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此生似水流年 » 第七章 爷爷

第七章 爷爷

    第二次住院的经历和第一次相比轻松了很多,毕竟只是风寒引起的轻微肺炎,晚上有些许咳嗽而已,而且自己也不是小时候的年纪了,各种困难也应付的很好了,所以母亲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一直坐在身边了。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自己忙自己的,正好是冬天,母亲便开始织毛衣,而姜兵这边则拿出自己的政治历史书认真的坐在床边看书。毕竟再过几个月就中考了,这可是第一次关系到自己的命运,父母亲多年来的付出,完全不能耽误了。

    可是即便自己想努力地学习,有时候外面的嘈杂声也让自己没有办法认真学习,索性便观察观察医院的内科情况。

    白天,这边的病人基本上都是小孩。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在整个科室里响起来,吵的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烦躁。不过孩子可不管这些,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还没看病便开始了表演,这些孩子天生就是表演明星,有的孩子可能是第一次来医院,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并不会哭,而医生会和宝宝们一起互动,准备打针的时候,医生会塞给宝宝一颗小小的糖果,宝宝们嘴里不停咀嚼着香甜的糖果,小脸笑的像是春天的花朵似的,这时医生便会趁着宝宝没有注意,突然给宝宝扎上一针,宝宝们所做的表情即便最厉害的的喜剧演员和悲剧演员也没有办法表演,他们会立刻从刚开始的笑脸如花变成梨花带雨,嚎哭不止,姜兵觉得他们才是最伟大的演员。

    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表面文静的人后来竟然是恶魔一般的存在,他们手里的工具可一点都不像他们的外表那样温柔,他们的工具是如此邪恶,让自己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疼痛,以至于在以后的时光里只要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便会立刻嚎哭起来,他们必须要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能让这些医生得逞,要不自己又会疼痛很久。

    到了晚上,整个病房反而清净了,一般内科病房是不会让年龄太小的孩子住院的,病人一般都是成年人,克制能力比较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疾病带来的眩晕感让病人只想好好休息一下,所以病房里反而安静的很多。如果白天的病房是菜市场,那么晚上的病房就是月光下孤独的平原,只是偶尔会传出些许声音。

    有时候孟敏的母亲会过来观察姜兵的情况,作为内科主任,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如同孟敏所说,她的母亲平时来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下午四五点钟左右,这时别的医生基本上都下班了,她主要负责的是晚上的所有住院病人的照护工作,矿区的人也不是很多,平时住院的病人也不是特别多,晚上一个医生就够了,所以几乎每天晚上都是由孟敏的母亲来看护医院的病人,这样反而给了姜兵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孟敏的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孟敏的母亲不是很高,身体有点微胖,平时总是带着眼镜,皮肤也是非常的白皙,估计是天天上夜班很少接触阳光的原因吧,头发也是利索的短发,方便自己随时开展工作。和别的医生不太一样,她很少说话,即使是和别的医生交接班的时候,也只是简单的聊上几句后便开始了夜班的工作。不过一旦开始工作的时候她就和平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只要病人或者病人家属有需要她就会立刻来到病房询问有什么问题,如果是换药或者检查病人呼吸情况,她都会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只不过她不太爱笑,很威严的模样,姜兵看到她也和那些小孩子一样有些害怕。

    这种感觉和初次调到孟敏身边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有了和孟敏坐同座位的经验,他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了,害怕有时候只是自我感觉罢了。为了孟敏这个好朋友,自己豁出去了,这次由自己先开口。

    住院的第二天晚上,姜兵便打算开口,孟敏的母亲一如往常地过来接班,这次姜兵壮着胆子首先开口:

    阿姨,我想问你个事,不知道你忙不忙。

    现在不忙,你有什么问题,是哪里不舒服吗?

