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安乐皇 » 第三十九章 好消息

第三十九章 好消息

    “不是吧?这么劲爆的消息,你们不确定是真是假?”

    “皇都金陵城那边传来的,我等又不是在朝中为官的人,是真是假,谁又能十成十的确定?”

    “有道理,这壶酒算我的,就当我请你们了。”

    “东家讲究!”

    秦安乐从客人桌子起身,将带来的一壶酒送给了这桌客人,便回到了柜台前,他决定出一趟门,去临安都指挥使司找常典赞问一问,既然常典赞能够事先知道,老爹肃王兵败汴州城乃是计划中事,那便一定提前获知了这些消息,以常典赞获取消息的官署渠道且也一定比市井要快,这些消息是真是假,问问常典赞立马就能得出结果。

    “妾身来的好像不是时候,秦东家好似有急事出门?”

    “呃,温姑娘?”

    刚打算出门去都司,迎面就碰上了进门而来款款施了一礼且眉目含笑的温秋霜,秦安乐笑笑道:“是有些事出门,但也并不那么着急,温姑娘既然来了,陪温姑娘坐一坐的时间还是有的,并不耽误事。”

    “那便打搅了。”

    “言重了,温姑娘上门是客,招呼客人本也是我这个东家的分内之事,温姑娘,楼上请还是?”

    “随便。”

    “那楼上吧,清静。”

    在楼上靠近栏杆的桌子上摆了茶以及三五道减了分量的三味蛋品菜,楼下街道上时不时有货郎等人的叫卖声传来,也偶尔有商家店铺等重新开业后的锣鼓宣传声传来,但声音很快就过去了,或隔得远,不至于吵闹,秦安乐问道:“栖霞书院如今是什么情况了?都修缮好了吗?岑兄和文兄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嗯,一下三个问题呢……”温秋霜抿了口茶,菜都是她点的,她吃的不多,减少分量也是她要求的,她拈起筷子夹了一小口流光溢彩翡翠蛋的菜,咀嚼着,莞尔笑笑,抬眸道:“书院前日已恢复了正常教学,学子们也都回书院了,但有几栋楼宇建筑被烧毁了,才把受损部分清理出来,后又请工匠来推倒了,虽说地基是完好的,可原址重建却也没这么快建好,倒是整日弄得灰尘四起,短时间内怕是有得受了,至于岑学子和文学子,耽误了这些日,都在书院脱不开身呢。”

    “说到书院,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我们书院好像也……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来报答秦东家的,当晚的事,妾身代表书院以及自己,再次谢谢秦东家了。”

    “客气了……”

    温秋霜登门来专程是来道谢的,虽然什么礼物也没带来,却好似带来了她人生中最贵重的礼物,说话闲谈了小半个时辰,她走后,秦安乐便出门来到了临安都指挥使司,在都司内院亭子里,又坐下喝起了茶。

    “苏柳也坐。”秦安乐拉着苏柳,在亭子石桌前也坐下后,便把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说道:“肃王兵败汴州城,退回北都晋阳城以后,便立刻派遣麾下大将李太霄,向东边保州城方向突袭,半个月时间连下一十八州城,连与北都一样属于抵御北边北燕国和北契国的重镇保州城,将近十五万重兵,无一人出门迎战,直接大开城门纷纷投向了肃王,而肃王也在同一时间向西边突袭,连下二十一州城,并又继续南下,接连攻克了平阳城、潞州城、广平城等,已兵至汴州城下了,而汴州以北,尽在肃王掌控中了。”

    他说完,问道:“这些都是我前一时听到的消息,请问常都指挥使,是否属实?”

    “你特意过来,便是为了来向我确认是否属实?”

