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极品皇孙 » 135鞑靼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35鞑靼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果然,一望见毛骧,本就一脸愁绪的朱元璋便是立刻坐直了身子:“怎么回事?难道是苏见义出了什么幺蛾子?”

    “不!不是!是一批鞑靼的探子!他们在各地散播谣言,说陛下您最爱坑杀有功之臣!奴才当心事态失控,已经将他们全拿了下来!此来是想请示一下陛下,该怎么处理这些探子。”

    毛骧赶紧摇了摇头,说道。

    因为事态紧急,他已顾不得什么忌讳了。

    反正自己为朱元璋做的肮脏事也不少,要死的话,也不差这么一个理由。

    “鞑靼人?是西面的还是北面的?他们怎么会突然间来我大明搞事?活腻歪了吗?”

    朱元璋微微一愣。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都还没有动手进攻北元,那些鞑靼人竟然就主动挑衅了起来。

    “北面西面都有。奴才有个不详的猜测,不知当讲不当讲。”

    毛骧继续回道。

    与此同时,小心的瞥了眼朱元璋。

    “说。”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道。

    他的脑子已经乱了,正是需要听取一些他人意见的时候。

    “奴才觉得,那些鞑靼人八成是要进犯了。不然的话,根本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的搞事。”

    毛骧赶紧说道。

    “可北元明明前几日才答应了要与我军谈判!”

    朱元璋咬牙道。

    “奴才不懂兵事。但根据奴才这些年的情报工作经验来看,他们应该只是想要吸引咱们的注意,从而忽略掉其他地方的危险。”

    毛骧又道。

    这便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只一刹那,朱元璋便是联想起了前几日的邸报,心中对于北元的计划,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

    “......搞了半天,原来他们与朕想到一块去了!”

    “不行!咱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小不点身上。”

    “刘和!传六部尚书觐见!”

    他赶忙说道。

    随后,便是不再理会毛骧,自顾自的转向了不远之处的地图,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而眼见着朱元璋已经重视起了此事,毛骧自然也是很识趣地选择了离开。

    至于说邀功?

    他要是这么没眼力见,也就混不到当今的这个位置了。

    ......

    秦王府。

    当朱元璋等人忙着应对外敌的时候,朱从心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一件极具时代意义的发明之中。

    此物名为望远镜。

    乃是行军打仗,远洋出海的必备之物。

    只不过因为一些蝴蝶效应的影响,当他找上雅库布的时候,琉璃工坊里已经是有人做出了一个类似于万花筒一样的东西。

    如此一来,依靠望远镜创造全新时间线的计划便是彻底的破产了。

    不过好处也有。

    那就是他已经不用再为寻找合适的工匠而发愁了。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月。

    当朱从心好不容易弄出了一个五倍望远镜,苏见义也是安全地折返了回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来回奔走,苏见义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

    不过眼睛,倒是越发的明亮了起来。

    “小主子!幸不辱命!经过多日的交涉,小的终于是摸清了北元边关绝大部分精英将领的名字还有长相!另外,也还给您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意外的惊喜?什么惊喜?”

    朱从心正在摆弄望远镜,闻言微微一愣。

    “小的见到【纳哈出】了!”

    苏见义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纳哈出,北元太尉,现今东北地区的实际掌控者,手握二十万雄兵,横距金山,距今已有十四年之久!

    没有他的话,大明估计早就已经占据了整个东北。

    “纳哈出!?他居然亲自参加谈判了?这是什么情况?”

    朱从心差点把望远镜摔到了地上。

    一边问着,一边赶紧点开了搜索引擎,搜索起了【纳哈出】的一切。

    而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眼珠子便是不由得瞪了个老大。

    【卧槽!洪武十八年,五月,与西番蒙古部落合力攻明?】

    “今天几号?”他赶紧向着身边的马和问道。

    “回主子,今天是五月初六。”马和愣愣的回道。

    “......”朱从心直接傻眼。

    虽然引擎上说此战大明必胜,而且还将俘虏大约一万八千多人。

    但那可是主体时空的历史!

    “其他人都出去!苏见义留下!”

    一想到自己可能会影响到此次战局的成败,朱从心立刻大声的说道。

    随即,便是拿出了死亡笔记,放在了桌上。

    “小......小主子......您想我怎么写?”

    终于获得使用笔记的资格,苏见义兴奋中透露出了一抹恐惧。

    “当然是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让纳哈出在临死前嘱托其余北元官将,集体降明。”

    “提笔之前记得先想好怎么写。因为你只有四十息的时间。”

    “如果四十息内没有完成死亡编排,纳哈出便会死于心脏麻痹!”

    “我不想造成更多的牺牲。”

    朱从心一脸严肃的说道。

    随即,从旁边抽出了一张白纸,交给了苏见义,让他打起了草稿。

    听说自己只有四十秒的时间,苏见义不禁越发的紧张了起来。

    他赶紧在那白纸上写划了起来。

    时而思考,时而挥毫。

    那认真的模样,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以为他正在参加科举。

    而朱从心,也是自觉地没有打扰他。

    直到其更换了四张草稿,并最终放下了毛笔,他才终于是凑过了前去,仔细地审阅了起来。

    【纳哈出:洪武十八年五月初六申时三刻,死于脏内出血。临死前,嘱咐众亲信部将即刻降明,并直言北元已无药可救,强行支撑,只会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这已是苏见义的极限。

    再多一点的话,他便是无法在四十息之内完成书写了。

    “很好。就这么写。记得写清楚点,不要太潦草。准备好了就开吧。”

    阅读完毕后,朱从心缓缓地点了点头,肯定了苏见义的方案。

    只不过在监督之余,竟也没有忘记抽出了自己的短刀。

    “......”

    知道自己只要多写一个字,朱从心便会毫不留情的砍断自己的双手,苏见义不由得一阵苦笑。

    而后,便是深吸了口气,慎重的拿起了桌上的羽毛笔,认真而又迅速的书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