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醉在汝海云深处 » 第六十六卷 班级“偏科”

第六十六卷 班级“偏科”

    学生偏科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大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家长来说,一个方法就是拜访弱科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注;另一个方法,就是送学生参加课外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

    对于学校来说,一个方法就是对各个教学班在教师配备中平均配备师资力量,然而由于骨干教师数量有限和教师素质教学能力的不均衡,只能优劣搭配。这种搭配从表面说,体现了整体上的均衡,却形成了学科的不均衡。

    就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兴趣,而不是未来的需要。因而学习成绩提高快的学科,往往是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师和组织能力特强的教师所教的学科。

    教师们经过一学年的接触磨合,彼此也熟悉了,对对方的能力、风格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教师进行“拉郎配式分工”的弊端也显现起来。

    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各顾各”单科独进,不顾其余。即在一个班里,有一科成绩特别好,而别的学科被拉开了很远的距离。

    学生被错误引导,也对这一个学科感兴趣,而忽略了其它学科。

    班级由个人偏科发展成了班级偏科。形成了“荣光一师一科,毁了一班一校”的不良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同时,学校教务上,为了提高成绩奖勤罚懒的措施,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班级偏科”的发展。

    华云发现了这个问题,认识到了这一现象对人才培养的危害。

    毋容置疑,班级“强科”起因于这些骨干教师,有对教材教法的深度理解,在教学上有方法,有点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科前出,形成了“强科”,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对这些教师表扬加奖励,结果,使这种现象更突出。

    分析这种现象,由“强科”发展到“班级偏科”,起初借助于单科教师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其后形成于对弱科教学时间的严重“挤占”,才是差距愈加明显,最终形成“班级偏科”。

    一个学生偏科,毁了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偏科,会怎样呢?想必大家明白。

    我们所要的班级,应该是一个学生各科全面发展的班级,在平衡的前提下,整体上得到提高。学生不偏科,总分分数多,考学有望。班级不偏科,发展势头好,出成绩,教学效果好。更重要的是我们给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材生,而不是畸形发展的“高级补丁”。

    鉴于此,华云决定在新学期的分工中改变方法,抑制教学中的“单干”风气,弘扬教学中的合作氛围,要让教师们认识到我们教书育人的核心是什么?我们不是仅仅教好一个学科,而是培养出一个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除了搞好本科教学,更要搞好相互配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说完成了教学任务。

    提高认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结构调整,使之有利于形成合力。招聘和分工就是第一个环节。

    确定了思路,华云分别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议,班主任会议,教职工会议,学习教育法,谈想法,探讨做法干法。

    一番紧锣密鼓之后,新学期招聘工作开始了。

    首先发布了第一号招聘公告,要求在三天时间了完成。

    经过征求群众意见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决定:

    聘请李志成同志为教务主任,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教改、教研和教师考绩工作,负责教师招聘的组织工作;

    聘请段忠同志为总务主任,全面负责学校的后勤工作,做好校产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做好财物的安全保护工作;

    聘请王一青同志为政教主任,全面负责学校的纪律、卫生、宣传、活动、校貌的整治和偶发事件的处理等工作。

    聘请李跃同志、周杰同志、安青同志分别为三甲、三乙、三丙班的班主任。

    责成上列同志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协商聘请具体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

    特此公告。

    云深二中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