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侠之风起 » 第四章 声东击西反成拙 精诚所至金石开

第四章 声东击西反成拙 精诚所至金石开

    天佑元年,八月二十九日,蒋玄晖矫皇后诏,李渐荣、裴贞一弑逆,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更名李柷,监军国事。又矫皇后令,太子于柩前即位,是为哀帝,时年仅十三岁,并于九月初一辰时诏告天下。

    史太得知此消息已是午时,知道只要皇帝姓李,就没有人敢动少林寺分毫,气的史太浑身哆嗦,幸亏听了左萦右拂的劝告,要不然人头难保。虽然小皇帝有名无实,但是梁王也不会因为他落人口实,到时候他就是自身难保。想到这里,免不得后怕。可是,事情发展到如此局面,该如何收场呢?

    这时,左萦献上一计:“史郎将,我们是依令捉拿刺客,刺客中有人使出了旋风掌和罗汉拳,我们就按照这个线索在少林寺中一一排查,少林寺虽然以前对大唐有功,但也不是法外之地,理应配合龙武军的调查。”

    “你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史太问道。

    左萦凑到史太耳前,耳语了几句。

    “好好好,此计甚妙!”史太哈哈大笑。“你们二人下去准备吧!”

    左萦、右拂退下,走出军帐,右拂好奇地问道:“你给郎将出得什么馊主意?”

    左萦笑道:“师弟,咱们只管搭台看戏就行!”右拂虽然对他的答案不满意,但也不便再问,只得跟在后面依令行事。

    再说江墨离开客房便急匆匆地向习武堂走去。此时,习武堂空无一人,江墨走进习武堂,两手一起用力,将石锁提起,但是由于之前用力过猛,此时气力大不如先前。

    江墨如此试了多次,一个时辰下来,已然筋疲力竭,但仍然无法坚持一刻钟,

    此时,从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阿弥陀佛,少年人,莫心急。万事万物,都有其法。不得其法,事倍功半,若得其要领,则事半功倍。练武也是如此。”

    江墨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福居大师,还有了然陪同。江墨连忙行礼道:“福居大师,您的伤如何了?”

    福居大师笑道:“我的伤不碍事。”然后低头问了然:“了然,为师问你,何为气,何为力?”

    “气行于经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了然答道。

    “二者是何关系?”

    “力则外壮皮骨,气则内壮筋脉。气先行,力随后,丹田盛,气力足。”

    福居大师满意地点点头,对江墨说:“施主要想气力充足,源源不断,务要气聚丹田,内转调息。如此方能一人担泰山,四两拨千斤。这区区石锁更是不在话下。”

    “请问大师,如何方能气聚丹田呢?”

    “首先,站马步桩,凝神静气,换气吐纳,呼吸顺畅。然后,以意领气,引气缓至丹田,心境平和,不外驰,意念专注于丹田。”福居大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江墨也边听边练,了然在一旁也跟着练了起来。

    “丹田处可有一股热气升腾?”福居大师问道。

    “有,师傅!”了然答道。在一旁的江墨,却并不言语。

    “你练功多年,早已领会气聚丹田之要义,但是江施主初学武艺,定不如你运功迅捷。”福居大师运功调息示范完毕,对江墨说:“江施主,如老衲所言,勤加练习,虽不能立刻内功深厚,但是聚气强力,提起这石锁绰绰有余!”

    江墨边练功边说:“多谢大师指点!”

    福居大师转身离去,了然也跟着离开习武堂。

    江墨继续练习聚气调息,学习吐纳之法。

    福居大师转身离去,了然也跟着离开习武堂。

    江墨继续练习聚气调息,学习吐纳之法。

    忽然,寺外传来战鼓声,众豪杰纷纷向寺门走去,江墨正想收功跟随,转念又想,自己不会武功,去了也帮不上忙,况且福居大师伤势见好,还有那么多武林高手,龙武军也占不到便宜。不如在这里练功,武功练好了就能帮到他们。想到这,他继续练起功来。

    寺外,史太向寺内喊话:“福居大师,贵寺有人谋逆造反,帮助刺客潜逃,福居大师做何解释?”

    福居大师听到后,欲出寺门,众人纷纷阻拦,福居大师对众人说道:“各位莫慌,他史太自被击退后,到现在没有再攻打我少林,可见此人有所忌惮。刚才他说我少林寺帮助刺客,不能让它辱我少林。”

    这时,福安大师从后院走来,略显疲惫地说道:“我随师兄一起出去,会一会这龙武军!”

