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盛世危途 » 第40章 李承寤的任务

第40章 李承寤的任务

    翌日清晨。

    卫伯玉对于李承寤的请求满口答应。

    “小事一桩而已,你放心,日常行军时就安排在我的中军旗号之下,总不会脱离我的视线。夜间宿营的时候,营帐就安排在我左右,一应供给规仪都与我同例,这样也不用和下面那些大头兵混在一起,日常些许不便之处,总还是有办法应付,好在离宁远国也不远了,只需稍微多忍耐几日。”

    李承寤赶紧谢过了,“多谢卫将军了,处月一个女子,混在营中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的,要不是别无他法我也不会出此下策,还望卫将军多多照拂。”

    “好说好说,”卫伯玉摆了摆手,“虽然是女子,但有了禁咒师的身份,其实也就无妨了,你放心,军中粗糙汉子懂的不多,这禁咒二字对他们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肯定无人敢招惹于她,何况她也不算是外人,一手驱邪扶正的本事此前在大营中也是已经传开了的,有她在,多少还有些稳定军心的用处。”

    处月也过来当面谢过了,卫伯玉见她胯下乌古神骏异常,也不由得赞叹了几句,随后安排处月在他身侧,与各位参军们一起,并肩出发了。

    李承寤也跟着送了一程,叮嘱处月注意自己的伤势,用药务必谨慎。

    卫伯玉知道他要去会一会谋落仙童,沉吟道:“此人的确是劲敌,我要是不借兵器之利,对他恐怕也是无可奈何。要不你再忍一忍?等到了西鞬城,我能腾出手来,便能和你联手,加上我营中还有别的几位好手,到时想必能确保无虞。”

    李承寤摇头道:“也不是没考虑过,但真到了城里,我们能腾出手来,他谋落仙童也如蛟龙入深渊,不会比现在更好对付,到时候在宁远国的地面上,他发起狠来可以肆无忌惮,我们反而总要多些顾忌,现在我至少能轻松找出他的行踪,又有大军在侧,相比之下还是现在更有利一些。”

    卫伯玉点点头表示赞同,“不愧是李参军,思虑就是要比我这样的鲁莽之人周全许多。”

    周围几位僚佐也纷纷说些不费力气的奉承话,李承寤一一谦虚过了,便向卫伯玉告辞。

    “只带冯进宝一个人吗?”卫伯玉问道,“多了不行,再说人太多也施展不开。但是再多派个三五位给你总是无妨的,要不冯进宝你去斥候营问问,看看他们谁愿意自愿前往,我再来下令便是。”

    李承寤连忙说不用了,“除非是只差他半筹的好手,否则人多了也是无用,我也不是要去取他首级,总是要临机应变的,人少反而好见机行事,要不是我实在不懂如何勘察踪迹,就连冯进宝我也不想带。”

    “也好,那你二位机敏些,我军仍会按部就班行止,今日看起来天气不错,我打算多走一个时辰,走的都是大道,两位若要寻我大队人马,应该很容易,希望你二人能尽快归队。”

    辞别了卫伯玉之后,李承寤和冯进宝立马道旁,看着大队人马缓缓前行。

    卫伯玉这队人马并不算多,只论各战队士卒的话,加起来也就三千五百人左右,然而加上辎重补给,民夫辅兵,竟然也是浩浩荡荡,绵延不绝。

    李承寤看在眼里,心中难免忧虑。

    只要稍有见识的人,稍微深入想想,就应该知道这一趟劳师远征的糜费换算成绢帛米粟,只怕是个不得了的数字。已经勉强算是个老练商人的李承寤在心中估算,一时竟然无从算起,只知道这数字必定大得超过他的想象。

    而收益呢?明面上的收益几乎没有,这一回恐怕要伤刘单的脑筋了,这个报捷的文书,恐怕就没有以往那么好写。

    当然,如果说这次远征有效地避免了原本安西四镇在不久的将来不得不面对的一场大战,那就还是赚到了。

    此时李承寤总算是能理解朝中某些大臣,尤其是那些清流词臣们对高仙芝这些边军将领的痛恨,认为他们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端耗费天下钱粮,甚至不惜以数万士卒的性命去换取自己那点区区前程。

    尤其是李林甫主政以来,多爱用寒族、蕃将,这样一来清流们自然愈发忿忿。

    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些清流们的指摘其实不无道理,甚至在民间也很容易得到共鸣。

    这也很好理解,天下太平已久,百姓们日日所虑者,无非是为生计所奔波,听说为了去些远在天边的地方打仗,花费了如此巨额的钱粮,无不捶胸顿足,徒呼奈何。

    从前李承寤在玄都观里,也偶尔听到往来的香客们谈及此事,说起钱粮像泼水一样花出去,也大多摇头叹息,有趣的是,如果听到的消息是打赢了,比如大破吐蕃,斩敌数万云云,也不管消息真假,叹息之余说到打了胜仗,总还是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与有荣焉。越是贩夫走卒之辈,越是如此。

    所以从前的李承寤对镇守四方的节度使们也是没有太多好感的,他们的确打了很多胜仗,但总体的感观,至少在长安城的百姓中,也还是偏负面。

    当然,现在的李承寤,脑子里对天下的印象已经截然不同,他至少是知道世界地图的完整轮廓,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的。他知道大唐盛世虽然看起来如日中天,貌似威服四海,其实在各个方向上边疆的压力都是很大的,这时候如果废驰武备自然是很愚蠢的事情。

    至少从客观上来讲,边塞的节度使们在天宝年间总的来说都很好战,然而这些战争如果真正起到了威慑外番的作用,替汉家天下维持了一个稳定繁荣的环境,那所耗费的那些钱粮,实在是花得最值的钱了。

    可惜,活在繁花似锦的盛世中的人们,大多不知道这安稳日子是怎么来的,总觉得天经地义,本该如此,殊不知为了这份安稳,总是会有人在以性命相搏的。

    如今的大唐,已经到了刀架到脖子上的时候。只是现在大多数人当然还不知道,这握刀的人是谁。李承寤倒是知道,但又能怎么样呢?

    一开始李承寤以为自己会日夜焦虑,惮心竭虑地谋划,制定出若干套可行的方案,或是破解,或是拖延,或是遏制安禄山孤注一掷的决策,最终避免渔阳鼙鼓动地来。

    但如今李承寤发现,从这几天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来看,竟然是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虽然偶尔也会忧思焦虑,但总的来说,居然还保持了一种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态度,并没有想要做什么刻意的、激烈的举措,大概也是受了李承寤所谓“道心”的影响。

    修道嘛,修到一定境界都是些无情之人,我只管飞升去也,哪管他人间如何疾苦。

    当然,如今李承寤还没到那个地步,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之所以会穿越到这里来,以这个时机,这个身份,那总还是有使命感的,总觉得自己过来就是为了要改变这一切。倒是也并不矛盾,这两个现在是完全浑然天成的同一个人了。

    把这个世界从地狱的边缘拉回来,这就是李承寤的任务。

    但是首先呢,他还是要先想办法解决掉谋落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