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1章 科学或科幻地解释神话内容

第1章 科学或科幻地解释神话内容

    奇点和虫洞可能是时空加速器,人类实现快速穿行

    四种基本作用力作用下,能量聚集为粒子,粒子聚集为物质,物质聚集又会形成新的黑洞和奇点,又可能形成新的宇宙。如果说宇宙有更高的维度,那么我们可能在某个折叠宇宙空间的某个三维平面。黑洞、奇点和虫洞的词儿都是科学与科幻的概念,也都有物理学前沿理论的支撑,涉及到时空的弯曲、扭曲和裂缝,可能与平行宇宙和时间旅行有关,也可能与宇宙穿行的超光速的“曲速引擎”有关。人类能超越光速飞行之时,或许成为该宇宙的高级别神祇,乃至被其他宇宙的生命视为的“创世神祇”了吧。

    或许,我们在不久的未来有堪比光速,甚至更快的速度。星际航行的主要限制因素在于飞船的动力系统,传统的化学能火箭无法胜任恒星际航行。

    通过对时空的人为控制达到超光速移动飞船的现象,物理学家们通过最新的理论研究发现可通过较少的能量来打开时空,启动“曲速引擎”。

    曲速引擎理论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是利用时空的弯曲来缩短航行距离,从而实现超光速移动。工作原理是形成曲速泡压缩飞船前后时空,在曲率泡内部,时空的弯曲程度比周围空间更为显著,实现超光速旅行,该技术是有希望实现的。物理学家米给尔·阿库别瑞设想的“曲速驱动”方式是在一艘形状似足球状的宇宙飞船外形成一圈巨大的环,该环需要特殊的技术制造,其功能是使的飞船外部的时空弯曲并围绕着飞船,形成一个不违反宇宙规则的曲速泡。时空的弯曲使得飞船可以在曲率泡中超光速移动,并且不会受到时间膨胀等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即不违背当前的宇宙规则。

    黑洞(或与白洞)引发的时空洞也称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也可称为灰道。黑洞的引力太过强大而使其表面逃逸速度超过了光速,因此光线无法从其内部逃脱,使其成为“吞噬”一切的天体。如果进入黑洞内部,撞到奇点上的物质看作“消失”了。事实上,物体在接近奇点的时候会被很快的加速到光速以上,而根据相对论,超过光速就会跳跃时空,穿梭到另外一个时空去,所以奇点可以被称为是时空上的破损点,也就是时空隧道。时空隧道可能是在宇宙间快速穿行的有一种快捷方式了。实现了神才有的本领。

    于是,那时候的人类能够像神一样地自由而轻快地穿梭于宇宙之间。

    科学或科幻地解释神话内容,有迹可循

    以太的过去,是一个鬼魅的天使,就像黑暗幽灵。

    世界上有两大上古神话体系,希腊有一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了一种物质,以太,是除水、火、气、土外,居于天空上层的第五元素,它作为神话或古哲学内容而曾经“辉煌”过。其实,这种理解,与中国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一样的朴素,甚至连古代中国哲学的“一炁”含义还远不如。虽然坎坷,它的命运可真的比元炁好太多了。它被科学接纳,不断地被研究,死而复生,死生共存。外国可以,中国为什么不可以呢?

    以太在科学历史上不断地被“证实”又被“证伪”。曾经,引以为荣的“引力以太”和“电磁以太”概念被“超距作用”所取代,似乎,科学已经“铁定”不再迷恋它。它成为了过时的“我哥”,它不再是宠儿,成了全世界的弃儿!人们通过科学研究,“谨慎而严谨地”发现茫茫的宇宙就是空虚的,没有媒介,不需要以太的“滥竽充数”。

    然而,后来,曾经视以太为垃圾的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后,情不自禁地拎起来了“以太”大礼包。他更加确认,空间确实不可能是空无所有地存在着,他开始信神。于是罗素自称懂得维特根斯坦,哪有完美的天才!

    以太的内涵随物理学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经历数次坎坷经历后,以太又被物理学家当做“迷妹”。以太当前的含义更接近物质最基本的存在,没有物质没有质量,但是有能量。以太的当前定义在哲学上或许是万物之源,是“空间”的代名词,尚与时间无关。在物理上,它是空间的最小存在,可能是三维,也可能是十维,甚至是十一维,或者说没有维度。

    或许,是的。以太虽然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觉,或许能够被神所感受。它不是不存在,只是未被发现。或许,它能传递力的作用,比如四种基本力或者其中一、两种基本力。它本身是不是很像“神”?

    我们这个世纪,科学技术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的能量的5倍以,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多么神奇!

    于是,“以太说”复活了,“神”命力顽强。虽然,它依然没有被证实。

    元炁内容也很丰富,甚至比以太的初始概念更丰富。它是宇宙万物最初始的存在形式,或许它像是能跳动的“弦”,不同的状态构成了不同物质粒子。然而,我们的“先天一炁”与物理学,宇宙前沿科学有什么关系么?

    目前而言,没有!大概是,话语权,我们还不掌握……

    当然这个现状并非将一直持续下去。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月球车名为“玉兔”;“嫦娥”和“玉兔”的着陆地点,被命名为“广寒宫”。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中的火星车,祝融被认为是火神,火星当然是上古的火神代表之一了。

    我们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是“悟空”,悟空,你好棒棒糖。

    华为的手机芯片有“麒麟”,华为的基带芯片为“巴龙”,华为的服务器芯片是“鲲鹏”,华为的路由器芯片叫“凌霄”,华为的人工智能芯片称“升腾”,华为的操作系统呼“鸿蒙”。

    有人说,华为注册了整本《山海经》。本文提到的异兽和神祇当康、鸾鸟、饕餮、精卫、祝融、陆吾、烛龙、羲和、常曦、轩辕、大禹等都有被其注册过。当然,我是有意抄袭华为啦,侵不侵权,我不知道,哈哈。

    这个世界,除了理性与科学,还需要感性和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