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2章 上古遗址与上古神话的秘密是怎样的?

第2章 上古遗址与上古神话的秘密是怎样的?

    从上古文化遗址上寻找上古神话。了解了上古遗址传承之间的关系,便找到了与上古神话对话的方式。上古文化遗址不会与上古神话对应,但映证了几千年的神话文化(文化的起点是迷惘)确实存在。

    各中国上古文明遗址有很多的世界之最。最早的农业,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文字,最早的神话……

    哪些上古文化遗址揭示了上古神话的起源?

    哪些上古文化遗址与上古神话密切相关?

    哪些上古文化遗址与你所熟知的炎黄、蚩尤有关?

    上古遗址,神话轴与文明的历史线相交融

    最早记载有关盘古神话的是三国时期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盘古部落一般认为生活在距今约2万年的旧石器晚期,那时候正是冰期,中华大地上比较寒冷。洞庭湖一带的上古遗址有陶器出土,年代大约在距今约2万年左右,因此湖湘之地未必真是蛮夷之地哦,它可能是上古最早的起源。一个假成语,顶礼“帽白”(膜拜)。湖湘洞庭鱼米之乡,我的家乡。八百里洞庭,岳阳天下楼,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个万圣之地。

    湖湘之地有很多上古神话中与中原地区争夺起源圣地的内容。神农氏炎帝起源于哪里?炎黄是从长江流域发源后迁徙到黄河流域,继而向四周发展的么?帝舜南巡,帝舜与神农氏炎帝葬在这里是怎么的回事儿?有传说他们诞生于湘湖之地。这里应当打一百满分的,红勾勾的是,湖湘洞庭是一个天下的“未可知之地”,拥有最早的农业种植技术,或与帝俊起源相关。

    帝俊部落的年代可能在在距今约1.5万至1万年,这个时候天气逐渐转暖,中华大地上正好处在繁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代。传说,帝俊寿命有数千岁,当然说的是其部落传承了几千年。帝俊部落可能生活在山东夷族部落地带,有学者说,东夷部落才是华夏部落的本源起点,后来可能西迁到了河南地带。上古神话有演绎的部分大概也就是1至2万年前,确立到这个时期。

    帝俊作为《三海经》第一位天神,分量极重,据说他和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并让它们轮流在天空中照耀,是自然崇拜的太阳神之父。又和常曦生了十二个月亮,一年为十二个月的进制由此而来。

    上古文化遗址中,大地湾文化遗址分三层,覆盖了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文化到5千年前的炎黄时期文化,是覆盖上古文化时间最长的文化遗址。

    这里记录了智人时代的帝俊和现代人祖先初期神祇身份的帝俊的故事。

    一万年左右的上古神话有演绎

    大约在1万年前,中华大地已经变暖,上古民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上下、长江南北的部落都逐渐过渡到了农耕、畜牧阶段,出现了大地湾、仰韶、大汶口、河姆渡等著名的史前文化。该时期,就是传说中上古的“三皇”即巢王、燧皇和华胥氏(伏羲、女娲)的时代,这时伏羲、女娲是自然神祇。女娲造人,造的是现代人,盘古开天之后早已存在巨人和矮人族。

    也有人说,三皇是天皇氏帝俊的王朝,距今约1万至8千年间,国号为“巴”;地皇燧人氏(燧皇)的王朝,距今约9千至7千间,国号为“羊”;人皇伏羲(或太昊hào)和女娲的王朝,距今约8千到6千年间,国号为“蜀”。这是神话演义的(杜撰)内容,不是上古遗址文化呈现的客观历史结果。

    蜀的象形文字像有大眼睛的虫(古代的长虫为蛇),巴的象形文字也是(巴)蛇,羊的象形文字是一个弯曲的羊角。可见,上古时期,蛇、羊两大类山海异兽(图腾)已然诞生。巴蜀之地都是上古南蛮楚地,以蛇唯尊!这个时候的异兽尚未到半人半兽半神的阶段,是纯粹兽类“拼合”而成的神祇、异兽,《山海经》所记载的最早的神祇诞生,后文细说。

    四海八荒和九州

    三皇时期已经划分“九囿(yòu)”,即“大九州”。天皇称九天(皇天),地皇称九土(后土),人皇称九州(华夏)。又分“八极”,也就是八荒。它们被四海包围。四海八荒之地被属国包围,有东北亚日本、东南亚诸国、南疆及西域等众地。日本的“天皇”称谓,也是吸纳中华的故华夏文化而来,甚至其年号出自于中国古籍。日本神道教受中国深刻,对中国道教养分大量吸收。

    更远之前是盘古和帝俊时代,他们都是自然神祇,自然神祇是非后天修炼而为神,天生地作、天造地设。之后的“五帝”作为半人半神的存在,尚待五千年左右的历史。颛顼帝绝地通天之后,上古神祇就是人的模样了。

    贾湖文化、仰韶文化和裴李岗文化遗址最早出现的时间,与伏羲、女娲、巢王、燧皇文化最早出现的时间对应。其文物或可佐证历史,或可证伪“神话”。无论如何,找到其中一些文化属性的关联是没有问题的。

    五帝时期大概发生在5千年前后,黄帝、炎帝的中原部落与蚩尤九黎、三苗部落故事发生在这时期,之后是少昊、颛顼、祝融、共工的斗争故事,再后面是发生在距今4500至4000年左右的尧舜禹的故事。

    贾湖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遗址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等遗址跨越的时间,大概能够覆盖炎黄、少昊、颛顼、祝融、共工,一直到尧舜禹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这个时期,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很多的迁徙、战争和神话故事,或许到了中原与蛮夷之争的“前夜今晨”,约为4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