    不是的,我身体好的很,就是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

    好吧,你问吧。

    你可真厉害,这么大一科室就你一个人负责,长大后如果我能像你这样厉害就好了。

    孟敏的母亲轻轻地笑了笑,毕竟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言语。

    这没有什么,都是些服务性的工作,不需要太多本事的,你好好学习,长大后肯定比我厉害的多。

    阿姨,你是孟敏的母亲吧?姜兵虽然自小便认识她是孟敏的母亲,却故意找个由头开口说话。毕竟从小到大都没有说过话。

    是的,我是她的母亲,你是她的同座位姜兵吧,她在我面前提过你,说你经常带东西给她吃,我这边谢谢你对她的关心了。

    阿姨,你可别这么说,如果不是她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我,我的成绩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提高这么多。我妈经常对我说,人要懂得感恩,别人帮助你,你要学会报恩,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你如何回馈人家呢?我又不能在学习上对她有任何帮助,所以只能带点从老家带的土特产给她。

    还是你妈妈教育的好,说的真好,不过还是谢谢你在生活上对孟敏的帮助。她平时就只知道学习,也没有个玩伴。

    是的呢,阿姨,不知道你现在忙不忙,我还能再问你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对我特别重要。

    好吧,那你问吧。

    你在家是如何教孟敏学习的,她成绩为什么那么好?而且是特别特别地好。你是如何做到的呀?

    你也在这里住了一天院了,看到我的工作了吧,下午五点过来接班然后就一直忙,到了夜里一点左右,接夜班的人过来了,我才下班,下班回去以后,孟敏就在家里赶紧给我准备好洗漱用品,我们赶紧洗洗就睡了。孟敏每天一般五点多便起来了,她起床以后总是一边背书,一边将稀饭煮好,我早上起床的时间大概是早上七点多左右,有时候孟敏收拾好东西就去上学了,也不会叫醒我,我起来就会看到她给我准备的一桌好吃的,看到她为我付出的这么多,我都会感到惭愧。

    吃过早饭以后,洗漱以后,我就到菜市场去买些菜给她做午餐,不过你们学校中午抓的很紧,她回来以后也只是随便吃两口就赶紧到床上午休了,午休时间也很短,大概只能睡一个多小时。然后便上学去了,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已经上班去了。她回家以后也就一个人在家里吃饭,吃完饭后将屋子收拾干净便开始学习了,到夜里一点左右我回家她才开始休息。每天我看到她在努力学习,在等着我,我就很感动,也很愧疚。

    孟敏真的是厉害,不仅仅学习成绩好,还这么懂事。

    是的,我很欣慰我有这样的女儿。有时候真想把工作放下好好的陪陪她,可是这份工作对我们娘俩特别重要,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来。

    那叔叔呢,他也应该会帮忙的吧,姜兵故意问到。

    那小姜,那边病房里有事,我先过去一趟,你好好休息,我这边谢谢你对孟敏的照顾,学习上有任何问题,你都可以问孟敏,她也很乐意帮助你。

    说完,孟敏的母亲便转到另外一个病房。姜兵看出来她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也自觉没趣,对于这件事情他已经从孟敏那边知道了所有的经过,而且孟敏的父亲也稍微透漏了一些,姜兵只是想探知一下孟敏母亲的态度,很显然,她完全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姜兵自觉无趣,便拿起书继续背了起来,差不多十点多的时候,母亲从家里回来了,毕竟家里除了要照顾他,还有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要照顾。母亲来了以后,姜兵正好看书也看得非常辛苦了,便想着和母亲攀谈起来

    妈,你知道孟敏妈妈的事吗?我好像从来没有看过她父亲,孟敏的父亲呢?

    小孩子家家的,不要乱打听别人的事情,书看完了是吗,那就早点休息。

    那可不行,我今天都在病房里待了一天了,下午也睡了一觉,现在我可睡不着,你就和我聊聊天呗,时间也不长,就说半个小时。求求你了。说完便轻轻咳了起来。

    母亲看着姜兵的微显蜡黄的脸,也不自觉地心痛起来,便说了起来,就说半个小时,十一点你必须睡觉。

    好的,那你知道孟敏父亲的事吗?

