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中兴传 » 第七十九章 刘光世解除兵权

第七十九章 刘光世解除兵权

    这是杨沂中送给刘猊的大礼,骑兵吸引注意力,再出奇兵攻其不备。

    很快刘猊收到了另一份大礼,张俊的援军也杀到了,这一下刘猊彻底吓尿了,他一头撞向身边的谋士,颤抖道:“刚才我看到杨沂中了,他满面的络腮胡锐不可当,没错,就是他!”。

    但凡刘猊有点智慧,懂一点算术,也知道两处宋军加一起也不如他的兵多,可他已经六神无主,带着几个随从溜之大吉,伪齐十万东路大军顷刻间被瓦解殆尽。

    伪齐军在藕塘大败的消息传到了伪齐的中路和西路部队,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刘麟知道大势已去,下令班师。

    禁军出马,一个顶俩,赵构十分高兴,升杨沂中为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不久兼领马步军大帅,等于是所有禁军都统归杨沂中。

    杨沂中诚惶诚恐,他上奏说:“祖宗时设置三衙,鼎立相制,现在我一人独揽,不符合旧例,请陛下收回成命。”

    三衙是掌管禁军的三个衙门,分别为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管皇宫卫士,马军司管骑兵,步军司管步兵,三个衙门互相独立,各自设有都指挥使为最高长官。

    如果三衙统归一人管理,很可能造成比藩镇割据更严重的后果,因为这些部队就在皇帝身边,造起反来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显然赵构对杨沂中没有这个顾忌,他驳回了杨沂中的请求,坚决让他统领三衙。

    杨沂中建节,张俊五味杂陈,他手下出了两个节度使,一个岳飞,一个杨沂中,到底是该为他们高兴还是为自己悲哀呢?

    至此,南宋异姓七王各自闪亮登场,他们分别是中兴四将鄜(音夫)王刘光世、蕲(音旗)王韩世忠、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四川的涪(音福)王吴玠、信王吴璘,最后一个和王杨沂中。

    岳飞北伐胜利后回到鄂州养眼病,可赵构担心东部战区的刘光世和张俊不靠谱,在赵鼎建议下发出金字牌手诏,督促岳飞东援淮西。

    张浚一开始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可赵构实在是担心东部战区的安危,因为东部一失陷,马上就威胁到朝廷所在的江南,于是张浚也见风使舵,传令岳飞东下。

    岳飞带病出征,到了淮西发现伪齐军已经被打败了,他只好苦哈哈的又回去鄂州,赵构发现自己杞人忧天,于是写了一封信安慰岳飞:“刘麟败北,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你严格执行朝廷的号令,我们君臣一心,这是最可喜的。”

    此次北伐,宋军几乎是摧枯拉朽,身为都督的张浚自然是功劳大大的,赵构赞扬他劳苦功高。

    张浚掌握军权以来,几次和金军及伪齐作战,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这些成绩很好的证明了他的战略及战术打法是正确的,这让身为左相的赵鼎自惭形秽。

    张浚主战,赵鼎主守,两人在对伪齐作战时多有矛盾,比如张浚要撤了长腿将军刘光世的帅位,说他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赵构让张浚和赵鼎商议,赵鼎却说刘光世底下的骄兵悍将只有他压得住,撤不得,这让张浚很不爽,他心想老子带兵的时候别说撤一个人,杀一个大将也是家常便饭,什么时候轮到你赵鼎指手画脚了,你打过仗吗?

    打胜回朝之后,张浚的名声如日中天,不少言官开始攻击赵鼎,说当初要是听了他的话,全军撤到长江沿线,南宋几乎又要覆灭。

    赵鼎急流勇退,他知道这次躲不过去了,于是向赵构提出辞职。

    赵构思考了一下,既然左相和右相不和,而当前的形势是大部分大臣都附和张浚,加上张浚得到了军方那么多将领的支持,在民间也威望卓著,如果要留一个宰相,只能是留张浚了。

    十二月,赵鼎罢相,去绍兴当知府,离开了权力中央。

    赵鼎一走,机会留给了秦桧。

    秦桧在1132年罢相后,一直在韬光养晦。

    1135年,赵构下诏让前任宰相出谋划策跟金军是打是和,秦桧积极的上奏表达自己的主张,他和赵构相处过一年,深知赵构的真实想法,在奏折里极尽逢迎的阐述以战逼和的观点,深得赵构欢心。

