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雾露山 » 第12章

第12章

    夜深了,刘起躺在床上仍未睡去。他侧耳倾听着楼下父母的窃窃私语。

    “修的地板是自家的地,不花钱,烧砖要请两个师傅差不多要1000,买水泥,沙子钢筋要1000多,阳台用水泥预制板,楼上全部用木板铺起来也要1000,这就去了3000多,再加上请师傅建房买瓦修猪舍吃饭要2000,一共要五六千块钱呢”。

    “我们现在有好多钱了?”。

    “6300多”。

    “修个房,钱都花光了”。

    “花光就花光,早点修出去就不用受你爸的气了”。

    “我爸不是你爸?”。

    “睡觉”!

    刘起躺在床上想着,6000来块钱是父母10来年的所有积蓄了,在这个年代是可以建一栋房子了,如果能把这笔钱用到别的地方去,是不是就可以不造房了呢?可又有什么事比造房子还重要呢?

    刘起想来想去,只能是钱生钱了。可又做什么能快速钱生钱而让父母放弃造房子的想法呢?买股票,搞房产,投资微软?算了,还是想点其他的吧。

    周一刘起回到了学校,又开始了一周的课程。

    第4节课的铃声一响,蓄势待发的学子们如潮水一般涌向大礼堂。

    学校里是没有食堂的,吃饭就在学校的大礼堂里。各班的饭一字排列,一屉一屉的蒸饭,分成横竖24块,每个学生四两米的饭量。说是四两米,但其实只有三两不到,而这三两不到的米饭是不淘洗的,就是说把米倒进蒸盒里放水就直接蒸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要给猪吃啊。

    一块3两的米饭,不淘洗的话,上面一层全是糠和脏东西,学生们用筷子剃掉上面一层,只吃下面干净些的,剃掉的那一层就被食堂的人拿去喂猪了。

    学校里养了几十头猪,用学生的饭菜养猪,等猪长大杀了后,每个老师可分得10斤猪肉。剩下的肉卖钱,卖的钱就归承包食堂的人了。当然这其中校领导是必须得给一部分的,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学校经济。

    大礼堂外就是一排排的猪舍,里面养着二三十头猪,头头油光粉亮的嗷嗷叫着,而学生们就站在猪舍旁边吃饭。

    刘起捧着瓷碗,站在2楼阳台边,看着楼下在猪舍边吃饭的同学们。

    他比他们要优越些,因为他是和老师们在2楼一起吃饭的,和老师们一起吃饭,不是谁都可以,除了多付钱还得学习好有关系才行,全校也就那么10来个学生而已。

    学校的食堂和小卖部是被一个叫王成友的承包了。听说他和校长有关系,具体啥关系无人知晓前,刘起以前读初中时,这个王长友承包食堂和小卖部一年的钱是5000块,这个刘起是听人说过的,现在按时间推算刘起提前两年来了这里,那么王长友现在的承包费应该在三四千左右。

    王长友承包花费三四千,一年养猪30头,一头在300~400斤,猪肉价格一块至两块之间,养猪收入一年在一万二左右,加上小卖部一年的收入,应该总数是一万五,去掉承包费,他一年赚一万二左右,至于他给校领导多少就不好讲了,这个看人情来,他跟校长有关系,可能送个三千,其他副校长,教导主任每人给一千。

    刘起的推算就是如此,这个推算基本上八九不离十,所以王长友一年基本上赚七八千。在90年代一年能赚七八千,这可是一笔巨款了,一般农户一年的收入不到2000块,承包一年食堂相当于别人家辛苦三年。

    人情这个东西不好说的,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给多了自己舍不得,给少了对方又不愿意。

    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一次食堂的招标会。但这个招标会基本上没人前来投标,因为大家都知道王长友和校长的关系,但明年刘起准备要自己老爸前来投标,你一年不是赚七八千么,那么我少赚点,赚个四千就够了。多出来的四千我全部给校长,一年给他六七千,翻个倍,拿钱砸死他。

    王长友已经承包食堂好些年了,说不定校长正等着有人来竞标呢,毕竟亲戚之间不好开口讨要啊。

    快放寒假的时候,食堂的招标告示也贴了出来,刘起开始缠着父亲讲承包这个事了。

    刘承很惊讶,一口就拒绝了儿子,说孩子家家的懂个屁。

    刘起于是转换目标,开始缠着母亲。

    旷春莲是个温柔的人,很多事都听丈夫的,但有时也很倔,当她确认是对的事,就会很坚持。

    刘起拿着笔,一笔一笔地向母亲算着承包和利润。旷春莲没读过书,但她会算账啊,平时买菜的时候,多少斤多少钱,算得又快又准,她只是吃亏在没读到书。

    旷春莲通过儿子的计算,知道承包食堂是肯定会赚钱的,只是从小到大,她都一直老老实实的当个农民,未曾想过要做什么生意赚钱。再说还得拿出全部的积蓄来。

    刘起无法,只得一遍一遍的磨着母亲,旷春莲是个心软的人,在儿子的死缠烂打之下,终于开口同意说和丈夫商量商量。

    刘起兴奋异常,知道这件事起码成功一半了,父亲刘承个性以自我为中心,总以自己的观点来要求别人,而且喜欢说直话,母亲平时都顺着他,但有时只要母亲一发火,父亲就会立马怂下来,刘起就得让母亲来撬动父亲了。

    这天晚饭后一家人围在火炉边烤着火,冬天天气以是越来越寒冷,刘起伸手烤着火对父亲道:“爸,学校的食堂招标已经贴出来了,我们现在得赶紧去校长那申请了”。

    刘承道:“你怎莫还在想这件事,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写完了就再温习温习,一个孩子书不读就想着做生意赚钱了”。

    “谁说我不读书了,我这不这是在读么?”

    刘起见父亲油盐不进,便说道:“妈已经同意了”。

    刘承扭头看着妻子道:“孩子瞎**想想也就算了,你还相信了,多大了,还是个小孩子么?。

    旷春莲一听就有点来气:“起来讲的没有错,账也算得很清楚,食堂养那么多猪都不用自己花粮食,怎会不赚钱呢?不赚钱人家年年包,你懂?怎不见你比别人家有钱?”。

    刘承一见妻子说话声音大了,自己说话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别人包就别人包嘛,再说人家不是有关系么”。

    刘起道:“有关系也没什么,竞标嘛,谁给的钱多谁就有可能承包,如果关系实在硬不给我们,那就算了,我们又没损失什么”。

    刘承沉吟不语不语,片刻后对妻子说道:“不是说好明年建房子的吗?你不是也想早点搬出去吗?”

    刘起见父亲有所松动,立刻说道:“修房子可以再过一年再修嘛,又不是不修了,要是承包了学校食堂,一年可以赚四五千块钱,那不是又可以把修房子的钱赚回来了,再说,晚一年再修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承再问道:“可食堂我们不会搞啊,小卖部的东西也不知道去哪批发?”。

    刘起说道:“么得事,食堂就只是倒米蒸饭,机器现成的,又不用炒菜。至于老师们吃的,结了婚的都是自己炒菜吃,没结婚的就八九个人,老妈炒个两桌菜还是可以的,这个炒菜其实也可以赚钱,老师们把钱交给你,都是你去买菜,自己吃饭就不用花钱了,至于养猪就不讲了,小卖部的进货都是固定的,就在正街上的那家批发部,没货了就去那里拿就行”。

    刘承见事事俱到,沉吟片刻后开口道:“那我们就去试一下”。他也想着看能不能把修房子的钱给赚回来。

    刘起笑道:“好,明天我们就去校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