    这事呀说来话长,大概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和你父亲刚刚从农村过来,家里穷的叮当响,不仅是我们自己家里穷,而且家里面的亲戚也很穷,你父亲和我都是家里的老大,家里的小的都需要我们照顾,而我刚来的时候呢也没有工作,所以一家的负担都压到你父亲身上。每次一发工资的时候,我们就把钱分成好几份,一份寄回老家,一份留下来买粮食,最后留下一份作为急用,一般不会动用这笔钱。只有家里出了大事的时候才会用,比如你小时候摔伤腿的时候,我们就动用了那边钱。

    妈,那时候,我们家到底有多穷?我看我们家比其他家过得还好些,什么都有了,不算条件好也不算条件多差呀。

    你个小没良心的,这话你也好意思说,还不是你父亲拼命干活,我们的日子才好过点吗?你没看你爸每天干多少活吗?除了白天在单位上班,每天下班后还私下里接了些盖房子的活,每天爬高下低的,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正常人谁能受得了。你想想在我们那个单元楼里还有谁比你父亲更瘦的,工作更辛苦的。

    姜兵想了想,的确如此,父亲身高将近一米七,可是体重大概只有80斤,是单元楼里最瘦的那个。而且是最能吃苦的那一位。父亲几乎从来不在家里出现,早上一大早便赶到单位上班,自己起来很少看到父亲,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回来,身上全部都是泥灰。不过父亲从来没有在姜兵面前提过,只是姜兵偷懒的时候父亲总是会说,你要好好学习,要不你对不起我一铲子一铲子的挖煤。只要你学习好,你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父亲不像母亲一样,他一般不会和姜兵说什么,不过有时候喝完酒以后也会啰嗦个不停,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姜兵也能听个大概。父亲家里兄弟三个,还有两个妹妹,家里也算的上是人丁兴旺,在当年的物质条件下,人丁兴旺绝对不是件好事,这就意味着作为老大的父亲必须要挺身而出,很小就必须出去干活。

    和母亲不一样,母亲从小的时候成绩就很优秀,对于退学这件事一直都有遗憾。父亲小的时候只上到二年级便退学了,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就退学照顾家里了,对于没有学习这件事也没有说过什么遗憾的话,大概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和爷爷一起到宣城建设兵团里工作,主要从事的是瓦匠类的工作,刚开始年龄小,就给别的工人当小工,主要的工作就是拌泥灰和搬砖。工资不多,大概只有大工工资的一半,工资少的可怜,不过好在单位管吃管喝。

    工资虽然很少,可是父亲从没有为自己想过什么,或者计较过什么,一发工资,除了给自己留下极少的几元钱买一些日用品,其他的几十元都第一时间寄回去给奶奶,毕竟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他照顾,只靠爷爷一个人的工资是不够的。他把所有收入都给了奶奶,到了十八岁之前都没有一条完整的裤子,所有的裤子都打满了布丁。

    父亲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干活却是一把好手,工作认真努力,特别能吃苦,刚去没多久,到了这一年的结尾,父亲便不再干小工了,升级为大工,可以开始砌墙了,父亲开心了很久,不过真正让他开心的不是身为大工有多么荣耀,而是可以拿全部工资了。这些工资可以完全寄给奶奶,家里的负担会减轻很多。

    后来国家为了支持淮南建设,直接将兵团的人全部都调到淮南煤矿,父亲便跟了过来,成为一名正式矿工,由于瓦工技术不错,被分配到井下打桩,日子好了一点以后,便将一直在农村住的全家人接到了淮南,全家人总算团聚在一起了。

    由于父亲特别勤奋,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可是风暴依然没有放弃这个本就普通艰难的家庭,在姜兵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爷爷犯了一种奇怪的病,手抖个不停,而且精神上也有些迷糊,一天到晚不停地说胡话,后来检查确定这种病是帕金森综合征。

    姜兵初一的时候,父亲为了给爷爷治病,把爷爷接到身边,专门让周医生开了偏方,就是把蜈蚣晒成干和别的几种自己完全叫不上名的中药混杂在一起,然后熬成中药给爷爷喝,不过爷爷虽然精神迷糊,但是在喝药这件事上却非常固执,一端药出来,他就不停地发脾气。有时候生气的时候会把碗扔掉,而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

    不过爷爷有时候也有不糊涂的时候,这时候就会过来用他那无比粗糙的手抚摸姜兵的头,而且他还会不停地反复重复,要节约,你父亲的负担很重的,要好好学习,不要让你父亲以后太累。

    一次夜里,姜兵起来上厕所,看到家里的橱柜旁站了一个影子,身形矮小,佝偻着身子,在橱柜旁不停的用手吃着东西,姜兵吓了一跳,赶紧开了灯,开灯一看,原来是爷爷在吃东西。

    爷爷,你在这干什么?大半夜的也不睡觉,好吓人呀!

