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中兴传 » 第四十七章 赵构怒杀士大夫

第四十七章 赵构怒杀士大夫

    赵构赞许的点了点头,道:“你俩说的对,朝廷初定,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了,为今之计,应该趋利避害,等北方防线稳固,你我再北上图谋大计不迟。”

    赵构对扬州还是很向往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可见扬州之繁华,不比刚经历战火的开封强多了?

    虽然赵构去扬州的行程还没定,可这计划传到了李纲的耳中,他马上觐见赵构说:“官家,你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自古没有皇帝跑路的说法,你要是跑了,可就寒了北方战士的心了!”

    赵构一听就火了,我靠,别人下江南就是微服私访,我下江南就是跑路,他反问李纲道:“你老让我北上,我问你,你守卫东京两次,怎么还是让金兵破城了?这次你就真的有把握,金军再也攻不下开封了?”

    李纲沉默不语,他知道金军的实力太强悍,又加上那些投降的汉人献计献策,开封不从外被攻破,从内也可能失守。

    但你作为皇帝不应该担点风险吗?你祖宗赵匡胤和赵光义可都是亲自带兵打仗的主,到你这里,闻风而逃算怎么回事,哪一点像个赵家子弟?

    可这话不能说,那是对皇帝的不敬,赵构一摆手,道:“下去吧,你安心顾好前线,朕的事你不用操心。”

    可李纲毫不气馁,苦口婆心道:“官家,你还年轻,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就听我一言,回去开封吧。”

    卧槽,你竟敢说我年轻,把我当小孩子?

    赵构十分不爽,虽说他今年才二十岁,是很年轻,可从古至今,几岁当皇帝的人也不少,哪个大臣敢说他幼稚?

    赵构板着脸,用犀利的眼神望向李纲,道:“李纲,朕召你入朝,不是让你来管束朕的,你管好你自己,不必多说了,朕累了,你走吧。”

    说完也不管李纲什么反应,赵构转身进了后宫。

    从此以后,赵构再也没有私下接见过李纲,可李纲不死心,每日上朝必说还都之事,赵构也只静静的听着,不做回应。

    黄潜善和汪伯彦一看这情况,有戏啊,于是他们联络了一个人,张浚。

    张浚,四川绵竹人,1118年进士及第,历任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纪检委员)等职,靖康之难的时候,他不愿侍奉金国人,逃进了太学,赵构登基后,黄潜善支持他当了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这个职位,一听就是在大殿之上弹劾大臣的,级别不高,正七品,但是权力很大,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都是他弹劾的对象。

    张浚是坚决的主战派,按理说和李纲是一路人,但是他们俩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李纲是激进的主战派,为了打仗,他不惜举全国之力,张浚是温和的主战派,他认为打仗必须打,但是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前提是国泰民安。

    李纲在前线笼络起义军,调动全国的财货支持前线,张浚十分反对,“有民才有国,你现在把老百姓的口粮都搜刮干净了,他们怎么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况且大部分起义军实际上都是盗匪,是危害一方的作乱分子,李纲招安这些部队,张浚认为他有谋反的嫌疑。

    而且李纲在肃清汉奸的时候,弄死了一个人,宋齐愈。

    宋齐愈就是帮金军送信给宋廷,立张邦昌为帝的那个人,李纲弄死了张邦昌,自然要顺带搞死宋齐愈。

    但宋齐愈和张浚是死党,他们都是四川人,同朝为官,平常交往很深,李纲搞死宋齐愈,就和张浚结下了梁子。

    黄潜善找到张浚,暗示他可以弹劾李纲了,张浚听了很高兴,马上就写了一个奏章。

    第二天上朝,张浚就开始喷李纲,说他把持朝政,独断专行,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又在全国横征暴敛,搞得民生凋敝……

    张浚开了个头,就立马有人跟进,朝堂之上,全是李纲的反对声音。

    赵构面无表情,内心却波澜起伏,李纲啊,不是朕不保你,你犯了众怒了。

    在古代,你要是被御史这些台谏官参了一本,那就必须做出回应,一般是请辞,做做样子,如果皇帝觉得你是冤枉的,就会留你,皇帝觉得你罪大恶极,就会贬黜你。

    李纲没有办法,这么多人弹劾他,他必须表态啊,于是他递交了辞呈,赵构一开始还做了做样子,就好像“老李啊,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吧。”“不了,家里做了饭。”

    就跟我们现在走亲访友一般的套路。

    一转身,赵构就批准了李纲的辞职,在罢相的公文里还说他专政擅权,连皇帝的指令都不执行,相当误国。

    李纲被一贬再贬,直接贬到了海南岛,那在当时就是相当于流放到了祖国的最南边,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不死也会短命。李纲这次做宰相,总共才七十七天。

    张浚望着李纲被贬的方向,叹了一口气道:“老李啊,你一路走好,我会继承你的遗志,你放心去吧。”

    李纲是迟早要出事的,因为他太刚,为官之道,讲究虚与委蛇、笑里藏刀、深藏不露,尤其是做到了宰相,更要拉拢人心,不要四面树敌,但李纲呢?公开与皇帝和其他中枢大员作对,这是找死。

    赵构贬了李纲后,松了一口气,冷哼一声道:“把我当小孩子,我让你永世不得复出!”

    张浚就聪明多了,黄潜善和汪伯彦,他不得罪,赵构那里,也不急着让他北上,你想去南方游玩就去吧,不要在前线碍手碍脚,但仗我是一定要打的,不急。

    万万没想到的是,李纲罢相,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那个愤青陈东又跳出来了。

    前两次陈东组织示威游行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次他自信赵构也要乖乖就范,他上书直言道:“李纲不能走,黄潜善和汪伯彦不能用,官家你必须北上抗金,迎回二圣。”

    这简直就是李纲第二啊,赵构火不打一处来,反了你了,抓起来!

    还有个江西的士人欧阳澈,徒步走到应天府,也上书指责赵构,说他沉迷女色,到处搜刮民间美女入宫。同时他也指责黄潜善、汪伯彦、张浚这些人卖国求荣,坚决不能用。

    赵构又火大了,靠,大臣说我,你个民间的布衣,也有资格说我?你懂个球,抓起来!

    陈东和欧阳澈被抓后,赵构一时脑热,直接下令斩首!

    奶奶个球,老子刚当上皇帝,你们这些人叽叽歪歪,还让我迎回二圣,二圣回来,我住哪?

    两个愤青,就这样开创了一个先例: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同时立了一个规矩,不杀文人士大夫,所以宋朝的文士都敢于直言,但是这个规矩在赵构这里打止了。

    敢随便议论朝政,尤其是议论皇帝本人,小心你的脑袋!

    陈东享年四十一,欧阳澈享年三十,陈东是史上最出名的学生,四十一还是个学生,可以称得上是留级之王,但他不惧强权的光辉形象,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榜样。

    陈东和欧阳澈敢于直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没能改变李纲罢相的事实。李纲一垮,他支持的前线将领,自然是纷纷垮台,比如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