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蜀汉一统天下 » 第二十一章 孙策回江东 高岚投董旻

第二十一章 孙策回江东 高岚投董旻

    孙坚在帐中忽闻喊声,急忙上马,引三十余骑出营查看,有一军士报道:

    “有一彪人马杀了出去,直奔岘山。”

    孙坚没有召集诸将,而是自引三十余骑前去追杀,吕公已在山上布下埋伏。

    孙坚马快,独自一人遥遥领先,见吕公后大叫道:“休走!”

    吕公见状,勒马回战孙坚,交战只一回合,吕公便闪入山路去了,孙坚赶上后,却不见吕公。

    孙坚正欲上山,忽然一声铜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孙坚中石、箭后,脑浆迸流而亡,寿止三十七岁。

    吕公截住三十骑,并尽皆杀之,随后放起了连珠号炮,城内的黄祖、蒯良、蔡瑁分别引兵杀出。

    江东诸军大乱,黄盖听到杀声后,赶忙引水军杀去,这时黄祖碰上了前来的黄盖。

    不到两个回合,黄祖便被擒,程普这时保着孙策,在寻找出路,正巧遇到了吕公。

    陈普纵马上前,战不数合,一矛刺吕公于马下,两军一直战到了天明,各自收军后,刘表回到了襄阳城。

    孙策则回到了汉水,不多久便知道了孙坚被乱箭射死,而石首则被刘表军士抬入了城中。

    孙策放声大哭,众军亦哭泣,孙策道:“父石在这襄阳城中,安能回乡。”

    黄盖道:“今活捉了黄祖,可派一人入城讲和,以黄祖换回主公尸首。”

    话未完,军使恒阶出言道:“我与刘表有旧交,愿入城为使。”

    孙策允之,恒阶入城后见到了刘表,无意之间,透露出来意,刘表道:

    “文台石首,我已将其放入棺木在此,你回去后,可速放回黄祖,从此两家各自罢兵,互不侵犯。”

    恒阶拜谢后欲回,此时蒯良道:“不可!不可!我有一计,可令江东诸军片甲不回,可先斩恒阶,然后用计。”

    刘表问其有何计,蒯良道:“今孙坚已死,其子皆幼,趁此虚弱之际,火速进军,便可得江东,

    若还尸罢兵,待其养精蓄锐后,必为荆州之患也。”

    刘表道:“黄祖尚在敌营,安能弃之?”

    蒯良道:“舍一无谋黄祖,而得江东有何不可!”

    刘表道:“我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乃大不义!”

    蒯良愤恨道:“主公岂可因一人而误大事啊!”

    刘表表示自己心意已决,并让蒯良切勿多言,随后便送恒阶回营,与其相约以孙坚尸首换回黄祖。

    孙策换回其父尸首后,罢兵回到了江东,将孙坚葬于曲阿之原,丧事结束,孙策引兵居于江都。

    开始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来投。

    再说董旻在长安听闻孙坚已死后,召来了李儒,大喜道:“我除了一心头大患。”

    并问李儒孙坚之子几岁,李儒答道:“十七岁。”

    听到孙坚之子才十七,董旻不以为意,在长安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还使用天子议杖,封其子董凌为左将军、鄠候,侄子董璜为侍中,由其统领禁军。

    并且董氏宗族,不问老幼,皆封列侯,后在离长安城外两百五十里处,筑郿坞。

    役民夫二十五万修筑,其城墙与长安一致,内盖宫室,仓库囤积了二十年的粮食。

    还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到其中,珠宝更是不计其数,董旻家属都住其内。

    董旻有时半月回一次郿坞,有时一月一次,并且公卿们皆送其出横门。

    董旻常设帐在半路与公卿聚饮,一日董旻出横门,百官送行,董旻便留其开宴。

    这时有北地招安的降卒数百人到,董旻看后准备让人将他们带下,这时李儒在董旻耳边细语几声。

    董旻道:“将他们手足砍断,挖出双眼,割掉舌头,并放入大锅煮之。”

    此话一出,顿时哀嚎一片,百官皆胆颤,董旻看后,哈哈大笑,并让百官饮酒。

    吕布此时入宴,在董旻耳边细语,董旻大怒,看向司空张温道:“你为何不喝酒?”

    张温道:“某近日染小疾,不宜喝酒,还请太师恕罪。”

    董旻道:“你不喝酒,是不是欲待我酒醉之时,取我首级,献与袁术!”

    张温大喊冤枉,吕布此时拿出张温书信,董旻立即换人将张温推出斩首。

    再说高岚此时正为刘备前途发愁,他找到刘备道:“玄德兄可否想得吕布?”

    刘备道:“吕布勇冠三军,何人不想将其纳为己用。”

    高岚道:“我可只身前往长安,凭我口舌使吕布董旻反目,让其来投玄德兄。”

    刘备赶忙拒绝道:“不可!你只身前往危险至极。”

    高岚道:“玄德兄想匡扶汉室,必先除董旻,岚就算是死亦是为汉室而亡。”

    刘备看着高岚,终究是同意了,高岚随即上马奔向长安,董旻闻高岚来投自己,忙让人将其带来。

    高岚见到董旻后,立即拜道:“岚见过太师。”

    董旻早闻高岚神勇,忙将高岚扶起,问其为何来投自己,高岚道:

    “岚以为刘备乃明主,未曾想他是一奸诈小人,岚观丞相乃天下英雄,故而来投。”

    董旻大喜:“我得博渊,何愁天下不定。”

    说罢便封其为卫将军,高岚当即跪在拜谢,一日高岚随董旻出宴,酒宴上,高岚盯上一老人。

    此人未食盘中一物,董旻举杯时,他才应付,高岚问李儒那老人为何人。

    李儒道:“乃司徒王允。”

    李儒问高岚是否看出什么,高岚摇头道:“我观此人好似无比敬重丞相。”

    酒宴结束后,夜里高岚一人来到王允府上,忽闻其后院有人谈话,高岚偷偷凑去偷听。

    王允此时正与其府歌伎貂蝉谈话,此女自幼选入府中,教其歌舞,今年方二八,色伎俱佳。

    王允以亲女待之,王允问貂蝉为何叹气,貂蝉则反问王允为何愁眉不展。

    王允道:“董旻祸乱朝纲,我可怜这天下百姓啊。”

    貂蝉道:“我承蒙大人恩养,倘若有用妾之处,妾必万死不辞。”

    王允以杖击地道:“谁想大汉天下的命运竟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