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中兴传 » 第八十三章 王伦四十当大使

第八十三章 王伦四十当大使

    完颜宗翰(粘罕)死后,金国的各大势力进行了重组。

    左副元帅完颜昌(挞懒)、领三省事完颜宗磐(蒲鲁虎)和完颜宗隽(讹鲁观)走到了一起,他们对宋主和。

    右副元帅完颜宗弼(兀术)、领三省事完颜宗干(斡本)为一方,他们主战。

    论实力大小,主和派有三个大势力,军方有完颜昌(挞懒),政局方面有两个领三省事,相当于宋国的宰相。主战派少一个宰相。

    但还有金熙宗完颜亶(合剌)也站在主和派一方,虽然他只是个少年,毕竟是金国的皇帝,所以金国的主和派占了绝对的上风。

    完颜亶(合剌)一上台,就把金国的官制给改了,基本照搬中原王朝的三省六部制,这是金国由野蛮人向文明上国的进步。

    既然是文明人,就不要再打打杀杀了,讲和吧。

    完颜昌(挞懒)从放秦桧回去之日起,就一直想跟宋国讲和,他废了伪齐之后,找来了宋国使臣王伦,“从今往后再没有刘豫从中作梗,你这就回去,传达和平的讯息吧。”

    王伦,山东莘(音身)县人,他的爷爷的哥哥是北宋宰相王旦,权倾朝野近二十年,但是到了王伦这里,却家徒四壁,无人管教,从小混到大。

    1127年,王伦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在开封街上打流,正好金军围城,百姓慌张,暴乱四起,赵桓站在城头,心乱不已。

    王伦这个时候跳了出来,浑水摸鱼到了赵桓的跟前,大声道:“官家,我能帮你把这动乱压下去!”

    赵桓看了王伦一眼,这家伙似乎威力无穷,于是他解下腰间佩戴的宝剑递给王伦:“去吧!”

    王伦接过宝剑,却不行动:“官家,我没有官职,名不正言不顺的,不好做事啊。”

    赵桓随口说道:“我让你当兵部侍郎。”

    “谢主隆恩!”王伦拿着宝剑下了城楼,挟持了几个为首作乱的坏分子,然后大声宣旨,说皇帝让大家稍安勿躁,马上就会有官军来保家卫国维持治安。

    动乱很快平息了下去,王伦马上去找朝廷要官,可宰相何粟认为他不过是小聪明,给了他一个八品的小官修职郎候补。

    王伦暴跳如雷:“我日,官家答应我的是三品的兵部侍郎,你给我安个八品的垃圾官位,还是候补的,干你个鸡毛!”

    王伦没有接受北宋朝廷安排的官职,北宋灭亡了,赵构登基,要派人去金国出使,那些个朝廷大臣没一个敢去,谁都知道去就是送死啊。

    于是赵构只好在社会上招聘,有钱能使鬼推磨,王伦又跳了出来:“我去!”

    赵构喜出望外,他问王伦要什么官位,王伦也不含糊:“前任官家答应我的是兵部侍郎,我也不多要,是个侍郎就行。”

    于是王伦被任命为朝奉郎,假刑部侍郎,充大金通问使。

    什么意思呢?朝奉郎是王伦的级别,正六品;假刑部侍郎不是说他这个刑部侍郎是假的,而是指他的官位和刑部侍郎一样,和通假字的“假”一个意思;大金通问使,才是王伦的正式工作,宋朝叫差遣,去金国出使吧。

    可弱国无外交,南宋刚刚立国,在战场上被金军碾压,王伦手里一张底牌都没有,他一去金国,就被扣押在了大同,一扣就是五年。

    可王伦这五年可没闲着,他发挥社会经验,结交各路商贾豪杰,硬是跟远在东北的赵佶建立了联系。

    通过王伦,赵佶知道自己的儿子赵构已经成了新的宋国皇帝,还知道了他的字画等收藏被金军统统没收了,导致他黯然神伤。

    1131年宋军在战场上完败金军,金国觉得要跟宋国谈一谈和平的条件,于是在1132年,完颜宗翰(粘罕)把王伦放回宋国。

    王伦回来后,赵构封他为右朝奉大夫,右文殿修撰,让他主管万寿观,让他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也当了官。

    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才五年,宋金局势发生了逆转,赵构觉得自己兵锋正盛,讲什么和?

    一年后,金国派李永寿出使宋国,朝廷让王伦当陪伴使。

    李永寿自视甚高,我乃大金上国使者,你们这些下国的臣子,自然要对我毕恭毕敬,他的态度十分嚣张。

    王伦混迹江湖朝堂,什么人没见过,他去国宾馆拜访李永寿,见李永寿很是冷淡,就主动套近乎道:“上使远道而来,想必对大宋历年使臣都很熟悉吧?”

