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三十五章三方势力

第一百三十五章三方势力

    看到浒山纵马而去,方楠转身吩咐道:“飞虎带领夜不收,去侧翼掩护一下孟达仁。”

    “丁成,吴彪哥,两营前方列阵,掷弹兵大队驻守右侧,大川率领“剑锋大队”,为后军退至坡顶。

    方楠摆出一个守势,准备静观其变。

    浒山指挥流贼联军,缓缓靠到坡下,列阵于漕巡营左前方。

    孟达人和几个匪首,来到方楠身前翻身下马,抱拳笑道:“多亏方公及时到来,否则小的们就危险了。”

    “这次我等奉方宝掌柜号令,沿运河南下支援,反而需要方公解救,真是汗颜呐。”

    说罢单膝下跪,向方楠大礼参拜。

    “这是做什么?”

    “大家热心来援,方某感谢都还来不急呢,都快点起来。”

    方楠立刻跳下战马,逐一搀扶各个匪首。

    “方公有所不知,小的们回去后,在工坊拿了酒和肥皂,组织十几伙商队,出入于河南,山东,北直隶的一些小县城售卖。

    仅仅跑了两趟,赚到的银子就能够养活手下一大群人了。

    “宝掌柜热心走访每一个山寨,重新整合商队,并且让我们在村镇和小县城中开设商埠,又帮忙连系了德州“北市”的布商和粮商,扩大了经营品项。”

    “方公的大恩大德,小的们莫齿难忘。”

    在周茂兰的书信中,方楠已经知道了孟达仁所说的一切。

    方宝自打操持工坊生意后,每日间迎来送往,成熟很快心思也变得缜密。

    他清楚方楠只会带兵打仗,并不懂得经营,与人交往也多会义气行事,对于江湖绿林更是一无所知。

    所以亲自走访每一家山寨,又详细了解一遍这些人的品行,将商队规划的更为合理。

    半个月前,方楠催促工坊加快盔甲和火铳打制,方宝得知他正在准备一场战役,为防止意外,他让船厂停产三天,急令五十多个铁匠,率领两百多个帮工,打制出三千多根矛头,分发给各个山寨,让他们沿运河接应主力部队。

    谁知道在他一声令下,孟达仁和一群匪首,将寨中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集结起来,聚拢了六千多人,边走边练行进到济宁府,迎面遇到一伙大杆子。

    “孟大哥可知右侧的那伙人是什么来路?”

    “他们啊!”

    “都是徐州和淮北一带的强梁,为首是三个兄弟,他们落草在徐州府,老大吕大武,老二叫做吕双文,老三吕三才,绿林道上被称作吕氏三杰,在淮北一带名声赫赫。

    刚才老二过来了一趟,兄弟们才知道是一场误会,夏仲进的手很长,派人通过候五地盘,悄悄抄了徐州府两个寨子。

    他们得知夏仲进每个月十五,都会收缴物资集中运回山寨,于是就联合了一些义气相投的首领,偷偷摸了过来,埋伏两天也没有等到人。

    方楠心中暗笑,他们若是再等下去,那也是白等,谁也不会想到,夏仲进已经被自己截胡了。

    孟达仁揪扯两下杂乱的胡子,看着吕氏兄弟军阵,缓缓说道:“按眼下情势,他们恐怕回不去了。”

    “哎!”

    “可惜吕家兄弟这几个汉子,为人义气,出身也和咱们兄弟一样,不过他们是由河南逃荒出来的。”

    孟达仁脸上,泛出一种兔死狐悲的神态。

    他顺手指向正在运河边列阵,挡住吕家兄弟南返退路的一万多人。

    “观其衣着,应该是闻香教部众,此刻挡在那里列阵,显然不是来帮忙的。”

    方楠举起千里镜又看了一遍,确如孟达仁所言,吕家兄弟这伙人东面,是背河列阵的刘泽清部,西面是漕巡营,南边是刚刚抵达的闻香教。

    北面的孟达仁部,虽然移动到西侧,让出大片空地,但在当下局势中,对吕家兄弟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何况他们现在还摸不清方楠的态度。

    吕大武感觉眼前的变化,如同做一场大梦,不过才半个时辰,自己便濒临绝境。

    他望向天空不由得长叹了一声,然后强自振作精神,向十几个首领笑道:“孟瘸子的队伍已经移走了,咱们由他们刚才的位置向外冲,然后分散开各自逃走。”

    “吕某率领寨中兄弟,在后面拖住追兵。”

    “大哥这怎么使得。”

    吕三才身材魁梧,拎着杆一丈八尺长的方天画戟,在人群中蹦了出来。

    “三才定要留下来,与哥哥一同斩杀那些鸟人。”

    吕双文疾声喊道:“大哥我也留下来,咱们哥仨生死都在一起。”

    “混帐!”

