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九十章 撤退之路

第一百九十章 撤退之路

    辽兵以互砍方式,打的建奴不住后退或向两侧散开。

    再勇猛的战士,也不想同疯子拼命,与关宁军会师的十几步距离,在辽兵疯狂一冲之下即被打穿。

    千里营瞬间与突围部队汇合到一处,开始向两边溃退的建奴冲杀。

    青壮百姓在战场上捡起刀枪,随同士兵一同进攻。

    建奴退到两侧半里之外,开始重新汇合援兵,快速整理阵列。

    这段时间,建奴围城部队,被两股明军夹击,打的七零八落损失很大,在没有溃退之前,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就已经变得非常混乱,他们与援兵会合,这才缓了一口气。

    撤下来的建奴,在不同旗色甲喇章京指挥下混杂结阵,准备发动一次全面冲锋。

    方楠看出他们

    打算,立刻吩咐士兵,扶起地上散落的拒马,在壕沟通道边架设起来。

    万余百姓相互搀扶,快速向壕沟奔跑,董飞虎营中的辽兵,哭嚎着与父兄相拥,但更多士兵,仍是不停在人群中穿梭,拉住正在奔跑的百姓,大声寻问。

    方楠并未阻止这些辽兵寻找亲人,吩咐董飞虎组织马车,优先运送老弱伤残。

    关宁军士兵,在他身前狂奔而过,如同进行了一场集体减肥,每个人都是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甲凌乱,但眼神都很明亮,神色中充满了逃脱牢笼的兴奋。

    方楠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祖大寿,此时他的罩袍被鲜血浸湿染红,头盔也不知掉落到何处,山纹甲松松垮垮,形象是极其狼狈。

    祖大寿提着把崩了缺口的虎刀,状似疯狂与一众辽兵杀退建奴。

    关宁军显然冲不动了,祖大寿带着饥兵,能打到两条壕沟之间,早已是强弩之末。

    他清楚“千里营”与围城建奴的实力对比,单靠方楠强攻营寨,是很难打穿围城大营。

    这才率领所有人孤注一掷,冲出大凌河城,与方楠一同夹击建奴,这也是祖大寿的一次赌博,如果两军再晚一刻钟会师,关宁军在体力透支情况下,肯定会全军崩溃。

    当祖大寿看到方楠手持千里营军旗站在面前,他那干瘦的双颊上,流淌下几滴血泪混合的液体。

    “大恩难报,请受祖某一拜。”

    他双手抱拳单膝下跪,话语中带着兴奋,又似乎隐藏了一种委屈。

    方楠强忍伤口疼痛,一把拉起祖大寿指向两侧。

    “快撤!我们时间不多。”

    这时的正白,正蓝,镶蓝三旗正在收拢溃兵,分为三个方向列阵。

    但各旗甲兵混杂在一块,调动起来极为拖沓,军阵大大小小也参差不齐,一道命令下达,片刻后部队才能动起来。

    何可纲率领关宁军和百姓,也只是刚刚跨过壕沟,仍有被建奴尾随攻击的危险。

    方楠担心他们被建奴缠上,不免心中有些焦急。

    “豆子,组织掷弹兵,快速列成线列队形,向壕沟两侧警戒。”

    何可纲率领部队,快速通过第二条壕沟,已经接近通过第三条壕沟的大队人马。

    见此情景,方楠轻吁了一口气。

    “丁成,收笼旗卫大队和掷弹大队,以线列队形交替掩护撤退。”

    大军撤退,在战斗中是非常危险的行动,士兵急燥会引起部队混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全军溃败的局面。

    方楠虽身受重伤,却不敢走在全军之前,而是让小豆子高举军旗走在最后。

    “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多铎看到明军撤退,想到孙子军争里的这句话。

    “是时候了,让各个牛录都压上吧!”

    “慢,还是先等一等。”

    莽古尔泰挥手叫住传令兵。

    “其形有序,其辙不乱,主将在后,这说明他们还有一战之力,冒然追击必有重大伤亡。”

    “让各旗牛录尾随而进,不可善自冲锋。”

    “呵呵呵呵”

    “喀克笃里现在该动一动了,若是击溃明军右翼偏师,后路被断,看他们还向哪退,那时候我们想打便打,想围就围,可以慢慢消磨这一坨明人了。”

    “哈哈哈……”