    没有,我没什么,我看看橱柜里有什么,刚才我出来上厕所的时候听到橱柜有声音,所以打开橱柜看看。

    那你赶紧休息吧,实在不行,我打开灯让你看清楚,不开灯什么也看不见呀。

    我担心开灯吵醒你们。

    那你不开灯什么也看不见呀!

    是的,你起来干什么呀?这么晚了不睡觉。

    我起来上厕所。

    那你还不赶紧去上厕所呀!

    爷爷你等我一会,我上个厕所和你一起找,看看到底有什么,你眼睛不太好,我们一起找。

    好的,你赶紧上厕所,我在这等你。

    姜兵赶紧上厕所去了,冬天天气挺冷的,不一会儿姜兵就哆哆嗦嗦的来到了爷爷身边,和爷爷来到橱柜边一起找了起来。

    爷爷,你听到什么声音了?我怎么什么都听不到呀?

    就是听到很小的声音,我...我...就过来看看。爷爷的老毛病又犯了,手又开始一边抖个不停,一边颤颤巍巍的说起话来。不过今天的状态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能记得住所有的人。

    我看看,橱柜里什么也没有呀!只有一碟剩菜和两个冻的铁硬的馒头。

    那应该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回去睡觉吧。

    我再看看,不是呀,爷爷,剩的豆芽被动了,你看,这地方有缺口,还有馒头也被偷吃了,妈妈的习惯是不剩菜的,这个馒头有缺口,肯定是老鼠偷吃了。

    这么冷的天,哪里有老鼠,你赶紧回去休息吧,我再看看,找一下。

    那可不行,爷爷,你一个人在这,我不放心,再说,这菜都让耗子偷吃了,我们可不能再吃了。说完姜兵就菜和馒头倒进了垃圾桶里。

    你,你这孩子,干什么要这样浪费,这些菜又没有坏,你为什么扔了?这些菜又没有坏,你为什么扔了?爷爷气的一直不停地在那里反复重复说这句话。

    爷爷,那也不能吃呀,吃坏了肚子还得去医院,花的钱更多,那样浪费更厉害,所以平时吃饭都是不许我们剩菜的,妈妈一直都是这样和我说的。

    那今天不还是剩菜了吗!

    那是因为妈妈特意为你多做了两个菜,可是你晚上在饭桌上又不吃,所以就多了,只能剩了放在这里。

    那你也不能直接就倒掉了,你不知道你爸每天干活多累呀!你个败家子!你怎么不知道心痛你父亲呢?

    那老鼠都吃了,我们人还怎么能吃,万一吃出问题来,我们不是还要花钱看病。

    不是老鼠吃的,是我吃的。我饿的实在睡不着,所以起来吃一点。

    那爷爷,你不早说,你早点说,我就不会把他扔掉了。

    你小子,我还没有来的及说,你不就把东西扔掉了吗?

    算了,爷爷,扔掉就扔掉了,反正都在垃圾桶里了,也不能再吃了。

    那可不行,你爸爸天天干活那么累,一点都不能浪费。

    说完爷爷就从垃圾桶里用手把菜捞起来向嘴里送去。

    姜兵赶紧阻止爷爷去吃自己倒进垃圾桶里的剩菜,可是爷爷脾气上来以后,谁都劝不住。

    爷爷一边嘴里吃个不停,一边还和姜兵半开玩笑的说到

    这剩菜确实很香,就是馒头有点硬,如果能来点开水就好了。

    姜兵赶紧给爷爷到了一碗开水,爷爷一边吃着冻的和铁一样的馒头,一边吃着垃圾桶里的剩豆芽,吃了一会好像噎住了,赶紧喝口开水向嘴里送,那样子就像是好多年没有吃饭一样,吃的特别的香。

    姜兵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泪水,都是自己的过错才让爷爷去垃圾桶里吃饭,如果自己观察仔细点的话,应该能看出来那个缺口根本不是老鼠咬的,老鼠不可能咬出那么大的缺口。

    爷爷终于在垃圾桶里将倒掉的剩菜全都吃完以后,转过身和姜兵说到。

    好了,我吃完了,我们去睡觉吧!你不要和你爸爸妈妈说这件事情,要不他们会难过的。

    放心吧,爷爷,我不会说的。

    第二天,爷爷睡到很晚才起床,妈妈也很奇怪,便问姜兵出了什么事,姜兵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夜里和爷爷一起吃了顿饭,大家都吃饱了,所以睡得很舒服。

    那你要经常和爷爷一起吃饭,这样爷爷就舒服了。

    妈,这天也太冷了,夜里吃的都是冷的,对爷爷身体不好。

    关键你爷爷正常在饭桌上也不吃呀!

