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坐牢开始修仙 » 第8章 宣德三十二年

第8章 宣德三十二年

    皇宫,太和殿

    垂暮的老皇帝坐在了金座之上,捂住了胸膛,剧烈的咳嗽。

    他不同齐国那位年轻的皇帝,如今的他,已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老人。

    “陛下。”长公主走进空无一人的金殿,向老皇帝微微躬身,但却没有行跪拜礼。

    “国师都没斗过你,朕老眼昏花,竟一直以为你是个软弱的普通女子。”老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夺的不是你的皇位,是太子的皇位。”长公主说。

    老皇帝没年头可活了,说难听点,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是个问题。

    长公主抢的,是太子的皇位。

    “太子登基,对你有什么坏处?”老皇帝有些费解:“他只不过是个小孩子罢了,即使登基,你有禁军和白衣卫支持,依旧大权在握。”

    “剑在别人手中,哪里比得上在自己手中好用?”长公主轻声说道:“我就是要用我自己的手腕,撑起这大魏的天空!”

    老皇帝微微一愣,而后苦笑着摇了摇头:“真不懂你。”

    当年的他,同时代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皇位堪称白捡,所以他也不可能懂长公主这种激进的想法。

    “能把你的剑给朕吗?”老皇帝问。

    长公主抽出了腰间佩剑,随手抛向了老皇帝,坚忍插在金案之上。

    老皇帝抽出长剑,手指拂过剑刃,指尖被撕裂开一道细微的血口,不由赞叹道:“剑长三尺,剑性霸道而易怒,如百折不挠的松柏般坚韧,好剑啊。”

    “陛下是要以此剑来做垂死挣扎吗?”长公主问。

    她之所以敢把佩剑给老皇帝,就是因为她知道即使皇帝要殊死一搏,依旧无济于事,只是死的更快而已。

    “朕,自己便可了断,无需你来手足相残了。”老皇帝轻声说道,将剑刃搭在了自己的咽喉前。

    以此剑之锋利,轻轻一抹,即可绝了他的生机。

    “慢着。”长公主叫住了老皇帝。

    老皇帝手臂微微一颤,看向了长公主:“难道你还要玩些心慈手软的把戏吗?”

    “不,你临死之前,我需要你写几张圣旨。”长公主淡淡的说。

    心慈手软这个词,放在她身上未免太奢侈了些。

    老皇帝坐在了龙椅上,握住了那根狼毫金笔。

    “就算朕送给你的登基贺礼吧。”

    长公主闭目思考,缓缓说道:“我需要一张你禅位给我的遗诏,废太子为成阳伯,可有意见?”

    “你能留他一条性命,我已经很意外了。”老皇帝提笔在玉轴祥云瑞鹤七色圣旨上书写。

    这并不是件轻松活儿,老皇帝足足写了十分钟有余,直至额头密布细汗才松开了手:“还有吗?”

    “还有几道,只不过不需要这么复杂了。”长公主说:“朝廷高层的变更而已。”

    而已,这个词此时却显得多么刺耳。

    “封夏侯烈为京师三营统领,执掌巡视京师守卫之权,封长平侯。”

    “封吴堰为五军都督府正一品右都督,同时保留其禁军统领一职,封汉勇候。”

    老皇帝微微颔首:“这俩人的封赏倒还算合理。”

    “封谢宵为五军都督府正一品左都督,同时保留其白衣卫指挥使一职,封——辽王。”长公主闭目轻思。

    “白衣卫已经给了他滔天的权势,加封为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未免有些冒险了些吧。”老皇帝微微颦眉,但看长公主不语,便只能落地继续写圣旨。

    “苏琅,归还其荒州大将军的权力,追加兵部尚书职务,封——荒王。”

    老皇帝停笔,摇了摇头:“这个旨意,我不会写。”

    “你不写,我也会写,只不过差了一日罢了。”长公主淡淡的说。

    老皇帝望向长公主,心中有些无奈。

    “荒州十万边军尽在他掌控之中,如若他投靠齐国,你可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老皇帝说。

    “所以,我才要封他为兵部尚书。”长公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老皇帝脸色微动:“你是要,把他留在京师?”

    “我答应过他,要把荒州还给他,我不会失约,而且他确实是最适合荒州大将军的人,哪怕是谢宵,也不能替代他。”长公主说:“但是在他回荒州前,我要给他在荒州多加几个帮手。”

    所谓帮手,其实就是制衡苏琅的权臣,可以是监军,副将,甚至是把早已废除多年的荒州布政史和巡抚重设。

    这样的法子太多了。

    “既然你心里有数,我就不多问了。”老皇帝写罢最后一道旨意,长吐了一口浊气。

    他将那枚象征着大魏三百年国运的金印玉玺扣下。

    桌上摆放着六道一品玉轴七色祥瑞瑞鹤圣旨,分别对应长公主登基,废除太子,封赏夏侯烈,吴堰,谢宵,苏琅四大功臣。

    “等明日上朝,他们怕是要吓一跳。”老皇帝闭上了双目。

    长公主微微躬身,向老皇帝行礼。

    “恭送,大魏宣德皇帝上路!”

    利剑抹过咽喉,老皇帝坐在龙椅上,仿佛睡着了一般祥和。

    长公主拂过了袖子,桌上的六道圣旨和镇国玉玺消失不见。

    她轻轻的走出了金殿,看向殿外,上万禁军黑压压一片,如同黑色的海洋一般。

    他们齐齐下跪,为首者正是夏侯烈和吴堰。

    “陛下万岁,大魏万岁!”

    天空中,紫气三万里洪流涌动,盛开的金莲让整座京师如白昼。

    ……

    《魏史》记载,宣德三十二年十月初三夜子时,长公主与京师许都发动政变,禁军统领之吴堰、天牢典狱长夏侯烈、白衣卫指挥使谢宵,武安君苏琅附应。

    当夜,三万禁军杀入皇宫,内阁首辅李长生,司礼监掌印太监徐玉阻拦未果,李长生当场战死,徐玉不知去向。

    后禁军控制了皇宫,将太子镇压于东宫内,皇宫内妃子侍卫太监等均被勒令关押宫内,不得随意走动。

    当夜,宣德皇帝殡天,临终前连下六道圣旨,分别为禅位于长公主,废除太子为成阳伯,封赏夏侯烈,吴堰,谢宵,苏琅。

    宣德三十二年十月初三夜子时,紫气三万里,有盛世之金莲盛开与京师夜空,实为天降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