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牵线师 » 第六十八章 隐念谷:意外的消息(三)

第六十八章 隐念谷:意外的消息(三)

    “殿下是要回王城还是去地下城?”

    出了偏僻山谷,林王在岔路口问长王,长王停下马朝着身前出现的几条通向不同目的地的路看去,他怀里的小痴兽也冒出了脑袋,发出嘶嘶的声音,长王低头看了一眼小痴兽,“林王呢?你是要去王城还是回地下城?”

    “我看长王您去哪后决定。”

    长王又看了一眼前方,“回王城吧,云儿真的死了,我这心情也跟着难受,回王城吧。”

    “那我就陪殿下回王城。”

    “林王若有事要去处理,可以自行离开,我不需要人陪,也知道回王城的路。”

    “没事,殿下不用管我,反正我去了地下城后也是要回王城的,不如先陪殿下回王城。”

    “好吧,林王,可否请你在地下城多注意一下,地下城里有没有谁家突然多了个孩子……”

    长王的话没说完,林王就对着长王点头,“殿下放心吧,我知道接下来要去注意什么,倒是您节哀啊,今晚的事谁也没想到,可它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了了,殿下千万注意身体。”

    长王微微一笑,“林王放心,我知道该如何面对,我们走吧。”

    天在拂晓之际,长王驱马前行,林王紧随其后,在两人策马扬鞭到了王城附近后,天终于亮了。

    远处矗立的王城入口处,站着长王熟悉的弓箭队伍的头儿李霜结,他知道长王昨夜出门,今晨早早就已经等在了王城入口处了。

    “殿下,那是李霜结,是您叫他在那里等着我们吗?”

    长王摇头,但他知道自从他从几个月前从地下城落寞地回来后,李霜结对于他的日常行动关注的很紧,可能是他自觉这是他的责任,不能让长王在他任职期间出了事,不然他就算是有千万条命都抵不过。

    “没有,应该是他担心我外出吧。”

    说着长王与林王就已经到了李霜结跟前,长王停马,李霜结跑上前帮长王拉住了马,长王看李霜结的神色,似乎有什么事情想要告诉他,所以他看住李霜结问道:“李头儿,王城里有事发生?”

    “恭喜殿下,殷大统领府里昨晚添了一对龙凤胎,现在殷府上下正在准备办喜酒呢!”

    长王一愣,就连林王也一愣,怎么没听说过殷府里有人怀孕了呢?

    “是殷府大公子夫人生的吗?”

    长王问,李霜结满脸带笑的回答,“是的,殿下,本来听说还有些日子要生,结果昨晚突然就临盆了,所幸母子平安!殿下,您要直接去殷府看看,还是先回长王府?”

    这事儿未免太巧了,长王难以置信,他虽然知道殷府大公子早就婚娶,但殷家大公子夫人何时有孕根本无人知晓,这孩子怎么突然就降生了,还偏偏是昨晚,竟然跟殷云同一日生孩子!

    可殷云的孩子却不见了,这殷府竟然生的是一对龙凤胎!

    “殿下?殿下!”

    林王叫着长王,长王缓过神,他侧身看了一眼林王,林王也似乎对此很震惊,他似有话要说,长王看了一眼还等着的李霜结,回了他一句,“先回长王府。”

    李霜结得令,立刻让人给长王与林王让出了道,长王策马与林王冲进了王城,很快两人便落脚到了长王府。

    一入长王府,长王便与林王进了书房,林王见他们身边终于无人之后,他低声地对长王说道:“殿下,有没有觉得事情太巧了?”

    “确实太巧了,这天下真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还偏偏发生在同一时间?”

    “殿下您说那殷府降生的龙凤胎中的女娃会不会是消失的殷云的孩子?”

    虽然话不能乱说,但确实太过巧合了,长王也有与林王一样的怀疑,“我们去看看,阿岩前辈说他可能认不出昨晚殷云生下的孩子,但万一他认出来了呢!”

    “殿下打算怎么做?您不会要偷殷府那对龙凤胎宝宝吧?这不行,太危险了!”

    “当然不是,如果被我舅舅殷殿知道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我们得去看看那对龙凤胎。”

    林王不知道长王要怎么做,但他们确实得去看看,说着长王打开书房门叫了人来,不多久就有人给长王拿来了长王要的东西,林王看去是长王备的礼。

    林王会意,可没等他跟长王说他要回趟林王府,长王指着备礼的一部分说,“林王不必回府了,这里这些礼足够了。”

    殷府添丁是大喜事,这冲淡了几个月前发生的接连有人死去的坏事,王城里终于算是迎来了件喜事,殷府里上下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的。

    长王叫人提前送了帖子去,说他要去殷府恭喜,是殷家大公子接了帖子,他早早就等在了殷府外。

    而因长王殿下要去殷府,原定同一日前往殷府恭喜的人全都改了别日。

    这一日里就只有长王与林王前往。

    当然长王的帖子里备注了林王与他同行,所以当长王人到礼到,林王也一同出现的时候,没有人感到意外,而且长王给出的礼真是太隆重了,尽管与此相比,林王的礼也很周到,但长王的出现还是惊到了很多看热闹的人。

