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会点医术 » 第48章 走 去看水泥

第48章 走 去看水泥

    “陛下,臣来就是要和陛下说关于王川医馆的事情。”

    说完从怀里掏出了王川给的那张设计图。

    “陛下,这是王川给臣的设计图,陛下请看。”

    说完恭恭敬敬的摆放在李世民的桌前。

    因为王川用的是素描的画法,所以李世民倒也一眼就看明白了。

    “什么!这小子竟然要盖四层楼那么高?他一个医馆盖这么高干什么?”

    “陛下,他盖四层楼倒也无所谓,主要是陛下还答应了建造费用不设上限,还好老臣没有同意下来。”

    听到阎立本说没有答应,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还好没答应。

    要不然如此大的建筑,得要多少银子啊!

    大明宫当初建造就花了十八万两银子,这医馆不比大明宫小啊!

    “老臣与王川说最多一千两银子,王川倒也同意了,还说剩下的他来填补。”

    虽然听到要出一千两,李世民还是心痛的无法呼吸。

    一千两啊!本以为只要五百两左右的就能解决的事情,这一下竟要一千两。

    不过还好也只要了一千两。

    “闫卿,这一次你做的不错,一千两就一千两吧。哎。”

    实在是心痛啊,这王川也太得寸进尺了。

    自己都把西山的地契给他了,还这么狮子大开口。

    至此,王川在李世民的心中,除了医术高超就是贪财了。

    不管是当初的卖酒,还是煤矿,还是现在的医馆,都是为了王川的谋财。

    “陛下,王川还说,要在两个月之内让医馆完工!”

    “两个月?那不成,王川难道想招收十万民夫?不行,你去和他说,如果他真敢这样做的话,直接给朕直接把他压入大牢!”

    不要说两个月了,就是一年都不见得能够建好。

    虽然李世民不懂建筑,李世民多大规模的房子要多久盖成还是大概清楚的。

    “陛下,王川说两个月建好是因为说什么用水泥来当建筑的主要材料,并且不需要太多的民夫。”

    “水泥?什么水泥,水和泥盖的房子可以住人吗?这王川是胡闹啊!”

    “臣也觉得王川有些胡闹,但是王川信誓旦旦的说叫臣三天之后去参观水泥。还说什么,若是臣知道什么是水泥的话,就知道他为什么有把握两个月完工了。”

    李世民听完阎立本说完,自己也有些嘀咕。

    按照道理来说,这王川给李世民的感觉除了贪财,并不笨啊,怎么会说出用水泥盖房的话来呢。

    “闫卿,你可听闻用水泥就可以盖房的?”

    “回陛下,臣从小到大未曾听说过用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

    阎立本听到李世民的提问,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世民见到阎立本如此肯定,对王川的想法又更加的好奇起来。

    究竟王川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难道王川想变着花样的骗朕的银子不成?

    想了想,想不通便不去想了,吩咐了阎立本到时候去看了之后回来与自己汇报。

    还有就是资金的问题,最多只能出一千两,这一点让阎立本着重的和王川说清楚。

    最好让王川立个字据,别到时候到处和别人说朕小气。

    阎立本一一答应下来,便告退了。

    李世民一个人坐在太极宫里,看着房遗直的书信。

    这时候的李世民突然意识到王川干了一件好事。

    虽然说骗了自己的西山那片地,但是却安排了如此多的灾民。

    是的,李世民觉得西山的地是王川从自己这骗过去的,毕竟那都是钱啊!

    但是好在,有自己一半的份额。

    李世民之前还奇怪,怎么最近的灾民少了许多,还有些灾民来了之后就走了。

    原来都是跑到这大唐煤业了。

    明白这一点的李世民心情好了起来。

    只是不明白,这王川怎么这么贪钱。

    在大唐,商是人们最看不起的一个行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觉得商人不事生产,倒买倒卖。

    可以这么说,所有人都认为商是国家蛀虫。

    不管怎么说,这王川还是办了一点实事的。

    心情大好之下批奏折的速度都比以前快了许多。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一天阎立本来找了一趟王川。

    说了李世民的要求。

    听到要自己立一个字据,王川不知道该说李世民什么了。

    写了一份字据交给了阎立本。

    也就在当天,水泥厂也成立了起来。

    因为要管理着富贵楼的生意,所以水泥厂找来了小河村的村正吴明来管理。

    召集了二百来号的工人,在王川的指导下,当天晚上,就出来了第一批的水泥。

    王川随即就试了试,到第二天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强度。

    发现和现代水泥没什么区别,也是暗暗的松了口气。

    毕竟牛已经吹出去了,要是到第三天,阎立本来的时候,水泥不能投入使用的话,这不是打我王某人的脸嘛。

    第三天,阎立本如期而至。

    “闫大人,走,去看水泥去。”

    王川和闫本立坐着马车一路晃悠悠的来到了水泥厂。

    出来迎接的是吴明。

    “小川啊,昨天产出二百多石,你看咋样?”

    对于现在的工作,吴明满意的不得了。

    不用风吹日晒的,一个月就可以拿十两银子。

    所以对王川也是特别的感谢。

    古代的一石等于现在的六十斤,也就是三十公斤。

    二百多石换算下来就是三吨。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两百人可以一天生产出三吨还是不错的了。

    “行,这边交给你我放心,你快拿些水泥给闫大人看看。”

    听到王川对自己如此的信任,吴明对王川更是更加的感激。

    便也不说话了,转身跑去拿水泥去了。

    不一会,便拿着两袋水泥来了。

    现在的水泥用的是麻布制作而成。

    阎立本看到用麻布装这个东西,心痛到无法呼吸。

    虽然说现在的大唐比以前好了,但是你这用麻布来装东西的行为,简直就是浪费。

    阎立本相信,要是李世民知道王川拿麻布来装这什么水泥,说不定会把王川拉去砍头。

    “王公子,这水泥竟是用麻布来装的吗?这是浪费啊!”

    “当下没有更好的装载物了,而且这麻布也便宜,只能用麻布来将就着用了。”

    听到王川说将就着用,阎立本的心都在滴血。

    不过想想也无所谓,反正用的是他王川自己的钱。

    自己想管也没法管啊。

    此时王川已经打开了一袋水泥灰。

    麻袋的设计王川是按照现代的规格设计的,一袋可以装一百斤左右。

    这样也方便计算。

    “闫大人,请看,这便是水泥。”

    阎立本闻声看向地下的水泥。

    “这就是王公子所说的水泥?这等粉末可以用以建筑?”

    “闫大人,现在水泥肯定不行啊,现在还是水泥灰,需要加入水来进行搅拌。”

    说完王川便让吴明找来水,当着阎立本的面便搅拌起来。

    看着眼前这加入水的粉末开始变的稀稠起来,阎立本还是弃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