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序言1--万年之前上古神话开始

序言1--万年之前上古神话开始

    关于过去,上古神话是苦难中奋发有为中国的经典人文历史故事。

    上古神话为什么没有人演绎成好的文学作品呢?

    上古神话是很有趣的存在,有趣在哪儿呢?

    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人文历史故事的经典类型。上古神话形成了我们的精神内核的核心部分,华夏文明、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概念都源自于此,或与之密切相关,不可或缺。

    上古神话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里面有斗争、苦难、挣扎、成长、冒险和英雄主义的主题,是理解中国上古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方式。上古神话内容有什么,一起来探寻有趣的文化路途吧。

    神话为何诞生,上古部落的治理需要神话加持

    在一个一万多年前的智人部落,部落拥有数千女人和总数量稍低一些的男人。她(他)们身上的毛发还比较旺盛,用茅草树藤等遮体御寒。春天到来,男人之间竞相争夺配偶,男性们都会以“先下手为强”,让女人怀上了自己的孩子。在生育率低下的当时,为了部落的发展,即使是部落首领事后发现的,也会选择“忍气吞声”,一通发作之后,便“偃旗息鼓”了。更何况,当时真正的部落首领是女性,女性的地位高,男性通常只处于从属地位。

    他们跟猿猴一样会为了抢夺生育权和食物大打出手,不死不休。他们当时狩猎成功率不高,经常饿着肚子,他们也吃生肉和腐肉,骨髓是滋补品。

    部落之间不断地发生战争,战端一开,必定有一方要被灭门,部落壮大的才是王者之道。战胜者获得领地、食物和女人,失败者的成年男性或死或逃,或被作为奴隶,或被圈禁和食用。她们(女权部落)当时没有善恶,只有生存之道,如何能生存如何来过,一切遵循着“自然之道”。

    她们智慧初开,发现自己在自然界中处于如此弱势的地位。怎么会这样呢?生是什么,死是什么,为什么要吃饭,森林中都有哪些猛兽,如何获取食物,为什么吃了腐肉会不舒服,什么是病了,还能治疗?什么是治病,病为何而来?怎么能够不老不死?一大堆的问题出现了,简直要疯了。

    终于,她们之间产生了简单的言语,有了交流,可以讨论这些痛苦与疑问了。于是,最早最古老的愚昧神话传说诞生了,她们崇拜整个令她们充满疑惑的自然世界,越是畏惧什么,越是崇拜什么,并奉为神灵。

    神话源于人对自然和未知的描述,原本神应当代表上古人类尚未知晓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所需的人文规范,即神应当代表我们未知的科学和真理,是应当知道但尚未知道的真理。

    上古处于愚昧时期,谁能解释疑惑,谁就是“神”。统治者借自然和神的名义统治人间名正而言顺,神话和迷信对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作用极大,有了政治功能,也逐渐有了宗教的功能、文化的功能等。如果没有神话,上古统治者或许难以形成国家统治的机器,神话很好地充当了这个工具。

    你想一下,能够利用大家的惶恐和无知,创造出一个神话以统治部落,不比通过暴力争斗、提供食物等方式来的安全且有效么?一句说,“你会被神灵制裁死亡的!”胜过了其它的千谋万虑,自然而然会被选择适用。愚昧时代,她们认为普天之下都是神明的赐予,包括生死,谁敢不从!

    逐渐地,他们内部形成了某种“特定规则”,或者每过多久就会发生一次“决斗”。他们的争夺有多残忍?不仅分高下也决生死,不敌更强大的新人者或惨遭灭门。这可太恐怖了,这么野蛮的动物属性行为如何被聪明的太古人类解决呢?于是,某一些猿人个体发展出来了谋略,他们“偷偷修炼”,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渐“成神”。因为,神权才是最能唬住人心的。更加聪明的人,还会“招兵买马”,狠狠地抓一批追随者,不仅是显得有气势,更为了构建自己稳固的势力集团。他就是后来的天帝帝俊。

    当有新崛起的小娃子“翅膀渐硬”时,一场大战即将打响。可是,聪明的帝俊已经等候多时了,无论从哪个角度,他都能轻轻一指头便灭了这愣头青。于是,一个部落的领导集团诞生了,稳固而且世袭。怎么感觉有点儿像是“美猴王”孙悟空的真实再版呢?在凡俗里,真实的孙悟空当然是其中一位“伟大”的巫师了;在神话界,它是那除魔卫道的“齐天大圣”。

    后世,上古神话中的天神往往被视为君主或帝王的象征,中国皇帝原本就是最先由神化立位,君王就是神、是天子,神的传人才能当领袖。上古神话故事往往揭示了人们对于权力、统治和政治组织的需求和探索,表达政治权威和合法性,也造成了“王侯将相宁有种”的数千年的不公平。

