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在三界做行走 » 第二十九章 梦中国

第二十九章 梦中国

    “大头鬼,蓬发鬼。”余生说到,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两个小鬼。

    “爷。”

    “去查一下那一位陈奶奶吧。本来没有什么的,但是涉及到阿宝,还是要留意的。阿宝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绝对不会认错陈奶奶的。你们也留点心。”余生说道。“跛脚鬼。”

    “爷。”这时候身穿盔甲的跛脚鬼说道。

    “你这几天先保护好阿宝吧,陈奶奶的事情没有解决,我心里面还有些不确定,这一件事情涉及到灵猫,不管是无中生有,还是说确有其事,都是要查清楚的。”余生说道。

    “爷,这一件事情就交给我们了,不过爷,您马上就要考试了,还是以考试为重。毕竟巫先生可是不好打交道的,您还要是真的考砸了,那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阿宝小姐这边我会保护好的,您放心好了。”这时候的跛脚鬼说道。

    “嗯。这一次就先麻烦你们了。”余生说道,而后伸了一个懒腰,长长叹了一声。“这一次或许很麻烦啊。”

    几天后,余生终于踏进了考场,这一刻让余生也开始释然了,陈老太太的事情虽然说是没有什么后续,但是也没有再出现他的新传闻,而大头鬼还有蓬头鬼也没有探查出来什么,这样的情况下,要么是陈老太太的事情只是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事情,要么就是确有其事,只不过是行踪隐秘,即便是大头鬼他们两个也没有探查出来什么,这样的话,余生更希望的是前者,虽然说这一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有着太多的神秘,但是也不是说每一件事都能够发展成灵异事件不是。

    不过在考场的时候,余生倒是发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一个少年正在奋笔疾书,而在他的边上则是一个青灰色光团围绕着他。光团还时不时地的飞到其他考生位置看看。

    “有意思,这是道术吗?”余生内心说道。

    “这一位同学,请等一下。”刚出了考场,余生就追上了面前的那个男孩,个子小小的,又很瘦弱,但是双目却十分的有神。“我叫余生,新芗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很高兴能够认识你。”

    “嗯?我,我叫杜若。”男孩这时候小声的说道,声音很小,就像是蚊子飞过一样。这时候的少年见到余生也是一惊,心中想到自己的秘密不会被人知道了吧。

    “杜若?很好听的名字。你是二中的吧。”这时候余生看到他的准考证说道。

    “是,是的,请问有什么事情吗?”杜若问道。

    “没什么事情,就是感觉你的气质不太一样,所以过来认识一下。”余生说着轻轻一笑。“我们也算是朋友了,加个好友?”

    “这一个不太方便,我现在还没有手机。”杜若说到。

    “这样啊。”余生说道。“那下一次又机会再说吧。”而后就离开了,一出学校大门,外面就已经站满了家长,因为这两天高考,余海还特意请了假,这几天就做全职司机了。

    “靠得怎样?”刚见到余生,余海就急忙问道。“都会不会?”

    “叔叔,这第一个科目就是语文,哪有不回的道理,写作文啥的还不是手到擒来?”余生说道,“快点回家吧,我都饿坏了。”

    “好,我们回家。”余海说道。“你是不知道,这一个考场第一个走出考场的学生,刚出来啊就被一大群记者给围住了,问这问那的,那场面,就跟明星开发布会一样的。还说今天的题目有些简单了,都是明白上的问题。”

    “语文都是这,只要是思想不滑坡,理解问题没有意外的话,很容易的。”

    “你们这一个作文题目是啥?听那一个学生说的好像是”余海说着说着就有些忘记了,还真是不管是谁,对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是很好奇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教六祖慧能祖师的一句偈语根据这一句话,来书他与民之间,他与国之间的见解。”余生说道。“这一个作文题目也是稍微有些难度的,毕竟这一个是要能够读懂其中的意思的,如果不能够参悟,很容易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也就是跑题,第二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作文题目了,就是讲述一件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可以依照亲情、友情,或者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句话。”

    “这第二个看起来是比较好些一点啊。你选的哪一个?”余海开着车问道。

    “第二个啊。”余生说道。“但是依照第一个来写的第二个。”

    “什么?那写的不还是第一个吗?这一个题目虽然是看自己的见解。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们都没有出去过,没有感受过外面的世界,很容易就显得狭隘了啊。”余海说道。

    “叔叔,你说的也没有错,但是也有窥斑见豹的典故不是吗?这一个就是看自己的理解了,一共千八百字,就算说破天了,这世界也说不完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就可以了,这一个偈语本身就是云里雾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说的也含糊其辞,本着一个本意不相背就可以了啊。”

    “你说的也是,那你是怎么写的,我跟你参谋一下,别的我说不准,但是你叔叔我当时也是作文小能手呢。”余海说道。

    “额不要吧。”

    “什么不要,快点。”余海厉声喝道。

    “好吧,那我就根据我的记忆背一下吧,可能会有些差异。”余生说道,当然这也是他自谦的,毕竟他可是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更何况这是自己写的作品了。

    “梦中国”

    “余闻宗师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六祖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余年资上浅,深知空谈误国。小子拙见,不敢言语。余幼时,好梦,曾记有一,现思之,为之撼。”

    “时庚子年,寒雪时,天下大疫。众具恐,闻之肃然,人皆闭户,道无车轴,万巷空寂。疫经多年,不见好转。多见人着白衣护其身,以清明遮面,走街串巷,唤众疫检。时富庶者衣食无缺,朱门酒肉。贫瘠者,无粮材度日。时多见舍邻今日相约,明日不见其踪。夜深常闻车笛扰梦,儿啼,犬吠。时稚童停学,商贾停业,仓无余粮,家无余财。道虽无殍夫,途虽无有弃乡者,路多有人流走四方计钱粮。”

    “是如此,国民抗疫,徭役赋税减轻。医无私,警无畏,民心齐!民不言其艰,国不言其重。有大能者,挽狂澜,多有医者殁疫中,是为善。民听国令,经三年而无乱。是为大善。梦醒,才知为梦。现想之,多为之伤感。感民生,感大善者。吾身处盛世,享太平,梦中之景,虽无在身,多以此事警之。家备余粮,为曰:备需。”

    “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八九,国之依然,不谈国,只为民。民者,以食为天,无钱粮,何以有天。六祖之尘埃,小子谓之曰:烦恼。僧尼修心性,大僧曾以割肉饲鹰,盘坐修禅,妄得果位,修金身,岂知不入红尘染俗世,怎有万千烦恼来。”

    “禅言:世间悉物皆无中来,无中去。意无为,无我。诗云: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吾言:不知五谷始末,怎知农者艰。梦中之国,国为菩提,民为明镜。烦恼是为尘埃。明镜无尘埃,百姓无恼,是为安康,是为大同。民之烦恼,是为钱粮,国之烦恼,是为民稳,是为边疆安。国不修无上果,民不修金刚身。民求的百年安稳,衣食无忧,国求民之所求。六祖之言,为佛家言。非民之言,国之言。”

    “民之一年过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民在红尘中,尘埃附身,怎敢不沾。适梦中之国民,逢大疫,百姓隐室中,钱粮具缺,何以苟活?”

    “小子拙见,不敢妄谈圣人言,悉数心中想,应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