    吕大武寒着脸大吼道:“山寨中的同乡和亲友,还要靠着咱们生活,都死在这里,谁去照顾他们?”

    “休要啰嗦下去,事不宜迟,大伙现在就向外逃吧!”

    “老三,你也不要在这里耽误时间,如果被刘泽清堵住去路,谁都跑不了。”

    吕三才无奈跳上战马,眼含泪珠用力挥动马鞭,大喝两声去追赶大队。

    看着老三背影,吕大武眼角擅抖,一滴泪水落在脸颊上,他感觉这次分开,有可能是这一生的离别。

    刘泽青目光,一直注视着几里外的缓坡,表面上看,他处变不惊,实则思绪不宁,心中十分不安。

    他并非是畏惧面前的两伙土匪,而是发现方楠率军出现在这里后,使他歼灭吕大武等人行动,曾加了一些变数。

    刘泽清毕竟是官面上的人物,对朝廷动态和一些人事都有些了解和耳闻。

    几个月前,他得知朝廷准备重设漕运总兵,便找到余大成,为他引荐一些官员,上下打点耗费了半数身家。

    刘泽清非常清楚,这可是个肥缺,先不说总兵府的响银,高出其它边镇两成,单是守着运河这个便利,就能捞的盆满钵满。

    谁知朝廷并未恢复漕运总兵这个设置,可惜他打点的那些官员,并没有帮他说上什么话。

    忙活半天银子没少花,却连新建的漕巡营都没捞着,到头来落了个竹蓝打水一场空。

    他有心去找漕巡营麻烦,却被余大成告诫,让他去打探清楚人家的底细。

    经过了解,刘泽清得知,方楠非常好斗,克遵化两出大安口,与建州八旗都打过几次,而且还被崇祯看好,所率领的部队,曾充做过禁军使用。

    今天他看到漕巡营出现在这里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找机会泄愤,而是感觉很意外,不由猜测起方楠是在打什么主意。

    眼见着孟达仁的部队靠向缓坡,刘泽清吩咐一旁护卫:“通知赵大和刘永明这两个废物,少作皇帝梦了,赶快率人贴上去,不然都特妈的跑了。(艾山之贼赵大,奉刘永明为主,至死时还高声自称为朕,见明史)

    闻香教战鼓,敲击节奏逐渐加快,刘永明头罩黄色丝巾,手持一面令旗,不断向前挥舞。

    三个长矛大方阵,六千余人齐同慢跑,逼进吕大武率领的千余土匪。

    此时,刘泽清的一个方阵,已经移动到北侧空档上,虽然没有完全堵住土匪去路,但也使人流转绕向两侧。

    几名匪首见官军立足未稳,心中焦急,率领手下猛扑过去,迎面便撞上了三层长矛的捅刺。

    几十名手持长矛的土匪,训练不足配合生疏,一个照面便被官军刺死。

    一些练过功夫的土匪,乘机贴着地面滚进长矛方阵,挥刀横扫,几条人腿便被斩落,眨眼功夫,十几个官军抱着断腿,躺在地上翻滚哎嚎。

    那几个土匪,也没能在官军方阵中打开局面,片刻后便被无数根矛杆尾部,戳死在地面上。

    这时吕三才纵马挥戟赶了上来,他舞动丈八方天画戟,磕开正面几根长矛,战马一纵就撞入到方阵之中。

    他持握戟杆中部,在长矛方阵中前划后拨左砍右刺,如同虎入羊群,片刻后劈杀开一条血路,击穿官军五排横阵和几十个刀盾手的围攻,扬长而去。

    “好一个猛人。”

    方楠在心中暗赞了一声,不过脸上并未带出一丝欣喜神彩,反而更显凝重。

    他看到刘泽清的第二个方阵,一边向土匪东侧压迫,一边与堵截的那个方阵同时展开,各自组成五个小方阵,相互之间拉开了几十步距离,侧向截杀由空隙中逃蹿的土匪。

    方阵之后的弓箭手张弓搭箭,羽箭连珠射出,狼奔豕突的土匪,纷纷在奔跑中,被羽箭射中,倒在地上狠狠握住杂草,将其拔起,绝望的断了呼吸。

    片刻之间,便有千余人倒在官军方阵间的空隙中,看得吕大武顿足叹息。

    而在此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匪冲了过去,大部分被刘泽清部队挡住了去路。

    吕双文见硬冲也不是办法,急忙呼喊土匪们退了回来。

    正在这时,吕三才率领十几个土匪纵马杀回,将一个方阵后面的弓箭手,杀的抱头鼠蹿尸横遍野。

    吕双文见此情景挥舞长刀,呼喊土匪发起冲锋。

    他读过不少书,因此头脑很灵活,他算是看出来了,如果不掰掉两个官军的长矛方阵,手下这些兄弟们,根本就不可能逃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