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你我一条命了 » 第17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17章 要想富先修路

    韩笋这边算是告一段落,淘汰赛还要很多天才打,正好缓一缓肩伤,而且之前学校给的假期也差不多了,万方把韩笋送到学校,俩人在车里深深的相吻许久后,韩笋回到了寝室,杆子看到韩笋也是很意外。“哟,儿贼回来啦,你这学上的真坎坷啊,之前脑袋撞坏了,这次肩膀还绷上了,你这是易损物品轻拿轻放啊。”

    云朝这边,韩竹尹郁闷的在床上躺了一天,荀巧精心照料下,让韩竹尹有种久违的假期带来的懒惰感,但是知道事情很多,休息一下就好了,只是这肩膀突然的疼痛让他有点摸不到头脑。眼下疼痛感已经没有了,太医反复检查后确认没有问题,给韩竹尹开了一副安神的药方也就告辞了,韩笋把药方扔在一边,拉起荀巧的小手,他决定带着荀巧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买房。

    说来也奇怪,这云朝明明长年处于战争的紧绷状态,边境不说每个月都有大大小小的冲突也差不多,每年入秋时,几国之间的外交较量就是最重要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等秋收季过了,每个国家就会用自己今年的收成作为筹码,开始勾心斗角。所以云朝实际上并不算安稳富裕,但是这隶城确是一副安居乐业的样子,能理解的是,毕竟是天子脚下,远离战线,但是这商业发展明显不错。韩竹尹带着荀巧找到关威,关威倒是给出了相对合理的解释。

    “竹尹啊,你有所不知啊,虽然你饱读诗书精通创法,但是商业局势,你确实是不如我这世代经商的懂。”关威正了正衣冠,一副教书先生的模样继续说着。“这云朝开国百年有余,我家祖上其实是北希的逃民,那时老百姓太苦了,我祖上先辈甚至还要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劳于逃亡,可谓是居无定所,饱暖不知啊。”

    韩竹尹没好眼神的看着关威“说重点。”

    “啊啊,重点马上就来了,你就让我说完嘛,这动荡的生活条件下,我祖辈发现,自己居无定所反而是一个机遇,几个县城来回跑的那几年,发现各地区的物价不同,需求不同,产物不同,于是我的祖辈拉着几位一起流亡的人开始在各个县城之间跑商,后来赚了钱,又因为多年的跑商,各地的官差也都混熟了,私下操作了一下,我祖辈拿到了商籍,虽说是最低等的,但好歹也算是拿到了云朝的户籍,也是这时,老来得子,有了我的祖父。”

    “重点!重点!怎么不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讲啊。”韩竹尹拍着关威的脑袋,关威也不生气,嬉皮笑脸继续说。

    “我的祖父从在家里跑商的环境下长大,也深知跑商的辛苦和危险,后来曾祖年事已高,病逝在乌陵县,我的祖父则安排各个县城的经商点,而自己带着主要的人,来到了隶城。那时的隶城可以说是啥都没有啊,众多经商人士,都开始动用自己的线路与人脉,把各种商品带到隶城,而我鹤琴商会,最开始就是靠丝绸在隶城站住脚跟的,商会名称的由来,是商会第一笔巨额交易的成交,是卖给一位公子定制的丝绸,丝绸的图案正是仙鹤与古琴。至此,鹤琴商会总部正式在隶城立足,之后在我父亲的经营下,不断扩大,也就到了现在的规模。无论是丝绸,冶铁,皮革。。。。。。”

    “得得得,你可别说了,说了半天也没解决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为什么隶城在这战乱的时代能发展出如此规模的商业基础。”韩竹尹摆了摆手不想听了。

    关威突然严肃的说“竹尹先生,这隶城有多繁华,这天下就有多乱啊。”

    韩竹尹听完站住了脚步,突然明白了什么,看着关威。

    关威继续说着“这云朝但凡有能力的商人,都会挤破头的在隶城站住脚,那是各方面原因导致的,你想啊,商籍,在地方县城,连匠籍都不如,甚至随时会被抓取强行充军充劳役,跑商又有强盗土匪,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云朝对民政策导致的,各地的粮食,马匹,布匹,甚至是人口,都要一定程度的上缴给朝廷,人才也会涌入隶城。按理说朝廷合理分配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收益更高的城,调配军需,这是对的,但是连带的,这隶城有今天的繁华,完全就是吸全国各县城的血而活。各别粮食产量或者矿石产量高的城,甚至每天都要上缴产出的九成给朝廷,自己只能留一成。现如今这样的县城每天都不断的有百姓迁徙,都希望能到别的城市谋生。好在这些资源县城都有重兵把守,可以远离战争,收成好的年份,老百姓生活还算安稳。”