    1136年,秦桧起任温州知州,后又改任绍兴知府,东山再起。

    八月,秦桧改任侍读兼临安府行宫留守,可以陪赵构侃大山了,进入了朝廷中央。

    这个职位,是右相张浚举荐的,张浚之所以要提拔秦桧,是被秦桧温和的表面欺骗了,他认为秦桧好控制,以后会是自己的好帮手。

    赵鼎一走,在张浚的推荐和赵构的默许下,秦桧于1137年正月出任枢密使,正式进入南宋权力中心。

    有了之前的教训,秦桧不敢再那么嚣张,唯张浚马首是瞻。

    逼走了赵鼎,张浚一人独大,他要开始处理不听话的手下了。

    第一个被处理的就是刘光世。

    刘光世是刘家将刘延庆之子,将门之后,打仗一般般,但是见风使舵的能力很强,这都是他老子教导的好。

    刘家世代从军,刘延庆是刘家第五代名将,他在战前善于激励属下:“好男儿当血洒沙场,马革裹尸还!你们只管冲锋杀敌,剩下的交给天意!”

    可是回到家,老刘看到两个儿子在打架,二儿子刘光世明显打不过,还是不肯认输一味向前,他一脚就踢在刘光世的屁股上:“老子咋教你的?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于是,刘光世成了军区大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他将门子弟都是嚣张跋扈喊打喊杀,只有他,和颜悦色跟人称兄道弟,人缘不是一般的好。

    出身好人缘好,刘光世的起点比一般人就高很多,一入伍就是三班奉职,相当于初级士官,很快就升到了防御使,正五品。

    1121年,方腊起义愈演愈烈,童贯率军平叛,派刘延庆父子上阵围剿。

    老刘派人四面出击,小刘带队进山搜捕,在一处山洞发现一个血人堵在那里,冲他大喊:“将军,我把方腊堵在洞里了!”

    这个血人正是韩世忠,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他拼命杀敌,差点战死,最后几乎连一丝军功都没捞到,后来他的老大看不下去,给他争取到一个“三班奉职”,而这只是刘光世的起点。

    平定方腊后,刘光世升为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正四品。

    赵构还是兵马大元帅的时候,刘光世就领兵去拥护,被赵构任命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相当于总司令。

    赵构即位后没多久,刘光世平定叛军有功,被升为奉国军节度使,是中兴四将第一个建节的人。

    1135年,刘光世就升到了少保,从一品。这个时候,岳飞还是检校少保,从二品,比刘光世低了一个序列。按规矩,他要先从检校少保升检校少傅,再从检校少傅升检校少师,再从检校少师升少保。

    刘光世打仗有两个特点,一是迟到,二是逃跑。

    宋国联金攻辽的时候,收了判将郭药师,郭药师带着刘延庆部队偷袭燕京,已经破城了,但是跟他打配合的刘光世迟到了!

    打仗迟到是要命的,本来按照约定,郭药师带人混进燕京,刘光世率部围城,里应外合拿下燕京,恢复燕云十六州,重现全盛时期中华版图,可因为刘光世迟到,这次壮举功亏一篑,白白牺牲了郭药师无数官兵。

    这是宋军最接近燕京城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刘光世逃跑的次数就数不胜数了,只要是收到风有金军来袭,刘光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跑,所以得了长腿将军的称号。

    但万物有阴就有阳,人有缺点就有优点,刘光世最大的优点就是笼络人心。

    赵鼎的说法是正确的,刘光世手下全是骄兵悍将,有西军行伍出身的王德,也有收拢叛军的郦琼,如果不是刘光世做领导,这伙人不见得能同心同德。

    但是张浚可不管这么多,他要撤刘光世的职,把刘光世的军队打乱重组。

    张浚上书赵构说,刘光世沉迷酒色,不理国事,军纪散漫,嘴上说着要恢复中华,实际上消极作战,如果还让他掌握兵权,国家很危险。

    还有一些大臣也附和张浚,说刘光世去年北伐只顾逃跑,几乎酿成大祸,不宜再领兵。

    刘光世自然收到了风,他其实对带兵打仗早就没了兴趣,舒舒服服在家里躺着多好,加上他已经这么高的地位了,再有军功也升不到哪里去,于是他主动请辞,说自己身体抱恙,无法再征战。

    赵构也对刘光世屡屡误事的作风有了看法,他同意了刘光世的辞职,升他为少师和万寿观使,养老去吧。

    刘光世的兵权解除后,他的部队归谁呢?

    赵构思来想去,要让刘光世的部队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知兵之人前去接管,才能镇得住场子。

    一个人的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