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药香飘飘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药香飘飘

    “当家的,香皂这一个多月也没有卖出几块。”

    吴石头面色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对呀!”

    “问题出在哪了呢?”

    方楠又拿起香皂闻了闻,突然想到吴石头肯定没放香料。于是挥手笑了笑:“这不是你的责任,我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皂坊开了这么久,还没有去过,今天咱们就看一下。”

    在酒坊中的一个角落,吴石头围出一个八百平米的院子,十名被解救的辽民,手挚长矛站在四周警戒。方楠远远便闻到一种刺鼻的皂碱味。

    “石头,过几天将皂坊移到村外吧,这味道也有点太大了。”

    “当家的这味还算大?你还没去过炼制油脂的地方呢。”

    吴石头作做的捏住鼻子,农田里那几口大锅,炼油时冒出的气味,能顶风臭十里,那个味道可不是一般的鲜吶!

    “柳河村这里地域狭小,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就得将皂坊迁到方宝那边去。”

    这些天,专门雇佣了一些人手,去收购城里酒楼的泔水炼油,味道已经小了不少,刚开始炼油的时候,用的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肉脂,方圆一里内都是臭气熏天。

    “如果菜籽油价格再低一点,咱们就不用自己炼油了。”

    “要是用菜籽油制皂,用不了十天,通州炒菜用油的价格就得翻倍。”

    方楠笑着回了一句。

    “还是当家的有远见,提前就想到了自己炼油的方法。”

    吴石头也拿起一块香皂,凑到鼻子下面闻了闻。

    “用菜油制出来的香皂就是好,不但非常通透,碱油味也小,加入些皂角后,基本就闻不出来了。”

    “只是用菜油和碱面,造价太高,还要加入皂角,那么一小块,成本就得二十文。”

    说着话,张大山和宋桥也跟过来,众人一同走进了院子。

    “皂坊中间是一个大工棚,角落边成排的大灶台上,安装着能盛百斤水的大锅,十个工人正在用木棒,在锅中搅动。

    “工棚中间二十几个木架上,整齐码放着一层层肥皂,方楠走过去的时候,十几名身体不好的辽民,正在一旁忙着装箱。”

    方楠拿起一块肥皂,用鼻子嗅了嗅,然后又在手上掂了一掂。

    “重量能有半斤左右,色泽明亮,还有点通透,外观与味道,与自己曾经见过的肥皂一样。”

    吴石头在一旁殷勤说道:“用肥皂清洗出来的衣服,照比用草木灰清洗干净很多,而且还省力。”

    为了展示成果,吴石头打来一桶水,脱下身上的脏衣服浸入水桶中,然后拿出来打上肥皂用力搓洗,最后用清水涮净皂沫,得意的撑开给方楠观看。

    张大山接过衣服,拿在手中反复察看,然后又拿起肥皂看了看:“这些天,用的都是香皂,这才知道还有肥皂,价格贵不贵呀?”

    吴石头双手一摊,得意的说道:油是自家炼的,而且是草木灰与碱面掺和着用,一块肥皂成本只有五文钱。

    出售价格是十三文,除去损耗和运费,一块能净赚六文钱,绝对是暴利,二十个人一天就能造出八千块,那就是近五十两银子。

    方楠把肥皂放回到架子上,搓了搓手。

    “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会做,配方和工艺千万不能泄露,让工坊里的辽民全都过来,把产量提上去,迅速在市面上铺开。”

    “十三文价格也不低,以后就不要涨价了,这样老百姓们都能够用得起。”

    吴石点了点头:“上个月就已经把肥皂送到京城与通州的酒铺中顺带出售,秀才几天前,又在两地大铺面,专门用于销售肥皂。

    在角落一间屋子里,吴石头指向堆满一地的香皂,轻叹了一口气。

    “不知道该用什么香料,所以生产出来的香皂,只有一点皂角味道,二十文都没有人买。”

    方楠拿起香皂托在手中沉思:香皂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清洗身体,所以人们更看重使用时的感受,只要增添香味,肯定会引起轰动。

    吴石头看到他沉思不语,以为方楠正在考虑采用哪种香料增香。

    便在一旁说道:“现在市场上的香料都是论两卖,价格高得很,香皂如果使用,成本就要达到三十文,出售价格会更高,普通百姓就有些吃不消了。

    这时,宋桥却笑了笑:“用那些海客出售的香料多贵啊!”

