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蜀汉一统天下 » 第三十七章 曹操应诏去保驾 李傕郭汜追洛阳

第三十七章 曹操应诏去保驾 李傕郭汜追洛阳

    杨奉和董承知贼兵远来,随即引兵与贼大战于东涧,李傕、郭汜二人商议:

    “我众敌寡,只可混战取胜。”

    于是李傕在左,郭汜在右,二军拥来,杨奉、董承两边死战,二人只保帝。

    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以及御用之物,尽皆抛弃,郭汜引军入弘农劫掠。

    董承和杨奉则保驾往陕北,李傕、郭汜得知后分兵追赶,董承和杨奉一面差人与郭汜、李傕讲和。

    一面密传圣旨往河东,急召故白波帅韩暹、李乐、胡才三处军马前来救应。

    李乐本是啸聚山林之贼,今不得已才召之,三处军马闻天子赦罪辞官,皆来。

    与董承会合后,再取弘农,此时郭汜、李傕所到之处,劫掠百姓,老弱者杀之,强壮者充军。

    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为“敢死军”,贼势浩大,李乐军到后,会于渭阳。

    郭汜令军士将衣服物件抛弃于道,李乐军见衣服满地,紧接争抢,队形尽失。

    郭汜、李傕二军四面混战,李乐军大败,杨奉、董承阻拦不住,便保驾北走。

    背后贼军追来,李乐道:“贼军将至,还请天子上马先行。”

    帝道:“朕不可弃百官而去。”

    众皆哭泣相随,胡才被乱军所杀,杨奉、董承见贼追急,便请天子弃车驾。

    步行至黄河岸边,李乐寻得一只小舟做渡船,时值天气寒冷,帝与后来到岸边。

    见岸边高,不得下船,眼见后面追兵将至,杨奉道:“可解马绳相连,栓缚帝腰,放下船去。”

    人群中国舅伏德挟白绢十数匹至,道:“我于乱军之中拾得此绢,可用于陛下之身。”

    行军校尉尚弘用白绢系住帝和后,先将帝放于船上,皇后后下,李乐仗剑立于船头。

    国舅伏德,后下于船中,岸上不得下船者,挣扯船缆,李乐尽将其斩于水中。

    渡过帝后,在渡众人,争渡者皆被砍下手指,霎时间哭声震天,到彼岸后,帝身边仅剩下十余人。

    杨奉寻得牛车一辆,载帝至大阳,帝食不果腹,夜宿于瓦屋中,次日诏封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

    起驾前行后,有二大臣寻至车前,跪拜在车前大哭,此二人乃是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

    帝和后皆哭,韩融道:“李傕、郭汜二贼,颇信臣言,臣舍命去说服二贼罢兵,陛下且善保龙体。”

    韩融走后,李乐请帝入杨奉营中暂歇,杨彪请帝至安邑县,帝到后,苦无高房,只得居于茅屋中。

    帝与大臣议事于茅屋之下,诸将兵则在篱外镇压,李乐等人专权,百官稍有触犯。

    李乐便当帝前痛骂,且故意送浊酒粗粮,帝勉强纳之,李乐、韩暹又保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

    皆封为官,再说韩融劝李傕、郭汜罢兵,二人从之,将百官及宫人放出。

    当时乃大荒之年,百姓皆食不果腹,河内太守张扬献米肉,河东太守王邑送绢绵。

    帝这才稍安,董承和杨奉商议,一面差人修洛阳宫院,欲还东都,李乐不从。

    董承对李乐道:“洛阳本天子建都之地,安邑县狭小,如何容得下车驾,今还东都,乃是正理。”

    李乐道:“你等奉驾而去便可,我只在此处。”

    董承和杨奉奉驾启程,李乐暗中联合李傕、郭汜劫驾,董承、杨奉、韩暹得知后。

    连夜摆兵布阵,护送车驾往箕关,李乐得知后,不等李傕、郭汜到,便自己引军前去追赶。

    四更时,赶到了箕山下,大叫:“车驾休走,李傕、郭汜在此!”

    这一声吓得献帝胆颤心惊,杨奉识破,告知献帝乃是李乐,随即命徐晃出战。

    李乐亲自出战,只一回合便被徐晃一斧砍于马下,后杀散余党,护送车驾过箕关。

    太守张扬前来迎驾,帝封张扬为大司马,张扬辞别帝后,屯兵野王去了。

    帝入洛阳,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

    帝命杨奉盖一小宫居住,百官朝贺,皆立于荆棘之中,帝诏改兴平为建安元年。

    当时又是大荒,洛阳居民仅有数百户,无可为食,只能出城剥树皮,掘草根食之。

    尚书郎以下皆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汉末气运衰败,无过于此。

    太尉杨彪奏帝道:“曹操在山东,兵强将盛,可宣其入朝,以辅王室。”

    帝道:“速速派人前去。”

    杨彪领旨,随即差使者前往山东宣召曹操,再说曹操在山东,闻车驾已还洛阳,便聚谋士商议。

    荀彧道:“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今天子蒙尘,将军因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乃不世之略,

    若不早图,恐人先为矣。”

    曹操大喜正要收拾起兵,忽然有人报天使赍诏宣召,曹操接诏克日兴兵。

    再说帝在洛阳,百事未备,城郭崩塌,欲修可无能为力,有人报李傕和郭汜领兵将至。

    帝大惊,问杨奉道:“山东之使未回,李傕、郭汜军又至,该如何是好。”

    杨奉、韩暹道:“臣愿与贼决一死战,以保陛下。”

    董承道:“城郭不坚,兵甲不多,战又不胜,不如起驾往山东避之。”

    帝从其言,即日便起驾望山东进发,百官五马,皆随驾步行,出了洛阳,行至一无箭之地。

    但箭尘头蔽日,金鼓喧天,无限人马到来,帝、后均战栗不能言,忽见一骑飞来。

    乃是差往山东的使者,使者行至车前,拜道:“曹将军尽起山东之兵,应诏前来,

    闻李傕、郭汜犯洛阳,便先差夏侯惇为先锋,引上将十员,精兵五万前来保驾。”

    帝安心后,少倾,夏侯惇引典韦、许褚等至驾前面君,均以军礼见帝。

    帝慰谕毕,忽然报正东又有一路军马赶到,帝急命夏侯惇前往探之,夏侯惇回奏道:

    “乃是曹操步军也。”

    曹洪、李典、乐进来见驾,报上姓名后,曹洪奏道:“臣兄知贼兵至近,恐夏侯惇孤力难敌,固又差臣等前来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