    韩竹尹明白了,这不就是。。。。

    韩竹尹不敢说,也不能说,他也知道这样的国策是必要的,而且可以说是云朝的最优解,但是,还有但是啊,这是要建立在没有外部威胁或者说能够抵御外部威胁为前提下才可以实施的,否则但凡有外部势力入侵,这都是分裂甚至造反的结局啊。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国内动荡不稳,就会影响发展,国家的军事实力既然随之下降,从而国内的情况随着外族压力下,更加动荡不稳。最后国破人亡。

    韩竹尹已经没有了看房的心情。捋了捋思路,把荀巧送到药膳店里,自己则是进宫,他准备见皇上。

    这云丰帝确实也是兢兢业业的皇上了,基本没有假期和休息,娱乐也很少,基本就是泡在御书房处理事务。韩竹尹以现在的身份,申请觐见皇上也是很容易。苏公公传话后,韩竹尹顺利的来到御书房,见到云丰帝。

    跳过简单的礼节,韩竹尹开门见山的说:“启禀圣上,微臣有三件要事”

    云丰帝给韩竹尹赐座,现在的云丰帝很重视韩竹尹说的事情。“先生说来便是。”

    “圣上,这其一,我云朝需要一样足以改变战争的底牌,这个底牌要完全碾压战局,即使这个底牌成本极高。甚至我们不需要拿出来用,但要有。

    其二,微臣认为,国以民为本,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攘外必先安内,若我云朝自己都存在内部问题没有解决,何谈抵御外敌。

    其三,我云朝的策略应该放眼全局,而不是各个方向分力对抗,这也是我云朝最大的困难,我云朝北虽有北希抵挡匈奴,但北希其实是真正抱在怀里的野兽,一旦我云朝陷入困境,北希反而是真正背后捅刀子的人。此外,西川国与玉朝同时与我云朝边境纷争,先不说他们之间有没有合作,至少目前我云朝主战线一直处于两线作战,此乃兵家大忌,可以说我云朝能支撑百年,真是依仗老天庇佑,我军实在勇猛啊。”

    云丰帝眉头紧锁,在御书房里缓步来回走了许久,说道“先生突然和我说这些,莫不是看到什么重要的事情?”

    “回禀圣上,无他,只是我云朝一直处于危难之中,习惯罢了,但这并不是正确的状态,也不是富国强民的势态,而现在,我来找圣上点出此事,当然是已经有了应对之法。”韩竹尹恭敬的说着。

    云丰帝甩了一下衣袖“什么?你说什么?”其实云丰帝惊讶的点太多,首先刚刚韩竹尹说的这三点,其实他根本没想到,这么多年,自己从小学习的内容,自己登基后这三年多,也从没有人和他说这些,韩竹尹看似稀松平常的语气其实说了很重要的思路和想法,其次是,就算明白了韩竹尹说的这三点,那么具体实施又太难,改变战局的底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两线作战?谁不想呢?问题是没办法。可现在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淡定的说有了应对之法,云丰帝自然是很惊讶。

    “先生快请讲,有何之法,比如这其一,作何?”云丰帝迫不及待的问着。

    “这第一个,其实我早有准备,之前和圣上提到过的天兵之法。”其实是七夕的时候,当时正和荀巧新婚之夜,借着酒劲韩竹尹也想玩点浪漫的,毕竟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嘛,于是用简单的宣纸和油灯,做了一个孔明灯,当时的说法是:巧儿,我送你一颗星星吧。然后在孔明灯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荀巧的名字,放飞了,最开始韩竹尹的想法是利用孔明灯做战术信息传递,但是现在完全可以玩个大的,搞热气球!

    云丰帝听到“天兵之法”四个字,直接战术后仰,韩竹尹都看到云丰帝的鼻毛了。

    “先生此话当真?”顿了顿又问“敢问先生,何为天兵之法啊。”

    “圣上请看。”韩竹尹示意云丰帝来到桌前,用火折子点燃油灯,拿起一个空白的宣纸,撕下很多宣纸上的毛刺,然后撒在油灯火苗附近。毛刺高温被点燃,很多小火星飞舞起来,但明显能看到轨迹是有规律的。

    “圣上,复杂的微臣不解释,简单而言,热气和冷气,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不仅仅是温度,热气会向上,冷气会向下,刚刚的火星就能看出来来,另外把手放在火苗下方,对比放在火苗上方,温度也不一样。”

    云丰帝强忍着CPU爆炸的痛苦,努力的听着。“可是这和天兵之法有何关系?”