    “找几个老郎中问一下,他们熟知草木药性,配制的药汤中蕴含多种味道,多寻几个方子试一试,总能找到适合香皂用的香汤。”

    经宋桥这么一说,方楠才想到在草木中提取香味。

    这个方法自古有之,而且还可以直接使用中草药,使香皂又附带上美肤养颜的功能,将来必然会受到年轻女性追捧。

    “宋大哥的想法很好,这件事由你来操办。”

    方楠看了一眼周围正在忙碌的辽民,转身对吴石头说道:“这些辽民年岁都不小了,多连系些媒婆,给每个人都讨个老婆,彩礼钱我出。”

    听到方楠说的话,周围辽民都喜行于色,纷纷放下手中活计,激动的跪满了一地。

    家乡尽毁,被建奴奴役,亲人遭受屠戮,各种人世间的伤害,不仅损伤了他们的身体,而且使他们精神也饱受折磨,心灵上也密布伤痕。

    如今虽然衣食无忧,可内心中的孤独和寂冷却无法化解,方楠帮助他们婚配,无异于在辽民心里植下一株美丽的花朵,让他们的生活拥有了生机。

    两天后,宋桥架着马车,载着三个老郎中和五大车“药材”,回到了柳河村。

    老郎中们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方楠一看便知,这几个人都是有些本事的。

    宋桥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昨日在通州,几个厨子不知到是在哪里听到,一百两银子一份香汤方子的消息,跑到客栈想要跟来,结果被我全部轰走了。

    方楠忍着笑意,轻咳了几声与老郎中们一一见礼。

    院中此时已经架设好小型蒸锅,几位老郎中也不客气,指挥身旁家丁,在车上卸下各种药材。

    周茂兰略通“岐黄之术”,也跑来看热闹,他站在方楠身边,逐味介绍各种药材的名称和药理。

    周茂兰指向家丁,正在搬运的一箱白色片状药材:“这是白芷,多年生草本,高可达八尺,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

    白芷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根呈圆锥形,长七寸左右,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同时它还具有美白的功效,挑选大而色纯白,无霉迹的白芷,取其根部,碾为极细末,掺入到一些水粉之中,充分搅拌和匀,坚持使用,有一定的增白效果。

    这时,几位老郎中各自取出一杆小称,将称量出的药材组合在一起。

    家丁们呆头呆脑,按照老郎中说出的药材名称,东抓一下,西捧一把,在无奈的呵斥声中,忙的是满头大汗。

    方楠与周茂兰悠闲坐在官帽椅上喝着茶,观看老郎中们配制好药材,投入到几口小蒸锅中。

    片刻后,院中渐渐烟蕴缭绕,飘荡起各种药香。

    方楠偶尔会闻到几缕熟悉的香味,心中对“中药香料”能够配制成功,更加有把握了。”

    但他却总是感觉,在这些味道中似乎少了些什么。”

    方楠用手指捋着无须的下巴,心想制造香皂时,应该可以加入一些色彩,如果没有亮丽的颜色,卖像上肯定会差很多。

    于是,他对周茂兰说出心中的想法,目光中也露出期待眼神。

    周茂兰只是淡淡一笑,叫来一名家丁耳语了几句,然后对方楠说道:“此事不难,将军稍后便知。”

    一个时辰后,家丁将几只分别盛放着“金黄色的南瓜汁”“粉红色的苋菜汁”“翠绿色的菠菜汁的木盆,放到了两人身前。

    几位老郎中,用了一个上午时间,制出了几种“香汤”,但香气都还是不够浓郁。

    方楠见他们精神有点萎靡不振,便叫停今天试制,吩咐家丁搀扶几位老郎中到客房休息,嘱咐宋桥,今后他们每日只需工作半天即可。

    两天后,第一份檀香味的“香汤”,符合要求,并且成功试制出一批香皂。

    翠色欲滴的香皂,不但晶莹细腻,而且“檀香”浓郁,气味持久,试用之后方楠感觉非常满意。

    接连几天,吴石头又制出“丁香”“仿麝香”“兰花香”“茉莉香”四种香皂。

    经过周茂兰核算,一块香皂的成本,并没有曾加多少,大约在二十五文左右。

    方楠竖起一根手指,吴石头喜上眉稍,笑道:一百文一块?

    “看你这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是一两银子四块,必须用精美木盒装在一起售卖。”

    “另外选择出几种成本较低的香皂,只卖给普通百姓三十文。

    “四块香皂,装在一只木盒中,成对售卖,一两……银子……一盒……四块?”

    听到方楠说出的价格,吴石头震惊的,嘴巴都变成了“圆形”,旁边的周茂兰,闻言也是愣了一下,心想“这个东主还真能赚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