    妈妈,爷爷为什么在饭桌上不吃饭。

    你爷爷呀吃了一辈子的苦,他年青的时候遭了很多罪,那时候老百姓生活的很苦,什么都没有吃的,他和你二爷爷都是地主家的长工,平时基本什么都吃不到,只有过年的时候地主才会发放一到两个馒头,而这一两个馒头就是一年中最好的吃食。后来你爸爸出生了,你爷爷就更节约了,什么都不舍得吃,一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你爸爸吃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盼着两个馒头给家里人改善伙食。平时家里基本都吃的是粗粮和树皮。

    过年就吃两个馒头呀,两个馒头就算一年中最好的伙食了,那也太惨了。

    在那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没有吃的,有的人常年没有馒头可吃,可能三五年都没有吃过粗粮馒头,更不用说白面馒头了。就拿我来说,我小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有吃的,我能活下来主要是你老太天天省吃俭用我才活下来的,我永远忘不了你老太去世的那天,他手里捧着一罐猪油,把那罐猪油递给我然后才走的,她是活活饿死的。没有你老太也就没有我,没有我那自然也就没有你了。

    那她手里有猪油,为什么不吃呢?

    我当时小,也不是很懂,后来我明白了,那时候的猪油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老太守着这一罐猪油就是全家的希望,守住全家生的希望。如果到时候真的揭不开锅,可以用这坛猪油去换粮食,那全家人都始终都有活的希望。

    可是到最后老太她自己也没有舍得用猪油换粮食去救自己呀,这猪油也没有意义呀。

    怎么能没有意义呢,最后困难的时候,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我记得最困难的时候还有人吃人的情况。

    什么!还有人吃人的情况,这也太恐怖了,妈妈你在说瞎话。

    我一点也没有说瞎话,我亲眼看见的,一家人的老人饿死了以后,他家里的人就将他分吃了。当时这家人还都被抓走了,后来他们家大部分人也疯了。想想那个时候,人活得都不如一只狗。当时困难到了极点,周边连草都没有了,到最后,方圆十里内的树连树皮都没有,全都让人给扒掉吃了,很多人都很胖,不过你千万不要认为是吃的多好,实际上是由于长久没有吃饭,缺少营养,人都浮肿了。如果你用手碰一下他的身体,一按一个坑,人根本就没有力气站起来,一点力气也没有。

    那人要是浮肿了,用什么办法才能救治呢!我不会得浮肿吧!

    你放心吧,不会的,救治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连续吃几天好的,人就有精神了,不过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可能吃上好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得了浮肿,人就不能动了,只能在家等死。有的人饿的不行也没有吃的,只能去吃观音土。

    妈妈,观音土是什么?土怎么可能能吃呢?

    观音土就是我们这边盖房子用的土,不过这种土要稍微细腻些,吃起来口感像面粉,但是不是到最后时刻不会有人吃这个的。

    为什么呢,妈妈?你吃过观音土吗?

    我吃过呀,哪一年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了,我就记得那年什么也没有的吃,地里连草都没有了,什么活物都没有了。家里实在饿的不行了,我天天饿的没有力气,就靠在大门上,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当时你姥姥看到,也愁的没有办法了,就去挖了一点观音土过来,我是第一次吃土,不过吃完土后,确实是感觉肚子很饱,就是总是想喝水,喝完水后,那肚子涨的就像要裂开样,而且痛的直打滚。你奶奶一看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拿出你老太留下来的猪油到外面偷偷摸摸的换了粮食。

    那当时换了什么粮食,那一坛猪油肯定能换很多粮食吧!

    哪里能换很多粮食,不过就是用那一坛猪油换了几十斤粗面,说是粗面,实际上不过就是发黑的面粉,估计可能长霉了,也就是勉强能吃罢了。

    那你们回来肯定饱餐了一顿,是不是特别幸福。

    还饱餐一顿,当时你姥姥把粮食混着仅剩的干野菜以及树皮蒸了几个馒头,蒸馒头的时候都把屋门挡的严严实实的,深怕一点味道传了出去。

    那味道传出去有什么影响吗,不会饿的连空气都怕跑出去吧!