    “圣上,请稍等。”韩竹尹用宣纸,通过简单的手工折叠,又做了一个简易的孔明灯,把油灯的火芯部分按在孔明灯上,只见孔明灯缓缓向上飘去。

    云丰帝惊讶的看着孔明灯,此时云丰帝的CPU彻底烧了。而韩竹尹突然反应过来,拿起一支毛笔向孔明灯打去,当然准度差太多。“快把它打下来,要出事!”

    说时迟那时快,嗖的一声,孔明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抖了两下落了下来,韩竹尹立马上前踩灭火苗,好家伙,这里可是御书房,这要是失火了,可就麻烦大了,刚才疏忽这个事了,还好没酿成大祸。

    而苏公公跪在惊讶的云丰帝面前“奴才听到竹尹先生的话,未经皇上允许打下天灯。请皇上恕罪。”

    云丰帝缓了缓情绪说道“起来吧,你做得对。”之后看向韩竹尹“先生,这天灯,可做武器?”

    “圣上,天灯并不能做武器,但若做一个很大的天灯,是可以载人的。我们把勇猛的将士载到天上,不仅可以跨过山河行军,还可以奇袭敌军背后,不仅如此,如果可以成功,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在天上对地面实施打击。”韩竹尹虽然坚信热气球能成,不过这话从嘴里说出来,自己都有点不自信。

    云丰帝哪管得了那些,大脑里已经开始联想画面了,韩竹尹给他的震撼太多,此时的云丰帝已经明显上头了。“准奏,朕准奏天兵之法。”此时发现自己有些失态,立马画风一转,其二呢?

    “哦,回禀圣上。其二说白了,就是民生,民生分为三部分,生存,生活,生产。生存是衣食无忧,远离战乱,治安优秀,公共卫生条件良好。生活则是衣食住行,生产则是工作,劳动等。先保证民生的稳定,然后百姓的产出才可以回馈朝廷,此乃国富民强。微臣有一计划,只是工程浩大,短时间内并无成效,但若成,我大云必然强盛。”

    云丰帝喜欢和韩竹尹讨论事情,一方面是韩竹尹总能给出意外之喜,从御龙在天到制盐再到千里镜,竹尹出品必属精品。另一方面,云丰帝信得过韩竹尹,既不用思考派别之争,也不用思考权力划分。唯一让云丰帝发愁的是,这驭臣之道,必须得知其所好,到现在为止云丰帝还不知道韩竹尹到底想要什么。想到这,云丰帝决定试探一下。

    “竹尹先生不必担忧,只要朝廷能力范围内,凡是利国利民之策,皆可实施,先生所言之事若真能大兴我云朝,先生想要什么,朕都可以满足。”

    韩竹尹脑子不笨,明白云丰帝的意思,这时候要是说自己啥都不要,反而是不给皇上面子,在皇上心里,你这人宁杀也不用。于是韩竹尹想了一下说“圣上,此项工程极为浩大,繁琐且冗长,但收益极高,微臣希望,工程建设完成后,由微臣亲自管理与维护。”

    哦,原来是本钱来的,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毕竟二十岁出头,爱财也属常理,云丰帝点点头露出一丝微笑。“说吧,朕看看行还是不行。”

    “回禀圣上,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天兵之法与千里镜可以配合使用,精准勘探地形,微臣希望以赈带工,全国范围内,兴修马路,若交通发达,无论是调动物资还是调兵遣将,我大云都会有绝对优势。”韩竹尹说着。

    “哈哈哈,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先生多虑了,我交通极为成熟,各县城之间皆有往来,车马都可通行”云丰帝自信的说着。

    “日行多少里?耗马多少匹?耗粮多少石?”韩竹尹知道,云丰帝说的路,那仅仅就是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罢了。“微臣之见,将贫苦百姓以赈带工,让他们有吃喝能温饱,然后修筑平坦宽敞的马路,贯通全国,这样的交通,日行里程将成倍增长,同时还能带动全国经济往来,甚至交通要处还可以带动民生,甚至可以带动新一批产业,以赈带工还可以做到精准扶贫。届时我大云可真算是走上国富民强之路。”韩竹尹也知道全国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不可能,提出全国不过是为了让云丰帝能够做出中庸的选择。“圣上,您大可先选定几座城,我们先作为实验点,实施即可,若成,则政下全国,弱不成,也仅仅是等于给难民平民发粮救灾罢了。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云丰帝其实很犹豫,一些粮食自然是可以的,尤其是近两年国库存量不少,粮在云朝不比21世纪,这个时代的粮食属于不存不行,但存多了存时间长了必须用出去,否则还是浪费,毕竟条件很难保证存量超过两年,此时的云朝已经有一大批陈米了,再不找地方用,就只能当俸禄按比例兑换发给官员,自然不是好事,想到这些,云丰帝也动摇了,决定按照韩竹尹所说,找实验点,先试试这个以赈带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