    因此,上古神话充满了政治和斗争,是将上古人民的无知和愚昧加以利用,并政治化了,产生了巫师政治和文化,巫师代表神。

    作者看着桌布上的小女巫,想着上古神话

    神话的宗教和政治功能带来美与丑,最终应走下神坛

    迷信起源于无知,人类对于世界的不完全了解和对于超自然力量的追求实际上迷信所创造的神祇代表了宇宙真实的规律或所期盼的宇宙规律,神祇用来解释和掌控这些未知的规律。山海经里面各种奇奇怪怪的异兽、事物内容可以找到解释了。

    举一个例子。当统治者和巫师们遇到了解释不了的麻烦时,他们使用玄乎其神的内容“搪塞”或“解释”,大众不掌握真实信息,无从质疑,选择“信任”,于是解释清楚了。巫师作为统治者或者帝王的权威有了,他们的地位在神话权威的加持下变得“坚不可摧”。神话的传承在家族内部发生,一代又一代保守着这个天大的秘密,在利益的捆绑下形成稳固的政权。

    于是万年之前,人间天神也是帝王巫师东皇太一,站在那昆仑之巅垒砌高高的祭祀台上,在天穹下如此伟岸。望着下面黑压压的各种各样的山海异兽,有似虎非虎的,有似龙非龙的,有似熊非熊的。这位形象为一位半人半龙的帝王神祇,发声如释放巨大灵波,吼道“吾乃,东皇。尔等,跪下!”

    下面的兽群,亦似人群,答道“遵我大帝!万万千秋...万万千秋...。”

    同时期,天庭的统治者帝俊,也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任天帝,站在天宫封神台上,背后是五条应龙。他在万重天穹的深邃之下,手持一卷最古老的封神榜,那是一块龟壳上镌刻的符文。

    “今封神如下……”

    这就是上古神话形成的可能真实背景,一切神话都不过是当时生存生活的政治化需求。神话的起始充满着斗争和博弈,并不美好,却假借美好之名。现代宗教作为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所谓巫师和牧师并非美好,并未都虔诚而忠实地履行神职,而代表了特定阶层的利益。

    于是,神话给这个世界同时带来了美与丑。几千年之后,世界出现很多世俗的国家在政权上排除宗教神话的存在。

    上古神话,代表客观规则和人文规范的集合

    上古神话功能之一就是解释自然。随着人文社会和科学发展,大众人民逐渐多地掌握了更多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治理体系的变化,神话和宗教的作用减弱。因此,当时解释不了的神和神话,其背后所代表的和应当代表的科学和真理被发现。因此,神就是尚未发现的那些科学和真理。

    本文的角度是,神话应代表自然的规律和社会的人文规范。神不应继续代表政治和宗教,当然不是说神话自古没有政治和宗教的内涵。

    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到,“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中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可见,鲁迅先生也不否定神话。神话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古人为了解释自己对未知之物的不解。神话代表了他们不解的背后实际的真理,可能上古对真理解释方式有误,我们掌握的真理越来越多,对神的解释方法更科学,神更代表真理。

    杨振宁先生说,所有自然的现象和规则,都暗示了“必然”的情况,因此它是真理。又说,“我相信创世神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要把创世神想象成为一个人形状的样子,那么我相信这个他是不存在的”。

    是的,各方面的当代科学和人文规范知识指向这个世界有一个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的客观规则,它是尚未被完全发现的巨大的神祇。是的,创世主当然存在,它是一切规则的集合,它无形无状,无增无减,无善无恶。

    本文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现实的观察,用理性和科学(或科幻)去理解,我们能真正了解世界的真相,摆脱愚昧神话产生的错误认识。这种解释不是完全的科学研究,而是类似于符合科学的哲学化的概括和总结,故事化的讲述,并保留神话的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

    上古神话重要的神祇,主要有无生老母、盘古、女娲、伏羲、昊天、帝俊、少昊、西王母、东王公、神农、应龙、帝喾、烛龙、祝融、刑天、勾芒、毕方、女魃、蚩尤、夸父、陆吾、英招、天吴、应龙、风后、蓐收、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黄帝、炎帝、九天玄女等。他们被创造出来,各有所代表的意义,有继承和发展,有很强的文化内涵,有背后的真理表达。

    他们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味儿。

    比如,无生老母代表虚无和无限的原始存在,在宇宙起源时就存在了,因此无生老母应当代表宇宙最初的规律,包含宇宙总质量、总能量、质能关系和宇宙的基本常数等。万有引力常数、真空光速常数、绝对零度、普朗克常数,在这个宇宙诞生之时,就已经确定。

    盘古应代表宇宙的创造力和变革,代表混沌宇宙时期四种基本力已经分化后的客观规律,盘古掌握了其中部分规律。

    女娲应代表人类的创造,预示人起源,代表了人类诞生时,生命生存应掌握的基本规律。长久生存是人类和各生命形式的第一目标。

    伏羲应代表人类社会的创建、文化的发展,代表人文社会的基本规律。

    昊天应代表天道和天空中想象的一切物质、规则,神话故事里面昊天并未具象,仅借助天帝的化身现世,他应代表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的整体规则。

    玉帝代表……那玉帝代表什么呢?

    本文看来,神灵掌握的宇宙规律越多,神力越强,神仙的层级越高而已。其中的逻辑是怎样儿的呢?且听后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