    “师傅,我也去!”了空、了心、了然三个徒弟异口同声的说道。

    吴不克对众豪杰说道:“各位英雄,咱们一起跟随福居大师出去,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一同跟随福居大师走出寺门。

    史太看到众人随福居大师一起走出寺门,奸笑道:“福居大师,别来无恙啊!话说回来,我还要多谢多年前的救命之恩!”

    “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念我们相识一场,老衲在此劝你早日悬崖勒马!”

    “大师,佛门我是不想去,不过今天,大师要跟我进牢门了!”

    “阿弥陀佛,我少林寺从太宗时有十三棍僧救唐王,后又有朝廷多次封赏,从未有奸佞谋反之徒。少林寺弟子,潜心修法,也绝不会帮助刺客。凭你一面之词不足为信,你可有证据?”

    “有人证,夏兄有劳你出面作证。”史太大声喊道。

    这时从树林中飞出一名男子,正是神武军的夏虫。

    夏虫飞身落到史太面前,说道:“史郎将,客气了。大师,当时在场的所有神武军,包括葛将军,我师姐春蚕,还有我,在洛阳城门被袭时都看到,有刺客使出了罗汉拳和旋风掌。

    “夏施主,可看清那人面貌?”福居大师问道。

    “那人蒙着面部,所以未曾看到那人面目。不过那人是一个和尚。”

    “夏施主,我寺会这两门功夫的弟子,都在这里了,可有此人?”

    夏虫扫视了一圈,虽然少林寺中也有那种五大三粗的弟子,但是体型身高还是有所差别,夏虫摇头:“并无此人。贵寺是否还有其他弟子,大师不会把他包庇隐藏起来了吧?还有这少林功夫如何解释?”

    “大师,你不相信我们,我们也不能全信你的一面之词。如果大师把此人藏匿起来,自然不会让我们轻易找出,而且这少林功夫不是每个人都会吧?”史太在一旁插嘴道。

    福居大师镇定自若:“两位施主,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少林功夫自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罗汉拳是我寺弟子必修之武,外人必不能习得其精髓,但冒充我少林罗汉拳的不在少数,他们极力模仿,但也空有招式,随便模仿几招,对于习武之人并非难事。这旋风掌在前些年被契丹盗贼耶律乘风盗走上部,虽然后来幸得东圣裴一剑相助,追了回来,但是耶律乘风配合契丹独有心法,练得追风掌,此掌法招式与旋风掌大同小异,外人极难分辨。此事,江湖之人,人尽皆知。单凭这两个武功识人,不足为凭。”

    “大师之言,也并不能免除少林寺的嫌疑,何况我们还有物证!那物证就在少林寺内!”史太得意的喊道。

    就在众人在寺外与龙武军对峙之时,一个黑影从少林寺后院翻墙而入,这个黑影身材瘦小,举止灵活敏捷。他蹑手蹑脚,一边沿着墙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只见这人一路走来,经过习武堂时分外小心,他探着脑袋向里面张望。此时,习武堂非常安静,他顺着门边继续往前走,忽然脚下一绊,差点摔倒,他急忙抓住门,门向里一动,随之发出“吱呀”一声。原来,他只顾得向前走,没有留意脚下,这里有一块稍微突出来的一块地砖,把他绊了一下,他这一着急,连忙抓住门,这才没有摔倒。不过这门发出的声音,在这安静的环境里,分外清晰响亮。他忙得低下身去,屏息凝神,不敢作声。四周倒是没有什么异样,他被吓得满头大汗,然后慢慢挺起身来继续向前走。

    这个黑影一直向前走,由于他避开了房客,大部分僧人和所有的英雄豪杰都被史太声东击西的诡计调走了,再加上身手灵活,所以他在少林寺内可以说畅通无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就这样他走到了藏经阁,门口有一个看门人,已然古稀之年,看着行动不灵便,这看门人正在打扫庭院。这个黑衣人捡起石块向对面花池扔了出去,那老僧没有任何反应。他见那老者若无其事,他心里暗自忖度,这老者是聋,还是装聋?不行,不能打草惊蛇。他只得等待时机。这时,那老者转过身去,黑衣人趁机轻手轻脚地摸进藏经阁。只见他左找右寻,上下翻找着什么,他找到一个匣子,打开匣子,拿出一本经书,然后又放进去一个信封,他刚把信封放进去,就听到后面有脚步声,有人在喊:“你是何人,胆敢偷经书。”那人脚下生风,忙朝窗户奔去,一边奔跑一边把经书放进怀里。后面那人紧追不舍,数枝弩箭向那黑衣人射来,黑衣人左闪右闪,低头弯腰,跳跃倾倒,敏捷地躲开了弩箭,然后一个鲤鱼翻身,翻出窗去,等后面那人追到窗前,黑衣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再看后面这人,两手握着弩箭,气喘吁吁,正是江墨,原来江墨刚才就在习武堂练武,那黑衣人走过习武堂时,江墨正站在伏虎罗汉塑像的后面欣赏壁画。忽然听到门口有声响,就走到门口查看,这时他只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江墨一路跟着黑影来到了藏经阁。这才有了刚才的追击。

