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上古封印 » 第29章如来真经

第29章如来真经

    众僧越品,越能感受到觉明偈语,禅理精妙,自知无可匹及,纷纷将目光看向,弘忍师祖左手座的二师兄法海,和弘忍师祖右手座的大师兄神秀。

    只见两人,均对三师兄觉明微笑颔首,都对他佛法禅理表示认同。

    二师兄法海先开口道:“恭喜师弟,三业清净,福慧日增,此偈精妙绝伦,非大善之心不可以悟,假以时日,师弟必当功德圆满,立地成佛。”

    “谢师兄美言,师弟亦希望师兄如如本性,不生不灭,果位大乘。”觉明双掌合十,低头回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法海双掌合十道,接着看向师傅道,“弟子借师弟之言,刚刚想到一偈,弟子偈曰:

    ———————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相本为空。若问心性当如何?随法随缘亦随风。”

    众僧听了都不由自主安静下来,细细咀嚼法海师兄偈语禅理,过了一会儿,众僧尽皆双掌合十,口诵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弘忍祖师点头笑道:“这些年来你在外杀业伐重,为师还担忧你会误入歧途,心念成魔,如今看来倒是为师小觑你了,如今你已醒心明性,为师由衷替你感到高兴!”

    “师傅言重了,弟子这些年虽在外红尘历练,但却时常不忘我佛度心,是以性境不动正果。”法海行礼回道。

    众僧皆把目光看向大师兄神秀,若是他也作不出什么好的偈语来,那么六祖衣钵只能在二师兄和三师兄中做出选择。

    只见大师兄神秀忽然单掌竖立,行礼道:“二位师弟珠玉在前,弟子也有一偈,不知可否和同其光: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圆觉为拂拭,六根无尘埃。”

    众僧听闻俱是默然不语,于心中反复默诵神秀偈语,弘忍祖师也在品思之中微笑点头。

    “圆觉为拂拭,六根无尘埃。大师兄这句偈语正是我佛法门精髓所在啊!

    大师兄禅法已至无疆,已至无疆啊!”有僧侣品完,忍不住大声语道。

    “三位师兄所作偈语,俱是至理明禅,无有高低,这可如何是好?”其中一个僧众道。

    “哎!你愁什么,咱们选不出来,不是还有师傅吗?且看他老人家怎么分法。”

    众僧,对三位师兄偈语议论开来,弘忍祖师目光却看向年龄最小的和尚身上,惠能的目光也自始至终放在他的身上。

    眼见小僧皱眉沉索,汗流浃背,感受到弘忍祖师目光看来,他也抬头与弘忍祖师四目相对。

    他像是想到什么,长松一气,朗声说道:“弟子….弟子也想到一偈,还望师傅和诸位师兄为我品断。”

    “什么?”小僧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惠能小师弟也要作偈?他可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啊!”

    “小师弟这是不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就算做的不好,你好意思笑话他吗?”

    “说的也对,你们猜小师弟作的偈语能不能盖过师兄他们?”

    “你想什么呢!小师弟大字不识一个,几次听佛经都能睡着了,你可知道他为啥被师傅罚去做饭劈柴,还不是因为他心不专一,杂念丛生。

    师傅让他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等他做到,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才准许他继续回来听佛经。他能做出个啥偈语来。”

    “说的是,说的是………”

    “阿弥陀佛!”弘忍双手合十,示意全场肃穆,“惠能你想到什么,说给大家听吧。”

    “是师傅。弟子所想偈语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师弟这偈是属于佛家的无有禅意,可我感觉和三位师兄相比还是差点意思。”

    “小师弟偈意修行要万般一空,连想本身都不要想,可红尘种种,人在其中,又岂能如他所说的无身无欲不染尘埃呢?”

    “按他所说,只有寂灭才能达到他说的本来不无一物的心性!咱们活人不都要成死人了,才能达到他说的境地。”

    “小师弟偈语是万丈枝叶撤树干,自掘坟墓。他说的是无物,可又将心放于何处?人都被他说没了,佛又能放于何处?”

    “小师弟偈语是剽窃大师兄偈语,还把大师兄的精髓篡改得面目全非,谁要依他所行,真是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这也不怪小师弟,他不懂经文禅理,喜欢劈柴修行,有此见地已属不易。”

    听着身边师兄们七嘴八舌的非议,预料之中的技压全场没有出现,小僧惠能拳头捏的微微作响,心中骂道:“你们这些蠢蛋,什么东西都不懂,我的偈语哪里不好啦?”

    弘忍祖师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也不看他了,目光望向余众道:“神秀,法海,觉明,你们三个偈语,都可各证本性心佛,为师一时难做决断。待日后为师想通,再做决断。”

    众僧面面相觑,没想到会是这样结果。到结束离开,弘忍祖师连惠能名字都未提过。

    傍晚,小僧惠能在烧火做饭,怔怔望着灶台里燃烧木柴,心想:

    “人这一生不就像这柴火一样,到死就会一无所有,自己所做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有什么不对?”

    正想着听到身后有异响,转头看去是师傅弘忍过来。小僧惠能又把头转了回去,竟是不理师傅。

    弘忍竟也不生气,走到近前,问道:“饭都煮熟了吗?”

    小僧惠能竟也没好气回道,“米饭熟了,再等一会,法如师兄去拿饭勺了。”

    弘忍连拍三巴掌打在小僧惠能后背上,微怒道,“竟敢这么对我说话,今晚子时三刻来后山佛堂找我。”

    子夜,后山佛堂内,小僧惠能一进去,就看到师傅弘忍盘膝坐在蒲团上,一进来小僧惠能就没好气道:“爹,我这偈语哪里不好了?为什么你不把衣钵传给我?我明明已经见性悟法了。”

    “这就是你悟得道?”弘忍气不打一处来,叹道,“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你倒好,直接来个一步登天,这能行吗?

    为父年事已高,本想今日借机,传钵于你,还以为你这几年在柴房修行能有所渐悟。在今天比较中能大放异彩,不成想你是这么不成器的愚石。”

    “爹!”小僧惠能叫道,“我可是你儿子,你不把衣钵传我,你难道还要传给外人不成?

    孩儿再怎么愚钝,那也是你亲生的。

    神秀、法海、觉明,他们都是外人,等他们要是做了第六代师祖,可不得把你这五代祖师给赶出去。你总不能指望外人他们来给你养老送终吧!”

    “唉。事到如今为父只能将传钵一分为二,将师祖法衣给你,将师祖《如来真经》分付给神秀。”弘忍望着桌上烛火,不住叹道。

    “爹,这怎么可以,那我岂不?岂不成了空架子了,光有一个法衣。”

    “这《如来真经》为父早已通晓,现在说给你听。

    其实达摩师祖所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并不是我白天所说那样,达摩师祖从天竺之中并非传教而来,而是逃到中土。

    因为他从《如来真经》经文之中,悟出一个天大的秘密;我们所处的红尘世间,其实是虚妄之地。”

    “虚妄之地?”小僧惠能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