    莽古尔泰手捋胡须大笑,好像是看到敌人尸横遍野。

    他发现明军在壕沟边缘,聚集一千多个火铳手,布成三个空心方阵,立刻阻止多铎下达进攻命令。

    刚才目睹科尔沁骑兵,在这种阵列前吃了不小的亏,所以莽古尔泰只让部队尾随,等待进攻时机。

    建奴部队虽然是在缓缓推进,但是没有得到命令,他们只是在明军的半里之后保持距离。

    三旗甲兵,现在看到本部中军旗帜树起,马上都跑了过去,这使追击阵列又出现一片骚动,只好停下来重整军阵。

    方楠估计建奴再次整军完毕,肯定会追上来,吩咐部队保持阵形快速撤退。

    趁现在有壕沟拦阻,建奴无法快速通过,用最短时间,冲出围城营寨与黄浒山会合。

    那时候不但有火炮掩护,再加上七千关宁军,建奴就很难将自己拦截下来了。

    方楠坐在担架上,由两个士卒抬着快速奔跑,但他也没有闲着,不时举起千里镜,环视寨墙内外观察建奴动向。

    寨墙之外,现在正炮声隆隆,这使方楠悬着的心放不下来。

    数支部队结阵而退,吴彪骑马跑到方楠身边察看伤势。

    “刚才进来接应的时侯,浒山哥那边已经打响,看情形建奴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掷弹兵大队,是“千里营”中,战术能力和战场阅读能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如果掷弹大队伤亡四分之一,那么全营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伤亡率。

    方楠并没有吴彪那么乐观,刚才掷弹大队在第二条壕沟边,倒下了一百多人,吴石头的旗卫大队也伤亡半数人马,建奴死拼给他带来不小压力,所以方楠对黄浒山营现状十分担心。

    片刻功夫,方楠压着队尾经辙出建奴营寨,这时再看突围百姓,已经布满通向登船的道路。

    祖大寿与何可纲各率领两千关宁军列队在一旁警戒,准备随时支援千里营。

    方楠撤出寨墙后,第一眼就落在炮队的位置,但却发现哨台没了。

    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听到炮弹仍然在不断炸响,这才稍稍安心,估计宋桥是率领炮队躲了起来。

    “大川准备。”

    发现一部建奴骑兵脱离大队开始加速,方楠不敢大意,立刻作出协防布置。

    “在火铳手身后发动一次反冲锋,这样不会减缓全军撤退的脚步。”

    大川掀开面甲,看向开始缓步冲锋的建奴,他在马鞍子上抽出一根旗枪,向前一指然后抬起,向左向右晃了几下,接下来又打出了几个旗语。

    方楠在后面看得是一头雾水,心里纳闷。“他这是要耍什么花样”可千万别演砸了,现在不是平时训练,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大川拉开面甲挥舞旗枪,他并没有放开马速,而是口中念念有词,不时望向正在加速的建奴骑兵。

    仔细一听,他口中念叨出的竟是“十,九,八…四,”

    “杀”

    当数到“三”时,大川大吼一声,旗枪同时向前挥动。

    剑锋大队横向排出六个小旗,全部都是组成三角型冲锋队形,此时与建奴骑兵,只有两百步距离。

    他们首先加速冲锋,建奴马甲也不甘示弱开始扬鞭催马。

    当炮弹在空中呼啸而过的时候,方楠大概猜到大川刚才用旗枪比划什么,肯定是自己离开德州后,大川和宋桥在一起琢磨出来的“骑炮协同”。

    方楠不禁哑然一笑,心想步炮协同也只是粗略练过两次,宋桥和大川还真敢想,竟然弄出了骑炮协同。

    他取出千里镜紧张观望,担心炮弹会落在自家士兵的头上。

    按照计划,先由火铳打一轮,然后再由剑锋大队去收尾,这种配合不耽误火铳手撤退,哪想到大川直接删除了铳击这个桥段,指引炮击,来了个骑炮协同。

    方楠清楚看到,炮弹在剑锋大队百步前爆炸,正好落入骑兵冲锋队列。

    爆炸点四周几丈内的建奴都被炸翻,炮弹爆炸发出的声响和火光,使建奴战马受惊,四散乱跑,打乱了他们的队列。

    剑锋大队,轻松将剩余骑兵一个个撞倒,连重剑都没有使用几下就冲撞过去。

    几十名马甲坐骑,被高壮的挽马撞翻,他们还没有在地上爬起来,就被重剑砸中,死的是非常窝囊。

    千余建奴骑兵,与剑锋大队刚一接战便被杀溃,战场上倒伏着一片战马和建奴的尸体。

    这一场交锋,正白旗马队是由马甲,旗丁和奴隶组成,竟然没有顶住两百明军骑兵一个冲锋。

    多铎目睹马队突遭炮击后阵形大乱,瞬间便被剑锋大队打散,他怒气爆发,把千里镜重重摔在地上,指向身边护卫大吼。

    “去!”

    “告诉图海和喀克笃里,不惜一切代价,斩断明军退路。”

    方楠算是看出来了,大川与炮营肯定一起合练过几次,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剑锋大队运用骑炮协同战术,虽然斩杀不到千人,但炮击产生的威慑力,却让建奴追兵放缓马速。

    各个甲喇章京此时表情错愕,一时间竟想不出破解方法,纷纷派人去请示旗主,接下来该怎么打。