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会点医术 » 第101章玻璃店开业

第101章玻璃店开业

    “父皇,二弟真的是长大了,现在都知道减肥了。”

    李承乾一脸真诚的说着,说完便观察李世民的表情。

    他想从自己老爹的脸上看看老爹信了没有。

    显然李世民也不是容易忽悠的,这两人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过来就和自己说什么李泰看了他们的特种小队,就吵着要加入小队,想要用每天的训练来减肥。

    这合理吗?这显然不合理?

    难道李承乾把李泰给杀了!

    李世民当即脸色一黑道:“放肆,李承乾你好大的胆子,你居然敢弑兄?”

    本来还是跪坐着的李承乾,听到弑兄两个字的时候,一下子被吓得瘫到了地下。

    见到李承乾这幅模样,李世民的心里凉了一半。

    难道是真的!

    “李……承……乾……!”

    王川赶紧出声解释道:“陛下,没有啊,魏王好着呢,只是……”

    听到李泰没事,李世民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只是什么?”

    王川咬了咬牙说道:“只是魏王是被我们抓进特种小队的。”

    听到这,李世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放肆,你们两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捉拿魏王!”

    李世民没有想到这两人居然这样的大胆,居然敢捉拿皇上的儿子!

    现在是捉拿,等将来还不得给人杀了?

    王川此时也是慌了神,之前在来的路上和李承乾商量的对策都不记得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魏王今天来到小河村,看了皮影戏之后便想将演皮影戏的人给带走,还当众辱骂太子,太子一怒之下,便将魏王给打了,太子见魏王想回来告状,于是便拦着他,臣也是一时糊涂,便说让魏王去特种小队减减肥的话来。”

    王川将事情真真假假的和着和李世民讲了出来。

    李世民听完才知道,这只是两个人的斗殴而已,想想也没多大事情,便也不再追究了。

    想想李泰要是真的减肥成功了,这两人也算是有功了。

    之前自己可是和他讲了许久,他都不去减肥。

    看了看摊倒在地下的李承乾道:“李泰要是减肥失败的话,你就等着掉层皮吧!”

    李泰哪知道,自己的父亲居然也想着要自己减肥,他还想着自己的父亲发现自己没有回宫,会派人找自己的。

    更加没有想到是自己父亲对李承乾说的那句话,将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就在第二天,李承乾回到小河村便找到薛平贵,让他对李泰狠一点。

    当初把李泰给送到特种小队,只是为了让他来受罪的,哪知道自己居然得了父亲的命令,现在真的是让他来减肥的了。

    从此之后,薛平贵便格外的关照李泰。

    别人负重二十斤,李泰就三十斤。

    别人跑二十公里,李泰就跑三十公里。

    刚开始的时候,李泰还耍魏王的威风,身边的人都对他还有些帮衬,但是当薛平贵知道之后,处罚了几人,便没人再敢帮衬李泰了,慢慢的李泰也就接受了现实。

    只是每天的训练实在是太累了,每天训练完,李泰是倒头就睡,瘦没瘦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是睡眠质量倒是提高了不少,以前李泰都要将头放在宫女的腿上,让宫女给自己的头进行按摩才睡的着。

    李承乾这段时间一直都泡在研究院,他对王川的那个火枪很感兴趣。

    王川则是忙玻璃厂的筹备,还有就是让所有人开始拿出所有可以动的钱来收购粮食。

    玻璃厂王川准备建设在矿场的旁边,一来运煤方便,二来虎狼卫在这边,这样就没人敢打玻璃的配方。

    门店则是安排在了梁榆县富贵楼的旁边。

    李世明则是一直在追查当初刺杀自己的人,一直查到了现在都没有任何的头绪。

    这让李世民感觉到很无奈。

    长乐王李幼良便一直被关在狱中。

    没过几天,大唐玻璃厂便开工了,这次用的是程咬金家的人,和炸药厂一样的管理模式。

    将人家的一家老小全都带过来,然后安排住宿,只是比炸药厂的人好一点,他们可以在村子里面转转,出村的话要派虎狼卫的人跟着。

    一个星期之后,玻璃厂开始出货了,将一车玻璃用车拉到了地方之后,便开始进行售卖了。

    售卖的事情,王川交给了刘万泉。

    自从刘万泉开始接手赵贺明之前的工作,可以说是过得有滋有味的,现在王川又把玻璃的售卖交给了自己管理。

    当下更加尽心尽力的工作,此时的刘万泉已经不是以前的刘万泉了。

    玻璃的出现对于梁榆县来说,就像是一个石头扔进了一片平静的湖水里一样。

    梁榆县虽然靠着长安,但是之前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产业,后来有了闷倒驴,倒是有了一些外来的商人进来,但是也只是为了来买闷倒驴,所带动的经济实在有限。

    可是现在不同了,这玻璃瓶出现了,大唐的商人都疯了,这样好的东西居然只要十两银子,这不是和白送一样吗?

    而且王川用的还是饥饿营销,每天就两百多个瓶子,每人限购一个,卖完了就关门。

    有些商人是从外地过来的,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等,可是这瓶子这样的好看,不买一个又不死心。

    于是梁榆县开始有人出十一两银子来收瓶子。

    许多买了瓶子的人,看到自己十两银子买的,转眼就挣了一两银子,一时间觉得那么的不真实。

    有些人将瓶子卖了出去,看着到手的钱才知道是真的。

    一下子,玻璃瓶成为了理财产品。

    长安也收到了关于玻璃瓶的消息,许多大臣都悄悄的派人去梁榆县购买。

    紧接着便是更多的外乡人前来购买玻璃瓶,许多的商人更是放出豪言,十二两银子一个瓶子,有多少收多少。

    慢慢的,就连江陵的街上都出现了玻璃瓶。

    江陵何家的家主看着手里的玻璃瓶,一脸的喜爱之色。

    “何伟,你上次去梁榆县的时候,买了一百坛酒回来,让我们何家大赚了一笔,这次为父打算让你去梁榆县购买这水晶瓶。”

    听到自己父亲把这购买水晶瓶的事情交给自己,何伟顿时如同注入了鸡血一般。

    只要这次将这件事情办好了,你们何家未来的家主之位一定是我的了!

    当即便收拾好行李出发了。

    江陵的别的几大家族,见到何伟偷偷摸摸的走了,便也派出人前去梁榆县购买水晶瓶。

    不到半个月,此时的梁榆县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

    梁榆县的大小客栈也都瞬间爆满,甚至有的人出钱住到了百姓的家里,后来百姓家也住不下了,就去郊外的寺庙里住着了。

    可以说,现在的梁榆县每日的流动人口不比长安城少。

    加上这梁榆县的治安出奇的好,许多人便看出这地方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便在梁榆县买房,打算长期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