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路花开一路歌 » 第六章 初生牛犊

第六章 初生牛犊

    那女生一看就是个性格非常爽朗的人,笑着揉了揉脑袋说没事,还帮我把书捡了起来,我看到她脸前的学生卡上写着的名字叫“夏云”,跟我同姓呢。

    这时,快上课了,我对赵富贵说:“中午再打饭,不用涂咖喱酱和臭豆腐了,那办法只能用一次,再用也不灵了。你带着大家,还摆早晨那个阵型,让前排的人一路拿勺子敲着盆去,边敲边喊104班来啦,叫他们让路。”

    赵富贵把头一昂,信心十足:“好!咱们也都有了经验了!”说着转头大吼一声“兄弟们,中午打饭继续战斗!”

    全班男生齐齐高声回应,还有人敲桌子助兴,教室里一片喧哗。

    大课音的时候,我再一次叮嘱赵富贵:经过早晨的打饭之后,别人对我们已经有了防范之心,因此中午打饭的阻力肯定比早晨大,纯粹要靠队形不散、战斗力不减这些硬实力来获胜。以后能不能顺利打饭,就看中午这一仗了,如果打赢了,我们104班从此以后打饭无忧,如果打不赢,以后打饭还会是个难题、早晨的战果也就付之东流了。赵富贵也明白形势之严峻,郑重地点了点头。

    其实,赵富贵这个人,虽然小学时一直不好好学习、算不上一个好学生,但是他的人品并不坏。我小学时与他同校不同班,时常在校园里见到他。有一次,我看到他背起一个不小心跌倒、摔破膝盖的一年级小朋友,送医务室;还有一次,我看到他往旗杆上投掷石子玩儿,练准头,砸伤了一个小男孩的头,小男孩捂着脑袋一脸迷茫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砸到了自己,赵富贵完全可以开溜逃走不承认,但是他主动带着男孩去找老师,送男孩去医院、联系家长。

    通过这两件事,我觉得赵富贵同学虽然生于市井、长于江湖、混迹于地痞流氓群体,但他本性不坏,是个善良而有担当的人。班主任肖晖老师显然也是提前做了一番调查,了解到这些,才敢指定他为代理班长。后来的事实证明,肖老师这一步大胆用人的险棋,真的是走对了。

    中午的打饭之战,果然肢体冲突更严峻,但是大家团结一心,保持住了良好的战斗力。很多女生也加入了战斗,向挤过来的人挥舞着长指甲,扯着尖细的嗓门大叫“让开!让开!104班必须先打!”

    此次大获全胜以后,104班在校园里的霸主地位便奠定了,打饭,打开水,借阅图书,全班同学都排着队一起去,其他班级再也不敢来犯,乖乖退到我们班同学后面去互相挤。

    不过,据我所知,赵富贵应该是和高中以及初二、三的几个校霸因为这件事而谈过。并且,走读的赵富贵即使不在食堂打饭,也经常时不时在打饭的时候去伙房门口站一会儿,看看,防止有人捣乱,毕竟被新生称霸食堂、开水房和图书馆这件事,也算狠狠地折了那些校霸的面子。

    初中刚入学的第二天,我们104班这个新生班级就打赢了伙房打饭争夺战,进而称霸了学校的伙房、开水房和图书馆,这件事令高中各年级和初二、初三的人格外不舒服。特别是一些在学校实施惯了霸凌的校霸。

    这些校霸很郁闷,一帮战斗力低成渣的新生弱鸡小屁孩,竟然团结起来形成铜墙铁壁,组成了一列钢铁战车!他们想撼动,无奈他们个人战斗力虽强,人数却远远不及——他们可没那个本事把整个班团结起来。

    尽管这些校霸无可奈何,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被他们不爽的暗恨着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代理班长赵富贵同学充分发挥他的家庭出身优势,充分利用自己在中小学生江湖之中的名气,找这些校霸谈了一次。

    这些校霸,说得好听些,是称霸校园的霸主、带头大哥,说得难听些,不就是欺负弱小同学的渣渣吗?遇到真正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他们只有跪地挨打求饶喊爷爷的份,哪里还敢造次?而赵富贵,就凭他多年以来整天与一帮地痞流氓混混们在一起给自家的生意看场子,已经太有震慑力了。那些地痞流氓都是给他家打工的马仔儿,他的身份与江湖地位,甩那些所谓的校霸不知几条街。所以,校霸们再怎么不服气,也无可奈何,他们都怕赵富贵。

    即使如此,赵富贵还是不太放心,怕自己班上的同学受欺负,因此隔三差五时不时的会在打饭、打开水和图书馆开放的时候去溜达溜达,站一会儿,看看情况,顺便也跟几个大小校霸们“聊聊天”。

    不得不说,责任心如此之强的赵富贵,真的是一个负责任的班长,尽管他学习成绩一团糟糕,但他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与担当意识,认为自己既然是班长,就有责任保护好这一班的人。

    我当年罔担了一个聪明的名头,实际上却是个只会掉书袋毫无社会阅历知识的傻孩子,天真得仿佛一个快乐的小傻瓜,以为世界就是我小小手掌上的一个魔方玩具,随便我把它翻弄成什么样子。

    那时的我们,就是一群初生的牛犊,忙着在新的草原上撒欢打滚,哪里顾得上去想山林里有没有老虎。现在想来,这种近似于打架的行为,这些无处不在的霸凌现象,竟然没有一个老师或者校方管理人员到场进行管理。事实上,学校如果有老师或者工作人员每天在打饭时来管辖疏导一下,打饭和打开水应该不至于产生这种乱象。不过,校长应该有校长的苦衷,公立学校,教师数量有限,经费靠教育部门拨付,我们县当时贫穷落后想必经费也没多少,学校自己又没创收的来源,想多招聘几个工作人员也没钱。

    现在回忆一下,诺大的学校,两个校区,所聘用的校工真是少得可怜,堪堪勉强维持学校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