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和我的交校 » 第九章 心灵鸡汤三部曲

第九章 心灵鸡汤三部曲

    在班委会上,班主任说过一段话:“当你觉得学习有困难,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好时,你要想象:你现在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一走,你害怕走不出去,想要放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接着走下去,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外面的光亮!”

    也就是说,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不要放弃,而是坚持。

    在星期四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一篇文章,写的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如何战胜自己的故事一一

    1970年,毕淑敏成为了去XZ阿里部队的第一批五个女兵的“一个。当时,就算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她们也要出去拉练,空越无人区。作为女兵的她们,要背负70千克重的装备,行进60千米,翻过海拔6000米的高山。

    想想那时时她才17岁,比我现在还小呢,而且是个女孩子,要做到这些真不容易。

    毕淑敏在文章里写道:“从早上开始,我心里就特别恐惧,到下午4点,才走了一半路程,我就决定自杀了。我再也走不了了,我不能让所有的感官感受全部的痛苦。我觉得我肺里吸不到一点氧气,当时暮色四合,高原的夜晚来得非常快。我不想活了,我决定死。我要找一个悬崖,岩石一定非常狰狞,不摔则已,一摔就得摔死。”

    当毕淑敏攀上了很高的悬崖后,她最终还是没有跳下去,因为她不想拖累别人,也许是出于求生的本能。后来她遇到了收容队,并被告之,“你如果不快点走,你今天必然会冻死在这个山上”。毕淑敏艰难地抬着脚,一步步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后来,毕淑敏成为了医生和著名的作家。再后来,毕淑敏决定去大学读心理学硕士。

    她读硕士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在班上成绩也不算很好。当时的她非常自卑,对自己一度丧失了信心。但她是一个早在17岁时就学会了决不放弃的人。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她最终取得硕士学位,并且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或许,毕淑敏想要放弃学业时,有可能就是想到了当年她打消自杀念头,坚持走到营地的故事只有不断坚持,最后才能看到希望。如果有机会见着毕淑敏阿姨,我想,她一定会印证我的这推测。

    上一分钟不绝望,下一分钟就有希望,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牢记于心。我很难忘我一个老师说的话:“思想有时候是会欺骗的。”有时,我们确确实实也会想要放弃,这时不要盲目地跟着思想走,而是继续行动下去,说不定转机就会任下一秒钟出现。

    最想放弃的时候,最不能放弃。

    不管是聪明人,还是笨拙的人,都要懂得下“笨”功夫。但相对而言,聪明的人更有下“笨”功夫。为什么呢?因为聪明的人往往觉得有聪明就够了,压根不需要努力。而笨拙的人,知道笨鸟先飞这个道理,要求自己下“笨”功夫反而比聪明人更强。如果聪明人不懂得笨鸟先飞,连基础都打不牢的话,结果就可想而知啦。

    在这方面,我就有着深刻的教训。

    学了几个星期的数学集合不等式章节,老师就组织了一场考核。

    因为考的都是最近学的内容,我感觉自己学的还算扎实,加上对自己的智商充满信心,还有就是我还沉迷于期中考试名列前茅的兴奋当中,所以我就没有复习。

    等到成绩出来了,一向自信满满的我顿时傻了眼:全班34个人,我居然考了25名!

    爸爸妈妈知道了,都大吃一惊,他们怎么没想到我竟然落后到如此差的程度。

    我们的班主任冯小明是个十分负责的老师。他看出了我的失落,于是特意找我谈话:“中职的学习,如果你还没有感觉到苦,那就说明你不够认真。”

    冯老师向来和颜悦色,说起话来,也是那么轻言细语,可他这句提醒,对我无意于当头棒喝,让我认识到经济有点聪明是不够的,更不能靠着聪明“吃新本”新本吃完就没了,如果再不努力,扎扎实实学习的话,恐怕将来就是倒数第一了!呜呜呜呜。

    从那以后,在学习上,我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开始把“吃苦”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冯老师也不断的鞭策和鼓励我。这样我的成绩也开始逐渐往上走,在后来的一次数学集合不等式考试中,我竟然考到了前十五名。

    这次经历让我得到了一下子点启示。

    第一,越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就越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因此而不愿意付出努力。

    第二,如果不脚踏实地的,即使过去有本事,有一天也可能落到谷底,坠入深渊。以致你想爬也爬不起来。

    第三,只要把基础打牢了,才可以取得好成绩。

    我们都知道雄鹰可以在高高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但尽管雄鹰很好的飞行天赋,它们却仍然会认真梳理自己的羽翼,因为如果羽翼乱了,就飞不起来了。人也一样,应该将每一步都认认真真走好,没有什么成功的捷径可走,没有近道可超。所以,也许聪明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有没有出息,而认真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星期五电工实验课我跟电工学习小组的三位学霸讨论:最新的二极管,三极管,实验课题怎么分工,做出实验报告。

    我把从电工老师那里拷来的实验要求发给了每人一份,然后大家开始讨论。在讨论谁该做“理论”部分、谁该做“数据记录”部分、谁该做“计算”部分…的时候,整个就乱套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这个说要做理论,那个说要做记录,一有冲突,大家又都推来抢去的。

    端聿一看,这样讨论下去可不是办法,于是说:“大家都别争了,我的安排吧。”

    其中两位同学拍手叫好,但我就不愉快有点不乐意了:

    凭什么为什么要听你的安排?我觉得还不如让我来安排,我电工很厉害的,我期中电工考试考了第五名了81分。

    那两位同学两双膜拜的眼睛看着小端聿,哇,电工大佬呀!

    我们的电工老师要求很严格,啊,这样的成绩算是不错了。

    端聿笑了起来,于是小端聿跟我说:“成绩好又怎么样?成绩好只能代表你学习好,又不能代表你会指挥实验,再说了,你又没有当过一次电工小组组长,而我经常担任电工小组组长,我有很多经验呀,算得是一位经验老道的一个强者,你还是赶紧收回你的话,服从我的指挥嘛。你没有经验,只能算得上一个新手。

    我的分数是在我们班算得上是顶尖级别的分数,我也没有话说,于是就听从了小端聿的安排。

    这给了我一个启示:要想当一个领导者,光自己有想法还远远不够,要想别人,愿意听从你的意见,服从你的指挥,就必须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才行!

    要让别人信服,就得有比别人强的实力,而领导者更是如此。记得联想控股董事局前主席柳传志,多年前在教育现在联想的接班人杨元庆应该如何当领导时,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只小鸡比另一只小鸡大一点,这并不能保证其他的小鸡服你。但是当你强大到足有火鸡那么大时,别的小鸡不服你就不行。

    提升自己的实力,不仅能保障你将来在社会竞争中更容易立足,帮助里,将来有可能当个更有作为的领导者。

    在现实中,我们又该怎么去主动领导别人呢?

    第一,有带头去做的意识。

    领导领导,不管是“领”还是“导”都是带头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领导,就得有带头做的意识。主动带头去做,是不是恰恰体现出了一位领导的素养呢?

    第二,有主动帮助人的能力与习惯。

    要想做一名领导者,仅仅自己带头还不够,还有学会去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