    看到黑衣人逃脱,江墨不禁喊道:“贼徒莫跑!”说完正想翻窗而出。

    “阿弥陀佛,施主莫追!”江墨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僧。

    “禅师,那贼徒盗走了贵寺的经书,为何不追?”江墨诧异道。

    “施主,此地是少林寺藏经阁,不是外人能随便进出的,他能进来,自然是有意为之,至于他盗走的经书,并非本寺贵重之物,随他去吧。”那老僧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贼徒放到木匣中的信封又是何物?”江墨好奇地问道。

    “乃是栽赃陷害少林勾结李茂贞谋反的信件,已被老衲替换,请施主放心。”那老僧不紧不慢地说道。

    “那我就放心了,禅师,我还要去练功,在下先告辞了。”江墨说完,将要离开,想到这气聚丹田之法还未收放自如,不由自主愁眉不展。

    “施主,既是练功,为何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大师,您有所不知,我在练习气聚丹田,吐纳之法,但是始终无法收放自如,难以气足力强。”江墨有些失落的说道。

    “施主,此法并不难,这是练功的基础,聪慧之人或许一学就通,但是普通人并非一日便成的。练功需要得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就像施主你,老衲刚才看施主使用弩箭熟练自如,施主可有想过,这练习丹田之气无弩箭有异曲同工之妙?”

    “禅师,在下愚钝,请禅师提点。”江墨双手合十,毕恭毕敬地向禅师请教。

    那老者伸手示意,江墨将一支弩交与禅师,禅师边操纵弩箭,边讲解道:“气聚丹田,要心如止水,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以意领气,引气缓至丹田。这里就像弩箭,只是在这里你用的是心而非手,发出的是气而非箭,射中的是丹田之海而非靶心。你要像操纵弩箭一样领气血之箭,引至丹田之靶,如此方能气聚丹田。”说完手松箭出,正好射中一枯败松枝。

    “多谢禅师指点,我按照禅师之法,果然全身舒畅,丹田处有温热之感。只是还不能收放自如。”江墨收功肃立,感谢老僧的教诲。“我再试一试,看看能否提起那石锁。禅师,在下告辞。”

    “阿弥陀佛,施主请自便。”那老僧双手合十,目送江墨离开。他拿出刚才栽赃信件,一抬手便即焚之,左手上右手下,手掌相对手掌旋转,将灰烬置于其中,然后左右手交换,右手上左手下,将灰烬缓慢压挤,最后两掌相合。老僧缓步走到枯枝处,将左手中的灰烬洒在枯枝上,那枯枝立刻焕然一新,如新枝一般。那老僧把那松枝向上一挥,把那松枝送回到原处,宛如未曾折断一样。

    老僧这种化腐为奇,枯木逢春的本事,可谓一气呵成,毫不费力。接着那老僧拿起扫把,继续打扫庭院。

    寺外,众人听得史太说这证据就在少林寺中,全然不信,福居大师也不以为然:“施主,我寺中怎会有此证据?”

    “诸位若是不信,福居大师,可否让我搜上一搜?”史太诡笑道。

    “有何不可,不过要小心一点,不要损坏了我寺的物什!”福居大师右手一挥,做出请便的手势。

    “左萦、右拂听令,带领两队龙武军进少林搜寻证据,不要放过每一个角落。”史太大声命令道。

    “遵命!”左萦、右拂各带领一队龙武军走向寺门。了空、了心、了然欲阻拦龙武军。

    “了空、了心、了然速速让开,不要妨碍龙武军执行军务。”

    三人听到后,很不情愿的让开一条路。

    龙武军迅速进入少林寺,三人紧随其后,跟随龙武军搜查,以防使诈。在习武堂,江墨正在休息,左萦见到江墨,上下打量了一番,一把抓住江墨的右手。“哎呦!”江墨疼的不禁叫了出来。

    “不会武功,在习武堂干什么?”左萦用怀疑的眼神盯着江墨。

    “看壁画!”江墨指着墙上的壁画说道。

    左萦转过身去,向四周扫视了一下,“壁画是不错,接着看吧!”说完,左萦松开手,继续搜查。

    龙武军在少林寺其他地方只是简单地搜了搜,不是太仔细,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当搜到藏经阁时,龙武军分外仔细,此时那老僧在平静地擦拭着经书。龙武军一本一本的翻找,左萦走到一个木匣旁,木匣上写着“金刀换掌功”五个字,左萦打开木匣,拿出一个信封,对身边的了空说道:“这是何物!”