    “没错。”

    常典赞想起当初秦安乐就曾问过肃王的事,于此事上表现出来的关心,令得他既意外又似乎不那么意外,当即点头道:“你听到的这些全部属实。”

    “果然,还得是你……”秦安乐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开心,拿起杯盏喝了口道:“我就猜到,常都指挥使一定比民间收到的消息要快而且准。”

    因为临安城与本朝北边相隔距离太远的缘故,且中间大段距离上还隔着皇都金陵城,这些消息于临安市井上逐渐传播开时,对于常典赞来说,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鲜消息,他在五日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事,也或者说这些事其一都在他的意料中,甚至谈不上意料,而是他所知道的肃王全盘计划的一步步实施而已,其二每隔数日便断断续续的就有消息传来他这边,自肃王退后北都后,这段时间至少有数次消息的来返传送,而这些于民间市井上却都半点消息也没,准确说属于后知后觉。

    “我此前见过临安知府,听说你在治理贼寇等问题上给出了不少建议。”

    “常都指挥使以为,这些建议给的好还是不好?”

    “建议始终是建议,最终看的还是结果……”此时说起其他话,常典赞话锋一转道:“当然,结果上来看,是好的。”

    “这夸奖,怎么跟挠痒痒似的。”

    “那该怎么夸你?说你才能绝世,文韬武略,乃经天纬地之大才?另外,我有个女儿要嫁给你?”

    “常都指挥使,是懂夸人的!”

    在都司与常典赞一顿闲扯,至少常典赞不知在什么时候竟也有了与秦安乐闲扯的兴趣,而后,秦安乐心情愉悦且相当愉悦更极度愉悦的离开了都司,甚至是一路吹着口哨,优哉游哉的往回财源滚滚的街上走着,今天没有什么比今天听到且确认的消息能更令他开心的,而身旁苏柳感受到他的心情,心中也是喜悦的。

    而在与二人隔了一排商家店铺等建筑物的另一条街道上,却正发生着一幕并不令人喜悦的事,数名皇衣卫生拉硬拽的从一家米粮铺拖出了一名花季少女,并对追赶出来的少女爹娘,完全不顾死活的一顿拳打脚踢。

    “我求求你们了,放过小女吧,她才十五岁。”

    “江南绣衣局奉陛下诏令,行陛下隆恩,你们当真不知好歹!”

    临安城才刚刚从乱后恢复过来,这些皇衣卫又开始无法无天了,而这些人便正是比皇衣卫还要更加臭名昭著的江南绣衣局,当然,这些人本也是皇衣卫。

    江南绣衣局是当今陛下三年前下旨成立的新衙署,由皇衣卫负责提领与执掌局中事务,说白了这就是很明显的一再加大皇衣卫权限的放权行为,他们本来只是皇衣卫,结果不断的执掌与统领新建的衙署机构,所涉及的事务越多,行事范围越大,毫无疑问权力也就越大,再加上皇权依仗,地方官员对他们又没有半点约束权,那自然就横行无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官位不高的地方官员都完全得看他们脸色。

    而江南绣衣局的行事范围表面上是整个江南,但实际上是整个安朝,各大府州县均有江南绣衣局的衙署,所干的事是替宫中置办绫罗丝绸、华衣锦服等相关事务,可事实上这层用来遮掩的窗户纸早就被捅破了,皇衣卫也不装了,从原本的充当绣衣局织工,到如今变成了是行陛下隆恩,干的是替当今陛下全天下搜罗美人的勾当,干的是要钱要人还要命的勾当。

    他们主事之人便是皇衣卫正三品的副都指挥使皇甫端,而这批人也正是此前大肆抓捕妄议朝政妄议陛下的言事之人的人,事情搞大了后,撤了十天半个月,如今不抓言事之人了,便又重操旧业的干起了老勾当,或说回归了本来职事,而他们职事的操作空间非常大,总而言之,受苦受难的全是下至十三四岁与上至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尤其是年轻又貌美的女子。

    街中人看着这一幕,大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而那少女哭喊着被带上了马车,少女爹娘已被打得瘫倒在地,苦苦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