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首赤伶,引领国风时代 » 第1章 雪中蓑衣老翁和戏曲

第1章 雪中蓑衣老翁和戏曲

    农历,冬月廿二。

    天降大雪。

    尘世被装饰成白皑皑的样子。

    原本充满喧嚣的天地,在这一刻,也变得极为安静起来。

    陈家村,老祠堂,戏台上。

    一名少年,正拿着扫把,在戏台上扫着。

    这少年看起来十八九岁,身形略显消瘦,但五官模样,却是长得极为俊朗,剑眉星目,唇红齿白,是那种能让无数少女为之倾心的类型。

    少年叫做江河。

    是跟随戏班子一起来到这陈家村的。

    戏班子等下就要上台唱戏了,他作为一个小杂役,可要把戏台清理干净。

    只是,这么大的雪,会有人来看戏吗?

    有冷风吹来,钻进了江河的领口,让江河冷得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脖子,心中的疑惑更重了。

    “老王头,我看都不会有人来看我们唱戏,您确定等下还要唱吗?”

    在戏台上,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检查着戏台细节的问题。

    这人是戏班子的班主,人们都叫他老王头。

    据说在戏曲上是三代传承,这个戏班子就是他爷爷辈创建的,现在交到了他的手中,他本身对戏曲也很是热爱。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幻,这戏班子的生存也变得极为困难。

    只怕不日就要解散。

    此刻,老王头听到江河的话,目光看向戏台外的鹅毛大雪,也是面露忧愁,道:“再看看吧,说不定等下雪就停了。”

    “今天是陈老爷子的九十寿辰,他老最喜欢听戏了,过这九十岁也没向子女提出别的要求,就想再听我们梨花班给一曲,人家那么赏识我们,我们也不好让人家失望啊。”

    “江河,你扫完了戏台,就去后台烤一下火,这天气,还真是怪冷的。”

    说着,老王头就先走进了后台。

    江河点头,快速扫完戏台后,也跟随进去。

    此刻。

    戏台后面,戏班子的众人正烤着小太阳。

    这一走进去,顿时就有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那叫一个舒坦!

    江河烤着手,望着眼前已经化好妆的青衣花旦,思绪也是有些飘远。

    其实,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他是在上个月,重生穿越过来的。

    前主和他同名,也叫江河,十八岁,是个孤儿,从小就在戏班子里长大。

    据说是老王头十八年前,在雪地里捡回来的。

    当初没有老王头,估计就彻底凉了。

    但这前主终究还是逃不出这份苦命,就上个月,发生意外,从戏台上掉下来,一命呜呼了。

    人人都以为前主平安无事,毕竟戏台也并不是很高,从戏台上掉下死去的事情,还是很少发生的。

    但却又怎知,现在的江河,早已换人。

    前世中。

    江河不是很喜欢戏曲的,不止是他,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不喜欢。

    有听那戏曲的功夫,去峡谷逛一逛,那不香吗?

    他也不是很想一直在戏班子里生活。

    总觉得自己重活一世,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所以,在穿越过来后,江河就向老王头提出了辞呈,想外出发展一下,看看这个新的世界。

    老王头膝下只有女儿,并无儿子,一直待江河如子,江河也待老王头如父。

    尽管老王头十分想要让江河留下来,继续传承这戏班子。

    但也明白,现在戏曲没落,江河自己又无心继续唱戏,执意将江河留下来,可能也是害了江河。

    所以也就答应了。

    现在这一台戏,也是江河留在这戏班子里的最后一台戏。

    不知为何,本不喜欢待在戏班子里的江河,此刻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也是唏嘘不已,鼻尖总是会泛出阵阵酸意。

    “大概是冷的,感冒了吧?”

    江河默默道。

    ……

    下午两点半!