    李永寿听得王伦一口正宗的金国官话,比自己的口音还正宗,不禁自惭形秽,但他仍然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那是自然。”

    “可否点评一二?”

    “同为使臣,不便妄议。”

    “那我来说说看,不知上使想不想听?”

    李永寿迟疑了一下,他很想知道王伦卖的什么关子:“尽管说来听听。”

    王伦环顾四周,“我有些口渴,不知……”

    虽然王伦是陪伴使,但他好歹也是亲自上门,进来一杯茶都没有,他觉得要敲打一下李永寿。

    “快上茶水!”李永寿冲外面喊了一句,下人马上端来了茶水。

    王伦不紧不慢的端起茶杯呡了一口热茶,开口道:“大宋使臣,知书达礼忠贞不屈,不知上使同意与否?”

    李永寿点了点头,宋国的使者不仅饱读诗书,而且忠肝义胆,对国家至死不渝。

    “但我认为,”王伦放下了盖碗,“这些人都是假忠义。”

    “哦?”李永寿没想到王伦竟然来了个反转,哪有这么说自己的同僚的。

    “使臣使臣,他是有使命在身的,他的使命就是往来交通,消争端存共识,极力促成和平,但这些人往往因为显摆忠义而误事,他们得了个忠君爱国的虚名,却把国君的嘱托和百姓的福祉丢在了脑后。”

    李永寿知道王伦这是指桑骂槐,却只能默默承受。

    “你我同为使臣,要清楚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是把你陪好,你也要做点成绩出来,不然元帅那边不好交差啊。”

    王伦在金国的时候,完颜宗翰(粘罕)和他的关系不错,这一点李永寿是知道的。

    王伦的意思也很明确,你不要在这里摆架子耽误事,到时回去是要打屁屁的。

    李永寿早就听说王伦此人豪放不羁,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王兄说的是,可惜我这里无酒,不然我要和你不醉不归。来,我们以茶代酒。”

    王伦几番话下来,就把李永寿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连赵构交代的和谈要求,李永寿也牢记在心。

    1137年初,赵佶的死讯传到南宋,朝廷要求接赵佶灵柩回家的呼声很高,赵构也表现的十分悲痛,为表孝道,他再次起用王伦充当迎奉梓宫使去议和。

    王伦出使前,赵构交代王伦说:“你跟完颜昌(挞懒)说,金军既然不想占有河南地界,与其交给刘豫,不如还给我,价钱可以谈嘛。”

    王伦一行经过刘豫的地界,刘豫设宴招待,期间,刘豫打听王伦此行的目的,他怀疑宋金之间有什么阴谋,但是王伦一口咬定,他就是去接赵佶的棺椁回家,没有其他目的。

    刘豫想胁迫王伦交出国书,可王伦义正言辞道:“国书需要当面交给金国国主,你私自索要,不怕金国怪罪吗?”

    其实王伦此行目的有三,一是接回赵佶夫妇的灵柩,二是接回赵构的母亲韦贵妃,三是索取河南、陕西领地。

    王伦见到完颜昌(挞懒)后,先说了刘豫威胁自己交出国书的情况,接着话锋一转:“大王,刘豫既然敢背叛本国,难道日后就能保证不背叛贵国吗?”

    完颜昌(挞懒)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刘豫这家伙,竟敢拦我国书,他是不想混了。”

    过了几日,完颜昌(挞懒)把王伦引荐给了金熙宗完颜亶(合剌),王伦转达了赵构的意思,完颜亶(合剌)于是召集群臣商议。

    完颜亶(合剌)上台不久,羽翼未丰,实际上朝政是完颜昌(挞懒)等人把持,因为金国向来是军政一体的制度,谁手里有兵,谁就能说了算,完颜昌(挞懒)是金军头号人物,他想怎么干,完颜亶(合剌)根本拦不住。

    完颜昌(挞懒)于是自作主张,废了刘豫之后,让王伦回宋国传达和平的消息:金国愿意交还赵佶和他老婆郑皇后的棺材,赵构的老妈韦贵妃可以回国,原伪齐控制的河南、陕西地界还给宋国。

    王伦归来,赵构心中大喜,表面却眉头紧蹙:有这么好的事吗?

    赵构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宋金之间打打和和这么多年,金军哪有信誉可言。

    于是,王伦回来没多久,又踏上了出使的征程,这次,他要去落实各项细节。

    王伦在路上感叹道:“老子真是命苦,回来都不让我过个好年,北方的东西太难吃了!”

    既然金国已经传递出了信号,赵构就不能不有所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