    那可不是,当时主要害怕别人闻到味道会过来抢粮食,馒头蒸好以后,我们就着水吃了下去,那馒头真的太难吃了,说是馒头大部分是树皮和野草,吃起来嗓子痛的不行,但是当时能吃到粗面做的食物,已经是很多家庭不敢想的奢望了,在当时,没有那些粮食,我们都撑不过去,那些粗粮可是救命的粮食呀,那些粮食都是你老太拿命换来的,因为有她的牺牲,我们才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候,要不哪能还有你呀!

    老太真的太伟大了!不过我还是很难过,她守着那么大一罐吃的,竟然活活饿死了,哪怕她最后只是舔一口,说不定就活下来了。

    是呀!我也不明白,每次想到你老太的时候,我都难过的不行!她当时为什么那么傻,为什么饿的那么难受就不能吃一口,哪怕就是舔一口,说不定就撑过去了。

    妈妈,你别哭了!

    好的,孩子,不说了,接着说说你爷爷吧。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还有粗面粉吃,你爸爸小的时候,也就是你爷爷年青的时候,和你爸爸不同,你爷爷很小的时候就是孤儿了,长大以后也没有人能帮助他,所以最困难的那年,家里实在没有的吃,他就从村里的猪圈里拿个些猪糠回来,就那猪糠,他自己还不舍的吃,都给你爸爸吃了,你爸爸那时候大概也就七八岁吧,吃完猪糠后上厕所上不出来,就拿着瓦片刮拉出来的大便,上完厕所,屁股上都是血,有时候痛的都走不动路。

    既然吃猪糠,那就说明有猪,为什么不吃猪肉,人都养不活了,还喂猪!

    那猪是地主家养的,我不是和你说了吗,你爷爷是长工,他主要就是负责喂猪和喂牛,长工怎么可能吃猪肉,连猪毛都吃不到,幸亏你爷爷偷了些猪糠回来,家里才挺了过来。

    妈妈,猪糠是什么?

    稻子你见过吧?

    见过,妈妈,不就是能打出来大米的果实吗!

    是的呢,稻子打出来以后的大米,这时候会剩下一些壳,这些壳就是猪糠,其实猪也不愿意吃这个,但是当时猪也只能吃这个,所以当时的猪也很瘦,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地主才舍得杀猪吃,不过这和普通老百姓完全没有关系。

    后来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卖猪油那年,你爸爸他们连猪糠都没有的吃,只能吃树皮了,到了过年,本来盼着地主能给几个馒头带会家给一家人吃的,可是那年确实困难,地主也没有给馒头。你爷爷看着你爸爸和一家人实在饿的痛苦,于心不忍,就和你二爷爷商量一起从地主家偷几个馒头给家里人吃。

    后来这事被发现了,几个保安就把你爷爷和二爷爷抓了回来,吊了起来,用皮鞭抽打,一直不停歇地打了半个小时,你爷爷被打晕了过去。后来你二爷爷把所有的罪都扛了过来,因为那时候他还没有结婚,对地主说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和你爷爷没有关系,二爷爷还对地主说爷爷还劝他不要偷,可是自己实在饿的难受,没有忍住,一共就拿个六个馒头。地主听了以后,就把你爷爷放了下来,把他关在大屋外的小门里,把你二爷爷关在屋里,吊在房梁上,几个保安轮流打,整整地打了一晚上,你二爷哭嚎了一晚上,第二天人就只剩下一口气了。后来你爷爷哭着把你二爷爷背了回去,回去的路上,你二爷不停吐血,全都吐在你爷爷身上了,你爷爷的身上全都是血,连回去的路上全都是血迹,可怜你二爷爷到了家门口,你爷爷哭着把他放在床上,那时你二爷爷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人眼看就不行了。

    妈妈,你说的都是真的吗,那二爷爷也太惨了,那时候二爷爷大概多大呀?

