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醉在汝海云深处 » 第五十卷 和解,可能吗

第五十卷 和解,可能吗

    经过了这场官司,华云的心凉透了。知道双方心里的结,再也难以解开了。

    对方人数多,根据对方蛮不讲理的性格,今后住在一起,骂骂叨叨的事少不了。华云无心与人为敌,但对方骑到你脖子里拉屎,你怎能无动于衷?

    期间,华云也多次想作出一些让步,与对方和解。只是由于一两户在其中作祟,竟失去了和解的可能。对于对方的小动作,自己不怕,可是老娘年纪老了,承受不住啊!万一身体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如何交待啊?

    猛然想起,自己在云深不是有一片宅基地吗?就在那里盖起来,问题不就解决了?

    至于这些邻居们,愿意和解,自己也不反对;不愿意和解,就随他们去吧。人啊,得罪不完,维持不尽。

    主意一定,华云的就行动起来了。

    建个什么样子的房子?华云和阿强画了几十张图纸,一张张推敲,一张张比较,终于确定了下来。

    挖地基、垒墙,好在华云在云深工作多年,朋友们都来帮忙,甚至村里的干部们。

    在村里的余哥,出了大力。做地基,搬石头,卸水泥,下砖车,每件事都少不了他。甚至由于华云有学校的工作,干脆把一切都托付他了。换句话说,华云的活,就成了他的活。

    云深中学的老师们,也不时过来指点,帮忙。

    大约过了半个月,一百平方的砖混结构房子盖成了。

    鞭炮声中,华云热泪盈眶,他感激这些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他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并没有帮多少忙,充其量就是过去看看。可自己有事的时候,他们却当成了自己的事,尽心尽力。

    再想想古镇有些邻居,自己也曾尽力帮助他们,可为了他们自己所谓的利益,竟加入对方,和自己成了战斗的双方,何曾考虑过华云的利益和感受。

    华云试图理解对方,可对方可曾理解过华云?

    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想到此,华云激动的泪流满面。劝酒,劝酒,要让这些朋友们喝个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自己有这么多,还有什么不知足。

    这一次,华云醉了。是感激,是高兴,是无尽的感慨……

    这一醉,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过来。

    这是华云人生中第四次盖房了。

    第一次是爸爸盖的,一间草房,草是村里的,椽子是自己没成的岳丈家的,土墙是爸爸的朋友们帮忙打起来的。自己和家人在里面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经受了爸爸的去世,和母子的无助。

    第二次是叔叔盖的,三间瓦房,自己现在的岳父岳母跑前跑后,总算盖起来了。自己就在这三间瓦房里成了亲,生育了三个小孩。

    第三次是自己盖的,三间平方,倾注了自己的全力。朋友、同事、自己教过的学生都前来帮忙。可是房子刚建成,就经历了一场官司,自己没有好好住一天,又要搬家了。

    这一次,房子是借钱盖的,但是这是争气房啊!

    “华云,你醒了?”阿玲走过来,摸了摸华云的额头,惊喜地说。

    “你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把人都吓坏了。咱妈就一直在这里坐着。”阿玲说着,将茶水递给华云。

    “不是一直缺觉吗?心里一高兴就睡着了。你说,睡了多长时间?”华云大惊。

    自从极左思潮开始,学校的办学经费就停了。学校的开支就得依靠大队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大队改成了村,公社改成了乡。随着分田到户,村里成了空壳子,基本的开支都难以维持,那里还顾得了学校?!

    乡政府的开支捉襟见肘,也是难以维持。

    经过乡人代会研究,决定征收村提留、乡提留,用来分别弥补村里、乡里的支出资金。为了解决云深二中的开支问题,对云深二中所辖七村村民,征收教育附加费,标准是每位村民每年每人一元钱。

    这笔钱是村里收提留款的时候,搭车收上来的,学校要分别到七个村去取。由于各村没有企业,也没有商业,所以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学校这笔钱,就成了各村的香饽饽,啃不完也要能啃多少是多少,尽力地啃。

    华云了解到这种情况,先是将各村的主要干部请过来吃顿饭,目的就是建立良好的校村关系,以求得到各村对学校的支持,同时方便把钱提上来。

    为了这笔款,华云的挤出时间,隔三差五地往各村跑。一次没钱,再去,一般都要跑三五次才能要出来。

    为了能够把钱要出来,华云都是取个整数,零头就留给村里了。

    还有一个难处,就是开具收款收据的事。有的村,没交足钱却还要求开足额的收据,没办法校内的账还是要按实际数额入账的,只好领导班子的人写个附注作为证明。

    现实的社会就是这样,你不给他点好处,你就一点也得不到。于是人们就在道理和现实之间进行妥协。

    一个村干部,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养一个人尚且不够,何况要养活全家?然而,每届村干部换届都要争得死去活来。为了拉选票,既要承诺给村里做出一些政绩,又要给群众现实的好处费,个中道理大家都明白。

    地方乡镇干部那里会不懂,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个装的道貌岸然,私下里都是拨拉着算盘进行权与利的交易。

    基层的群众们,用选票换到了一点的好处,激动不已,内心里发出了感叹,这样的选举一年一次多好!有所谓正义之士指责村民无知,为了蝇头小利,丧失了正义。可是,真正有才华的都去干自己的事业;真正有事业心的并不被村民和乡镇干部所看起,因为他们都不愿拿出好处,大家也得不到利益。现实中,谁愿意得罪自己?!

    云深二中这一点少的可怜的经费补助,最后落下的已经无几。在这种利益的出让下,毕竟收上了一部分资金,校村之间也维持了比较好的关系。

    华云也不得不妥协,随着习惯走。

    尽管这样,还是引来了伊县教育局纪检部门的关注。

    “哎,老弟。今天教育局纪检股到你们学校检查。”电话里传来教办主任的声音。

    “纪检股?纪检股来有什么事?”纪检是个比较敏感的字眼,华云急忙问。

    “有人举报你们二中乱收费,今天局里下来落实。”

    “实事求是吧,按实际情况汇报,看局里咋说。你准备准备,马上就到。”

    华云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将教办主任的话传达了一下。

    “校长,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错。我们今年还是按你来之前的标准收费的,过去都没事,现在怎么就有事了?”段忠说。

    这一点,华云怎么会不知道。开学收费时段忠问过如何收?华云说按过去的标准收。

    这个事怎么说呢,并且华云曾经就这个事请示过教办主任,经过主任认可的。既然主任让实话实说,到时就实话实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