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8章 灵石灵玉和鬼血玛瑙的故事

第8章 灵石灵玉和鬼血玛瑙的故事

    灵石灵玉

    盘古开天辟地后,世间诞生了很多奇妙的东西,不仅诞生了众多的山海经异兽,奇花异草,还诞生了天地间的精华-灵石灵玉。

    有关于灵石灵玉的哪些神话传说故事?

    上古灵石灵玉在后世神话中,有哪些神祇出现?

    中国上古文化遗址有“以玉为葬”“以玉为祭”的文化传统,玉石与巫师通灵、神话故事有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在神话体系的故事内,灵石灵玉也是有很多记载和故事的。

    在神话故事中,灵石和灵玉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们或被描绘为具有神奇力量和灵性的宝物,常常与神仙、神祗和仙境相关联,或被认为是灵力的储蓄,是天地造化所孕育的灵宝,给修仙者的恩赐。

    灵石灵玉,神话世界里独特的天地造化

    《山海经》中具体描写了一些灵石灵玉,表面光滑,色彩鲜艳,具有一定的灵性。

    比如,记载有一种名为“望珍”的灵石,形状像琥珀,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它被描述为人面鸟身,能够预知未来,具有千年寿命。

    记载了一块名为“幽石”的灵石,形状像黑曜石。它被描述为能够发出幽冥之气,能够吸取阳光和月光,令人胆战心惊。

    记载了一种名为“普石”的灵石,形状像石榴石。它被描述为可以治愈疾病,招财纳福。

    记载了一种名为“玉玳”的灵石,形状类像玳瑁。它被描述为能够解毒,并能纵横兽界。

    记载了一种名为“琼琴”的灵石,形状类似于琼瑶玉。它被描述为能够发出悦耳动人的音乐,能够治愈疾病。

    山海经记载,槐江山上还拥有一枚能够预测未来和显现事物真相的神秘石,被称为“槐江石”,它后来成为神灵。

    这些奇妙的灵石和灵玉在山海经中被描绘为拥有神秘的力量和灵性,它们在神话故事中经常与人物或其他灵物有着互动,并且能够带来好运、治疗疾病等。

    一般性的解释。灵石,通常是一种能够吸纳天地灵气的石头。据说,它具有储存天地之灵气的能力,因此被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物。灵石被认为具有治愈、补亏、驱邪、招财、延寿等神奇力量,能够保护持有者免受邪恶和厄运的侵害。在一些神话故事中,灵石还被用来修炼功法、提升修为。由于其特殊的属性,灵石往往被仙境、仙人和神仙们所珍爱和使用。

    灵玉,则是一种被认为拥有灵性的玉石。它的地位与灵石相似,被认为有保护、疗愈、招福、消灾等功效。灵玉通常被视为凶器无法伤害的神物,只有对正道之人才会回应。

    在某些故事中,灵玉被描述为能够感知善恶、辅助修炼和清除邪气。灵玉常常与仙人、神仙及神兽相关联,被守护或保护在特殊的地方或者神庙中。

    根据《山海经》和上古神话故事的描述,灵石和玉石的形成与天地间的神秘力量和神灵的存在有关。以下是一些关于玉石形成和灵力的常见解释:

    天地太始:据古代传说,天地刚开始形成时,有一段时间内天地间的气息非常混沌,这段时期被称为“太始”。在这个时期,天地间的能量混合形成了各种珍宝,包括玉石。因此,玉石被认为是天地间最初能量的聚集体现,拥有神秘的灵力。

    昆仑山之水:根据一些神话故事,昆仑山的泉水被认为是玉石形成的关键因素。昆仑山的泉水被称为“玉液”,流经玉石矿床,使得矿石中的矿物质与泉水中的精华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神奇灵性的玉石。昆仑之玉据说是神界最好的玉石,灵力最为强劲。

    天地精华:玉石是地球的精华所化。根据古代神话故事,地球的自然力量和天地之气汇聚于某些地方,形成了玉石。这种玉石被视为地球精华的体现,因此具有特殊的灵力。

    神灵附体:玉石被认为是神灵附体或者神灵留下的痕迹。根据传说,一些神灵或仙人在凡间修行救世,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灵性和能量在玉石中,使得玉石具有超凡的力量。

    玉石文化关联着中华民族早期部族中的“白玉崇拜”;玉石文化以昆山美玉作为人格象征,丰富了昆仑文化中的“人”的因素;玉石文化在神话中扮演独特的角色,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于昆仑文化之中,可谓。

    鬼血玛瑙,延续几个帝王的神话故事

    上古丹丘国(湖湘境内)为神仙聚居之地,有“丹丘鬼血,玛瑙翁”的记载。据《拾遗记》记载,“丹丘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即玛瑙也。”

    神话传说,黄帝除蚩尤及四方群凶,积血成池。上古封神,帝俊没有将死亡的这一众人间帝王神祇封为天神。数年之后,鬼血凝如石,蚩尤和一众神灵的血即成红色玛瑙。

    丹丘国用鬼血凝成的玛瑙制成瓮,献给黄帝,此瓮可容八斗,以应四海八方。黄帝用玛瑙翁盛甘露,赏赐群臣,以示自己战胜蚩尤的胜利和伟大。甘露在翁中吸纳了鬼血玛瑙之灵,有了延年益寿、增进修行的功效,大臣们都很喜欢喝。

    黄帝成仙后并没有带走任何物品,便遗留在了人间。

    玛瑙瓮传到了尧帝时期,甘露借助翁的灵力,盈而不竭,称之谓宝露。宝露喝了,凡人能够强身姨体,快速恢复体力,仙人喝了能够强化神魂,立刻恢复法力。

    到舜帝时期,玛瑙瓮中的甘露已经所剩不多了。舜帝瑙翁将瓮送还至丹丘境内(南蛮楚地)的衡山(在湖南衡阳市),建起宝露壇,并在壇下又建宫殿供奉。

    舜帝南巡湖湘居住期间,自称湘君。和娥皇和女英位湘夫人一起将甘露宴请南蛮部落首领和群臣,震慑蛮夷,以固霸权,维护华夏中央的统治。

    据说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南下通汨罗江,从长沙行至零陵时,掘地重新得玛瑙瓮。秦始皇想要成仙,用翁盛酒,喝了之后并没有什么作用了,于是将翁放回舜的庙堂里。

    又到了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也迷信求仙问道之术,他曾七次巡海求仙,并在建章宫神明台建造铜仙人承露盘,来承接天上的甘露,将甘露掺和玉石粉饮服,以求得仙道长生。他还广求方士并大封为候,练仙丹,求长生不死药把女儿送(嫁)给方士。可惜,他依然没有成神。这方面,他输了。

    方士的炼丹玉炉

    东方朔毛遂自荐,获得了官职又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看到武帝的荒唐,他想了一个办法提出劝谏。传说东方朔给武帝讲了玛瑙瓮的故事,武帝命人取来玛瑙翁盛甘露喝,事实上是没有作用的。于是,武帝才摒弃甘露和玉石助人长生之念。但是,死后,银缕玉衣、金缕玉衣仍然是不可或缺。

    后世便不再有对鬼血玛瑙翁的记载了。

    对于东方朔,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到访方丈仙山时,东方朔已成仙,道名曼倩。孙悟空见到他,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给你偷吃的。”他的师父东华帝君叫他不要乱说,让他去给孙悟空看茶。

    当然,作者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有文学作品的支撑。

    有趣的是,想要成仙的汉武帝并没有任何被记载为升入天界,超凡入圣的文字。汉武帝求道一生,仍然堕入地狱,是生前杀戮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