    从你父亲说的话听来,大概只有二十四五岁吧!那时候你二爷爷回去以后躺在床上,只剩下一口气,你爷爷赶紧拿出来馒头泡上水后想喂给你二爷爷喝,可是你二爷爷无论什么都不吃,对你爷爷说:“大哥,我应该不行了,别浪费了,给几个孩子吃吧,我就孤身一个人,好来好走,所有的事我都替你抗下来了,不过我不后悔,你答应我,把几个孩子照顾好,也不枉我遭的这一趟罪。我也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们,我走以后,你把我的衣服脱了,给孩子们改件小的衣服,他们天天也没有什么衣服穿,留下来给他们也算是我留下了一点恋想。”说完这话就咽气走了,我都不知道人世界还有什么更悲伤的悲剧比这更加残忍,为什么大家都是人,却活的连猪狗都不如。

    后来你爷爷就按照你二爷爷的遗愿将他的衣服改成了几件小衣服,听你奶奶说,改衣服之前,将你二爷爷的衣服脱下来的时候,全都是血,洗完以后全都是被鞭子打的缝。你二爷爷全身都是鞭痕,他是活活被打死的,硬生生地痛死的。

    最后你爷爷将你二爷爷偷的馒头都给了你爸爸和奶奶他们吃了,只留下一个馒头一直都不舍得吃,一直带在身边。这件事以后,你爷爷的精神就出了问题,有时候会说胡话。他经常会说,二弟没有享一天福,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你不该走的,应该走的是大哥我。

    才二十四五岁,二爷爷去世的时候这么年轻的吗!那些地主简直不是人,他们怎么忍心做这样的事情,那时候没有法律吗?

    还法律,那时候人和猫狗一样,甚至不如猫狗,大户人家的猫狗都比人吃的好的多,要不怎么说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呢!

    你想想那时候你爷爷是多么难过,眼睁睁地看着最爱的人离开自己,而且是替自己抗下了所有的罪。如果不是要照顾你爸爸,你爷爷也不会去偷馒头,不偷馒头也不会有这些事,你二爷爷也不会遭此横祸,你爷爷也不会后来精神失常,最痛苦的悲剧也不过如此,归根到底都是粮食闹的。如果当时有一点点粮食,你爷爷他们也不会如此,我奶奶也不会那样。

    所以爷爷天天让我节约,爷爷天天不舍得吃东西是吗!

    你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你爷爷一辈子都那么节约,什么都不舍得吃,好东西都是第一个给你爸爸他们吃,后来你出生了,好东西也都是第一时间给你吃,自己一点都不舍得吃,在饭桌上也不敢吃东西,生怕自己吃多了一点点,你们就没得吃,他实在是饿怕了。

    之后,在桌子上吃饭的时候,姜兵总是给爷爷夹菜,可是没有过多长时间,爷爷的疯病更加严重了,已经完全认不得人了,不过姜兵清楚的记得爷爷的嘴里总是不停地嘟囔着二弟二弟。

    爷爷得了疯病以后,爸爸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给爷爷治病,但是也始终没有效果,姜兵也到了升学的年级,再住在一起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奶奶便把爷爷接回了农村,父亲不断地给家里寄生活费,毕竟爷爷奶奶都没有稳定工作,也没有退休金,父亲的负担更重了。

    有一段时间,爸爸总是叹气,总觉得自己的工资太少了,靠现在这个工作,一个人承担家里的支出实在是没有能力。于是父亲主动申请调到最累的工作岗位,就是掘进,这个工作的性质讲白了就是不停的铲煤,是矿区最累的工种,也是最危险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人主动愿意干这份工作。不过工资是真的高,大概是别的工种的两倍工资。

    可是即使是这样,每到月底工资就干了,钱也依然不够,爷爷的疯病也越来越严重了,医药费支出也大了很多,父亲的工资已经不够了,这时候,妈妈也在矿上找个一份工作,主要负责打扫卫生,父亲又出去找了个活,除了在井下挖煤当掘进工人,又在外面找了个私活,当了一个农村建筑队的大工,说白了就是给人砌砖盖房,才算勉强维持了家庭的基本开支。不过这样以后他就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姜兵的学习了,天天除了上班,便是下班去工地工作,天天忙的几乎没有任何精力,不到四十岁的年级整个人瘦的离谱,远远地看去像是一个干瘪的老头。

    家庭虽然很艰难,但是父亲母亲都用尽所有的气力来维持这个家庭的稳定性,保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己也算过得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