    了空看了看,回答道:“这是信封。”

    “里面是写给谁的信?”左萦质问道。

    “贫僧不知,不过我师傅应该知晓!”了空答道。

    “那好,那咱们就到外面询问一下福居大师,看他怎么说!所有龙武军,看好寺内每一个人!”左萦拿着木匣与了空走出寺去。右拂则留在藏经阁看守。

    二人走出寺门,左萦将木匣交给史太,史太得意的问道:“福居大师,这是何物?”

    “此乃太宗皇帝对本寺的嘉奖!”福居大师自豪地回答。

    话刚落地,史太吓得差点把木匣失手掉落,连忙双手捧住,侧耳轻声问左萦道:“左长史,这是怎么回事?”

    “郎将莫慌,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或许是这老和尚诈你,莫要中了他的诡计!”左萦信心十足的说道。

    “施主不信,可以打开一验!”福居大师说道。

    “在下就冒犯了!”史太说完打开信封,抽出一封信来,只看了一眼,便惊慌失措,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喊道:“臣无意冒犯,请太宗皇帝恕罪!”

    左萦和在场的龙武军也都跪倒在地,齐声喊道:“请太宗皇帝恕罪!”

    福居大师见此情形,问道:“施主,这信件是真是假可要看真切了!”

    “看真切了,福居大师,在下冒犯了。”史太一边起身一边说道。他把信放回信封,毕恭毕敬的交给福居大师。

    “大师,在下也是依令行事,若有冒犯之处,请大师见谅!”

    “施主既已验明信件,这本寺之围是否可以……”

    “大师放心,在下马上撤兵。”史太转身对左萦说:“左长史,传令下去,所有将士立刻撤出少林寺。”

    左萦由于把事情办砸了,还在恍惚之中,听到命令,迟疑了片刻,方才缓过神来,马上跑进少林寺传令去了。”

    不到一刻钟,所有龙武军全部撤出少林寺内外,众人见到龙武军慌慌张张,惊慌失措的神情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回到寺中,各自回房休息去了,等到晚饭时,李单还不见江墨踪影,便去马厩寻找,还是不见人影。就在此时,习武堂传来了江墨的声音:“吴大侠,我做到了!吴大侠我做到了!”江墨一路奔跑一路大喊,向吴不克客房奔去。路上惹来诧异的目光。

    此时吴不克刚刚吃完晚饭,正想出门,打开门,恰巧一个人跑进来,两个人不偏不倚撞在一起,好在吴不克身材魁梧,一动不动,但那人却被撞倒在地。吴不克定睛一看,原来是江墨。“原来是你小子,有什么好事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说着把江墨拉了起来。

    “吴大侠,我做到了,提石锁一刻钟……”

    “走,去习武堂。”吴不克与江墨一起来到习武堂,习武堂中已然有很多人在此练武,看到吴不克与江墨进来,都停下了。江墨来到那石锁旁,战马步桩,屏息凝神,运气调息,然后两手一起提起石锁,吴不克紧盯铜壶滴漏,其他人也都为江墨捏了一把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刻钟到了,江墨全身颤抖,但是依然坚持不倒。众人纷纷叫好。

    “一刻钟已到,吴大侠该信守诺言了吧!”这时江墨笑着对吴不克说。

    “话虽如此,但是你先天条件确实不足,吾怕汝练功不能大成。那样反而误人子弟。”吴不克无奈的辩解道。

    “先天不足,则后天补之。吴施主,恕老衲多言,江施主有此恒心,必能补先天之不足。金石可镂,锲而不舍,有心则有成,吴施主不妨考虑一下。”这时,福居大师在了空的陪同下来到习武堂,看到这一幕,忙替江墨求情。

    吴不克犹豫了一会,说道:“罢了,罢了,既然福居大师替你说情,那么,我就收你这个徒弟,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练缚虎拳可辛苦!”

    “我不怕苦,谢谢福居大师,谢谢吴大侠!”

    “错了,应该叫师傅!”吴不克纠正道。

    “谢谢师傅!”江墨咧着嘴笑道。

    在一旁的李单也过来祝贺:“祝贺小……不对,现在应该叫江少侠啦!”

    “李兄,见笑了。”江墨笑道。

    众人也纷纷祝贺江墨,江墨谢过众人,便随李单回客房用晚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