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五十一章 布局危机

第五十一章 布局危机

    方楠捏着光秃下巴,盯着舆图琢磨建奴在打什么主意。

    “如果建奴调动兵来援,估计再有三至六天便会抵达遵化。”

    “过几天看不到建奴的援兵,刘之纶会不会进攻遵化城呢?”

    几天前,刘之纶率五营人马经过百草顶时,方楠看到在行军队列中,不仅有十几门青铜小炮,还有几十辆带有绞盘装置的小型投石车和轰天雷。

    由此可见,刘之纶肯定闲不住的!

    如果在进攻遵化时,建奴援兵抵达,这对明军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即使能够提前预警,但撤向石门这片区域都是平原,只有一条山脊,不足以抵御建奴骑兵进攻,向其它地方撤退,就更跑不了多远。

    方楠又仔细琢磨了一遍百草顶这片区域,他突然感觉到背心发凉。

    百草顶所处这条山脊,不仅山势单薄,而且也不险峻。

    如果建奴将这里围住,一把小火就可以送他这千把人去见佛祖。

    再看刘之纶所在的娘娘山,不过是座小孤山,地势还不如百草顶。

    按“孙子兵法”中的定义,他这是在死地上立营。

    方楠只是猜不透,刘之纶如此排兵布阵,是因战局所迫,还是因为没有作战经验。

    想到他对百草顶的重视,估计应该是经验不足。

    如果在百草顶这里布置一支骑兵,或许对娘娘山还有接应和支援作用。

    弄了一群弩手,在十里宽平原地带,面对建奴骑兵,即冲不过去,也接应不了娘娘山的明军。

    方楠琢磨明白后,马上吩咐宋桥,即使不睡觉也必须在四天之内,完成所有装备打制。

    清晨,刘之纶站在娘娘山大营哨台上,在千里镜中看到百草顶升滚滚黑烟腾起。

    他轻啜了一下牙花子。

    “真不是个省油灯啊,这才几天功夫,就能自己打制装备了。”

    片刻之后,刘之纶嘴角上露出一丝笑意,喃喃自语。

    “还好!”

    “只给了一千两。”

    “如果是一万两的话,看他这么折腾,估计都能把大将军炮给造出来。”

    方楠此时可并不轻松,正站在舆图前,分析三屯营,迁安,永平这几处传回来的军情,与此同时,他还写了一封书信,劝说刘之纶重新布署。

    几天后,吴彪和丁成陆续回到百草顶,同时也带来建奴在遵化附近的最新动向。

    “皇太极劫掠的物资,大半都屯留在迁西,三屯营一带,由喜峰口出关,经平泉,阜新一线运回辽东。”

    “因此,在两地驻守了万余人马。”

    “而遵化则成为建奴在两地西侧,阻挡明军的桥头堡,只保留两千多人守卫。”

    方楠目光在三地之间不停移动,思考建奴会不会向遵化派遣援兵。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思考半晌后,他认为皇太极不会任由明军,威胁自己的物资转运所在。

    历史上也却是如此,方楠知道几日后,必有建奴兵马突袭遵化外围明军。

    看来要快点撤离此地,在他记忆中,建奴这次发动袭击,就连石门大营都被拔除,自己这千八百人,如果跑的慢了,一个也剩不下。

    得出结果,方楠长叹一声,无奈的坐在椅子上。

    “再有两天,装备就该打造完毕了,到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里呆下去,现在必须要选好一个去处。”

    “丁成这几天有没有注意到,其它地方建奴的动向?”

    方楠端起茶碗随口问道。

    “大股建奴人马调动到是没有,小股哨探却增多了不少,大多是集中在遵化至三屯营官道两侧的山岭中。”

    “当家的,现在大安口守军只有几百人,咱们要不要去偷摸来一下,抢些战马呀?”

    “你怎么跑到大安口了?”

    方楠疑惑的看向丁成,心想这小子是不是嗅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丁成摸摸鼻子尴尬一笑。

    “回来的时候被建奴马甲发现了,让人撵了五十多里,慌不择路跑到了大安口。”

    “所以偷摸观察一天,这才发现那里只有几百个建奴把守,却有四百多匹马骡。”

    看着丁成贼兮兮的表情,方楠眼睛突然一亮。

    他立刻起身,在舆图上找到大安口的位置。

    “有了喜峰口这条出关运输线,大安口对于建奴来说,如同鸡肋,所以驻守兵力不多。”

    说到这里,方楠又坐下来,看向舆图凝神思索。

    “沿大安口边墙向北走,就可以抵达到喜峰口外,如果插到建奴通向关外的必经之路上,先不说这条路上油水会有多大,单是能够在深山中隐藏转悠这点,也要比在遵化这盘死棋上蹦跶强。”

