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以重生竞魁位 » 0021:哥哥上学了

0021:哥哥上学了

    当两个小姑娘在家里待的还可以的时候。哥哥的开学季来了,学校终于修好了。哎,没办法,现在的人真不太重视教育,这要是放在前世,还不得翻天了。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一个根琴弦,不要想着去弹,一弹就变成神经,后果无法预料。

    哥哥先去学校报了名,在经过老的简单的考核时发现,孩子都认识二千多个字了,数学两位数的乘除都做得,还会列式,那加法更不用说,张嘴就来,这放到一年级,不合适,放二年级吧。二年级老师按大纲一考核,基本上也不用教了,但想想,还是上二年,毕竟孩子年纪太小。

    大舅舅在这里教五年级,上学放学和大舅舅一个时间就可以。一众老师知道是大舅舅的外甥,脑补的认为是大舅舅教的,而且教的不错,基本功很扎实,你看那小字写的,比三年级的孩子都好。

    差不多都上轨道了。生产队的生产活动也少了。爸爸又有时间了。家里一直就想添个架子,摆摆杂物什么的,是可以自己搭一个,但想着有现成的,花不上多少,还是买个现成的。就和妈妈说要去废品站看看。文佳最喜欢这个了,一听来了劲,忙催着快点。那里还有好多书她还没翻呢。

    第二天一早,和老姨她们一趟车,只是到终点,她们到乡里就到地方了。废品站离车站不远,走路也就个十分钟。去时还是那个大婶,对这个拿黄书的小姑娘还有印象:“呀,你家引火的纸不够了吧,这啊又来了一些,你随便挑。”

    文佳小脸一红,看着爸爸,等看到他点头,忙跟去找了。这一找,又找了一些东西,有山海经,三字经,还有千字文,估计是卖的人用来教小孩子的。但这些,看似用来教育小孩子的,前世时可是正经的国学教材,到小孙子时都还在用,只是那时的有图画,这个没有,而且是繁体字,但书保护的不错。卖的人也是个爱惜书的。

    杂七杂八的找了好几本她用的上的书,连环画也有好几套,没办法,家里有个真小孩,不给他买怕是不行。文佳还是象征性的到那积满灰的书堆里找了找,在最最角落里,一个很小的本子写《九息法》。这个应该也是用来练功的。文佳觉得她能用上。中国的道教一直很重视呼吸法,觉得配合呼吸法,冥想可以通天地万物。

    爸爸那面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要用的东西,到是找到几个藤编的箱子,样子别致,想着回家按这个编肯定不愁卖产,只是可惜,这个被耗子嗑了好几个洞。文佳想,不是这几个洞,这箱子也到不了这里。

    来了一趟,这点东西是真少,这时候爸爸发现几个罐子,都带着盖,还是画着花的。哎,这个东西拿回去腌个咸菜啥的不错。还有盖,不怕落灰。

    算不上满载而归,文佳是很满意了。她不懂古董,但爸爸买的那几个罐罐,看着是有来历的。以妈妈那个仔细劲,估计也不会搞什么破坏,姑且就这么地吧。

    她把那个《九息法》拿出来看了看,确实只是吐纳法,但要配合一些简单的姿势。是按古时的宫商角徵羽来分,分别锻炼五脏六腑的,炼脏和炼腑还是有区别的。不过这个吐纳法可以随里随地去练。不限次数,也不限顺序。有时候只练呼吸法,不练姿势也不讲究。她甚至编着东西都在练,明显能感觉气吸越来越悠长。

    这一个月,妈妈出了三次货,货品样子都没啥太大变化,听贺叔讲卖的还行。文佳知道,一旦搞活放开,这个的竞争就会大起来,现在该考虑转了。转什么好,得是妈妈的特长。她盯着妈妈的缝纫机,因为久不用,轮子的地方都积了一些灰,有些地方油也没上。

    妈妈是会做衣服的,所以妈妈结婚时姥姥陪送了这个缝纫机。虽然是旧的,在农村这也是个大件。姥姥的本意是妈妈给老姨舅舅做衣服时能快点,省得奶奶闹。姥姥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文佳的致富愿望要靠它了。家里上次过年时还剩有一块花布,文佳央着妈妈给她做上,说是过年穿,但裁剪时,妈妈还是照着旧衣服,在原有的尺寸大小上放一些量。文佳就皱眉头不:“妈妈,我就站在这呢,你量我不好吗。那衣服哪有我准啊?”

    妈妈一听,是这个理啊,只是固有的做法,做鞋要用鞋样,做衣服也要样子。就没想过要用实物来量。妈妈拿着软尺来量,不时的记一下。量好了,要裁的时候叨咕:“唉,你又长高了,本来这个可以做两件的,现在做一件多,做两件又少,可惜了。”

    文佳忙说:“我这里要放个口袋,口袋的口要掐褶,这里要收个腰,下面要长一点,在腰那也要掐褶。”

    “这是什么怪做法,不都是直着绞吗?别做怪,多出来的妈妈给你扎个花书包,明年准备送你上学了。”

    小孩子的优势就是可以胡搅蛮缠:“不好,城里的小姐姐就是这样的衣服,我也要这样的。你们的衣服样子不好看。这样的好看。这好看的花布就要做好看衣服。”

    妈妈没办法,苦想了一会就有办法了。她很聪明,只是没人告诉她要这么想。这一想衣服的样子出来了,着磨一下,估计是孩子看到人家穿了。哎,就这样做吧,左右这块布有的多,浪费一点没用的造型上也没大碍。

    定了样子,剪起来很快的。妈妈拿煤油灯燎了边。把领子,口袋都整理好就开始扎了。手脚配合起来是真好看。妈妈是常做的,也就两个小时吧,一件衣服就成了。

    文佳高兴的赶紧穿上。虽然没有慰烫,还不是很板正,这一穿上,人都亮了不少。妈妈笑着夸到:“我闺女真好看,等过几年大了肯定更好看。”

    “那是,也不看是谁的孩子。妈妈做的真好,都可以拿出去换米了。”

    妈妈也就愣了一下,以为孩子也就无心说的。不过拿出去卖也不是不可以。去年家里换了很多的布票,一时用不上,不然不编了,做衣服来卖,省得小姑子一回来大家就如临大敌。可编的东西要用太多东西,每次都是手忙脚乱的,这还是小姑子不常跑这屋,要是天天跑,时时跑,她的生意也不要做了。

    做衣服好啊,料少,一个样子可以做很多件,关键是快,一天做个两件没问题啊。

    文佳看妈妈开窍了,就乖乖的一边磕瓜子去了。这年头,输出一点想法真不容易啊。

    晚上妈妈把文佳的衣服拿出来给爸爸看。和爸爸说了想法。爸爸一听太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