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默勒傻子 » 第十四章,年后的魔鬼训练

第十四章,年后的魔鬼训练

    爆竹声中辞旧岁,梅花香里迎新春。

    春节的悄然而至,大街小巷充满了喜悦的气氛。被赵武训练的精疲力尽的自卫队队员,当听到王浩放假几天的时候。都高声雀跃。这一段时间赵武在训练他们,教授军中的刺杀与冲锋。还是比较简单的实用技术。王浩看着这些新兵蛋子,嘿嘿的笑着,等过完年,我亲自教教,定让这些家伙脱一层皮。王浩邪笑着。可新兵蛋子哪里知道,年后的训练是怎么邪门,怎么残酷。

    先不告诉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过个好年。王浩提前给这些人每个人发了二俩银子的月薪。说年后表现好的,还有奖金。一时间,众人惊呼“财神爷,就是财神爷,表现好好有奖金,哈哈哈,年后加把劲,一定要把奖金拿到手”。众人在一片嬉闹声中散去,各自回家,开开心心过年去了。

    树雄心闯大业秀才舔锦绣,立壮志写春秋日月照默勒。雄心壮志。走进家门,一对硕大的对联赫然挂在门口。一看就是杨夫子的作品。看着院子里忙来忙去的丫鬟和仆人,王浩感叹“恍惚一切都在梦中”。随着丫鬟和仆人的打招呼“少爷好”,王浩迈进了家门。现在家里下人都叫他少爷,叫王澜老爷。

    等走进客厅,一家人都在等他,父亲王澜,母亲王白氏,三弟王豹,妹妹王菊,都坐在凳子上。丫鬟宋英,还有书童王春,都站在身边伺候众人。王浩毕竟是现代人,有点不适应被人伺候的感觉。就对丫鬟宋英和王春“菜端上来后,你们也去吃点东西,今天是除夕夜,不用伺候,我们自己来”。“少爷我们习惯了,再说这是规矩”,丫鬟宋英赶紧说到。看着这俩人倔强的站在哪里。王浩心里有点心酸,于是到“我们家没有那么多规矩,叫你们去就去”。宋英和王春这才去吃饭。王浩看着一家人,举起手中的酒“爹,娘,三弟,小妹,今天是除夕夜,过完年我就到县城上学去了,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敬你们一杯”,大家纷纷举杯对饮。一直闹腾到很晚才各自睡去。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浩早早起床,备下礼物,今天他去拜访县官,顺便把二成分红交给县官,带着王春,骑着马,不一会儿就到门口。通报后,被领进会客堂,县官姓张,已在此任职快三载了,见到王浩便热情的迎了过来,笑话,这大过年的,王秀才是送钱来了,能不热情吗,“哈哈,王秀才这么早啊,昨晚贪杯,今天刚起来啊,来来来,快坐快坐,切茶来”,又问到“我听说你这一阵子挺忙,功课没有拉下吧,家里的事你放心好了,我打声招呼,在纳隆县还没有不听我话的人”,看着张县官表态,王浩知道现在是自己表示的时候了,给王春使了眼色,王春连忙把一个匣子拿过来交给王浩,王浩便把匣子推到张县官面前“大人,这是今年过年的分红,还请笑纳”,“不是给过了吗?”,“每月的红利是给过了,这是过年的红利”,“偶,还有这种分红,哈哈,读书人就是读书人,会来事,我喜欢,你年后来这里读书,需要什么或遇到什么事,就来找我,还有时常来这里转转”,“好的好的,学生到时候一定到府上拜访”,'之后俩人闲聊了俩句。张县官端起茶杯,王浩忙找了借口告辞出来。

    接下来王浩拜访了杨夫子和一些默勒庄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一圈下来,已到了大年初三了。时间好快啊,王浩不由发出感叹。从明天就开始自卫队的训练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王浩知道要想把自卫队训练成能上前杀敌的士兵,必须是训练训练再训练,然后见血,才能成为合格的战兵。

    赵武的实战训练正不是盖的,都是传授战场上的生存之道。王浩在赵武训练的基础上,添加了后世的一些要素,什么匍匐前进,百米冲刺,十公里负重越野…,最主要的是王浩要求必须无条件服从,服从,还是服从。然后纪律第一位,无规则不成方圆。就算前面是悬崖,没有说停,你也得跳下去。只有这样训练出来的队伍,才能成为合格的士兵。

    王浩强调纪律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求队伍必须做到站有站姿,做有坐姿,卫生自己动手,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虽然没要求叠成豆腐块,也是差不多了。

    而且没有那么多长矛,王浩就叫人砍了许多竹子,一头削成矛头样子,平端竹竿,即使前面面对着千军万马,悍不畏死的冲过去。

    赵武的训练已经够他们受的了,王浩又推出了苛刻的要求,这使得自卫队的成员,叫苦连天,但是就是这样的魔鬼训练,还是没有人退出。笑话,能退出吗,退出自卫队,少了二俩银子是小事,退出来会被默勒庄的父老乡亲用吐沫星子淹死。这辈子别想在默勒庄抬起头来。自卫队的成员都是这个想法,所以就算再苦,再累,大家都咬着牙挺着。

    王豹和王春也参加了训练,他们跟自卫队的成员一样,感觉自己快不行了,还是咬牙坚持着,俩人是对副,你俩不坚持做表率,别人也就不会用心了。为了不被其他人看小,俩人狠下心来训练。

    就这样训练了近二十天时间,王浩看着渐渐成型的队伍,便放手交给赵武。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上剑门书院读书,以备乡试,虽然乡试还远,但读书一刻也不能停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读书的大忌。

    还有王浩的内家真气,早已达到了脚踩石烂,隔山打牛的境界。王浩抱拳朝紫山自言自语到“师傅,如今,弟子也达到了您说的那种境界了,等我有了功名,一定会到昆仑山来看您”,默默的朝紫山方向磕了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