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中兴传 » 第四章 北宋好福利

第四章 北宋好福利

    “哦,没什么,皇上预祝我们马到成功!”童贯大言不惭道。

    宋军继续挥师上路,也不知道是敌军太弱,还是童贯运气太好,这一仗竟然打赢了!宋军收复了四个州。

    赵佶本来很生气,你个死太监,竟然不听话,但是他又不好意思发作,怕大家笑他胆小不敢打仗,何况这次是大胜,胜了当然要论功行赏。

    蔡京也说,童贯是福将,一出马就平定了西北,这是国之大幸。

    赵佶心想也是,还好这次童贯没有遵照我的旨意,否则西北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安定。

    于是童贯升到了景福殿使和襄州观察使,景福殿使是个荣誉称号,非大太监不能拥有,观察使也是个虚职,但是却表明了一个信息。

    顾名思义,观察使就是还要观察观察,好比于现在的研究员,还需要研究研究,但是,这可是升官的前兆,只要你好好干,日后前途无量。

    童贯受到了鼓舞,不断出兵,倒是打出了一些成绩,不久就任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

    检校司空大致相当于大军区司令,管几个军,比节度使还要高个级别,不久,童贯又被提拔为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字面上理解,就是你开个幕府,礼仪可以参照三司执行,说白了,老子在家里办公,就可以像三司那样享受所有待遇。

    三司就是文官的最高级别,分别是三师和三公,三师是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正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官阶是从一品,一个太监,能干到从一品,可以说闻所未闻,连举荐童贯的蔡京都十分不满,他对赵佶说:“宦官如何能担当如此重任?”

    蔡京不认同童贯,童贯也不把蔡京放在眼里,他管辖范围内的官员任免提拔各种事物,都是他说了算,从不经过朝廷,这让蔡京十分恼火。

    原先亲密的战友,反目成仇。

    搞成这种局面,其实和赵佶脱不了干系,这是他故意为之,为的就是权力制衡。

    赵佶在政事方面再怎么不学无术,肯定也是从小修**王之术的,毕竟他是皇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如果赵佶对蔡京无条件信任,就不会培植童贯,文臣和宦官,必须互相制约,而蔡京四次罢相,也说明赵佶对蔡京是有戒备的。

    不管怎么说,赵佶在位时,蔡京和童贯被民间戏称为“公相”和“媪相”,媪是老女人的意思,老百姓的意思是,蔡京和童贯,一公一母一对佳人,把持了朝政。

    把持朝政,纯靠玩弄权术,那是不现实的,必须得有点技术含量,也就是说,要做点政绩出来。

    蔡京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幼年的理想,可以践行了。

    我们还记得,蔡京的最初理想,是为人民服务。在他位卑言轻时,这件事他做不了,于是他拼命往上爬,不顾廉耻,现在他位高权重,是时候完成夙愿了。

    蔡京家境一般,全靠自己努力考取功名,踏入仕途混迹官场,他发现穷人想过上好生活很难,而想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的北宋,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富裕的国家,但依旧有很多穷苦老百姓,他们没有地方居住,吃不起饭看不起病,蔡京深有感触。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于是蔡京开始推行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

    居养院就相当于现在的福利院和养老院的综合体,是北宋政府专门收养无依无靠的人群的机构。政策规定,只要是鳏寡孤独之人,都可以入住居养院。

    《礼记》规定,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这么一来,孤儿寡母、老无所依的人都有了去处,大大减少了社会上的流民,安抚了百姓,稳定了社会局面,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安济坊最早是由苏东坡所建,后被朝廷接收,成为专门安置病患的医院。

    一些贫苦的百姓如果没钱看病,安济坊便会免费救治他们,直到病人痊愈出院。

    从这一角度来看,北宋的医疗制度比现代更加人性化,要知道,现在你没钱交住院费,医院可不会管你死活,它会让你立马卷铺盖走人。

    漏泽园是免费公墓,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有些穷苦百姓连父母死了都无力安葬,卖身葬父的戏码屡见不鲜,而漏泽园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这套组合拳一出,北宋穷人的生老病死都有政府管了,所以老百姓对朝廷的好感与日俱增,大家安居乐业,造就了繁荣发展的社会局面。

    不仅如此,蔡京还对人才选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蔡京本身是科举进士出身,但他发现,科举已经变味了。

    因为北宋重文轻武,立国之初就关闭了武举这一为官通道,所以那些本该考武举的人都来考文官,导致每年科举的人数激增。

    竞争一激烈,各种骚操作就出来了。

    达官显贵为了自己的子嗣能够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到处送礼行贿,那些在科举中表现出色的贵胄子弟,在殿试中跟个智障一般,因为他们都是一路买过来的。

    而那些穷苦百姓的子弟,干脆断了科举的念想,因为他们在乡试的时候,很可能就被权贵子弟取代了名次。

    这样一来,朝廷选拔的官员全是官二代、富二代,虽然其中有些人才,却大部分都是糟粕,这样的科举,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还有,此时的科举,竟然有了南北分卷的局面。

    现在的高考,也有试卷的分别,每个省都可以自主出题,但北宋的分卷,性质不一样。

    北宋初期,统治阶级发现,当官的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是因为南方人聪明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