    眼前局面是一天一个变化。

    方楠考虑清楚后并没有耽搁,立刻带上二百个装备完单面甲和武器的刀盾兵,加上两百弩手赶往大安口。

    临行时,他还没有忘记给刘之纶写了一封信。

    简单介绍夺取大安口,绕至喜峰口外,宽城,平泉一线,伺机破坏建奴运送物资这个计划。

    最后再次强调,“娘娘山”“百草岭”不宜长期驻兵,现在的排兵布阵,有重大隐患。

    大安口地处遵化城西五十里外,距百草顶七十里,长城在两侧山岭之上蜿蜒起伏。

    口内小镇并不算大,其中建有一处关厅,平日驻扎把总规模的明军。

    正常年景,往来商客经常会在这里打尖休息,直接将货物贩卖。

    因此小镇还比较繁华,但现在却是人去楼空,生气秽淡。

    方楠率领四百五十人,在二更时抵达大安口。

    吴彪率两百弩手,守在口内官道旁。

    他亲率五十五个家丁和二百刀盾手,绕到南侧山岭,沿着城墙摸向关口。

    此时,大部分建奴都没有睡觉,聚集在关门内的空地上,围着几处篝火喝酒吃肉,场面非常喧嚣。

    看得出来,这群建奴心情不错,三五成群搂着酒坛划着拳。

    空地上还有两个建奴,在众人呼喝声中,光着膀子摔在了一起。

    “呲!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呐!”

    方楠抿嘴轻轻说道。

    丁成在旁边揉了揉鼻子,龇牙一笑。

    “当家的”

    他们也高兴不了多久,明天肯定是看不到日出了。

    十几个建奴这时勾肩搭背,在两支马头琴伴奏下,围绕篝火跳起舞来,而且还边唱边跳,感觉非常欢乐。

    虽然听不懂他们歌唱的内容,但曲调轻快,配合着浑厚的嗓音,竟还唱出了塞外草原辽阔苍茫的意境。

    吴石头凑到方楠身边。

    ”当家的,这些人不都是建奴,其中还有百十个蒙古人。看样子他们没少抢,都挺肥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开心。”

    丁成撇嘴笑道:“使劲喝吧,一会下手的时候,还能省点力气。”

    “一共不到三百人,除了百十个蒙古人,还有几十个旗丁,包衣奴隶也有一百多个,真正战兵也没有多少。”

    方楠发现关门上十几个建奴,这时也走下来开始吃肉喝酒。

    他向丁成和吴石头吩咐道。

    “一会先不要着急冲,带领刀盾手,跟在五十个家丁之后,先用弩箭射杀。”

    方楠抽出铁剑向前一挥,五十个家丁和两百个刀盾手,迅速在身后展开队形,偷偷潜到空地边杂草丛中。

    建奴连蹦带跳,都是面向空地中心,正嘻笑着观看两个壮汉在互摔。

    看到这么好的机会,方楠怎么可能会错过。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刀盾手,都已经举起踏张弩,便把铁剑插在地上,缓缓抬高右臂。

    停顿几秒钟后,方楠猛的向前一挥。

    “嘣嘣嘣”

    一片弩弦声响起。

    片刻间,七十多个建奴应声倒在篝火旁边,他们大多是身中两箭或三箭,死得都很痛快,没有几个还能在地上挣扎。

    “杀!”

    方楠举起铁剑大吼,然后一马当先冲出草丛。

    五十个家丁,如一群大狗熊般,在他身后跃出,举着用二十斤铁板打制成的盾牌,呼嚎着跟随冲锋。

    这些建奴反应到不慢,发现被人偷袭,马上开始寻找武器准备反击。

    怎奈刚才喝的太过放松,一时间想不起来盔甲和武器,都放在什么地方,像一群没头苍蝇,东倒西歪四处乱转。

    一个参予角力的建奴,被大川用盾牌凶狠一撞,身体倒飞摔入篝火之中,发出凄厉的叫声。

    他刚在火堆中爬出,一支弩箭就叮在胸口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后背透出。

    方楠冲到一个酒鬼身边,铁剑伸到他颈下轻轻一抹。

    那个建奴倒在地上时,神情还很迷醉,面孔上带着莫名其妙的笑容。

    方楠看到他的死样,摇头轻笑。

    “啧啧,看看这个人喝的,到死的时候还没有醒酒。”

    面对着一群醉醺醺的酒鬼,这场战斗超乎想象的轻松。

    只用了一刻钟时间,便将两百多人斩杀在空地上。

    二十几个奴隶逃跑报信,全部被埋伏在镇外的吴彪射杀。

    战斗结束,方楠站在空地中间,回忆起这场战斗。

    片刻之前,歌声和喧嚣欢乐场景,被遍地建奴尸体和空气中飘荡的血腥气息,所构成的景象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