    自从殷府夫人及殷府大小姐离世,王城里的人还以为殷府与长王殿下疏远了,没想到这长王殿下对殷府添了新丁如此重视,这让准备看长王殿下与殷府热闹的人不欢而散。

    不过出于礼节,殷府本就不可能怠慢了长王,毕竟长王可是正统的主上继承人,但私底下殷府的人有没有埋怨过长王就不得而知了。

    而长王自然也是知道这王城里流传的各种看法的,但他根本不在意,这些改变不了他,也改变不了殷府里的人。

    殷大公子比长王大几岁,虽然是前几年成的家,但直到现在才要了孩子,可能也是因为家里变故后觉得应该添丁了吧。

    而长王虽比殷大公子小几岁,如今也已年满二十岁了,可他连婚配对象都没有,更别说孩子了。

    不过因为长王身份特别,这也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进了殷府后,长王和林王与殷大公子闲侃了些话,之后长王就直抒胸臆说他想见见那对龙凤胎。

    长王要见,殷大公子怎么能说不让见,很快殷大公子夫人就和殷大公子一起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出现了。

    长王准备了给孩子的金器,在孩子被抱到他眼前的时候,他给孩子金器的时候,他仔细地看了孩子的面容,那男娃与女娃长得并不像,但也没有完全不像,长王只能暂时记下两个孩子的面容。

    而林王也一样,在孩子被抱到他面前的时候,他递送上银器后也仔细地看了两个孩子的面容,大概是因为确实都是殷家的种,两个孩子也看不出什么大的区别,男娃也好,女娃也好,两个孩子在见长王与林王的时候都不哭不闹的,完全分辨不出拥有牵线师一族血脉的孩子与另一个孩子的区别。

    长王带了小痴兽在怀里,可直到那两个孩子被抱回去,窝在长王怀里的小痴兽都没有什么反应,这让长王也不得不接受他们以为的龙凤胎中的女娃可能是拥有牵线师一族血脉的希望落空了。

    但长王并没有因为小痴兽没有反应而放弃,他询问了昨晚两个孩子降生时的情形,殷大公子应该是太高兴了,他什么都跟长王说了。

    从殷大公子话里,长王与林王知道了昨晚接生下两个孩子的医者并不是王城里的医者,竟然是来自药石谷的医者,而且殷殿就在殷府等着两个孩子降生。

    长王问怎么会请了药石谷里的医者,殷大公子也不避讳,他说是自从他母亲去世,小妹殷云又传来了噩耗,殷大统领就去药石谷请了药石谷的医者来,说是给殷府长次子夫人看身体,希望殷家能尽快诞下孙辈。

    说那药石谷来的医者确实厉害,不多久殷大公子夫人就怀有了身孕,但因为殷家次子才刚婚配一年,殷家次子因公务时常不在家,殷家次子夫人暂时还未有身孕。

    不过谁能想到殷大公子夫人一生就生了一对龙凤胎,这可是一下添了两,殷府上下自然喜气洋洋的。

    长王不关心这些,他问那药石谷来的医者现在在哪,殷大公子很意外,林王赶紧接了话,说他近来身体有恙,承蒙长王挂记,要是有药石谷来的医者能借势看看就太好了。

    可是殷大公子告诉长王说孩子生下后,殷大统领今日一早就送那医者回药石谷了。

    长王问怎么不在殷府吃了喜酒再走,殷大公子说那医者已经在殷府里待了好些月了,说他药石谷里的事情很多,就不喝喜酒了。

    “我爹爹备了厚礼,与那医者一起去了药石谷,算是感谢祖母对我们的格外照顾……唉,要是云儿没回来就好了……”

    殷大公子突然有些泪目,长王赶紧岔开话题,林王也只能多兴叹一句错失了看病的好机会,之后长王与林王又与殷大公子闲聊了些话后,两人就起身离开了。

    当再回了长王府,林王对长王提了他的一个疑惑,“殿下有没有觉得殷大公子夫人怀孕时辰有点奇怪,若是如殷大公子所言是在殷大小姐死讯之后,那到现在殷大公子夫人怀孕临盆还得一两个月,殷大小姐是突然早产,不会那殷大公子夫人也早产吧?这太巧合了,您说是不是?”

    长王也觉得时间不对,“林王还是怀疑殷家的龙凤胎中有殷云生下的孩子?”

    “是的,不然怎么会这么巧?”

    “那这样吧,林王与我各自把今天见到的两个孩子的样貌画出来,我们比对一下,林王去找阿岩前辈指认一下;我去药石谷一趟,找那医者问问真实的情况。”

    “殿下,如果他们全都被牵线师牵念了,不管是哪个牵线师,我们恐怕都得不到真相,那岂不是白费功夫,我看不如我们直接去牵线师一族的聚集地找牵线师莫青林,她若没带走那孩子,那她肯定能帮我找到那孩子的下落!”

    “确实,但隐念谷林王你不是说找不到吗?”

    “柳即柳大统领至少能带我们到那附近,这事肯定是找不了殷大统领的,殿下您看呢?”

    长王沉默地思索了一会儿,“林王所言有理,但在去找牵线师莫青林之前,我们还是要去找阿岩前辈指认一下,还有药石谷,我一定要去一趟。”

    林王知道长王有些事想自己弄明白,他也不再争辩,“那就按殿下的意思行事,我们画出所见孩子的样貌,我拿着去找阿岩前辈指认,殿下去药石谷……殿下,您觉得您几时能回来?我们到时在地下城求知楼见。”

    “约莫半个月吧,辛苦林王了。”

    长王说完让人给林王也备了纸墨,林王坐下与长王一起认真地画起了今日他在殷府所见的两个孩子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