”

    小五子道:“哎,来时,俺看见后面不远也有两间屋子没塌,马同志,今晚你们就住在那儿,俺这就去安排。”不等马莹侠说话,小五子已快步出了屋。

    张健在后面喊道:“小五子,你让炊事兵在那儿多煮几锅山药,让大家吃饱了再睡。”

    小五子应道:“哎!知道了。”

    张健带领着小五子和几名战士下了地道,战士们太困乏了,有的战士吃着晚饭就睡着了,嘴里含着没有咽下去的白薯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

    张健安排好前半夜岗哨,他命令崔大星后半夜换岗,“下着雨,不必在外面站岗,你们就站在地道的出口处,支起地道口的盖子向外察看,要防备敌人来偷袭。”他随手将手电交给了哨兵,“好,带上手电,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随便打亮。”

    后半夜,雨停了。阴云仍未散,月亮在阴云中穿行,忽隐忽现,月光朦胧。

    奉川琦的命令,便衣队倾巢出动。李见本带着二百多名便衣队员,乘着战后游击队疲惫不堪,趁着阴雨的黑夜,他们从西五楼村外渡过大沙河,来高蓬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