    老师傅们已经敲锣打鼓起来。

    道道声响,悦耳响亮,传遍了大半个陈家村。

    演员们是三点正式表演。

    现在是热场,让观众们好知道演出即将开始了,让他们快来看呢。

    就连江河这时也是化上了妆,等待上场。

    只是,这下午的雪比上午下得还更加大了。

    风雪交加下,戏台下的空地上,没有一人。

    也是,这么大的雪,谁会吃饱了撑着来看戏啊。

    很快。

    时间就要到三点了,台下还是空无一人。

    “班主,我们等下还要唱吗?”

    戏班子里,一个化了妆的青衣,忧心忡忡的向老王头问道。

    老王头这时也是犯了难。

    看这情景,是不会有人来看他们唱戏的。

    唱了也是白唱。

    要是不唱的话,想必陈家的人,也能理解。

    要不,就不唱了?

    “班主,您看那是谁!”

    而就在老王头要说话时,一旁却有人突然喊道。

    人们纷纷闻声望去。

    只见戏台下,雪地里,一名穿着蓑衣的老人,一手撑着拐杖,一手拿着小板凳,步履蹒跚的向戏台走来。

    背后的雪地里,留着他那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

    “是陈老爷子!”

    老王头顿时大惊,连忙跑下戏台相迎。

    “老爷子,您怎么来了啊?”

    虽然老王头年级不小,但面对陈老爷子时还是用得敬语。

    陈老爷子呵呵一笑,露出那一口掉得不剩下几个的牙齿,道:“看戏!”

    老王头一怔。

    陈老爷子继续走着,浑然不顾还在下雪,将小板凳放到了空地中间,板板正正的坐下,笑呵呵道:“王班主,今天辛苦你们了,这么冷的天,还要麻烦你们唱戏给我这个老不死的看,辛苦了。”

    “现在时间就快到了,王班主,你去忙你的吧,我安安静静看戏就好。”

    老王头面露艰难之色,欲言又止。

    陈老爷子一愣,感觉到了事情不对劲,道:“王班主,你不会见没人看你们唱戏,就打算不唱了吧?”

    老王头张了张嘴,话还没说出口,陈老爷子就着急说道:“王班主,可别啊!王班主,实不相瞒,我这个老不死的除了爱听戏,就没其他爱好了,以前也曾唱过一段时间戏呢,只是因为年龄原因,就慢慢退下了。”

    “但我人虽然退下了,可心里却是一直记着戏曲,一直都想在现场听一听戏曲呢,但奈何,现在这社会生活是越过越好,戏曲班子却是越来越少,我也是好不容易才让我那儿子将你们请来,为的就是在临死之前,最后再在现场听一听那熟悉的声音,还请王班主满足老不死我这个愿望啊。”

    陈老爷子越说越急,就要站起来向老王头请求。

    老王头吓得连忙阻止,“老爷子,这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在将陈老爷子按回板凳上后,老王头看着陈老爷子那满怀期待的目光,倍感羞愧,道:“老爷子,您这大过生日的,什么死不死的,太不吉利了,您老是要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人呢。”

    “这件事情,都是我的错!”

    “想当初,我爷爷教我唱戏时,就曾立下过规矩,我们唱戏的,只要开了嗓子,不管台下有没有人,那都得唱下去!而现在,您这么赏脸想听我们唱戏,我们却还想放弃,实属不该!”

    “老爷子,您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唱!”

    “这外面冷,要不您老去后台听?”

    陈老爷子摆了摆手,道:“那多麻烦您,我坐这挺好的,你们是唱戏的,我是看戏的,看戏的就应该坐在台下,可不能坏了这个规矩。”

    见陈老爷子再三坚持,老王头也不再劝说。

    在让专人送了把雨伞给老爷子遮雪,叮嘱了老爷子几句后,老王头便离开。

    然后,他对着身边的江河神色肃然道:“江河,通知各位师兄弟,开唱!”

    江河闻言,也是脸色肃然,重重点头。

    高声呐喊:“开场!”

    咚咚锵,咚咚锵!

    瞬间,锣鼓声再起,响彻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